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漕渠:古代水利工程 历史文化遗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汉朝遗产 关中漕渠:古代水利工程 历史文化遗产

关中漕渠:古代水利工程 历史文化遗产

2023-05-23 16: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公元前2世纪,一条宏伟的运河出现在中国的北方。

这条运河,加强了西汉都城与东方水运体系的联系,支撑着都城长安和京畿地区的繁荣,为汉朝的强大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条运河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漕渠。

漕渠始建于西汉元光六年(前129)。漕渠的产生缘于解决汉代都城的经济供给。

秦灭六国,建立起一个空前强大的中央集权帝国,都城咸阳成为全国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中心。这一变革,打破了传统分封制下的区域经济旧体制,出现了以天下臣服皇帝,以四海供奉都城的新政治经济模式。咸阳和京畿人口剧增,粮食和物资消耗巨大,车转水运,不绝于道,加之伐越却胡,征战不休,馈粮转漕,酷役天下,这些因素也都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及汉兴,建都长安,以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西汉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亦迁天下豪富入关,并大兴宫室,建陵设邑,开辟上林,广占良田。到汉武帝时,渭河粮船,因河道迂回,水流宽浅,载重舟船,常常胶滞,关中再度暴发供给不足的危机。

据《史记·河渠书》记载:“是时郑当时为大农,言曰:‘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天子以为然,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通,以漕,大便利。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新建的这条人工运河漕渠,成功解决了都城物资的供给问题,让汉朝找到了一条稳固都城经济地位的良策,也让后代建都关中的王朝遇到同样难题时有了效法的榜样。

西汉漕渠开通之后,至北魏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对其描述。当时长安至新丰,已经有两条运河:一条他称之为“昆明故渠”,一条称为“漕渠”。故渠经长安城南,至汉霸桥南侧越灞水,漕渠则从汉霸桥北侧越灞水,然后二渠东行至新丰县东汇合。故渠在灞河以东至新丰间已经干枯无水,处于废弃状态了。而被称为“漕渠”的运河则有水,应当通漕运。其中的“昆明故渠”应当就是汉漕渠,其上源承昆明池,已经不再引渭入渠。这一变化说明漕渠在建成之后,渠道已经有所改易,北魏时还在沿用。

隋唐时期,漕渠运输再次兴起。隋建都关中,初期借渭河漕运,但“渭水多沙,流有深浅,漕者苦之。”于是开皇四年(584),诏命宇文恺率水工凿渠,“引渭水经大兴城北,东至潼关,漕运四百余里,关中赖之。”这条渠道,转运通利,名曰“广通渠”,亦名“富人渠”。

唐建都长安,起初也以渭水行漕,苦其运量不足,长安缺粮时,甚至君臣都到洛阳“就食”。至天宝三年(744),韦坚再开漕渠,“于咸阳拥渭水作兴成堰,截灞、浐水傍渭东注,至关西永丰仓下与渭合。”工程两年完成,并于漕渠广运潭举行盛大庆祝会。但大历之后,渐不通舟,至文宗太和年间(827—835),曾再次兴工,疏通漕渠。

历史上的漕渠断断续续行用了千年之久。

漕渠开凿于关中盆地的东南部,行经渭河之南、秦岭之北的川原地带。西起长安,东至黄河,全长三百余里。其渠首,西引渭河之水,经由长安而东,沿线穿越许多河流丘岗,最后注入河渭汇合处。渠首一带高程在海拔400米上下,而渠尾则在320米上下,渠首渠尾高差约80米。

古堰多低,壅水不高,故以远取势,获得水位高差。汉与隋唐漕渠的渠首在初建时皆设于都城长安以西,堰上游之渭水东流入漕。据《旧唐书·李石传》记载:“咸阳令韩辽请开兴成渠。旧漕在咸阳县西十八里,东达永丰仓,自秦、汉已来疏凿,其后堙废。”其渠首,大致在今咸阳市附近。咸阳近年发现的多个古桥遗址中,或许混有堰坝之基。

历代漕渠,都行经汉长安城南,唐长安城北这一地段。周围有支渠水道,连接都城内外,码头仓库。

漕渠自长安东行,一路穿越和接纳许多中小河流,最后到达今潼关附近,注入黄河或者渭河。这一带,成为黄河水运、渭河水运、漕渠水运和陆路运输的转运枢纽,西汉隋唐都在其地设有巨大的仓库和码头。考古工作者曾于渭河之南发掘出汉代的华仓。

