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是休息,其实非常耗气血的5个行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气血不足的10个表现症状 你以为是休息,其实非常耗气血的5个行为

你以为是休息,其实非常耗气血的5个行为

2024-07-12 00: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脑力劳动者不妨给自己设置一个“私人时间”,专注于自我,做做正念训练、瑜伽等,别太追求完美,培养一颗面对生活百态的大心脏。

3、泡脚出一身汗

睡前泡泡脚,暖身助眠,但如果因为水温高或泡脚时间长而出大汗,这种做法就很伤身体了。

因为身体过热会导致阳气升发,气血外张;泡至出大汗,更会加重津液耗损,使气血变得亏空。

建议:泡脚的水温不要超过40℃;时间最好控制在20分钟以内。

泡脚至身体微微出汗即可。“冬主封藏”,提倡藏精养神,冬天的晚上尤其要尽量少出头汗。

4、边吃饭边追剧

不少人吃饭时打开一个下饭剧,边吃边看,看起来很惬意,但这会导致注意力被吸引,让未充分咀嚼的食物进入胃里,加重胃肠运化负担。

建议: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大家吃饭时不妨放下手机,细嚼慢咽感受食物的美味。

5、一躺躺一天

“躺久了感觉浑身没劲”不是错觉。中医认为“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下班回家在沙发上一躺数小时,周末或节假日久躺不动,其实都很伤气血。

建议:“动则生气”,只要动起来就有好处。休息日尽量不要一躺躺一天,平时不久坐,连续静坐不要超过50分钟,哪怕起来接个水也可以。

气血不足的危害

中医认为,气和血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气血不足的往往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抵抗力下降,引起早衰。

气血不足的临床表现非常广泛,气虚和血虚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出现。

气虚则人体阳气的温煦及推动作用不足,表现为畏寒肢冷、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等。

血虚则器官缺乏濡养,可见面色萎黄无华、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闭经少经,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等。

如果一个人的先天体质虚弱,或因为后天劳累过度,或病后调养不当,或失血过多等,均可导致气血两虚,引发各类疾病。此时,会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食欲差,精神不振,多汗且活动后加重,甚至心慌气短等表现。

气血不足,试试5个中医调理步骤

脸色苍白、四肢无力等都是气血不足的症状表现,那如何调理气血不足呢?中医认为,养足气血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大体可通过五个步骤来调理,供大家参考。

第1步: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

吃饭时注意细嚼慢咽,食物被充分咀嚼,才能更好地吸收,减轻脾胃负担。一口饭建议咀嚼20次左右,吃饭慢一点,早餐吃15~20分钟,中、晚餐最好不少于30分钟。

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

第2步:养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

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此外,“人卧血归肝”,科学研究发现,人在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因此,切忌生气、熬夜,也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坐在电脑前工作时,应当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耗伤气血。

第3步:远寒邪

中医认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会让血液瘀滞,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极易导致关节病变、肠胃不适或诱发咳嗽。

冬季出门,务必戴好帽子、手套、围巾等,在家要忌食寒凉、温水泡脚、勤做按摩。老人气血常不足,要更加注意。

第4步:多运动

运动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脾胃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让人吃得香、睡得好。此外还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平时可选择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如慢跑、游泳、打球、瑜伽、太极拳等。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让关节活动开的同时,降低心脏负荷。

第5步:食药膳

补气可食“四君子汤”,此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益气健脾之效。

取人参10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与羊肉炖食即可。

补血可用“四物汤”,此方最早出自唐代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中医养血的经典药方。

取白芍、当归、熟地黄、川芎各9克,放入250毫升水中,煎至150毫升时,空腹热服。

此外,用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何首乌、枸杞子、阿胶、丹参等中药与补血的食材如红枣、龙眼肉、山楂、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黑芝麻、猪肝、猪血、乌鸡、红糖等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均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养血之效。

来源:本文整理自生命时报、CCTV生活圈、哲眼看中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