传媒业吁坚守新闻理念 扩大传播力影响力 弘扬爱国传统 锐意创新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汤淼近况如何 传媒业吁坚守新闻理念 扩大传播力影响力 弘扬爱国传统 锐意创新发展

传媒业吁坚守新闻理念 扩大传播力影响力 弘扬爱国传统 锐意创新发展

#传媒业吁坚守新闻理念 扩大传播力影响力 弘扬爱国传统 锐意创新发展 |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香港多个新闻团体代表昨日出席“习近平总书记致《大公报》120周年贺信一周年座谈会”,大家热烈讨论。\大公报记者林少权摄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昨日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大公报》120周年贺信一周年座谈会”,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总书记在贺信中充分肯定《大公报》在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新时代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并殷殷期望《大公报》“弘扬爱国传统,锐意创新发展”,这也是对整个香港爱国爱港传媒的要求。他们表示,在香港由治及兴、爱国者治港的新时代,香港传媒更应不忘初心,坚守新闻理念,为民发声,凝聚社会共识,为推动香港繁荣稳定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大公报记者 龚学鸣

  报业公会主席、《信报》总编辑 郭艳明:

  传媒要公正 政府要有胸怀

  郭艳明在座谈会上直言,做传媒从来都不容易,第一是不会发达,第二是很辛苦,工作时间很长,但总有责任感和希望香港好的意愿推动传媒人每一天的工作。她特别强调,作为传媒要有公正持平的基本原则,保持客观、中立,即使在AI的时代,也要突出人的真实。所有同行的批评、监督,或者是要求施政有改善的地方都是善意的,政府要有胸怀去听、去接受、去交流、去讨论。

  郭艳明相信传媒的生命力不会因为环境怎么样改变而改变,也就是“不忘初心”。她说,大家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都爱这个地方,都想这个地方好,也希望传媒行业能继续有发展的空间。\大公报记者黄钇淼

  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副主席 郭一鸣:

  传媒整体责任感增强了

  郭一鸣与《大公报》颇有渊源,是专栏“维港看云”的作者。郭一鸣说,距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贺信已经快一年,《大公报》在这一年变化很大。“我看到《大公报》无论在内容选材、版面、传播手段等都有很大的进步,融媒体的很多视频我都转发给了其他朋友。”

  郭一鸣说,这一年来,他认为香港传媒业界整体责任感加强了。他说,经过2019年的黑暴事件后,传媒界记者、编辑曾一度有被污名化的倾向,但这些情况现在基本上都看不到了。“我认为传媒界整体恢复了一种专业精神,无论报道、评论等都更加负责任。”

  郭一鸣建议香港传媒和国际接轨,要扮演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力量,特别是要监督有公权力的一些人和机构。“在今天爱国者治港的新时代,我们传媒如何继续在监督、为民请命这方面做的更好,也是提高我们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部分。”\大公报记者锺怡

  香港资深传媒人员联谊会会长 杨祖坤:

  传达正面声音 服务读者

  杨祖坤是《大公报》的一员老兵,于1959年加入后,与同事们一起实践“立言为公,文章报国”的社训,走过多少艰难岁月,也尝到梦想成真的喜悦。对他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发来的贺信,既是鼓舞,也是激励,更是鞭策。杨祖坤表示,总书记提及要不忘初心,凝聚力量。而资深传媒人员联谊会,以及新闻工作者联会、报业工会等传媒界人士,需要研究方法、具体行动,落实总书记的要求。

  杨祖坤坦言,现在社会有一种悲观的情绪是担心传媒能否办下去?报纸能否继续生存?“《大公报》将业务扩展至多媒体,这是生存下去的重要一点,我很有信心能越办越好。”

  杨祖坤认为,在具体怎么做方面,业界要依靠集体的力量,还有对社会现状的分析、研究,包括如何实现读者的要求,传达正面的声音,把故事讲好。例如大湾区就是一个好机遇,如何讲好大湾区的衣、食、住、行、旅游,并将其做成一个指南让读者可以随身携带,这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服务。\大公报记者锺怡

  香港报业评议会总干事 施秀菁:

  传媒最注重公信力

  施秀菁表示,留意到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大公报》的贺信中提到“立言为公”、“不忘初心”。她认为,“《大公报》一直是为人民服务”,从另一个角度看,“公”也可是“公信力”,香港报业评议会一直监督香港传媒需做到有公信力,作为报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基础,“(公信力)需要长时间建立,《大公报》就做到了!”

  另一方面,“不忘初心”就是要爱国,另一方面传媒要坚守新闻理念,凝聚共识。从事20多年新闻行业的施秀菁坦言,新闻理念是从事新闻行业的基础,现时新闻行业面对人力资源缺乏问题,调查式报道亦较以往减少。但是看到《大公报》花很多精神去做调查报道,这就是令社会进步的方向,“应该监督政府,为人民服务,建立更好香港,这很重要。”

  施秀菁续指,报业评议会非常重视新闻公信力,香港在由乱到治后,评议会收到市民投诉已大大减少,期望在共同努力下,香港媒体能有更大发挥空间。\大公报记者锺佩欣

  香港报业公会委员、《星岛日报》总编辑 汤锦标:

  多做市民关注的题材

  汤锦标提到,媒体人每天、每时、每刻面对不同新闻情况,要做出不同的分析判断,“比如说好大湾区故事,要如何体现出来?”他举例,昨日该报把深中通道的新闻作为头版,而这一新闻如果在五年、十年以前,未必能放得很前。如今,这项大型基建的启动,将来或能与港珠澳大桥互相结合,这对内地、大湾区、香港来讲都是个很大的事情。

