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地名故事丨河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江阴地名由来和历史 江阴地名故事丨河塘

江阴地名故事丨河塘

2024-07-17 16: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河塘老街复原图

在元朝至正年间,江西姜姓人家,为躲避战乱,流落至河塘,见这里土地虽是贫瘠,但人烟稀少,只要开发,贫瘠的土地,定会变成良田,于是就在这里定居,姜姓人把自己聚居的村庄,取名为姜家庄。明代天顺年间,在江阴知县周斌的主持下,疏浚了富贝河(南新河),改善了水土条件,大量移民到富贝河两岸开发。为了便利富贝河两岸的往来,在诸家浜口,建起了一座木桥。乡民们就在木桥两边,开设店铺,以利行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小集市的雏形,这个小集市叫何宕桥。

△河塘老街南街

为何叫何宕桥?有两种说法:一是造桥资金一直紧缺,造桥宕(宕是当地方言,意为拖延、搁置)了好些时间,不明底细的人问为何宕?回答是:为何宕,谁知道?桥没有造好,桥就名叫“何宕桥。”另一种说法是,桥造好了,请一秀才取个桥名,秀才立在桥上,见桥的两岸十分空旷,就搬出了一个冷僻的有空旷意思的宕字,加上造桥出资最多的何姓的何字,取名何宕桥。

《江阴续志》记载:“光绪三十三年(1907),里人严翼清集资,易木为石。”何宕桥改名为河塘桥是在这时。这一次的改名,是一次将错就错。新桥造成,都要在桥石上刻上桥名。何宕桥和河塘桥同音,写石刻字样的秀才听错了,字样写成了河塘桥,刻字的石匠照字样刻字。等刻上河塘桥的桥石砌上了桥身,有人发现不是何宕桥是河塘桥时,可是刻字的桥石已给生矾糯米浆胶结了,已经无法取下。还有一种说法是,严姓人出资造桥仍用何姓人的何,心里不平衡,故意刻成了河塘桥。

△河塘桥图

河塘市集主要是在清末民初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是它是澄东南进入无锡的主要门户。市集的街道, 宽不到三米,铺着近百米的条石。有南街、西街、北街三条街。像富贝河沿岸的西旸桥、文林、河湘桥一样,市集虽小,可各类商铺几乎齐全。民国年间,河塘市集,保卫措施十分严密,进入市集,有6条弄堂,可这6条弄堂都安装有木栅栏,一到晚上,关上栅门,有专人看守。

△河塘老街

民国二十三年,江阴划并为7个自治区,128个乡镇,河塘为第五辖区十镇之一。民国二十七年,伪政权将全县划建8区36乡,河塘划为第四辖区九镇之一。抗战胜利后,河塘划为第五区,为十镇之一。1949年9月,河塘为乡,属长泾区。1956年3月,河塘为乡,属长泾区。1961年9月,长泾公社划出蒲市、范庄等7个大队,文林公社划出钱巷、王家、南山3个大队,归属新建的河塘公社。1983年10月,河塘改称乡。1991年2月,河塘建镇。2001年,与长泾镇合并。

来源:江阴发布

编辑:徐 佳

审核: 沈丽君

审签:薛 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