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文安】舌尖上的文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江南糕点种类照片 【大美文安】舌尖上的文安

【大美文安】舌尖上的文安

2024-06-16 10: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传承:一份事业 百年坚守

最早的“狄家糕点”是由狄星泉始创于一八八六年,名曰“庆元成号”,糕点以选料精细、做工考究、块形周正、印迹清晰、香酥松脆等特点享有盛誉。后狄星泉之子狄宗信带艺拜师,在“義元号”学徒八载,一九四五年一举夺得河北省传统糕点大赛第一名,从此闻名遐迩,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

“庆元成号”历经战乱洗礼,传承至今,由狄荣强更名为“狄家传统糕点”。既挂“传统”二字,当然要秉承祖志,以人为本、信誉至上,在继承祖辈传统配方、手工制作的同时,狄荣强不断改良工艺,经其制作的糕点,营养美味,安全健康,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庆元成号最著名的一款糕点名叫“一品烧饼”,又叫油炸小火烧,枣泥或五仁为馅,芝麻盖顶,形状扁圆,香甜酥脆。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苏桥品尝到这种糕点,赞不绝口,就问这叫什么,店里伙计说叫油炸小火烧,乾隆爷边品尝着边自言自语道,此乃一品烧饼也。从此油炸小火烧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一品烧饼。

创新:顺时而为 成就经典

除了一品烧饼,狄家传统糕点主要有三大类,油炸类、烘烤类和蒸类。单是一品烧饼所在的过油炸活类就有马蹄酥、象眼酥、沙果酥、元宝、合子、达子、馓子等20多个品种。这些都是传统工艺的糕点,也是狄家的主打,但如果仅仅如此,狄家糕点也就不能称之为狄家糕点了。

1960年,时遇灾年,粮食欠收,到处闹饥荒。眼看就到中秋,月饼的销售季马上到来,但连肚子都填不饱的人们哪买得起白面做的昂贵月饼。时任狄家糕点掌柜的狄宗信想了一个办法,用小米磨面做成月饼,并低价出售,这样既能让人们中秋节吃上月饼,又不用花太多钱。如此充满人情味的月饼,刚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本就家喻户晓的狄家糕点更是为时人交口称赞,在当时着实造成不小的影响。狄家糕点凭借其新颖的创意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再次为自己赢得了好口碑。

正是有了祖辈的创新传统,狄荣强深受启发,在研制糕点的过程中,反复探索实验,取长补短,在保证味道与口感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寻求更适合大众的口味。淘汰了莲花酥、象眼酥等一批外形复杂好看但不够健康美味的糕点,制作出一批简单大方且更加营养可口的式样,成就了狄家糕点的经典品类。

作为狄家糕点第五代继承人的狄松涛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创造属于自己这一代的经典。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目前,由他研制的玫瑰酥外松内软,甜香诱人,颇受市场欢迎。

百年传承,历久弥新。不知道在狄家糕点未来的发展之路上,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还将在这间百年老店里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不变:糕点如人 品质为上

一种味道能够传承百年,除了独门配方,还有传承者对产品品质的坚守。狄家糕点从选料到制作,从做馅儿到做皮,无一不经过严格的程序。枣泥馅要选用上好的沧州小枣,山楂馅儿要用特定园子里种的山楂,皮、馅儿有季、四时不同,除了要讲究原料配比,无论皮还是馅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制作过程。这些制作过程便是狄家糕点的秘诀所在。

随着现代仪器和设备的诞生,大大降低了糕点制作过程中对个人技术的要求,同时也减少了依靠个人经验而产生的失误,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糕点的口感与品质。现代科技不断刷新着糕点的制作工艺,糕点的制作花样也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与时俱进,但无论怎么变,狄家糕点始终还是那个味儿。一个合格的制作者既要会做皮又要会做馅儿,必须掌握全套制作过程,每个过程都有制作者一丝不苟的坚持,而正是这种坚持成就了狄家糕点的品质。

目前,狄家糕点已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狄家糕点采用的是前店后厂的模式,现做现卖,也未曾加入现在流行的“互联网+”行列。说到糕点的销售,狄荣强显得颇为坚定,“糕点的特性决定了它不能大规模生产和长距离运输,这样会损坏口感,如果要以牺牲糕点的品质作为增加效益的代价,我们宁可选择不做大。做糕点和做人一样,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诚然,正是有了狄家人对品质的执着坚守,狄家糕点才能跨越百年走到今天。每一种糕点里都透着浓浓的时间味、人情味和历史味,这些味道混合在枣泥味、豆沙味和芝麻味里,在每一口香甜之后,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人们分不清品到嘴里的到底是滋味,还是情怀。

来源于今日文安在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