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雄州将守录》十一塘泊筑防何承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汊河是什么意思 《北宋雄州将守录》十一塘泊筑防何承矩

《北宋雄州将守录》十一塘泊筑防何承矩

2023-03-27 02: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十 一 塘泊筑防何承矩

安守忠卸任雄州知州,雄州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机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朝廷派来的这位雄州知州是个地地道道的河北通,而且智勇双全,他就是何承矩。何承矩(946-1006年),字文美,系均正公何继筠幼子,他本来的名字叫何孟贵,但是官场上的名字叫何承矩字正则,老家是河南洛阳。他自幼随父征行,不仅熟悉河北边防的水势地形,而且了解契丹的生活习性,何承矩还曾经做过雄州的六宅使。因此雄州迎来这位大能,真的是迎来了大机遇。

其实早在何承矩做六宅使的时候,就对雄州戍边有一套思路,当时正值雍熙北伐之际,最终北伐失败,朝野震动。宋太宗急于抵御契丹而又苦无良策,何承矩认为河北地区湖泊密布,河渠纵横,沟网交错,泉流众多。若将这些有利地形加以充分开发利用,在“水”字上做文章,构造一条以水为主的防线,正可针对契丹擅长骑射,不习水战的特点,必定获得巨大的成效,因此开筑塘泊与屯田戍边相结合的战略构想,但是他职位太低,所提建议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

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也就是何承矩在沧州做知州的时候,他继续上书朝廷建议屯田戌边。奏章说:“当时契丹扰乱边境,何承矩上奏疏说:“我幼时侍奉家父在关南征战,熟悉北部边疆道路、河流的形势。如果在顺安寨的西面凿开易河蒲口,引水向东注入大海,东西三百多里,南北五七十里,凭借沼泽,筑堤贮水作为屯田,可以遏制敌人的骑兵快速行动。等过一年的时间,关南各片湖泊全被填塞,就播种成为稻田。那些处于边境面临塘水的州军,仅留下守城的士兵,不必烦劳安排军队广泛戍守。到时我们可以收取地利以充实边境,设置险阻以防守边防要塞,春夏务农,秋冬练武,休养民众,以帮助国家财力。这样经过几年时间,将出现敌弱我强,敌劳我逸,这是防御边疆的主要策略。其中顺安军以西,到西山一百里左右,没有水田的地方。也希望挑选士兵戍守,选拔精锐,去除老弱。军队不担心人少,而担心傲慢而不精锐。将领不担心胆小,而担心存偏见而没有谋略。如果兵精将贤,那么四境可以高枕无忧。”太宗赞许并采纳。恰逢连绵大雨成灾,主管的人大多认为他的主张不好。何承矩援引汉、魏到唐的屯田例子来说服众人务必施行。太宗任命何承矩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使他主持这件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太宗任命何承矩为雄州知州、制置河北沿边屯田使主持屯田戌边事宜。

