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江郎才尽”,“江郎”是谁?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江郎才尽出自于谁 何谓“江郎才尽”,“江郎”是谁?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何谓“江郎才尽”,“江郎”是谁?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2024-07-15 15: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何谓“江郎才尽”,“江郎”是谁?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游戏攻略 2024-06-04 22:49:11 59

简介江郎,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就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文学家、散文家江淹,江文通,先后在三个王朝做官,“江郎才尽”出自记载他的一个小故事。《南史·江淹传》里这样讲的:江淹年轻的时候,是鼎鼎有名的大文豪,诗文都是上品佳作,在当时的文化圈很有名气。江淹...

江郎,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就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文学家、散文家江淹,江文通,先后在三个王朝做官,“江郎才尽”出自记载他的一个小故事。

何谓“江郎才尽”,“江郎”是谁?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南史·江淹传》里这样讲的:

江淹年轻的时候,是鼎鼎有名的大文豪,诗文都是上品佳作,在当时的文化圈很有名气。江淹做了官以后,年纪渐渐大了,他发现自己写的文字没有以前好了,甚至还有退步的迹象,有灵感了马上提笔写下了,干巴巴的没有一点文采。

于是,就有人开始编了两个传说来解释江淹文采失去的原因:

第一个是说,江淹有一天坐着船在禅灵寺的河边靠岸,忽然很困,就睡着了,梦见一个叫张景阳的人,那人向江淹讨要一匹丝绸,江淹莫名其妙,下意识往自己怀里一掏,真的有丝绸缎子,于是拿出来,给了张景阳,醒过来以后,再也做不出锦绣文章了。

另一个传说也类似,就是江淹还是在外面睡着了,也不知道江淹哪那么缺觉,这次是在冶亭睡着的,忽然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文通兄,我的一支笔在您哪里,现在该还给我了吧?”江淹从怀里(江淹这怀里是百宝囊么,啥都有)掏出一支笔给了郭璞,醒过来,写不出好文章了。

反正无论做的什么梦,江淹是做不出好文章了,所以后世引出一例成语:江郎才尽。

其实我觉得并不是什么托梦让江淹没了文采,而是混迹官场多年后,所有心思都放在了争名夺利上,那个文思如泉涌的年轻人江郎早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一个投机钻营的老官僚罢了。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何谓江郎才尽,江郎是谁?历史上真有这个人吗?

“江郎才尽”是一个成语典故。原意是指少年时文采出众,到后来逐渐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锦绣文章了。有点“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意思。也就是说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由于各种原因,小时候的聪明劲儿消失殆尽。

历史上却有“江郎”这个人,他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辞赋家、政治家江淹。

江淹(444~505),字文通,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家镇江集村人(古称宋州济阳考城),南朝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最后被梁武帝萧衍封醴陵侯。

相传江淹小时候很聪明,三岁识字,六岁能诗,被人们称为神童,和三国时孔融有得一拼。

江郎十三岁时“文”名远扬,文思泉涌,佳作层出不穷:【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秋至捣罗纨,泪满未能开,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风光肃入户,月华为谁来?结眉向蛛网,沥思视青苔;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这些都是江淹辞赋中的名句,有兴趣的亲们可用“头条搜索”搜读一下。

由于江淹文采出众,堪称少年学霸,有道是“成名要早”,江郎就像一颗金子熠熠生辉,很快被朝廷征辟,出任地方官员。

这本是朝廷重视人才的表现,假如江郎踏入仕途继续从事有关文学方面的工作,史坛上将有江郎一席之地,也许会和后来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相提并论。

但是现在谈起江郎有多少人知道他?他的诗作更是鲜有耳闻。倒是“江郎才尽”这句成语被世人所熟知。

讲真江郎成名最早,但他的诗作并没有“江郎才尽”这句成语传播度高,到现在,我认识江郎不是通过他的诗,而是经过这句成语才对他有所了解,这是我的悲哀也是江郎的悲哀。

原来江郎进入仕途后,慢慢被公务和行政琐事缠身,没有精力和心思创作辞赋,人们再也读不到江郎精彩的诗句了,慢慢人们认为江郎才尽了,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华美的文章了,无不扼腕叹息——江郎才尽矣!