漕渠的建成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又一攀升。这条渠道,对沿线地形河流的运用、设计结构的巧妙以及工程运输管理的复杂,都是当时同类工程中少有的,展现了2000多年前我国水利技术的高水准。初创时,工程由齐地水工徐伯测量,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成为我国汉代水利工程测量的珍贵记录。宇文恺是规划了长安、洛阳两座雄伟都城的建筑大师,他同时也精通水利,能在三个月之内快速完成漕渠建设。

漕渠上游取水于渭河,最后又注入渭河入黄处,可谓是渭河派分出来的一条新的平行水道。司马迁记载“凿直渠自长安至华阴”,这条人工运河,从长安直通河渭之会,称为“直渠”。就水运功能来讲,漕渠比渭水迂回的运道要短得多,行程至少缩短一半以上,运河水道也无渭河水流宽浅、船行艰难之弊。旧时需六个月的运输时间,现在只要三个月即可。运量也由过去一年数十万石增至最高六百万石,翻了几十倍。

漕渠工程的首次规划设计就非常成功,三百余里的运河,数万人三年即告建成。不但工程效益显著,“损漕省卒”,大大节省了运输人力物力,而且行用甚久,史称“大便利”,对其评价颇高。隋唐漕渠,虽有改易,但基本上是踵其旧迹,循行故道的复修工程,所以仅用时三个月便可开通。

漕渠不但是一条运河,同时也是一项兼具灌溉功能的水利工程,因此,在选线时就要兼顾两面。如果选线过低,则渠下农田数量不多,不利于灌溉;而选线过高,则丘岗沟壑起伏过大,河沟众多,不利于工程。实践证明,漕渠选线上,高低得宜,颇为科学,不但漕运通畅,而且可灌溉“渠下民田万余顷”。漕渠灌溉,“益肥关中之地”,使得灌区的粮食产量增加。

渠道沿线,分布有许多秦岭北麓的小河流,自西向东,较大的河流有潏水、灞水、戏水、零水、尤水、赤水等。漕渠多采用横绝技术解决与这些河流的穿越交汇问题,不但要防止洪水冲决渠身、泥沙壅塞渠道,还要利用这些河流蓄水济运和灌溉。如上游的昆明池、灞水,中游的零河、敷水等,都发现有为漕渠设置的济运工程。渠道北侧则设有泄洪排沙与灌溉的水闸,沿线还设置有许多调水闸坝与泊船的湖潭码头、转储粮食物资的仓库邸阁。

总之,漕渠是一条结构复杂、功能丰富的大型系统工程。对于这样的大型工程,进行运输灌溉、调水运行、维护挑淤,也需要具备严密的管理规程。

漕渠的建成和运用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西都赋》在称颂漕渠对都城长安的作用时说:“通沟大漕,溃渭洞河,泛舟山东,控引淮湖,与海通波。”漕渠水道加强了首都与东方庞大水上交通网络的联系,东方的粮食等物资源源不断运入关中。隋唐时期,洛阳、河阴为天下漕运中心,运河北通涿郡,南达江浙,又经过黄河漕渠,西抵大兴长安,形成长达数千里的“人”字形宏大运河结构。隋唐国都,正处于“人”字形的顶点,是运河运输的终极目的地。运河沟通南北,联接东西,是大一统帝国的经济脉络。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汉唐盛世”的出现,国都长安的繁荣,与漕渠运河的交通经济支撑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历史上,每当长安向超级大都市发展时便会遇到粮食的瓶颈,这一难题如果无法解决,国都便只能东迁,汉唐长安的辉煌,也许就此暗淡。正是漕渠,一次又一次帮助这座都城渡过难关,使长安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宏大壮丽的都城之一。

这项漕渠工程不仅是国家运输要道,同时也是当地的灌溉渠道。漕渠的兴废既关系到国家利益,也关系到当地百姓利益,一荣皆荣,一损俱损。因此,漕渠的规划具有与民同利的特点,沿线百姓护渠修渠就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减少一大笔渠道维护经费,使渠道长期运营而不衰。

漕渠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古代水利工程,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对于漕渠的了解,尚有许多不足,特别是工程技术方面,有待加强调查与深入解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