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契丹在河北雄州发生过一次侵袭。何承矩任雄州知州以来,治军严谨、带兵有方,肯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卒都乐于为他所用。有边民来告知机密之事,他就会屏退左右,与来人推诚相见,将士们担心来人是刺客,但何承矩仍然与来人单独相见。所以,契丹方面的动静,他都能提前知道。宋辽之间有一场战役“子河汊战役”,原来自“徐河战役”黑面大王尹继伦偷袭辽营将“宋王”耶律休哥砍成重伤之后。宋军不再去招惹契丹,但是契丹却来屡屡撩拨大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末,此时距离“徐河之战”已经过去六年。契丹大将韩德威正做着西南面招讨使,契丹西南方向前线剿抚总司令,总想着有所建树,于是发起了“子汊河战役”。子汊河在内蒙古东胜县南部到陕西府谷县之间,此地正是大宋北部名将折御卿的辖境。此役,折御卿大败韩德威,并斩杀契丹二十多名随军的突厥太尉、司徒等高级将领,活捉吐蕃首领一人,歼灭五千多名契丹兵,俘获战马一千匹。经此一役,折御卿声威大震,韩德威自然灰溜溜的逃回契丹。后来折御卿积劳成疾,病倒在军营,韩德威得到消息,再次举兵南下。折御卿抱病御敌,他的母亲派人秘密地让他回去治病,折御卿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也挂念母亲,就流泪对来人说:“世受国恩,边寇未灭,御卿罪也。今临敌弃士卒自便,不可。死于军中乃其分也,为白太夫人,无念我,忠孝岂两全!”第二天,折御卿死于军中,年仅三十八岁。韩德威不明就里,最后退军。前线战事,很快就传到了何承矩的耳朵里,何承矩也很为折御卿自豪,认为边将如此,必能捍御契丹。他还将折御卿的英勇战绩和誓死报效国家的宏愿,一条条列出来,在雄州城内外张贴告示,告诉民众,契丹没什么了不起,我大宋可以随时消灭他。雄州城内无论将士,还是普通老百姓无不群情振奋,大街小巷都传遍了折御卿誓死御敌的事迹。当然也传到了辽国那边,契丹自然是恼羞成怒。

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契丹精锐骑兵几千人深夜袭击城下,敲锣打鼓,在城下纵火,火苗子甚至蹿到了城堞之上。何承矩号令严明,整备武装,夜半率兵出城列阵。黎明时分,何承矩整军出来抵御,两军酣畅淋漓的来了一场硬仗,这一仗何承矩大获全胜斩杀辽军将士无数,捉住了辽国的铁林军带头大哥,契丹军余部逃走。但太宗认为何承矩张榜羞辱契丹,属于“轻率致寇”,太轻率,导致敌寇来侵,于是命令他于沧州知州安守忠对调。

大宋著名的法学专家魏廷式,奉命出使河北的时候,获得雄州发生战事的真实情况,于是上表直言何承矩应对之策并无不当。宋太宗半信半疑又派宦官刘勍核实,结果雄州军民给出的答案出奇的一致,何承矩是有功之臣啊!怎么办呢?赏呗!宋太宗传旨何承矩以及部下将士有功劳的一千多人,都被提拔或者赏赐。

真宗即位(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或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又派遣何承矩为雄州知州,真宗赐诏说:“我继守鸿业,心怀千秋大业,想与天下各族,共同达到永久富裕。然而契丹从太祖在位之门起,先帝即位之初,和好往来,礼物不断。此后用武力收复汾州、晋州,驻守边疆的臣子贪求十二地,给国家造成事端,信使不通。今天圣明的父亲仙逝.按理应当报丧。你担任边防要地之职,通晓诗书,凡有大事,必能详细探究,轻重之间,务必处理得当。”何承矩送信给契丹,把和谈的意图告诉契丹方面,但是契丹一直没有回复。

何承矩到任雄州后,立即着手屯田事宜。他计划先到实地勘查地形,做屯田的规划设计,又担心刚到此地兴师动众,泄露了屯田的战略部署,引起辽国的警觉,不利于边防的巩固。于是心生一计,以赏花为名,暗测地形。他召集州县的所属官员及文人,乘船置酒,游览白洋淀,观荷花,赏蓼花,大家边喝酒赏花边做诗文,互相唱和,尽抒雅兴,这次游玩共得诗文游记十几篇。何承矩却暗中把地形地貌深谙心中,着人画成图册,报到京城,而左右人只道游玩尚不知其意。从此何承矩开始了屯田挖淀河的伟大工程。

