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30张PPT)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汉武帝精神上的大一统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30张PPT)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30张PPT)

2024-05-11 12: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掌握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认识汉武帝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政治局面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通过学习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背景,理解汉武帝采取一系列巩固大一统措施的原因。大一统的含义: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大一统与大统一的区别:“大一统”所涵盖的范围比“大统一”要广得多。“大一统”不仅是地域上的统一,更是思想、文化、经济的统一。而“大统一”就仅仅是地域上的统一了。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他的统治,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是如何使汉朝达到鼎盛的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共同学习《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像一 、“推恩令”的实施1、背景: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1)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一 、“推恩令”的实施1、背景:材料1: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材料反映出在西汉初期分封制度下,诸侯王控制的人口和土地超过了中央政府,威胁到西汉王朝。一 、“推恩令”的实施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和贵族死后穿的殓服,以金丝为缕编缀玉片而成。这件金缕玉衣出土于汉代诸侯王墓,共用近2500块玉片,金丝重1100多克,其制作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诸侯王势力强大汉景帝时期,采纳大臣晁错的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对抗中央。景帝派大军平叛,经过三个月的战争,平定了七国之乱,并借机收回了诸侯王的军政权力,使中央对全国的统治得到加强。一 、“推恩令”的实施材料1: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一 、“推恩令”的实施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材料2: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汉武帝在政治上面临什么烦恼?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两股势力,导致社会混乱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一 、“推恩令”的实施主父偃材料: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削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诸侯王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一 、“推恩令”的实施“推恩令”前后诸侯领地变化前诸侯王诸侯王后诸侯王侯诸侯王侯侯侯侯诸侯王侯侯侯侯侯作用: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相关史事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一 、“推恩令”的实施1、背景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他做官的时间不长,后回家著书讲学,但国家遇到重大的事情,皇帝仍向他请教。董仲舒自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2)在长安兴办太学, 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像请根据以下两幅图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秦始皇:对敢于评议朝政的儒生以暴力手段坑杀,没有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汉武帝:把儒学立为正统,在京师设立太学培养儒学人才,让他们能够进入仕途成为王朝的维护者。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秦坑儒谷汉代讲经图汉武帝确立察举制汉文帝时,开始采用由各地推荐人才的方法,但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汉武帝在位时期,将这种新的选官方法定为制度,这就是“察举制”。察举制是由各郡国每年向朝廷推举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经过考察,授予官职。有时汉武帝还亲自出题考察,如董仲舒就是通过对策而被任用的。通过察举制,西汉王朝选拔了一大批有杰出才能的人。知识拓展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时候,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有些富豪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如汉初诸侯王叛乱时,朝廷向他们借钱去平叛,他们却担心朝廷不能获胜而不肯借贷。三、盐铁专卖1、背景:①国家财政困难。②商人控制冶铁铸币卖盐。③商人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想一想:这种状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经历了长期战乱后的国家,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粮食生产。如果农民纷纷弃农经商,就会导致粮食缺乏,进而影响社会稳定。但是长期过度强调重农抑商,也会抑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后果。三、盐铁专卖当时的农民见经商容易致富,也纷纷弃农经商。《史记 货殖列传》记载:“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材料研读:(1)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发行铸造五铢钱。解决措施:三、盐铁专卖(2)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3)平抑物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作用: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三、盐铁专卖汉武帝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尤其重视兴修水利。他曾多次组织数万人开挖水渠,还对黄河进行治理。有一年,汉武帝征调数万人堵塞黄河决口,并亲临现场,命令随从官员自将军以下都要背负薪柴参加堵口,终于成功堵住决口,止住水患。相关史事耧车,汉代出现的播种工具,以人或畜为动力,一人扶耧,可将开沟、播种、掩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汉匈关系演变示意图四、北击匈奴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白登之围秦末汉初西汉初期西汉中期(匈奴统一,南下袭扰)国力疲弱,“和亲”政策国力强盛,汉武帝反击匈奴汉武帝像冒顿单于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匈奴。其中,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此后,双方争夺的重点转移到西部。四、北击匈奴汉武帝是如何解决匈奴问题的 四、北击匈奴汉武帝是如何解决匈奴问题的 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中,大将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四、北击匈奴霍去病墓卫青和霍去病是西汉的两员名将。卫青骑术高超,胆识过人。他首次出征,就敢于深入漠北,进至匈奴单于祭天和首领聚会的地方。霍去病武艺高强,英勇善战。他第一次出征河西,率轻骑深入大漠,转战六日,消灭匈奴兵数千人。卫青和霍去病都为击败匈奴建立了赫赫功勋。他们死后,汉武帝为他们修建了高大的坟墓,以示表彰。相关史事问题思考:汉武帝在位时,西汉王朝国力强盛,版图拓展。想一想,这与汉武帝强化中央权力有什么关系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汉王朝的影响力远达边地少数民族地区,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的汉王朝版图得以拓展。四、北击匈奴西汉形势图1、如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 )A.削落一一汉景帝B.推恩令一一汉武帝C.休养生息一一汉文帝D.分封制一一秦始皇B2、《荀子·君道》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理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B.国家统一铸币,盐铁官营C.建立刺史制度D.“罢默百家,独尊儒术”C3、历史学家钱乘旦写到“文明有两个载体:一是政治的载体即国家,二是精神的载体即意识形态……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社会就已将孔子的学说(精神载体)与帝国的结构(政治载体)契合起来,形成了思想与国家的完美对接。”下列哪个措施符合材料主旨 ( )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C.盐铁官营D.推恩令B4、汉初将冶铁、采矿、煮盐等山泽之源下放给私人经营,出现了大量靠经营冶铁、煮盐的富商,形成一股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社会势力。武帝时期,多次大规模的征讨匈奴,军费开支浩繁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不得已向豪富借贷、而富商大贾却“不佐国家之急”在此情形下,汉武帝( )A.统一货币和度量衡B.释放奴婢,减轻刑罚C.合并郡县,裁剪官员D.实行盐铁官营、专卖D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