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中国首枚氢弹爆炸51周年之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氘的原子质量是多少 写在中国首枚氢弹爆炸51周年之际……

写在中国首枚氢弹爆炸51周年之际……

2023-05-01 08: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世界仅存的30枚氢弹都在中国!因此,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氢弹战备的国家……我们该感谢一位功臣,那就是于敏院士,他设计的于敏构型氢弹结构,不仅性能稳定,而且容易日常维护保养,这使得西方国家都恨透了他……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具备氢弹战略值班的国家……”曾几何时,这段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言论令网民“血脉喷张”,激发出强大的“民族自豪感”!然而,参阅各方资料得出的论断,却与“网络传闻”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于敏院士是值得国人尊敬和爱戴的“共和国脊梁”!他是天朝建国后,自己培养的伟大核物理科学家,是“两弹一星”23位元勋中,唯一一位没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科学家,被称为“国产土专家一号”!博主认为:网络上流毒甚广的上述这段言论,是对这位功勋卓著老专家的不敬!毕竟,“天朝拥有世界仅存的30枚氢弹……”这种说法要么是对天朝综合国力的“超级黑”,要么是发表此番言论的人“无知无畏”——连氢弹这种“联合国五大流氓专属利器”的一般常识都未了解,便妄下断言!

  【于敏院士这样的“两弹元勋”才是“共和国脊梁”,才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至于“耙钱戏子”?!哼!懒得说……】

  非文盲都知道,天朝的中学物理教材分为力、热、电、光、原五个部分,最基本的原子物理学告诉我们关于氢弹的以下常识:        1、氢弹是利用核聚变能量的武器;

  2、核聚变点燃需要很高的温度(所以也称为“热核反应原理”);

  3、氢弹需用原子弹(裂变弹)做“雷管”,才可以达到核聚变的温度条件。

  写在中国首枚氢弹爆炸51周年之际……

  由此可知,氢弹构造中一项重要的成分就是氢的同位素——氘(D)或氚(T)。而氢弹长久保存最大的障碍也就是聚变材料氚的衰变,每12.5年氚就会减少一半,没有办法可以改变这一特性,也就是氢弹保存越久威力会越小。“干式氢弹”采用锂-6提供氚,锂-6在中子作用下就会产生氚,而氢弹必须使用原子弹来引爆,原子弹必有中子发生装置,铀跟钚的衰变也会释放中子,中子的高穿透性可以穿过金属使锂-6释放氚,而氚又在不断衰变损耗,怎么都没法阻止氢弹的威力衰减。早期的氢弹是在原子弹的基础上,外面包一层热核材料(氘、氚),由裂变反应放出热量导致聚变反应,进而释放出更多的能量。因为它是通过重核裂变触发轻核聚变,所以,在物理学上又将氢弹称为“双相弹”。

  写在中国首枚氢弹爆炸51周年之际……

  世界上只有两种氢弹构型,一种是美国的T-U(泰勒-乌拉姆)构型,另一种就是中国的于敏构型(也称于敏-邓稼先构型)。联合国框架下,“可以合法拥有核武器的五大流氓”采用的氢弹构型及其技术来源如下(试验时间顺序):

  美帝(1951年5月):T-U(泰勒-乌拉姆)构型

  苏修(1953年8月):应该是从美帝那里“拿”到的T-U构型(“克格勃”功不可没,实际上向苏联人泄密的著名核间谍富奇斯就是德籍英国人。)

  牛牛(1957年5月15日):英美不分家,从美国拿的T-U构型(英国并不算是无耻伸手党,毕竟很多英国核物理学家参与了美帝从“曼哈顿工程”到弹道导弹到热核武器等一系列的试验研究。)

  天朝(1966年12月28日):于敏构型(也称于敏-邓稼先构型)1966年12月28日天朝成功地进行氢弹原理试验,当量30万吨TNT当量。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由“轰-6”(机身编号50671)空投的330万吨当量的氢弹试验获得成功。