原来的白洋淀是水乡泽国,一片汪洋经常泛滥成灾,水小的地方也是沼泽,既不利防边戍守,又无法耕种。何承矩发动雄州、鄚州、霸州、平戎、顺安等处军队的驻兵一万八千人,沿淀边修成堤堰,长达六百里。在淀内挖成若干条河道,堤外是耕地,堤内是湖泊,堤口设置斗门(闸口),引淀水灌溉。田地整修平整以后开始种植水稻。由于稻种是南方引进的,北方无霜期短,起初试种未成功,遭到了许多反对者的非议,特别是武将习惯于攻战,耻于种田,一看种稻不成,“群议愈甚”。但何承矩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他请来了水稻种植专家黄懋,和黄懋经过一番分析研究。何承矩命人改种江东早稻,七个月既熟,稻谷收割之后,命人用车把部分样品送到朝廷,宋史上说“议者乃息。而莞蒲、蜃蛤之饶,民赖其利。”议论停止了而雄州白洋淀一带也就变成了富饶的鱼米之乡。他随之也筑成了御边抗敌的坚固阵地,一道不可逾越的水上防线,自此边患日息、边民日富。

咸平二年,契丹再次南侵,真宗多次派遣宦官密诏询问何承矩防御阻遏的计策,何承矩密封奏章进献,真宗曾经下诏听任边民越过拒马河边塞北面买马,对此何承矩进言说:“缘边战棹司从淘河到泥姑海口。绵延九百多里这是天险。太宗设寨二百一十六个,铺一百二十五个,朝廷臣子十一人,戍守士兵三千多人,军用船只一百艘,往来巡视警戒,以排除奸诈,作为缓急的军备,这是大事。如今听任公家、私人集市贸易,人马互相渡过,深感不当,并且寨、铺都成为虚设。”奏疏上传给真宗皇帝那里,真宗下令撤销了前次的诏令,因为何承矩敢于直谏,他多次受到皇帝亲笔批复的表扬和鼓励。

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真宗召回何承矩,授为引进使。雄州老百姓一百多人到朝廷给皇帝献马,请求继续让何承矩担任雄州知州,真宗非常感动,于是下诏书嘉奖何承矩,让何承矩继续担任雄州知州。何承矩再次进言说:契丹轻率而不端整,贪婪而没情义,胜利了不相礼让,失败了不相救助。他们以驰骋为容貌仪表,以射猎为耕种钓鱼。栉风沐雨,不认为劳累;露天住宿,涉草而行,不认为辛苦.又凭骑兵作战的长处,所以连年侵犯边塞。我听说军队有三种阵势:日月风云,是天阵;山陵水泉,是地阵;兵车士卒,是人阵。如今以地阵而设险要,以水泉而作固守,建设池塘,绵延贯通沧海,纵有敌人骑兵,又怎么能战胜我军?前不久契丹侵犯边境,高阳一路,东面背靠大海,西向到达顺安,士人庶民安居,就是屯田的好处。如今顺安西到西山,地区内即使有几个军,路程才一百里,纵有丘陵山冈,也有很多河渠泉源,加以扩大,筑成塘坝,自然可以止息边境的战争。如今边境沿线的将领大多无能,不喜欢诗书,不熟悉礼乐,不把守疆界,统率没有办法,常常贻误国家,即使统领勇猛的军队,也不能遏止柔弱的敌人.我考察兵法,大凡用兵之道,以计谋较量而取其实情,认为将领谁有才干,天时地利谁可得到,法令谁执行,军队谁强大,士卒谁训练,赏罚谁分明,这是估计敌人而取得胜利的法宝。知道这些而用于战争的人必定胜利,否则必定失败。惟有无所忧虑而轻视敌人的人必定被人擒获。我希望谨慎地选择边疆官吏,前去统治边民,给他们丰厚的俸禄,使他们高兴,给他们权力,使他们严格法令。然后深挖壕沟高筑营垒,秣马厉兵,作战斗防守的准备。修行仁爱树立道德,颁布政令施行恩惠,扩大安抚之路。训练士卒,开垦田亩,鼓励农耕,储藏粮草,以防备灾年。修缮长戟,修整强弩,谨慎狼烟烽火,整治堡垒,以防外患。敌人到来就抗御,离去就防备,如果这样,那么边境就安定了。我又听说古代圣明的帝王,安抚官吏百姓,顺应民俗而教化,选拔招募良材,以防备不测。齐桓公、晋文公都招募军队征服邻近敌人,所以强国的君主,必定选百姓中有胆量和勇气的人集中编为一军,乐于向前攻战效力,以显示忠诚勇敢的人集中编为一军,能够跨越而奔赴远方行走,迅捷而善于战斗的人集中编为一军,这三种人是士兵中熟练而精锐的部分,从裏面出击可以突破包围,从外面进攻可以攻占全城。况且小国、大国的态度不同,强国弱国的形势不同,地形险要平易的防备不同。以卑微的身份事奉强国,这是小国的态度。以蛮夷攻打蛮夷,是中原之国的态度。所以陈汤统西域而郅支灭亡,常惠用乌孙而边境地区安宁。并且集中有胆量和勇气、乐于战斗、行走迅捷的人,古时称为良策,请求试行。而且边远地方的人,大多依仗强壮勇敢,知道外邦的真假,知道山川地势之险要。希望在边境设军营招募,不必品评人才,仅需年轻力壮有武艺的一万人。等契丹有紧急情况,命令智勇将领统率他们,必定能成功,这是我国的长远之计。 又比如专卖场所的设立,是前朝权宜变通的制度,给契丹恩惠,即使他们背弃信义、违背盟约,也不废止,似乎为了保全大体。如今边境沿线的专卖场,因其侵犯边塞,不久就停止。去年因为我进言,在雄州设场卖茶,虽然财货都通行,但是对边境百姓没有什么帮助。请询问大臣,议论可不可以,或者文臣武官中有人坚持自己的主张和独立的见解,这必定另有好的计谋。请委任以边防重任,使他施展谋略,要求他取得成功。假如空谈虚议,令皇上迷惑,就像灵州,足以作验证,况且契丹又不是夏州可比。”

