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战期间的10部电影,带你观世界、涨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江苏考研二战集中营 关于二战期间的10部电影,带你观世界、涨知识

关于二战期间的10部电影,带你观世界、涨知识

2024-06-08 21: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钢琴家》

该片根据波兰犹太作曲家和钢琴家席皮尔曼的自传改编,描写了一个波兰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艰难生存的故事。二战即将爆发之时,他们全家被迫被赶进华沙的犹太区。在战争的颠沛流离中,家人和亲戚最终被赶到了集中营再也没了消息,而他本人也受尽种种羞辱和折磨。

影片的结尾让整个故事的基调上升了几个层次,这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反映二战反映犹太人与纳粹的影片。人性是很美的,当然,人生的际遇变幻各有轮回。

2,《模仿游戏》

艾伦·麦席森·图灵,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故事本身便动人、跌宕起伏,看得难过。看到木心谈图灵的一句话,已经贴切地说出我所想的,“别再提图灵了吧,他的死,使我们感到大家都是对不起他的。天才总天真、坦荡、毫不设防地迎向这个庸人占领的世界,一腔热诚付与世界,世界待他们,往往却是一盆脏水兜头浇下。”

3,《波斯语课》

二战期间,犹太人吉尔斯在集中营谎称自己是波斯人保命,被一位德国军官看中要求教自己波斯语。对波斯语完全不懂的吉尔斯只能凭空编出一门语言,他开始用集中营中关押的犹太人的名字作为词根,编造出上千个“波斯语”单词,军官在残暴的环境中对吉尔斯竟有了依赖,并开始袒护他,不料集中营中来了一 个真正的波斯人……

又一部好看的二战集中营题材电影!“生活中无奇不有,就看你能否发现它”,看了此片你就会更加相信这句话!为了求生,主人公用近三千个犯人的名字生生创造出了自己的“一套波斯语言”!哲人说:造成人类数千年历史重大变化与创伤的是饥荒、瘟疫、战争、革命。所以近百年来,反思一战二战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前赴后继。它们之中成功者都是基于对史实的深入开发与尊重,“根据真实事件写作”的本片是又一个例证。

4,《辛德勒的名单》

该片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名身在波兰的德国人奥斯卡·辛德勒,在二战时雇用了1100多名犹太人在他的工厂工作,帮助他们逃过被屠杀的劫数。

这不止是剧情,更是技术、镜头、剪辑、演技和配乐的综合胜利。表达是一出技巧活,不以剧本和背景定优劣,这一切都是导演的功力和运气造成,不可求,但可遇——《辛德勒的名单》可谓厚积薄发。而实论背景,辛德勒本人之事尚存争议,电影却已在全世界人面前诠释并且定性了,由此可见媒体的影响之大。

5,《地雷区》

该片主要讲述了1945年5月德国纳粹投降之后,一群年轻的德军俘虏被交给丹麦当局,他们被送往西海岸在丹麦军官卡尔·莱奥博德·拉斯穆森的率领下,开始了极其危险的排雷工作。

通过排雷讲述二战后德国与丹麦的关系,那时丹麦对德国有深深的仇恨,德国俘虏去丹麦排雷,这是他们的责任,他们在丹麦也曾受到非人道的待遇。这是丹麦德国合拍片,两国家都挺敢于正视自己曾犯过的错误。而孩子般的俘虏在排雷中死去,会引发你思考,战争到底是谁的错,这是对战争的反思,最重要的是这点。

6,《卡廷惨案》

该片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数千名波兰战俘被屠杀的故事。德国闪击波兰后的16天,苏联从另一个方向进攻了波兰,划分完波兰后,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俘虏问题,苏联在卡廷森林组织了对波兰俘虏的杀害。

影片在技术方面也运用得很老道,且不显山露水。特别到结尾,故事已经毫无悬念了,20分钟的大屠杀场景却仍然让人震惊。最后是10秒的黑屏,伴着哀悼的配乐,随后打出字幕,寂然无声。可以想见,在波兰电影院黑暗中端坐的观众,感受到的是如何强大的心灵震撼。

7,《阴谋》

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军参战令希特勒一统世界的狂梦破碎。1942年1月20日一场秘密会议,全世界人类的生活就此改变。

这场会议中的一份文件,隐藏了多少秘密,犹太人是生是死,答案只有秘密对话里的发言者知道。那就是德国开了场臭名昭著的万湖会议,决定了犹太人的处理方式,定了未来600万犹太人死期,恐怖至极,一帮人像讨论产品一样讨论人,各部门还讨价还价,观众可以像看一堂历史课一样,去见证那个历史性决定的诞生过程。

8,《一九四四》

该片讲述了1944年,德军与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进行的一连串战斗。

爱沙尼亚,波罗的海一个小国,小到压根不会有人在意他,苏德开打后,德国打进爱沙尼亚,爱沙尼亚人被征兵进德军,过几年苏军反推回来,爱沙尼亚人又被征兵进苏军,在自己的国家上,对打的两边都是爱沙尼亚人,这就是小国的悲哀,卑微到毫无办法决定任何事。

故事的前半部是党卫军的主观视角,后半部分切换成苏联红军的主观视角,也是忽然领悟红军中一部分人并非纯粹的苏联人,而是来自他们霸凌的民族。两个视角的切换,深刻揭露了同族人由于分属两大阵营的对峙与血拼的强烈悲剧性,凸显了人性的张力。

9,《南京!南京!》

影片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纵观华语电影,没有比南京南京更直白地展现那段历史了,但是因为陆川导演想把反战上升到一个高度,有美化日军的嫌疑,导致此片评分过低,实际电影有9分水平。

《南京!南京!》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中国女性形象,和所有优秀战争片一样,柔美的女性和法西斯的刺刀形成强烈的对比。

10,《冒牌上尉》

德国二战题材影片。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一名十九岁的普通国防兵威利赫罗德在二战最后两周内成为所谓的“埃姆斯兰德刽子手”的故事。他凭借捡到的上尉制服而假冒军官,将溃散的其他士兵聚集起来组成特别任务小组,一路抢掠地在行将陷落的纳粹帝国大地上为所欲为,并以元首为榜样掌握起逮捕和生杀大权。

很压抑的片子,很多镜头看起来很平静,却十分的癫狂。虽然故事类型不同,但观感颇像《鬼子来了》。这不只是一部《钦差大臣》,更是折射人性恶的作品。观看过程中对人物不是讨厌,而是不寒而栗。至于男主犯下那么多罪恶后却得到宽容和谅解,也许打动官员们的只是一句:我爱国无罪,我是德国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