人们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人会变化这么快,百思不解。

其实是朝廷的政务占据了江郎的大部分时间,加上有些文案由秘书代笔,没必要亲力亲为,江郎的诗作减少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人们不知江郎的苦衷,于是各种传说纷纷出炉。

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原来江郎在8岁的时候,巧遇两晋时期的相术**郭璞,郭璞从面相看出江郎乃文曲星转世,于是授其一支五彩笔。

从那以后,江郎文章妙笔天下。

长大后(即做官后),有一天,江郎做了一个梦,梦到郭璞向他讨要五彩笔:“文通兄,把五彩笔还给我吧”。江郎于是从怀中掏出五彩笔交给了郭璞。从此后江郎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

当然这都是传说,其实江郎才思并没有枯竭,也不是真的才尽了,而是没时间写文章了。

江郎历仕宋、齐、梁三朝,成了三朝元老,位高权重,仕途上取得的成绩远远大于文坛上的成就,历史造就了一个权臣,却永远失去了一个可以比肩李、杜、白的诗人,我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文/秉烛读春秋

问题:何谓“江郎才尽”,“江郎”是谁?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前言

江郎才尽应该是江淹给自己编写的一个谎话。为什么这样说呢?

.........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确有其人,历经南朝宋齐梁三代。

江郎才尽是一个成语故事,在《诗品》《南史·江淹传》均有记录。但是江淹未必是才尽,更大的可能是为了避祸而已。

一、《诗品》中的江郎才尽

钟嵘《诗品》 记载:

"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南朝钟嵘(约468-约518)和江淹几乎是同时代的人。他说江淹梦到了前辈郭璞,把他的五色笔要了回去,从此江淹就写不出好的诗文了。

郭璞可不是普通人,他是游仙诗的代表人物,游仙诗开山水诗的滥觞,郭璞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另外郭璞善于看风水,是风水学的祖师爷。据说他的墓地建在了镇江金山寺下的百花洲,老街前些年还特意去过一次,可惜什么痕迹也没有看到。

二、《南史·江淹传》中的江郎才尽

《南史·江淹传》讲了两个故事:

 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云为宣城太守时罢归,始泊禅灵寺渚,夜梦一人自称张景阳,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淹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尽。」顾见丘迟谓曰:「馀此数尺既无所用,以遗君。」自尔淹文章踬矣。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南史》是由隋唐时期的李**(570年-628年)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年代上比钟嵘晚了差不多一个世纪。

当时的书籍传世已经不多了,估计江郎才尽的故事流传甚广,未必是从钟嵘《诗品》那里看到的。

张景阳是西晋文学家,名叫张协,他与兄张载、弟张亢,并称"三张"。钟嵘在《诗品》序中将"三张"与"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并提,是当时的名士。

张景阳跟江淹要了“一匹锦”,郭璞跟江淹要了一枝“五色笔”,总之是把江淹的才气都要走了。

于是江淹“为诗绝无美句”,写不出佳句来了,当时的人称之才尽。

三、江郎为什么才尽?萧衍是什么人?

江郎才尽是一个成语故事,有一点玄幻的色彩。在今天无神论者看来,当然是无稽之谈。

但是江淹后来写不出佳作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江淹(444年-505年)经历了宋(420年-479年)、齐(479年-502年)、梁(公元502年-公元557年)三个时代。

根据古籍记载,江淹是在“宣城太守时罢归”时做的那个梦。做完梦后,特意跟丘迟说,我偷偷留下了“数尺既无所用”,我送给你吧。

丘迟是萧衍的亲信之人,萧衍代齐为帝建立南梁的的劝进文书均为丘迟所作。 这种表态更像对梁武帝萧衍的表态。

江淹经历了宋齐梁三代,齐高帝萧道杀刘宋皇帝建立齐朝,齐明帝萧鸾杀了侄子继位,为了保住皇位,在位期间把哥哥齐武帝的后代斩草除根。可以也仅仅在位5年。

梁武帝萧衍先后杀了齐东昏侯萧宝卷、齐和帝萧宝融,建立了梁朝。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停的杀戮之中,王侯将相跟着一批批倒下。

老年的江淹估计已经看透了这一切,早就不敢出头了。但是,跟他的才气又有什么关系呢?

梁朝代齐以前,齐永明时期有著名的竟陵八友“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 ”。这八个人都是当时一流的文学家和诗人。

其中的萧衍篡夺了齐的天下,他就是后来的梁武帝。在萧衍继位以后,原来的诗友们自然要避让三分。

竟陵八友之一的沈约也是萧衍的心腹大臣之一,曾经有一次和梁武帝比才学,两人比比赛关于“栗子”的典故的多少。二人各自分条写下,结果沈约比萧衍少了三件事。出宫后沈约说自己是故意输的,结果梁武帝大怒,后来沈约恐惧而死,梁武帝不肯给他“文”的谥号,改谥号为“隐”。

结束语

隋朝的大诗人薛道衡有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一联,据传说其引起隋炀帝嫉妒而被逼**。

三国时候的杨修也有因过于显露才能,引起曹操的不快,最后丢了性命。

江淹肯定不是丢了什么五彩笔才写不出诗来,应该是年龄大了以后,看清了人情百态。皇帝自己就是一个大诗人,自己又何必出风头呢?

江郎才尽应该是江淹给自己编写的一个谎话。

@老街味道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