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雄大西北的水泥王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永登旅游宣传片 称雄大西北的水泥王牌

称雄大西北的水泥王牌

2024-01-24 08: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毛主席纪念堂、北京亚运村场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青藏铁路等国家大型重点工程全部或部分使用了"祁连山"牌水泥。这都是"祁连山"品牌承载的无上荣光。

特别是在进入中国建材集团后,企业迎来了新的巨大发展机遇,祁连山人以中国建材集团发展战略和先进文化为指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续写了更加辉煌的新篇章。企业产能规模从建厂初期的48万吨发展到现在的3000万吨,资产从500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10亿元,生产基地从单个水泥生产工厂发展成为拥有16家水泥生产基地和9家商砼生产基地的产业集团。更令人叹服的是,从1962年11月每吨盈利0.221元为起点,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时代,无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幻,企业都保持连年盈利且效益逐年稳步增长,创造了连续56年盈利的骄人业绩,2018年祁连山水泥经济效益指标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有四家子公司利润突破亿元,书写了我国水泥工业的一个传奇故事。

祁连山水泥为新中国建设事业尤其为西部大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

历经风雨砥砺,"祁连山"品牌成为我国西部水泥王牌,也是国内水泥行业响当当的金字招牌。祁连山水泥品牌以其较高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在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其品牌故事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亚洲最大水电站大坝,"祁连山"一举成名天下知

1963年,国家在黄河上游甘肃省永靖县内兴建当时亚洲最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经测算,该工程需优质大坝水泥(525号中热硅酸盐水泥)60万吨。

同年,国家计委、电力部与建材部协商决定,由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的母体--永登水泥厂试制纯大坝水泥供应水电站工程。为此,承担大坝工程施工的电力部第四水电工程局,经与国家有关部门和生产单位协商,就水泥质量的主要指标提出了高于国家标准的严格要求。建材部指示永登水泥厂:"必须严肃认真地积极进行准备工作,争取大坝工程顺利拿到高质量水泥。"这无疑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然而,这对于一个投入生产才六年,特别是刚从濒于下马而复苏的、又没有生产特种水泥经验的企业来说,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为了国家建设,困难面前不低头。当年那些操着南腔北调口音的工厂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迎难而上,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他们齐心协力,很快拿出了试制方案。

当时,企业生产普通水泥所选用的黏土原料不能完全满足生产大坝水泥的要求,为了找到满足标准的原料,技术人员背着干粮、器具走遍了周边的山山岭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月的艰辛跋涉,他们在距厂区约12公里的武胜驿庙坪村找到了较为理想的砂岩矿,经化验分析所含成分均能满足技术要求。

原料问题解决了,可三种配料的传统工艺怎样满足四种配料要求的问题却又摆在了研制者们的面前。大家反复研究,采用严格控制吊车吊料比例的办法,将砂岩直接均匀入磨,解决了这一难题。在没有专用设备的情况下,如何测定水化热,是研制这种水泥的又一困难,公司便派人到北京学业务、学技术,并从市场上买来各种零部件,自己安装符合标准要求的水化热检测设备。

为了试制出高标号大坝水泥,配料人员经常到石灰石矿山实地查看,对矿山各采面矿石成分含量做到心中有数,为准确配料打下了质量基础,哪怕是一个样子一个单项成分稍超内控标准也毫不心疼地作普通料处理;生产水泥时,认真清理熟料仓,用大坝水泥冲洗磨机、管道等设备,清理水泥库,严格按质量指标控制,保证磨制的水泥达到标准要求;产品通过专用轨道和运输设备运到专用现场……

当年研制大坝水泥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工人,都表达出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一定要把大坝水泥研制成功,完成党和国家交给他们的艰苦而又伟大的任务,为党争光,为国添彩,为厂争荣。至于吃点苦,受点累根本算不了什么。就是这种精神,成就了祁连山水泥的品质。1965年11月,纯大坝水泥终于在永登水泥厂诞生,熟料标号达到硬练700号,真是惊人的成绩,全厂职工为之振奋!

1966年底,纯大坝水泥正式投入生产,填补了我国水泥工业的空白。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专家经过实地检测,确定"祁连山"牌525号中热硅酸盐水泥为国家该类产品的标准样本单位。这是祁连山水泥为我国水泥工业发展作出的又一重要贡献!

同年,该品种水泥开始大量供应刘家峡水电站,并以其优异的品质很快替代其它水泥成为工程惟一使用水泥品牌。1975年,刘家峡拦河大坝浇筑完工。

有一年,英国筑坝专家一行数人从遥远的西欧来到黄土高原,参观东方中国工人阶级的杰作--刘家峡大坝。当他们步入已经大水加压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检查巷时,并没有像往常检查其他大坝那样穿上长筒雨鞋入巷,而是穿着乌黑发亮的皮鞋走完了巷内全程。那些骄傲的"洋人"们无一不为之惊叹。

按照国家对水电站大坝建设的要求,每平方米大坝微裂纹不高于40条为合格,而用祁连山牌大坝水泥筑成的刘家峡大坝,经检查,每平方米微裂纹只有6条,大大加强了抗渗性。这不能不令同行们羡慕,令"洋人"惊讶!

