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如何抱着四十斤的圆木冲锋?一战德国MG08/15水冷“轻”机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水冷机枪 士兵如何抱着四十斤的圆木冲锋?一战德国MG08/15水冷“轻”机枪

士兵如何抱着四十斤的圆木冲锋?一战德国MG08/15水冷“轻”机枪

#士兵如何抱着四十斤的圆木冲锋?一战德国MG08/15水冷“轻”机枪|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天我们介绍一个思路很有趣的马克沁机枪衍生产品,一战时德国的MG08/15水冷轻机枪。在标题中给“轻”打引号是因为这货一点都不轻,它和MG08一样还是水冷,所以不装子弹、水冷套筒灌满水时的整备重量高达19kg,将近40斤,还轻机枪,轻个铲铲。

MG08/15水冷轻机枪

战场需求催生“轻型机枪”

在一战时期,由于交战双方的火力都飞速提升,且防御阵地从过去的一线式转变为纵深布防,进攻的难度空前加大,冲击的步兵要突破敌军阵地前方几千米纵深的无人区,在突破第一道堑壕后,还要连续突破多道堑壕构成的纵深防御体系。因此,步兵冲击光靠炮兵火力准备和弹幕射击护送是不够的,急需一种抱起来就能走,放下来就能打,能跟着步兵一道冲击,伴随掩护的“轻型机枪”。

而在防御战中,光有位置相对固定的重机枪也不够,一旦某处防御阵地被冲开突破口,急需机动兵力去封堵,这时候也需要类似抱起来就能走,放下来就能打,能快速转移阵地的“轻型机枪”。

所以,一种全新的武器——轻机枪就呼之欲出了。

但是,在初创时期,谁都不知道轻机枪究竟应该怎么搞,具体到德国这边,他们也不知道,手里唯一的机枪样本就是MG08水冷重机枪。一开始他们将MG08笨重的雪橇式枪架改为稍轻便一些的三脚架,但还是太重,不解决问题。

该三脚架的MG08水冷机枪,这个三脚架和DWM Mod.1909商业型机枪的脚架很相似。

后来在陆军上校弗里德里希·冯·默卡茨(Friedrich von Merkatz)的领导下,德国人保持MG08的基本结构动作原理不变,保留水冷结构,尽可能减重,把它变成一个人勉强能扛起来走的轻机枪,最后的结果就是MG08/15轻机枪,1915年起由德国斯潘道兵工厂生产。

MG08/15水冷轻机枪

哪里浪费,我切哪里

MG08/15水冷轻机枪的基本结构动作原理和MG08水冷重机枪没有区别,但为了单人射击,去掉了MG08的双D形握把,改为鱼尾式枪托,并在机匣底部重新设计了手枪式握把和扳机;原本笨重的雪橇式枪架也去掉了,改为一个两脚架,两脚架装在水冷套筒末端,供卧姿架枪射击。

MG08/15改掉了MG08的双D形握把,变成了枪托和手枪式握把。

MG08是帆布弹带供弹,到了MG08/15这个也没变,但如何收纳弹带成了一个问题,德国人的办法是在MG08/15机匣右侧装一个挂钩,挂一个100发弹带盒,把弹带卷在里面,这也算勉强解决了弹药携行问题。

MG08/15的弹带盒

弹链盒内部是一个卷轴,帆布弹带卷在卷轴上,供弹时卷轴会转动。

原MG08有一个标志性的小圆片,用于遮蔽枪管助退器排气孔放射性的火焰,到了MG08/15也改了,改为一个向前包裹的护筒,把助退器排气孔包裹起来,未烧尽的燃气在护筒内燃烧,废气从护筒与助退器之间的一圈缝隙中排出,这个新式护筒要比MG08的小圆片更紧凑。

MG08/15的枪口装置

但是,MG08/15沿用了MG08的基本结构动作原理,本质上还是个马克沁机枪,所以不能根本上解决超重问题,所谓减重只能螺蛳壳里做道场,一分一厘地抠,这也决定了MG08/15的改进上限。

那么,MG08/15是如何一分一厘地抠着减重的呢?

