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汉古玉鉴定学习(完整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汉代玉璧鉴定视频 战汉古玉鉴定学习(完整版)

战汉古玉鉴定学习(完整版)

2024-07-15 10: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根据战汉时期古玉的材质、工艺、质地、沁色、皮灰等特征,整理编辑一篇较为完整的古玉鉴定方法,供各位藏有参考:

  战汉古玉鉴定之材质篇

  古玉器所选用的材质丰富,颜色丰富,凡珍稀玉材均有涉及,现归纳几类作参考:

  白玉的质地

  1.三代白:指的是战国以前出现的一种优质白玉品种。其特征是玉色雪白洁净、组织细密坚实,然而视之粉软。以商前期、殷商与西周三代最多,故称“三代白”。春秋后已绝迹,不再出产,因此于今流传的极少。

  

  2.秋葵黄:鲜青黄色,视之软腻,状似可掐,为黄玉中的上品。

  3.老汉白:质地特征为玉种不透而乳白,玉质细腻顺手,且玉肉组织多呈细粒状结构,以西汉为多,汉代以后几为绝迹,其质地与今天所谓的“汉白玉”的材质大不相同。

  

  4.化雪白: 玉肉中,视之如春雪初融的形状,雪片或巨或细,间有冰裂纹,极为细润。

  

  5.秋水白:玉色为白中带淡青色,“似白非白、似青非青”,属青白玉种。其色恰如秋天塘水之色,故谓“秋水白”,属和田玉早期出产的玉种之一。

  

  

  

  青玉的质地

  1.三代青:又名“周青”、“蟹壳青”。“周青”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此类玉种于周朝以后极为绝迹,其盛产其乃在文化期至西周,故言“三代青”。“周青”的颜色深青带黄,照光而黄色越显,且玉肉中常夹杂黑点,名“跳骚斑”。

  2.老汉青:出现在东周至汉代,其质地不透,色深沉而青蓝,亦润泽,是玩赏中特殊的青玉品类,极为少见。

  3.海青:似沧海之蓝青色,又名“沧海青”。

  碧玉的质地

  碧玉主要产于玛纳斯河一带,和田附件较少出产。碧玉的名称很美,但其呈色很少有青翠碧绿的佳品,通常以菜绿色到暗绿色为多见,玉色杂驳不纯,绿色中大量夹杂有黑色杂质。由于碧玉往往呈色晦暗,故身价不高。偶尔也可见到色泽清澈亮丽、青绿可爱的碧玉珍品,其中黑色杂质亦很少,成为碧玉中难得见到的佳品。

  

  战汉古玉鉴定之接刀篇

  大部分古玉鉴定类书籍以及学术论文对于汉代玉器的工艺只是给了粗略的介绍,寥寥几笔一带而过,从未对某一项工艺给过具体的学术注解。这让观者往往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小禅此篇文章对汉代玉器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工艺“接刀工艺”做些粗略解释,以飨读者。

  何为接刀工艺?

  所谓接刀工艺简单概括就是:古玉表面的长阴刻线都是由一段段短阴刻线连接而成,若断若续,这是由坨具旋转轻起轻落形成的,一般称之为“接刀工艺”或者“跳刀工艺”。

  再简单些说,就是古玉表面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长阴刻线(这里所讲的“长”阴刻线是相对来说的,有时候很短的一条阴刻线也是由接刀工艺刻出的,这时候的“短阴刻线”相对于制作其的“更短的阴刻线”也是长的。)在放大镜下都是由若干条短线衔接而成的,这种由“短线”接成“长线”的工艺可简单称为“接刀工艺”。接刀工艺往往在弧线的“拐点处”,以及“成圆处”最为明显。接刀工艺是由古代不发达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古玉鉴定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接刀工艺的总体特征。接刀工艺的总体特征为:宏观上,刀法柔细,形若游丝。微观上,刚劲挺拔、粗犷有力、刀刀见锋(所谓“刀刀见锋”是说在每一刀的收尾处的刀锋锋利,是呈现“V”字形收尾,而非现代工具所表现的“U”字形收尾。)

  

  

  游丝细线(游丝描)的总体特征

  游丝细线,或称游丝描。这是一种在战国、两汉时十分流行的纤细纹线,是玉工用手刻出的阴刻纹线,用以装饰玉器,很有特色。这种阴刻线蜿蜒伸展,灵活自如,却又似断似续,一气呵成,刻出的纹饰生动传神,成就极高。在高倍放大镜下可以清楚看到古代玉工的施力习惯、下刀的轻重和接续的痕迹。古玩界素来把游丝细线看做战国、两汉玉器特有的重要断代标志。后世玉工或者找不到大手笔,或者因昆吾刀失传,汉代以后,游丝细线已很少见到。古人认为,如果不是用昆吾刀,要用手工在坚硬无比的玉器上直接刻划纹饰是无法想象的。

