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各国灭亡的原因,有相同类似之处,也有不同差异之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汉朝怎么灭亡成三国的原因有哪些 三国时期各国灭亡的原因,有相同类似之处,也有不同差异之点

三国时期各国灭亡的原因,有相同类似之处,也有不同差异之点

2024-07-16 07: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三国起初首领

3.

东吴:

从公元229年至公元280年,为孙权所建立,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公元222年孙权称王,公元229年正式称帝)。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晋中之窗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东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拥有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公元280年被晋国所灭。

二.

三国灭亡的相同类似之处

1.

后续接班人培养不得力,造成统领全局的人才短缺

这是三国共同存在的弱项之一,因三国建立之初,各国在前辈曹操、刘备及孙权的统领下,都是人才济济,且能明确奋斗目标、团结一致,战斗力都比较强大,所以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后续人才都存在培养不力,形成后期各国都没有统领全局的能人。

三国人物

其中蜀汉的刘备逝世后,虽然短期内有诸葛亮辅政刘禅,而且诸葛亮去世前也安排了他的接班人蒋琬、费祎等帮助后主管理国家,但是,随着他们的相继离去,昏庸的刘禅开始宠信宦官黄皓,结果魏军打到家门口了还不知情,当敌方偷袭打到其都城成都时,又胆怯地投降了。

东吴在孙权后期就发生两宫相争事件,他既没有培养与选定好理想的接班人,更没有果断地处理好争储事件,至此之后东吴内部政局就一直不稳定,互相残杀,当作好充分准备的晋国来犯时,毫无还手之力,结果国君携棺材出城投降。

三国战争图

再看魏国,虽然前期魏文帝曹丕与魏明帝曹睿还算认真负责,国力、财力也较富裕,所以进一步统一了北方,然而从魏齐王曹芳开始,因为年幼无知,成年后又经常贪怀好色、不理朝政。给予早有准备的司马家族有可乘之机,顺势夺权是必然结果。

2.

多年征战,劳民伤财,耗尽国力

因为三国鼎立,各国之间长期你争我斗,战争一直没有停过。如此必然耗费大量的财力、国力,给人民带来难以弥补的战争创伤。所以当三国中势力最强的魏国攻打最弱小的蜀国时,最终迫使对方投降是理所当然的;而预谋已久的司马家族,轻而易举地篡夺了腐朽的魏国政权,建立了晋国,并经过相当时间的准备,顺利灭亡了三国中最后一国东吴,也是情理之中的。

三国人物画

三.

各国灭亡原因的不同差异之点

三国灭亡原因除上述相同之处外,还具备如下的不同与差异之点:

1.

魏朝:

魏齐王曹芳即位时年幼无知,唯一曹氏辅佐大臣曹爽勇猛无谋,头脑简单,给予准备已久的司马懿可乘之机,而且夺权时无力反抗,迅速被灭亡。

2.

东吴:

两宫相争,无敌自乱,政局不稳,外患来临时,昏君不敢于抵抗,缴械投降,灭国是必然结果。还有与蜀国联盟不再,给敌方以各个击破的机会。

3.

蜀汉 :

后期国君昏聩,宠信宦官,造成政局不稳,军政不和,魏军来犯时,因前期战争准备不足,敌军来临时国民措手不及,国君立即投降。同样还有失去与东吴的联盟,得不到外援的原因孤军奋战导致失败。

总之,三国时期各国先后灭亡的原因,既有相同类似之处,也有不同差异之点,值得后人总结借鉴。欢迎大家评头论足!

三国演义地图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