首先,MG08/15不需要在固定阵地上长时间持续射击,所以就把冷却水减少,它的水冷套筒更加纤细,储水量从MG08的4L减少到2.8L。

MG08/15与MG08对比,水冷套管变细了,储水量有所减少。

另一个减重方向放在机匣上。我们知道马克沁机枪是肘节闭锁,机匣内的零件不光有前后运动,还有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这撑大了机匣的高度,但这些零件的活动范围有限,也就是说,并不是整个机匣从前到后都需要那么高的高度,有很多空间是浪费掉的。

MG08的自动机动作,由于肘节需要上下运动的空间,所以机匣撑得很大,内部浪费的空间很多。

为此MG08/15来了个“哪里浪费,我切哪里”,把机匣中那些空置的空间切掉,留下一个类似Z字的异形机匣,这样又能把重量减下来一些。

现在知道MG08/15这个奇异的机匣是怎么来的吧?切出来的。

再有就是从机匣厚度上做文章,在保证机匣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削薄机匣外壁,一分一厘地把重量抠下来。

MG08与MG08/15机匣对比,后者的机匣被削薄了。

经过这么一番穷折腾后,MG08/15终于把重量压了下来,原MG08光枪身就有24kg,将近50斤,雪橇式枪架重38kg,不算弹药总重量已达到62kg,而MG08/15把不带弹时的重量压缩到19kg,终于……可以抱着走,放下来打了。只不过,这个将近40斤的大家伙操弄起来仍非常不便,不光重,还没有提把和护手,士兵只能抱着粗大的水冷套筒,犹如抱着一根圆木,打多了这套筒里还都是滚烫的开水,外表烫得没地方抓。

装备和改进

尽管MG08/15“轻机枪”远谈不上完美,但对德军来说,这好歹解决了“抱起来就走,放下来就打”的问题,所以还是大批量投产装备部队,到1918年11月一战结束时,德国共生产了超过13万挺MG08/15,成为德军在战场上最常用的机枪。尤其是战争后期德军为突破堑壕防御体系组建了“暴风突击队”,以携带自动武器、爆破器材、火焰喷射器的小型战斗群代替集群步兵冲击,能抱着走放下打,甚至行进中射击的MG08/15更成为“暴风突击队”的标配武器之一。

几个德国兵正在保养一挺MG08/15

堑壕里的MG08/15

堑壕里的MG08/15

协约国缴获了也会拿来用一用,这是英军。

而且MG08/15还有个特点,虽然它进行了轻机枪化改造,但它保留了与MG08机枪枪架的接口,必要时还可以装到MG08的枪架上,所以,它可能算是古早的通用机枪。

装到雪橇式枪架上的MG08/15

由于MG08/15相对MG08较轻,一战时德国人还在它基础上把水冷套筒镂空,让高空流过的冷空气制冷,变成了航空机枪,装在德国空军作战飞机和飞艇上。

MG08/15航空机枪,因为这种机枪是斯潘道兵工厂生产,所以被称为斯潘道机枪。

但是,MG08/15还是个水冷机枪,减重功夫做足也只能减到19kg,再往下减已经不可能了。为进一步将MG08/15变得更便携一些,德国人继续减重,把MG08/15的水冷枪管改为气冷枪管,重量减到14.5kg,为提高携行性能,增加了提把,准星改为折叠式的,枪管散热护筒前端增加卡扣,能将两脚架折叠后固定,这就是MG08的终极改进型——MG08/18气冷轻机枪,这回终于有点轻机枪的味道了。

MG08/18气冷轻机枪

只是,到MG08/18出现的时候已经是1918年,所以这种MG08/18气冷轻机枪还没来得及生产多少,德国就战败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