  关于古玉阴刻线总体特征的一些补充说明

  接刀工艺以及其工艺特征是鉴别高古玉的一个基本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并不具有普遍性与唯一性,古玉年代的鉴别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不能以一概全。古玉器的各种工艺痕迹都是通过标本归纳总结出来的规律,这些所谓的规律都是后人按照自己的主观判断强加给古玉的,并不具有普遍性,而且古代对古玉的工艺特征也没有“过于标准化”的规定,因为工都是人琢出来的,人的主观性因素很强,心情比较平静的时候雕刻的工就规整稳健,心情稍有波动体现在工艺上就或多或少的有稍许瑕疵,同样一件纹饰的玉器如果放宽时间要求比如一年就比“赶时间”的情况下琢出来的纹饰要精致很多,“赶时间”出来的玉器必然会有一些瑕疵,但是后人对古玉的鉴定不能总是专注于这些“瑕疵”,揪住“瑕疵”的尾巴不放,仅仅以一点的“不对”就否定整件玉器(种种“瑕疵”种种“不对”是因为自己的知识匮乏“想当然”出来的主观偏见罢了),这样的鉴定那只能说是管中窥豹了。

  以古玉的阴刻线来说,不同时期的阴刻线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时期的阴刻线也各有不同,可以说并不是所有的阴刻线都是有“接刀工”构成,实际的情况是有些古玉的阴刻线很流畅,甚至是一气呵成,完整的一条线,并不断断续续,接接连连。

  老坨工是一种慢工,坨都是人力驱动,转速很慢,所以碾出来的阴刻线相对于新铊也就是现代的电动铊来说是规整的,其中一点即为阴刻线边缘的蹦茬很少,注意,这里说的是“很少”但并不是“没有”。再强调一点,有些精工的古玉代表那个时代最先进生产力的古玉碾琢确实精美,阴刻线边缘无任何肉眼可见蹦茬儿,但这仅仅是众多古玉中的一类罢了,只是一个豹斑,古玉的鉴定是要找寻鉴别整个时期的古玉,不能仅仅认识此豹斑而不认识整只豹子。

  关于古玉阴刻线的底部有个很有名的说法即“V”形底与“U”形底。所谓的“V”形底就是说真品古玉的阴刻线底部就像字母"V”的最底端一样是尖形的,这种尖形的阴刻线底部是由老砣决定的。而仿品古玉的阴刻线底部一般认为像字母“U"的最底端一样是弧形的,或者是平的,这种弧形或平的底部是由电动铊决定的。这种阴刻线“V”字底鉴别古玉真伪的方法在大部分的古玉中是成立的,然而也有特例,有些古玉标本上阴刻线的线条确是十足的“U”形底(见标本)。因此可以说任何一种古玉鉴定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古玉的鉴定,年代的鉴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存在“一招鲜”,不能以局部而否定整体,管中窥豹在古玉鉴定上不可为。

  战汉古玉鉴定之沁色篇

  如果玉器久埋地下,受地土等侵蚀,部分透闪石分子发生蜕变,使其空隙增大,到一定程度,外界的显色杂质可以随地下水渐渐渗入玉质内部,于是出现了沁色。其中一类显色因子便是过渡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本身就有颜色。

  Fe3+呈红色,Fe2+呈青绿色,Cu2+为蓝色等等。其中土壤中含量最高的为Fe3+离子,少量的Fe3+离子渗入玉质内部时呈黄色,随Fe3+离子含量的增加,其颜色由黄转橙,最终可成为艳丽的红色,俗称铁锈红。

  

  古玩界历来把黑的沁色称为水银沁,然而黑的沁色与水银毫无瓜葛,主要是由有机质或过渡金属离子(如Fe3+ Fe2+)产生的黑色。通常把那种周身浓黑、密不透光的沁色称为黑漆古,也叫老广东(见图2-2-4 标本汉代黑漆古玉辟邪)。古玉中虽有沁色浓黑的样品可以见到,其边缘部位多少可以透些光,真正一点光线不透者十分罕见(见图2-2-5AB 标本汉代黑漆古玉辟邪)。

  图2-2-5AB

  

