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辨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氯原子的电子云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辨析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辨析

2023-09-07 06: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章提出“氯是吸电子还是推电子”这样一个难题,连孔子这样的大圣人也不能给出明确答案。最后作者借孔子之口表达作者的观点——“Theory guides,experiment decides”,劝两小儿多做实验,少讲机理。

本人长期从事医药化工工艺研究,深刻认识到机理研究乃有机化学研究的最高层次(or最高境界)。本人有幸和陈荣业教授合著——《有机人名反应机理新解》,书中对157个人名反应进行了修正或重新解析。其中,最后一个案例——Zaitsev消除反应的解析具有典型意义。本人趁此机会将两个案例结合,“管中窥豹”,尝试说明机理解析的奥妙。

为了方便读者,也原文照录:

Zaitsev消除

这是取代烷烃消除成烯烃的反应:

现有文献将Zaitsev消除反应的机理解析为:

上述机理解析不够准确,因为离去基的 α 位氢原子的酸性强于β位原子。故Zaitsev消除反应机理应该修改为:

只有在 α 位没有氢原子的条件下,反应才可能按照原有机理解析进行。

正文

01

氯原子有双重性质: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诱导效应与元素的电负性有关:Cl 3.2 ; H 2.2 ; C 2.6

➢共轭效应与π-π共轭或p-π共轭有关;

拿氯乙烯来说:ClCH=CH2

1.1 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通过共价键(σ键)传递。由于Cl电负性比H大,对 α - C,β - C电子密度随距离增大,影响迅速下降。

为了排除双键π-π键的影响,我们以ClCH2CH3为例:

1H-NMR

13C-NMR

再以甲烷被多个氯取代的化合物来看,同一个碳上吸电子愈多,氢原子和碳原子的出峰位置越是往低场移动(用chemdraw软件模拟的数据):

1.2 共轭效应

但由于Cl外层有孤对电子,其中一对孤对电子与碳-碳双键的π-π键共轭,可以理解成由于氯原子丰富的电子云的挤压(推动),使β-位电子云密度大于α-位电子云密度(电子云密度大意味着亲核性能强,优先进入H+空轨道成键)。

02

氯苯定位效应

参考上述机理解析,可“依样画葫芦”解释氯苯的定位效应。(注意:由于共轭效应至关重要,在机理解析时须将苯环三个双键画完整。其深层次道理与原子轨道理论(量子力学)有关,这又属于另一个问题,不必节外生枝去讨论。

由于诱导效应随着距离增大迅速下降,2、3、4位所受电子诱导效应影响不大,尤其是3位和4位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不同,由于共振效应“牵一发动全身”,相对来说受距离影响较小。

与上述氯乙烯同样道理,邻位和对位电子云密度(更明确地说是π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大于与氯相连之碳和间位碳的电子云密度,其结果就是氯原子显示邻、对位定位效应。

03

Zaitsev消除反应

Zaitsev消除反应在《有机人名反应机理新解》一书中列为最后一个案例(p338,陈荣业、张福利著,化学工业出版社)。细心的读者注意到,该人名反应的机理解析与其它教科书的解析大相径庭。

其它教科书(包括国外教材)普遍认为碱优先拔除β-位H,并解释说这是造成产物中反式异构体多于顺式异构体的原因。

我们认为,按照结构-活性的关系推断,与吸电子基相邻的C上H活性(酸性)最强,应该优先被碱拔除。前文氯乙烷的1H-NMR和13C-NMR表明,与氯相连的C和H位于更低场,也说明我们的推测合理。具体解析过程见前,在此不必赘述。

至于反应经历了卡宾中间体,似乎与常识违背,这仅仅是因为我们“少见多怪”()。我们可以举另外一个案例加以旁证:氯仿在碱条件下先拔H,此碳负离子再失去一个氯原子,生成卡宾,这样的机理解释被教科书普遍接受。

04

消除反应与取代反应

同一个底物有时发生取代反应,有时发生消除反应,为什么?我们认为,发生亲核取代还是消除反应,不仅与试剂的亲核性或碱性相关,而且与底物的酸性和离去基团的性能有关!

2-氯丁烷应该只有一个位点上的两个基团容易发生变化:活泼H和离去基-氯离子。

当位阻大的强碱比如叔丁醇钾(只有碱性没有亲核性)进攻,优先拔氢,经历卡宾中间体发生消除反应。至于顺式产物还是反式产物完全可以用热力学稳定性来合理解释。

如果试剂的亲核性能强,通常称为取代反应(构型发生翻转)。

那么到底哪种机理解析更合理?

要回答此问题,只需比较氯离子的离去是在拔氢生成的碳负离子后离去呢?还是氯离子自行离去呢?

