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详细了解紫晶洞、水晶洞是如何形成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水晶是怎样的形成 带你详细了解紫晶洞、水晶洞是如何形成的?

带你详细了解紫晶洞、水晶洞是如何形成的?

2024-04-18 03: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长图文提示,本文详细介绍水晶洞形成成因和过程,篇幅较长,不太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略过详细介绍成因部分。

很多喜欢水晶的朋友都知道紫晶洞,多数晶友知道紫晶洞是因为紫晶洞能给自己买来的水晶手链消磁。其实给水晶手链消磁只是紫晶洞功效的一小部分,今天水晶大掌柜就来带大家了解紫晶洞如何形成与开采的。

其实紫晶洞只是天然水晶洞的一种,只不过紫晶洞产量大人们更喜欢它的颜色。

水晶洞还有下面几种。

最为人熟知的紫晶洞是这样的

常见的紫晶洞,内部水晶和晶牙都是紫色的。

估计很少有人见过的白水晶洞,内部水晶晶牙都是白色的。

紫晶洞中罕见的异形洞

紫晶洞在地下天然形成,形状多有类似,但是有些特别的紫晶洞在特殊地址条件下形成特别的形状,鬼斧神工,非常奇特,被很多晶石收藏者所喜爱。

经过热处理形成的黄水晶洞

玛瑙水晶聚宝盆水晶洞

这里面紫晶洞的产量最大,人们对紫晶洞也更加喜爱,所以紫晶洞的名气也更大。紫晶洞以前又叫雷公蛋。这和紫晶洞已开采出来就是一个个不规则的蛋形有关。我们所见到的紫晶洞都是已经切割开来的。紫晶洞外面是一层坚硬的岩石,中间是水晶层有的高品质的是玛瑙层,最内部则是一个个向内生长的晶牙。

水晶洞的产地有很多,国内有的地方都有出产水晶洞,但是品质好的紫晶洞主要有两个产地:巴西和乌拉圭。那么紫晶洞是怎样形成的呢?

世界最主要的紫晶洞矿床是发现在乌拉圭以及巴西境内的一种火成岩-玄武岩中,这层火成岩在拉丁美洲的分布广泛,是一种火山喷发形成的巨厚熔岩流层。巴西和乌拉圭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紫水晶产地。紫晶洞就是在这种特殊岩层的空隙中形成,火山喷发或者地壳运动在地下产生大的气泡或者空洞,然后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地壳中的无水硅酸盐渗入空洞中附着在石壁上结晶向内生长堆积而成。

下面是地质学者关于紫晶洞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细致了解。没有兴趣的可以忽略。

世界最重要的紫水晶矿床是发现在乌拉圭以及巴西境内的一种火成岩-玄武岩中,这层火成岩在拉丁美洲的分布广泛,约有1,200,000km2的面积,而预测的体积约有800,000km3。这层玄武岩在乌拉圭被称之为阿拉佩火成岩体(Arapey Formation),在巴西则称之为希拉杰洛火成岩体(Serra Geral Formation),但两者都是同一层的火山大量喷发事件所导致的巨厚熔岩流层。一般来说在这两个国家所见的这层玄武岩,都是在白垩纪时期所喷发的岩浆所凝固而成的。虽然其预测的体积庞大,但实际在现地观察,这些玄武岩呈现层状,且厚度因地而异,有时超越1700公尺,而有时候仅有几公尺而已。

很多人听到这个岩体巨大的分布以及体积可能都直觉的说,那不是到处都有紫水晶?答案其实是否定的,透过现地观察,紫水晶限定出现在特定的区域,以及特定的玄武岩熔岩流内。仔细区分这些层状玄武岩的种类,根据厚度以及构造细分可为两大 类。以Ametista do Sul这个地方的玄武岩层为例,较为薄层“第一类”(Type I)熔岩流,其中心通常有着一层较为块状,有着矿化的大型晶洞层,另一种相较为厚的第二类熔岩流(Type II)在它的岩层中心则较没有晶洞构造,并有着因原始熔岩冷却时所产生的柱状解理。这两大种熔岩流的上下部皆各有一层多气孔的区域,但矿化的晶洞似乎多只 在较为薄层(Type I)熔岩流中出现。