  古玉沁色的矿物学解释

  我们裸眼能看到的玉器土蚀沁斑,它是比周围玉质泛黄的、受到一定土蚀后失透的块状沁斑。

  然而伪沁都是采取化学的方法处理,沁斑的四周因强酸强碱的作用,必然使一些晶体结构产生破坏,留下空隙,空隙会改变光的折射效果,所以在偏光的折射下,人工沁斑是无法出现正常玉质的折光现象。认识了这个道理,我们对一些土蚀沁斑就有了理性的认识,而再不被以往的诸如“色黄如土”等等形而上的描述所困惑了。

  

  看沁辨古玉,是个非常好的方法,可如果唯沁而论新老,而不究其肌理,就容易导致研究误入歧途。因为古玉的沁色多变,一件玉器在同样的埋藏条件下,断为两截,断合面的两侧,一段有沁而另一段却丝毫没有沁色,这种现象和晶体解理的交角有关。

  一件老玉器不管怎么新,都有一定的老气存在。所谓老气沁色开门就是沁色有沁门、而且还有玉质光泽沉着不浮、沁染有讲究的意思。比如一件真品既有饭糁也有沁色的时候,一定是互不染杂。而人工染色沁,这两者则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起的。

  原始状态下的晶体晶面一般不太平整,一经受外力产生解理后,这样的晶面就消失了,产生了所谓的具有光滑面的晶体解理。解理也就是晶体内部在连接力弱的地方,受外力作用(如敲打、挤压等)出现了断口。解理面呈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的光滑平面,透闪石的断面,小角侧的聚合解理面,容易形成纤维丝状或错综细多片状。而大的一侧,则较易显示为平整的光滑面。

  

  在自然风化的作用下,原裂隙间的不参加晶格的吸附水,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部分损失,导致绺裂处的对光折射率产生变化。光的折射中和了裂隙处一些可能留存的自然沁色反映,所以裸眼观察古玉有沁色的裂隙面,会形成一种明显的色差效果。

  

  更因为人工做沁会使作为结构单位的参加晶格存在于结晶里的水分子,在高温的条件下,全部或部分地失去。随着失水作用的发生,矿物的晶格也开始破坏,同时引起物理性质的变化。导致矿物内部构造的连结力降低,沁色出现死斑不活的现象。

  

  战汉古玉鉴定之包浆篇

  玻璃光是指玉器表面存在的一种硬亮挺扩、光亮如镜的亮光,并非实指该玉器的光泽与玻璃的光泽一般。(见图1-4-1标本春秋卷云纹玉璧)

  图1-4-1

  

  有玻璃光的玉器,琢工必定相当精美,其表面分外平整、光洁亮丽、反光明显,与普通玉器的柔和光泽明显不同。(见图1-4-2 标本汉代谷纹玉璧)

  图1-4-2

  

  考古界与古玩界所说的玻璃光(或称玻璃包浆)分两种。一种主要见于良渚文化出土的精致玉器上,其表面自然泛现出一层白而亮的光泽,隐约感到其光照若鉴,很有特色,因此被考古界和古玩界的一些人称为玻璃光。另一种多见于战汉玉器中,这些玉器选料极精,加工极细,底子极其平整,纹线精致流畅,多出自熟练匠师之手。(见图 1-4-3 标本春秋卷云纹勒子 ;见图 1-4-4 标本汉代司南佩)

  图1-4-3

  

  图1-4-4

  

  据说,琢成之后要以手工方式用细软的毛皮仔细擦拭打光,具体工艺技术早已年久失传了。这样打光的玉器,周身都异常亮丽光泽,质感凝厚明净,与众不同,称其为玻璃光,或称为玻璃包浆。(见图 1-4-5 标本汉代双龙佩)

  图1-4-5

  

  古玩界常说的玻璃包浆都是指后一种情况。凡具有玻璃包浆的玉饰,无论大小均属精品,其价位远高于类似的普通玉器,如今已是很难遇到。

  据说,有玻璃包浆的玉器十分娇嫩,切忌与汗手接触,否则时间一久便会失光。古人既然有这种说法,也许是经验之谈,宁可信其有而不可当其无。长期以来,由于玻璃包浆的制作工艺早已失传,从未见过有玻璃包浆的赝品出现过。近年来有人利用加工宝石的新工艺来抛光玉器,由于碾琢得相当规矩,地子极平,连边缘亦平如刀削,再加上新的抛光工艺,使玉器外观呈镜面光泽。与真品相比,它的表面新鲜浅薄,不像是古旧玉器的包浆,更像是玻璃的闪光。所以要想判断真伪上手真正玻璃包浆古玉是必须的,如没有见过真品,稍不注意,的确容易上当。