如果氯离子自行离去,那就不用碱参与。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我们认为,既然在强碱条件下才能发生消除反应,说明还是先生成负离子,有利于氯离子离去。这个时候β位质子离开后剩下的孤对电子进入α 位碳原子空轨道,形成π键(也有可能孤对电子从背面进攻和氯离子离去是一个协同过程)。至于为何反式产物为主,用热力学定律和空间位阻来解释均可。

05

马氏规则

曾经读到一篇微信文章:“详解有机反应中的马氏规则和反马氏规则”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原文(点击查看→详解有机反应中的马氏规则和反马氏规则)。

文中解释马氏规则:

当不对称烯烃与不对称试剂(HX、H2SO4、H2O、HOX)加成时,产物遵循马氏规则(不对称亲电加成),即试剂中的质子主要加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上,而负电性基团加到含氢较少的双键碳上。其本质是形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例如:丙烯与HBr的加成,主要生成较稳定的仲碳正离子中间体,而不是伯碳正离子。

我们认为,文中所举案例可以用极性反应三要素得到合理解释,但首先要把 R基团是推电子还是吸电子以及试剂的极性搞明白: 

我们的观点认为:

1. 烷基(甲基,叔丁基)、卤素和苯环是推电子基(这条需要有一定经验的技术人员才能理解,下回详述)

2. CF3是吸电子基。

3. 次氯酸中Cl+和次溴酸中Br+ 极性颠倒:HOCl=HO-+Cl+。HBr+H2O2= HO-+H2O+Br+。

4. BH3缺电子,优先与富电子的位点结合。

这样原文中这些案例就迎刃而解:

个人认为,教科书上用正碳离子的稳定性来解释值得商榷。一般认为多取代的碳正离子稳定,原因在于取代基多有利于正电荷分散(这种“说法”本身就有问题)。我们反问:到底是正碳离子稳定容易发生反应呢?还是正碳离子不稳定容易发生反应呢?不稳定说明活性很高,应该更有利于反应啊!(

我们认为,马氏规则、反马氏规则以及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换句话说,可以用反应瞬间,底物反应位点的富电子程度(亲核试剂)和空轨道缺电子程度(亲电试剂)来解释。我们只需按照“结构-活性”的关系,深刻把握基团的推电子-吸电子效应,以及反应试剂的极性,绝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得到合理解释!机理解析本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06

离去基团

说完亲核试剂和亲电试剂,顺便再说说离去基团。

离去基团除了卤素X,还可以是MsO-,TsO-,RC(O)O-, H2O+-,(CH3)3N+-,-NO2……

由于MsO-,TsO-离去性能很好,易实现SN2取代反应,常用于手性中心中羟基经过Ms或Ts活化后构型翻转,这在手性药物合成中是常用手段。

叔丁醇酯(包括Boc保护基团)水解产物与甲酯、乙酯水解产物不同。叔丁酯酸催化水解得到异丁烯,而非叔丁醇。(由此可见,量变到质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底物结构稍微改变,性质差异巨大,不可因循守旧,“依样画葫芦”生搬硬套)。在这种情况下,RC(O)O-是离去基团。

有时化合物会发生裂解反应,我们不妨也把这类反应称之为离去基团的离去反应:

乙醇在酸催化下脱水可以得到乙烯和乙醚(取决于条件激烈程度)。乙酸裂解成乙烯酮进而制得双乙烯酮。

季铵盐发生Hoffman消除反应(注:Hoffman降解(重排)反应)的机理,也可以用离去基来合理解释。我们在可待因工艺研发过程中发现的杂质K,就是过度甲基化产物-季铵盐发生消除反应引起。一旦知道杂质产生的原因,定向合成此杂质对合成人员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不在话下()。

芳香环上取代基,比如-NO2,在邻位或对位有吸电子基时可以是一个很好的离去基团。掌握这个知识,有时能派大用场(这样不必硝基还原,再重氮化,取代啦()。最近欣闻李忠博士(上海医工院2018年博士毕业)在OPRD上发表有关除草剂-环酯草醚的创新路线研究-Concise Process for Pyriftalid Synthesis,就采用了这个思路(点击查看→Concise Process for Pyriftalid Synthesis):

小结

“两小儿辩氯”一文提出机理解析是否重要这样一个话题。个人猜测作者的意思认为化学反应千变万化,机理解析大多是事后诸葛亮——“自圆其说”的解释。本人对此既有同感又有不同意见。

个人观点认为:第一,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同志要多学习,多积累经验,以多做实验为主。第二,工作时间久了,要想上一个台阶,成为行家里手,必须注意学习反应机理,比如 “极性反应三要素”和“结构-活性关系”,必须仔细琢磨,用心体会,融会贯通。第三,机理学得再好,还要回头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印证。

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常常告诫我们:“Theory guides,experiment decides”!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实践论》中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毛主席还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诚哉斯言!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