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十月,何承矩建议挑选精锐的军队到乾宁军,牵拉刀鱼船从界河直奔平州境,来牵制西面的局势。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真宗正式下诏何承矩兼领制置屯田使。开始建立专卖场所,有人认为何承矩的意图在于继续友好,然而契丹不会满足,没有诚信,白白让他们公开窥伺我国。适逢契丹有人杀放哨的士兵.又停止榷场。当时契丹多次窥伺边境城市,大规模疏通河道,很是阻挠这项工程。真宗诏令何承矩领兵深入契丹境内,分散他们的力量。何承矩因为没有骑兵,只派遣几千士兵从浑泥城出发,袭击契丹而回来。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何承矩入朝,让他兼任英州团练使。真宗对宰相说:“何承矩爱读书喜欢名声,以才能自许,应该选择好的地方安排他。”当年(公元1004年)冬,出朝为澶州知州。何承矩自从守卫边境以来,常常希望朝廷安抚招徕远方之人,以为停止战争的策略。到这时,真宗皇帝御驾亲征到澶州,最终与契丹讲和,史称“澶渊之盟”,达成议和何承矩功不可没,因此真宗对他更加赞赏。第二年(公元1005年)春,又为雄州知州。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实授雄州团练使。

当时边境战事停息,农业还没有修复。又设缘边安抚使,命令何承矩担任,并且下诏边民恢复农业。何承矩说:“契丹如果听到这件事,必定认为是引诱他们的部属。”就改变诏文为因为水旱灾害而流落外地的人的意思。王钦若当时知枢密院,援引汉朝虫达、周仲居改变诏书的例子,请求治何承矩的罪。皇帝说:“何承矩担任守边的职务有功劳,应当优厚宽待他。”只下诏从今以后朝廷的意旨有不恰当的,上奏禀报后再说。 何承矩很能识别人才,主管长沙的时候,李沆、王旦为佐吏,何承矩厚待他们,认为他们有三公辅相的才能。他擅长推算天文历法之学,自己知道天定寿命,就以年老生病请求到偏远州。下诏让他自己选择代替他的人,何承矩推荐李允则。于是授何承矩齐州团练使,派遣他任职,到齐州才七天,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