更让人们称赞的是,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历经数十年洪峰考验,坝体至今依然完整坚固。同样,全部用祁连山大坝水泥建设的、当时国内地质条件最复杂、也是水电工程中最高的大坝--龙羊峡水电站大坝,在经历了1990年发生在距坝体约58公里的青海塘格木卡6.9级中强地震后,安然无恙。

消息不胫而走,"祁连山"水泥成了国内大型枢纽工程的抢手货。黄河上游的公伯峡、李家峡、青铜峡等一座座水电站大坝几乎全部用"祁连山"牌水泥浇筑而成。

黄浦江金山大桥,"祁连山"为国家节省巨额外汇

上世纪70年代,上海黄浦江金山大桥动工兴建,由于水质原因,负责设计的日本专家经对我国一些大型企业水泥的化验分析,认为水下施工不符合设计要求,提出要从日本进口水泥。怎么办?用巨资进口水泥将给国家财政带来困难,金山大桥工程指挥部当即向国家建材部汇报这一情况,答复是:"永登大坝水泥可以满足要求。"果然不出所料,经化验,全部指标符合要求。负责金山大桥的施工单位当即向永登水泥厂紧急求援,用"祁连山"牌大坝水泥代替了进口水泥,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宝贵的外汇资金。

用户掏钱为"祁连山"拍专题片,成就一段佳话

由于"祁连山"牌大坝水泥性能优异,1989年,电力部第四工程局专门拍摄了《永登水泥厂生产优质大坝水泥》的专题广告宣传片。该片重点介绍了祁连山牌大坝水泥用于黄河上游刘家峡、龙羊峡等大中型水电站大坝的情况。片中解说词说:"用该厂生产的大坝水泥搅拌的混凝土,各项指标都高出国家规定的标准,特别是刘家峡大坝的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84年被国家评为优质工程,经我们多年观测,这种大坝水泥具有较好的抗硫酸盐腐蚀性。"用户掏钱为生产单位拍摄专题片,在当时成为一段佳话。

今日"祁连山",高质量发展绽放时代之光

奋进新时代,品牌更亮丽。近些年来,祁连山水泥新一届领导班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围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谋篇布局,做大文章,取得丰硕成果,"祁连山"品牌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绽放出更加亮丽的时代之光。

推进技术创新,提升品牌含金量。仅近几年,企业对标全国先进水平,以我为主,以"两窑五磨"为重点,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共计投入技术革新改造资金11亿多元,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先后申请国家专利22项。受益于创新驱动,祁连山水泥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持续优化和提升,赶超行业先进水平。

推进管理创新,让品牌插上信息化翅膀。借助"互联网+"和深化中国建材集团"三精管理",祁连山水泥生产和管理方式发生了质的转变。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丰硕,仅2018年一年中,由企业主创的《构建水泥生产调度工业互联网管理体系》荣获度全国建材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搭建新型电商平台重构水泥企业营销管理体系》、《水泥企业信息化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水泥窑智能优化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以促进企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相关方安全管理模式构建》荣获全国建材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构建互联网+生产经营一体化管控平台》项目荣获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技术改造类二等奖。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建材行业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应用走在全国水泥行业前列,被工信部授予"首批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称号。

走绿色发展之路,丰富品牌时代内涵。近年来,祁连山水泥在发展观上进行自我革命,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觉植入品牌内涵。

企业围绕节能减排开展大规模创新改造提升,祁连山水泥旗下所有工厂粉尘排放浓度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都远远低于国家控制标准。绿色工厂建设全面推进,花园式工厂初具规模。其中,成县公司被工信部认定为甘肃省首批通过绿色工厂评审的水泥企业;民和公司矿山被列为青海省首批绿色矿山。

在加强环保建设的同时,祁连山水泥近几年先后投入1.4亿元推进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创建工作,旗下10家水泥企业通过了安全标准化一级企业评审;9家商砼企业通过二级标准化企业评审。

绿色发展的持续推进,大幅提升了广大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为品牌注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浸润。

不忘初心,打造百年著名品牌

俗话说,三代培养一个贵族。实际上,一个著名品牌的培育更加不易。

祁连山水泥未来如何发展?

祁连山水泥董事长脱利成表示,企业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贯彻中国建材集团战略、文化、方针和管理原则,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做优做强水泥主业的同时,积极推进"水泥+",探索"多元化+智能化"发展战略,构建全产业链综合一体化经营模式,努力将企业打造成为西北及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建材产业集团。同时,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将"祁连山"品牌打造成百年长青的著名品牌。

秋风劲草鸣战马。站在新时代,祁连山水泥正展现昂扬奋进的新气象!"祁连山"这块我国水泥行业的金字招牌将迎来更加闪亮的明天!

中国建材报记者:王琰田 通讯员:常映考 责编:丁涛 校对:张文斋 监审:王怡洁

(文章分享自中国建材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