  汤锦标指出,媒体人要多发掘一些正能量的故事,要多做新闻真实性的考证;假新闻肯定不能用,但也要逐一判断,在处理时要非常小心。新闻角度方面,要做能帮助香港政府施政、香港市民关注的题材。他称赞《大公报》敢于做一些地区人士感兴趣的新闻,这是一种很好的精神。他认同媒体面对资源不足的情况,认为更要思考如何可以做到最好。\大公报记者邵颖

  资深传媒人、专栏作家 屈颖妍:

  用影响力推动良政善治

  屈颖妍特别以《大公报》最近对香港仔鱼市场的报道为例,指出让她对《大公报》另眼相看。她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提到的传播力跟影响力,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要跟读者有关的,读者才有兴趣去看,然后有兴趣去传播,然后才可以影响政府施政,所以这种新闻可以多报道。

  屈颖妍说,《大公报》120多年来有很多伟大的记者,在战争年代进行了很多现场报道,把真相告诉大家。现在虽然没有枪林弹雨,但其实民间有很多问题、社会有很多问题,假如要为民请命的话,一定会动到一些既得利益者。她直言,可能以后有关于民生的问题,比方涉及一些财团,传媒还报不报?

  屈颖妍相信,这类问题怎么拿捏,是增强传媒传播力、影响力的一个很重要关口。她希望《大公报》能真实地展现出香港社会的民生问题,用报纸的影响力改善香港的良政善治。\大公报记者黄钇淼

  立法会议员、岭大协理副校长(学术及对外关系)及历史系教授 刘智鹏:

  爱国爱港 继续为民发声

  作为传媒的老朋友,刘智鹏出席座谈会时,站在历史的角度肯定了《大公报》在新时代发展中所肩负的重要角色,“120年来一直走在新闻的最前线,从报道两弹一星到中美关系,再到日前与市民切身生活相关的鱼市场系列报道,《大公报》关注国家、人民大小事,为读者呈现最真实的新闻报道。”他说,希望《大公报》继续沿着爱国爱港传媒的路径向前推进,真正成为人民的喉舌,并且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继续保持以高水准的语文能力讲好香港故事、中国故事。

  刘智鹏亦感叹,做立法会议员以来更深刻的感受到传媒的力量,“如果立法会议员可以与传媒多多合作,应该能发挥出1+1大于2的效应。”\大公报记者苏薇

  立法会议员、“中国故事”国际传播KOL联盟召集人 李梓敬:

  《大公报》坚持说真话

  “习近平总书记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发来贺信,充分体现《大公报》在香港舆论有不可动摇的重要性。”李梓敬认为,2020年是香港媒体生态的分水岭,在2020年之前,香港社会出现动乱,《苹果日报》、《立场新闻》等媒体一直煽风点火,香港爱国爱港媒体在舆论上处于被动状态,《大公报》仍然坚持说出真话,揭露黑暴真面目,因此多年以来都得到爱国爱港群众的支持。他提到,在2020年时,他与其他建制力量发起“KOL100”计划,与一众KOL通过网络反驳黑暴错误的言论,而《大公报》等爱国爱港媒体一直是他们的资料来源。

  李梓敬续指出,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社会得以由乱到治,反中乱港媒体相继停运。但现在仍然要警惕“软对抗”暗中作乱,特别是一些政客对香港事务指三道四,极具迷惑性,切不可掉以轻心。他举例,最近律政司向法庭申请禁制令及临时禁制令,以禁止四项与有“港独”意味的歌曲有关的非法行为,但网络上有人继续散播这首有煽动性及颠覆性的歌曲。他认为,对于不实的抹黑,香港媒体一定予以坚定反击,要向国际社会说好中国故事与香港故事。\大公报记者吴俊宏

  香港树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主任 李家文:

  《大公报》报道有思想有温度

  李家文博士用“不普通”来形容《大公报》的报道。她分享说,去年11月大学里举办了一次很大型的展览,大公报记者采访时悉心观看展览、聆听学术研讨会,最终写出了一篇有思想、有温度的报道,还给出了意见,让她深受感动,切身感受到《大公报》的报道“不普通”,“我觉得《大公报》有不少的报道,就是跟一般普通的报道不一样。”

  她续指,近年来新闻与传播学系的学生在选择实习方向时更多会倾向于影视、广告或者公关,选择传媒方向实习的学生少了,但她依然鼓励年轻的学子尝试做记者,而《大公报》就是非常值得选择的传媒。不仅因为《大公报》的悠久历史及其本身的文化值得学习,《大公报》所扮演见证者的角色亦能为年轻人提供许多不同的采访机会去拓展眼界、增长见识。\大公报记者苏薇

  橙新闻总监 陈正伟:

  网媒可发挥更大作用

  陈正伟表示,这一年多以来一直关注《大公报》的发展,一直都有交流。作为新媒体从业者,他感触最深的还是过去这一两年,《大公报》在融媒体方面的发展十分快速,自己每天跟同事讨论如何去学习。

  他续指出,互联网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媒体之间固然有竞争,但应该是良性的竞争,对于一些促进社会向好的议题,应当是可以相互分享、借鉴、交流,《大公报》也可以分享一些新闻的线索、跟进等,相信对推进整个市场的改变会提供更好的方向。

  陈正伟还说,对每个从事新闻行业的人来说,对《大公报》的“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这一办报宗旨都是记在心里的,也成为行业追寻的一个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不单单是给《大公报》,也适用于香港所有的媒体。

  他希望业界应该商议一个标准,相信对于把握这一行业,对于年轻人进入新闻行业、对于自尊心,甚至职业议价的能力,都值得进一步探索。他还希望,未来行业更多容纳新媒体行业,无论是自媒体,或者纯粹的网络媒体,都有机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公报记者邵颖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