  高卢鸡(1968年8月):其氢弹构型技术来源存在着三种说法。

  说法一,香水国原子弹爆炸后迟迟未能参透氢弹诀窍,快疯了,最后用好几个极有经济和工业价值的尖端技术,同天朝交换到的于敏构型。博主观点:天朝先于香水国试爆氢弹,只是刺激了高卢鸡;而牛牛的“利益交换”和美帝的技术支持才是高卢鸡掌握氢弹构型技术的关键。

  说法二,香水国原子弹爆炸后迟迟未能参透氢弹技术诀窍,急的“挠墙”……最后跟美帝摊牌:“俺要是再搞不出氢弹……俺就在北约内部‘独立自主’……”美帝:“都是哥们儿……何必呢?何苦呢?——反正不能让牛牛在欧洲‘一家独大’!”

  第三种说法:高卢鸡的氢弹构型是从牛牛那里获得的技术支持。

  博主滴观点:天朝与美帝的氢弹结构大体上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优化的设计思路减少了中子与锂-6的接触,使其威力衰减的速率减缓……当然,若能做到“彻底隔绝”,则可真正实现氢弹长期保存,大幅度降低核武库战备值班运营成本。不过,这种可能性应该不大!更现实的做法是:与其研究长期保存方法还不如掌握快速组装使用的技术或干脆研发“新式核武器”以确保自身战略安全,实现“核平衡”!

  写在中国首枚氢弹爆炸51周年之际……

  美、苏/俄大量裁撤氢弹(“双相弹”)原因很简单——储存维护成本高昂,大量的核武库存即便是“超级大国”的经济也无力长期支持。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美帝的氢弹构型与天朝不同,T-U(泰勒-乌拉姆)构型基本原理是用钚弹引发氚聚变做引信,然后利用惯性向下,弹头的锥体前段是钚引信,也就是原子弹,内部包裹氚化锂,因为它起爆后,弹头锥形底座内安装有氘化锂,氘化锂决定最终的威力,弹头的惯性向下进入被钚弹炸开并引燃的氚聚变的燃烧团,氘的稳定性要超过氚,所以需要更高的压力和热,传统结构的钚弹很难引燃氘,只能引燃稳定性远远低于氘的氚,这样就是先制造一个低威力的热核反应团,先点燃氚,然后弹头底座中装填的氘会根据惯性打入刚刚点燃的聚变核心。而天朝采取的氢弹构型是于敏构型(于敏-邓稼先构型),起步相比美帝晚很多,美俄在热核武器战略值班过程中遇到的难以保存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于是以于敏为首的天朝科学家,开始独辟蹊径寻找解决途径,最终掌握了直接用钚包裹氘燃料,从外界激发核裂变,向内压缩点燃氘,使其聚变然后利用聚变余热焚烧余下的没有燃烧的钚,这种结构相比美国的技术,缺点是威力小,只能够实现最基础的300万吨的热核的基础威力,向上几乎没有添加装药的能力,无论你添加多少,都会被吹散。优点就是体积小,结构稳定,因为里面的氚可以抽出来,不与核弹同时保存,只是在需要发射时将氚芯插进去就行了,因为不是同时保存的,所以氚芯不涉及到收到辐射沾染等因素,所以长期保存相对容易。一些物理学家推测,T-U(泰勒-乌拉姆)构型是“反射内爆”,于敏构型(于敏-邓稼先构型)是“折射内爆”,两者的目的都是将X射线利用,转化为热能,但是在工程设计上不一样。再强调一遍,网上不可能找到氢弹构型的资料,最多有一些非武器专业的“物理学发烧友”,根据自己的原子物理学基础知识,自行脑补出来的一些示意图。真正的氢弹构型设计是“五大流氓”战略核威慑技术“绝密中的绝密”,岂是一般人能够轻易知晓的?公开网络的军事科普资讯充其量是“管中窥豹”罢了!更何况,即便天朝真滴解决了氢弹所需氢同位素的储存问题,也不能证明“ “世界仅存的30枚氢弹都在中国……”理由如下:

  写在中国首枚氢弹爆炸51周年之际……

  如前文所述,因为氚有很短的半衰期,而且自身会发热,保管很困难;所以,美帝和苏俄都开始裁撤氢弹(“双相弹”),并普遍列装“氢铀弹”(“三相弹”)。“三相弹”是在普通氢弹外再包一层贫铀(铀238)材料。铀238这种用于坦克装甲和穿甲弹的廉价材料虽然平时物理特性很安分,但当氢弹发生核聚变时会产生大量高能中子,铀238的铀核会引起裂变,产生出能量和裂变中子,前者增强了杀伤威力,而后者反过来冲击氢弹中的锂-6材料,制造出新的氚,加剧新一轮的热核聚变,接下来的良性循环不用再多说了。可见其原理是核裂变-核聚变-核裂变三个过程,所以叫“三相弹”。它使普通“二相弹”的威力得到了成倍提高。“氢铀弹”爆炸时先由中心的铀235或钚239裂变产生超高温,在这条件下氢的同位素氘(D)和氚(T)进行热核反应,如同氢弹一样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大量快速冲击中子,其速度超出每秒五万千米,能量很大,在这样高速的中子流的持续轰击下,外层的铀-238这种平时不易裂变的原子也发生裂变,释放巨大的能量,从而获得氢弹和原子弹的双重爆炸威力。同时,这种爆炸产生的铀-238碎片很多,于地面形成的放射性污染也很严重,从杀伤力的角度来说更加威慑。“三相弹”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威力大的特点。联合国框架下,“可以合法拥有核武器的五大流氓”中的四个,主要核力量都是以“三相弹”为主。至于天朝是否有,有多少,处于什么技术层次……均属“超50万”滴绝密。但“三相弹”的技术并不复杂,博主对于天朝的军用核技术还是有信心的。以下文字引自官方公开资料:【第二代核武器要真正做到武器化,确保安全、可靠、有效,满足部队要求和便于部队使用,还要进一步改进构型和小型化。为了适应小型化弹头的尖锥外形,把初级塞进鼻锥内,九院又研制了非球形构形的气体助爆初级,最终于1992年9月25日的核试验中取得成功。】

  写在中国首枚氢弹爆炸51周年之际……

  综上所述,“天朝拥有世界仅存的30枚氢弹……”这种说法已不攻自破。毕竟氢弹的种类和范畴较广,而“五大流氓”的核力量大部分都是“氢铀弹”(“三相弹”)构成,且新式核武器(以“中子弹”“电磁脉冲弹”等为代表的第三代核武器其实也算是氢弹范畴)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其中,“中子弹”(增强辐射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小型氢弹,是核裂变加核聚变——但不是用原子弹引爆,而是用内部的中子源轰击钚-239产生裂变,裂变产生的高能中子和高温促使氘氚混合物聚变。它的特点是:中子能量高、数量多、当量小。如果当量大,就类似氢弹了,冲击波和辐射也会剧增,就失去了“只杀伤人员而不摧毁装备、建筑,不造成大面积污染的目的”。也失去了小巧玲珑的特点。中子弹最适合杀灭坦克、碉堡、地下指挥部里的有生力量。

  写在中国首枚氢弹爆炸51周年之际……

  附件:《几种类型核武器不同杀伤途径的破坏性对比》

  冲击波排序:氢铀弹>氢弹>原子弹>中子弹

  热辐射排序:中子弹>氢铀弹>氢弹>原子弹

  放射性沾染排序:氢铀弹>氢弹>原子弹>中子弹

  写在中国首枚氢弹爆炸51周年之际……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轰-6”空投330万吨当量氢弹试爆成功。 】

  写在最后:对当下的天朝网络舆论环境来说,网民们更应该冷静看待进步,客观面对不足,切勿妄自尊大,更勿妄自菲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