受到开采紫水晶的Type I薄层熔岩流

(二)成矿机制

为何只有薄层的熔岩流才有紫水晶呢?有人将这两种厚度的熔岩流在显微镜下相对比较,薄层熔岩流有着较为细的矿物颗粒,并且包含了较多火山玻璃质于其中,研究热水反应过程的人很快就指岀这个即可能为关键性差异,因为火山玻璃相当容易受到热水反应、溶解,能提供流体大量的硅质物质,而细颗粒的矿物则因为相对表面体积比的关系,远比粗颗粒的矿物颗 粒更容易受到化学风化作用。因为这些基本因素,让在这些较薄的熔岩流岩体中流动的流体能含有较高的矿物质,而这些含矿的流体,就容易在熔岩流孔隙中沉淀出水晶等矿物。所以紫水晶矿的成因关键,主要是受控于其玄武岩熔岩流是否能容易产生含矿流体,以及另一个我们还未提到的重要关键:孔隙,而它就是造就紫水晶洞外形的重要因素

(三)孔隙成因

目前形成这些市面上常见紫水晶洞的孔隙成因有两套说法,一套是较为传统的玄武岩气孔学说,而另一套则是热水溶蚀学说,两个其实都有所根据。

孔隙成因(一):玄武岩气孔:

玄武岩我们都知道它曾经是火山所喷出的流动熔岩,而这些热呼呼烧死人不偿命的火山熔岩从地底喷发至地表之时,除了含有熔融状态的岩石之外,另外也含有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多半以二氧化碳、硫化氢等的火山气体为主,在熔岩中以“气泡”的状态存在着。一般而言,这些“气泡”的大小变化颇大,视条件而异可由微米等级至数公分、甚至数公尺大小。当这热呼呼的火山岩浆慢慢冷却、凝固后,成为所谓的玄武岩之时,原先包含在其中的“气泡”,就成为坚硬火成岩中的一 空洞了。这些空洞,或称孔隙,在后期含矿的热水或是流体侵入后,在其中开始沉淀许多了矿物晶体,形成所谓的 “晶洞”。 而这些气孔的外形、大小则控制着我们现今市场上所见的紫水晶洞的外形。在矿场内,许多这类的晶洞以奇特的圆柱状、钟状的外形出现在玄武岩中,透过仔细小心的移除一旁的玄武岩,将整颗气孔取下、修整,就成为目前到处可见的紫晶洞摆饰了。

紫水晶洞有着原始气孔向上拖曳的外貌

有人针对紫水晶晶洞的外形特别提出了一些理论解释,其中最广为接受的是气泡迁移的说法。其理论其实很简单,主要是针对于喷发后的火山熔岩还是以高温的状态 在地表上流动之时,其中的火山气体则因为浮力、以及熔岩相对黏滞度的关系,聚集成一大气泡且慢慢的往熔岩流浅处迁移,这样向上移动的过程当中产生了如此管状、钟状的向上拖曳构造。在熔岩流冷却之后,这样即产生这些大型气孔了,而这些大气孔在后期的热液沉淀之后即产生了紫水晶洞。

孔隙越大形成的紫晶洞越大

孔隙成因(二):热水溶蚀

这个学说其实是较为新的一个说法,是否能广为接受还需要一点时间验证。其主要的说法是谈到当熔岩流降温之时,它的岩石强度性质开始由塑性转为脆性, 在熔岩流的内部产生了许多裂隙,而这些裂隙为后来由下方往上侵入的热液所反应,慢慢的溶解出结晶紫水晶的孔洞,而紫水晶也在同时间形成。这个说法的根据是来自许多紫水晶洞都伴随着角砾岩化的作用,在野外的观察上也有许多证据显示角砾岩化作用可能是发生在真正紫水晶发育之前,而单纯的熔岩流气体往上迁移的说法是无法解释角砾岩的存在的。

野外露头所见与角砾岩共生的紫水晶洞

溶蚀学说的示意图A-F顺序。

以上这两个说法,或许两个都可能存在

简单的说紫晶洞就是在火山喷发的岩浆形成的特殊岩层里面,经过特殊的地址条件产生大的气泡或者空洞,然后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地壳中的无水硅酸盐渗入空洞中附着在石壁上结晶向内生长堆积而成。

来看看紫晶洞矿区,紫晶洞的实际开采过程

矿区外围裸露的没有开采的晶洞

紫晶洞是蛋形埋在岩层内部,要想完整的开采下来就要小心翼翼人工手撬,不然就会裂掉成碎块。

(嵌在岩层中的紫晶洞)

嵌在岩层中的部分紫晶洞

开采过程中凿碎的紫晶洞

这种紫晶块拿回国内打磨切割配上底座,就可以做为紫晶块摆件

紫晶洞开采出来以后,工人要将一个个石蛋切开,挑选里面品质好的再来打磨。

打磨好之后图上一层保护漆之后就是我们见到的紫晶洞的样子啦。

附上矿区工人开次紫晶洞的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0409963729088512

以上是厂长大叔总结的关于紫晶洞成因和过程的介绍,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专栏。想要了解更多紫晶洞的朋友可以阅读下面文章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