  战汉古玉鉴定之土蚀篇

  古玉久埋地下,受地土侵蚀,其表面玉质出现局部剥离的现象成土蚀。视土蚀形貌与受蚀程度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名称。表面轻浅的一层玉质剥离称土蚀斑;更轻微的为土蚀痕,遍布周身的细小剥蚀浅坑,密集而不深,成为砂土坑,在玉器上出现的细小裂纹为土隔。以上种种统称土蚀,或称土蚀现象。

  如图1-2-1。

  

  

  图1-2-4

  玉器入土久埋以后,其表面是否受到土蚀,以及出现的土蚀形貌严重与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与第一讲灰皮的情况相似,这里不再赘述。通常情况下,土蚀斑容易发生再玉质较差的部位,或石性较明显的部位,玉质受到损伤处也较易受蚀。而那些玉质精良者,即使入土年久,也不一定受到土蚀,或者只能出现轻浅的灰皮。意想不到的是,玉质精良的出土古玉上,常常能见到土隔。原来外表看来质地极佳的玉料,其内应力常常越大,或者说其质地较脆一些。玉器的体积越大,内应力也会较大,出现土隔的机会也会越多。这些都被考古发掘所证实。注释:内应力

  1. 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力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回复到变形前的位置。在所考察的截面某一点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同截面垂直的称为正应力或法向应力。

  2. 在没有外力存在下,材料内部由于加工成型不当,温度变化,溶剂作用等原因所产生的应力。

  3.内应力的取消有几种方法:一对物体进行热处理(只针对钢铁性质的工件)二是放到自然条件下进行消除。三是人工通过敲打振动等方式进行消除。

  内应力是在结构上无外力作用时保留于物体内部的应力

  没有外力存在时,弹性物体内所保存的应力叫做内应力,它的特点是在物体内形成一个平衡的力系,即遵守静力学条件.按性质和范围大小可分为宏观应力,微观应力和超微观应力.按引起原因可分为热应力和组织应力.按存在时间可分为瞬时应力和残余应力.按作用方向可分为纵向应力和横向应力。

  战汉古玉鉴定之皮灰篇

  要判断一件玉器是否古玉真品,首选应该抓住玉器久埋地下以后必然会出现的最本质的变化,也就是说,这些变化必须是在玉器入土后才发生的。因此,玉材本身先天就存在的一切特征均不包括在内。出土古玉上发生的种种质变现象,计有灰皮、鸡骨白、土蚀斑、蛀孔、土隔、砂坑土、水沁、土气等。

  玉器久埋地下,其表面的透闪石分子受到土壤和周围殉葬物品的侵蚀,玉器表面就会发生程度不等的玉质蜕变。即其表面很薄的一层透闪石分子中,有部分分子的结构水会慢慢逸失,使其微观结构中出现较大的空隙。或者说,这些空隙的存在,提供了更多的反射界面,可以对入射的光线产生较强的漫射,其宏观效果就是使该处表面发白。由于失水层非常细薄,这些空隙不能把光线全部都阻挡住,大部分光线仍然可以透过去,从而使它的白色泛灰。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灰皮。玉器表面出现灰皮,表示这件玉器是出土古玉真品无疑。(见图1-1-1标本春秋玉虎)

  

  标本1-1-1

  生坑态古玉表面,经常可以看到一层灰白色的东西,这就是灰皮,如图1-1-1所示。用手仔细抚摸,并无任何异常。用放大镜细察,该处玉质微微泛白,已不及其周围玉质明净光亮。泛白的部位相当自然,灰皮的分布时疏时密,似有似无,既找不到它的分布规律,亦看不出它有任何清晰的界限。(见图1-1-2标本春秋玉虎)

  

  标本1-1-2

  真正的灰皮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时,白而不灰(因为焦距已对准灰皮了,只能看到表面的灰皮而看不到透过的光线),稀疏地散布着,并不密集成片。虽然用肉眼看一片白茫茫的,似乎全是灰皮,在高倍放大镜下仍然可以看到灰皮是稀疏的,不能把地张全部遮住。点点斑斑的灰皮完全像是自己长出来的一样,绝没有人工布置、故意制作的痕迹。这是区分真假灰皮的重要标志。为了取得经验,最好找一件有灰皮的出土古玉真品,勤加观察,以取得第一手的经验。

文创大师客服

古玉界公众平台汇集了全国古玉界精英和玩家,以传播古玉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为己任。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长按下面的指纹部位,关注“古玉界”公众平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