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汉印的篆法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2023-04-06 12: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注意:“文帝行玺”是一方特殊印,它是南越国第二代国王文帝所用之印,实际上是一方僭越之印。)

  有这个界格的原因我们在前面的文章已经说了,是因为“摹印篆”还没有完全消除小篆的“竖长”字形,为了保证印面的匀满,必须依靠界格的区隔与聚拢作用。但这种格式很快被废弃了,田字格被废弃的具体时间点,最晚不晚于公元前186年(即吕后二年),这一年,离汉代开国最多不超过二十年,为什么呢,因为“缪篆”渐渐成熟了。

  也正是缪篆成熟的原因,西汉印虽然是在秦印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但其主体风格却远较秦印文字平直方整,由此形成了雄浑、典重和朴厚、伟丽之美,(临西汉印,要注意这种气息。)另外,西汉还对官印品秩的规定具体到了印章的材质、纽式、绶色、印文等,这比秦代的印章制度更加严格了。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汉印:王毕之印)

  西汉玺印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个界格的消失与“缪篆”的成熟,缪篆是方方正正的字形,由此,界格不需要了。你看,如果我们把“皇后之玺”加上界格,仍然极富美感。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加上细界格的“皇后之玺”)

  但是,缪篆的称呼,到新莽时期才正式使用。具体出现在许慎的《说文解字·叙》中:

  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

  到新莽时期,缪篆才正式成为摹印的官方规定文字,于是我们就接着说新莽时期的汉印,新莽时期如秦代一样,也极短暂,同样只有十五年的时间,但这十五年的汉印很有特征: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汉印的龟纽)

  新莽印值得记下的事情有这些:1、因为封建迷信的原因(所谓“汉有火德”,所以汉印多四字印,而“新有土德”),新莽印一般为五字、六字及八九字等,分作三行,五字者将最后一字拉长作为末行,凡官名二字者其后加“之印章”,三字者加“之印”,四字者则加“印”字;2、官印的等级主要体现在印文和纽制上,二千石以上的官职称“章”,二千石以下的官职称“印”;3、县宰以上为龟纽,以下为瓦纽;4、新莽政权颁赐给边疆地区民族的印章多冠以“新”字国号。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新莽印)

  在字法篆法方面,由于印面为五字以上,分成三列,所以,文字变得相对狭长,这就使印中篆书恢复了小篆特有的“黄金比”美感,也正是由于字法篆法的原因,新莽时期的汉印为汉印中文字最精美者;又因为度量衡的改制,新莽官印的尺寸也略小于西汉,再加上西汉晚期手工业的发展,新莽印章制作亦十分精美。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新莽印:军司马丞印)

  接下来是东汉。东汉始于公元25年。东汉的印章基本继承了西汉,但同时又受新莽印章的影响。东汉早期的印章制作相对精良,比如“朔宁王太后玺”、“广陵王玺”等: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东汉印中的精品)

  到了东汉后期,在风格上较之以前之平正稍显随意,较以前之 规整而渐呈疏放。为以后魏晋南北朝日渐粗率印风之滥觞。如图: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东汉印中粗率者)

  在东汉印中,最值得提起的还有将军印,因为东汉末年,战争频仍,军中职位调动频繁,印章制作多以凿制,这就是后来的“急就章”,如图: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东汉将军印—急就单)

  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军阀混战,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来司马氏代魏自立,改国号为“晋”,继而统一了天下,史称“西晋”。至公元316年,匈奴攻破长安,西晋王朝覆灭,晋王族被迫南迁,这就是东晋,此后的一百多年,北方长期混战,称“十六国”,南方是宋、齐、梁、陈的“南朝”,随后北方又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朝代。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十六国官印:关内侯印)

  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统称“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的印章,是汉印的尾声,这一段时期,社会动荡,但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此时的印章,人们对篆书的书写已较为生疏,所以印章文字的形体草率,多不合六书的规范,笔画的粗细也不讲究,而且凿刻也日渐草率,粗制滥造的很多,印文的美观多不讲究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也由此促成了乱头粗服的风格,其审美特质是率真随性。初学篆刻,不建议临摹此类印章,因此不放图例。

  以上这些,是官印,汉印最精彩的内容,还有私印。汉私印的样式更为丰富多彩,也多成为后世模仿的样本,如,子母套印: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汉子母印)

  又比如,穿带印: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两面穿带印)

  肖形印: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肖形印)

  再比如,朱白相间印: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朱白相间印)

  还有鸟虫篆印: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鸟虫篆印)

  此外,还有汉朱文印: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汉朱文印)

  总之,后世几乎所有的印章形式,在汉印周期之内基本全部出现了。不管是字法篆法、还是章法,甚至铸、凿等制作工艺对于后世的篆刻刀法也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汉晋南北朝,近八百年的印章发展史,为后世提供了经典的样本,“印宗秦汉”现在看来道理深刻、影响深远,正是基于这近八百年的积累和沉淀。这八百年,是篆刻史上最重要的八百年。

  本周的10方临摹样本如下:

  51.虎步司马(2.3厘米X2.3厘米)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虎步司马)

  这是三国时期蜀汉官印,仍略微稍显粗壮,较东汉官印中工整者,毫不逊色。

  52.湘乡左尉(2.4厘米X2.4厘米)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湘乡左尉)

  这是三国时期东吴官印,较上一方印显得瘦些,这是长江中下游的地方特色:秀逸、清灵,但仍是官印,所以章法依然严整。

  53.常山典书丞印(2.4厘米X2.5厘米)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常山典书丞印)

  西晋官印,基本是曹魏官印的续曲,也是汉印最后的闪光作品,这是六字印,相近于新莽印,但笔画方正,又略似东汉风格。

  54.河池侯相(2.4厘米X2.4厘米)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河池侯相)

  西晋官印,如上一方印一样,基本继承了汉印风格,均分印面,任疏任密,依然是法相庄严的汉印面目,晋官印中也有少量的此类精品。

   55.立节将军长史(2.5厘米X2.5厘米)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立节将军长史)

  又是一方西晋官印,只是这是一方六字印,均分印面,任疏任密,笔画朴茂。

  56.外黄令印(2.2厘米X2.3厘米)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外黄令印)

  仍是西晋官印,线条仍以工稳平整为主,继承汉魏风格。

   57.左将军军司马(2.4厘米X2.4厘米)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左将军军司马)

  东汉官印,六字印,基本完全是“满白”风格,体会满白风格,注意中部两个军字。这是汉印走向没落的作品,但是后来的学习者却可以拿它用来入门。

  58.寻阳令印(2.4厘米X2.5厘米)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也是东汉官印,也是“满白”风格,但明显,此印的气势反倒较上一印更加雄浑。其朱白相间的意味更加丰富,曲直结合的笔画也使印面更富生气。体会直线的安静感与曲线的律动感。

  59.奉礼单印(2.3厘米X2.3厘米)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奉礼单印)

  临几方东汉印之后,稍微回顾一下西汉官印的静气和安祥。注意临摹时一定要注意其与东汉印的精神风貌的不同,而不要单独临刻而已,这种比较是提高水平很重要的方法。形式精美,平静,淳厚。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完美统一。

  60.护军印章(2.3厘米X2.3厘米)

  零基础学篆刻:汉晋南北朝玺印的鼎盛

  (护军印章)

  仍是西汉官印,不仅要体会它的安静之美,典雅之美,还要思考章法上的细微变化,比如此印的护字与章字,似乎在“均分印面”的原则上多占了一线印面,临刻时一定要注意地位并不是完全等同。

  (【零基础学汉印】之11,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