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展示丨西南大学《民间文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民间风俗故事有哪些书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展示丨西南大学《民间文学》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展示丨西南大学《民间文学》

2024-07-11 03: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西南大学《民间文学》教学团队

杨亭

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民间文学》课程思政负责人、教学名师。入选重庆市专业技术人才的后备人选、重庆市民委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问题咨询专家。从事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与研究,长期在西南地区搜集与整理各民族的民间文学作品,尤其是山地民族的民间文学作品的辑录与编撰方面得到同行认可。曾在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研究所访学。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2项、校级与县市合作项目9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1部。在《文艺争鸣》《社会科学战线》《黑龙江民族丛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李小红

园艺园林学院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民间文学》课程思政团队成员、教学名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尤其对高等学校的意识形态安全现状等问题的进行长期追踪和调查。获重庆市“文明市民”“高校优秀辅导员”,西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持了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专项《大学生学业规划与人生规划协调性问题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西南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项目以及校级项目等8项,主研重庆市重大课题2项。在《西南大学学报》《民族教育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江淮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

田阡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教授,《民间文学》课程思政团队成员、教学名师。曾入选教育部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英才名家名师等人才计划,重庆市博士后创新导师工作室,重庆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获首批国家民委重点联系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历史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移民与族群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出版专著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思想战线》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民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吴艳东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民间文学》课程思政团队成员、教学名师。担任重庆市第三批社科普及专家,重庆市委宣传部舆情专家库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通评专家。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与教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智库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功能及实现机制研究》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0项,出版专著《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人民出版社)。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国外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刘志华

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民间文学》课程思政团队成员、教学名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美学、文化学方面的研究。获得重庆市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重庆市“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西南大学第四届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项目和重庆市社科项目等5项;主持重庆市教改项目1项、西南大学教改项目1项。主研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重点项目5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参与国家一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课程建设。出版专著1部,主编及参编教材3部。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教学设计与实践

《民间文学》课程思政,是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和《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为理论指导,注重《民间文学》课程专业知识点与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也就是要顺应立德树人的内在逻辑,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专业课程知识学习为基础,养成人的社会公德,继之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民间文学》课程思政,基于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市重点学科和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的教育资源和学科优势,依托著名的民间文学前辈彭维金先生撰写并出版了《民间文学漫话》《民间文学小丛书》《贝壳·珍珠·金子》《苗族民间故事》及《魏显德民间故事集》等教材和专著。通过对川渝地域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歌谣、谚语的搜集与整理,充分地体现了彭老浓厚的学术积淀与田野经验,以及在国内具有的学术影响。正是在彭老学术传统的影响下,目前的“民间文学”学术团队,由国家级人才计划、省级专业后备人选,以及国家民委、国家政策研究中心咨询专家等成员组成。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编纂了“土家族民间文学(重庆)”“苗族民间文学(重庆)”资料集,出版了《土家族审美文化》《民俗北碚》《武陵纵歌》《龙河土家》等专著,参与编写《重庆民俗概观》以及承担的“重庆口头文学的整理与研究”项目。围绕西南民族文化与口头叙事等领域的研究及其田野实践,从成果来看,在学术界是有影响力的。这些条件为《民间文学》课程思政的建设、规划以及顺利推广与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坚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该课程思政的优势和特点,还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机制得以体现,主要包括: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记载了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形成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在此过程中,各民族做到了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促进了团结、促进了发展。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就是要在民间文学中厘清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事实存在,以西北地区的“花儿会”、西南地区的“三月三”“九月九”“赛龙舟”等民俗活动,还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民族一家亲”等歌谣为例,深度解读与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的事实,引导人们尤其是各民族各地区的青年学员,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也为“我们都是中国人”而深感自豪与傲骄。

(二)树立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民间文学中的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戏剧等不同文学样式,让我们了解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感同身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检视民间文学作品中,譬如“盘古开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神话、“劳动号子、川江号子、船夫曲”等歌谣,抒发着“向天再要五百年”的豪情壮志,彰显的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生生不息、意气风发、高歌猛进的强大民族精神,从而铸就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三)搭建多元化地方化的学习平台

发挥网络信息化教育具有的交互性、共享性、个性化、自主性的优势,将教师的讲授和影音视频资料相结合。尤其是引入校外的红色文化博物馆、抗战文化纪念馆、农耕文化陈列馆、重庆移民文化纪念馆等地方性资源,对其进行充分地整合与筛选,用于满足课程思政的直接需要。通过进入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环节,力图以地域社会承载的各式文化融入教学活动,让学员为身边发生过的故事以及曾经的英雄事迹而倍感亲和力,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情境化的互动教学,让学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更加生动更有鲜活性的知识,进而加深对民间文学的喜爱。在网络平台上提供多元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以供学员的自主学习。同时,就相关问题设立讨论区,让学员提出自己的疑惑和不解,各抒己见,也有教师的参与,实现师生互动,从而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为一体的网络教育平台。

(四)培养实践性强的技能型人才

民间文学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文化知识,有“二十四节气”歌,根据不同的节和气,指导民众进行相应的农事生产,开展适合的人事活动。还有“阳雀的传说”“黄鳝的来历”“草为什么铲不尽”“新米饭喂狗的来历”等传说和故事,都体现了民众的“因时而食”“顺时而行”的社会生活规律。民间文学也传递着鲜明的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相关信息,即“地陷性传说”“猕猴的呼声”“山湖的来历”“石狮子的眼睛”“乌鸦传信”“古井的由来”“相思岩”“八角井”等。随着传说和故事的娓娓道来,听者被其中的自然风物被赋予的人格化、情节化所吸引,被其中的自然风物在人的贪欲和任意恣肆下,导致被破坏而深感惋惜与痛心。于是,就在讲者与听者的互动中,民间文学发挥了较强的教育功能,从而也实现了社会规范作用。

借助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网络平台,让学员对本地域本社区的民间文学进行实地调研,尽可能地搜集与整理出富有较强道德感内涵的文学样式。诸如劝孝歌、巧女故事、巧媳妇故事等。也要找寻讲故事的能手,注重家庭团结、互助友爱、济弱扶贫等为主题,积极营造一种讲故事的氛围。借助网络新媒体的快手、抖音等扩大传播面,对当前的乡风文明、乡土伦理道德的重建,起到助推剂的作用。学员也在融入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时,深刻体会了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受到了该地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更是在此过程中,逐步实现地方文化的认同以及获得归属感,成为文化传统的保护者、实践者、传承者。

基于继教特点的课程思政特色做法

《民间文学》课程思政特色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记载了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这此过程中,各民族做到了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促进了团结、促进了发展。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就是要在民间文学中厘清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事实存在,以西北地区的“花儿会”、西南地区的“三月三”“九月九”“赛龙舟”等民俗活动,还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民族一家亲”等歌谣为例,深度解读与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的事实,引导人们尤其是各民族各地区的青年学员,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也为“我们都是中国人”而深感自豪与傲骄。

二、搭建多元化地方化的学习平台。发挥网络信息化教育具有的交互性、共享性、个性化、自主性的优势,将教师的讲授和影音视频资料以及三峡博物馆、抗战文化纪念馆、农耕文化陈列馆等地方性资源相结合,力图以地域社会承载的各式文化通融进教学活动,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情境化的互动教学,让学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更加生动更有鲜活性的知识,进而加深对民间文学的喜爱。在网络平台上提供多元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以供学员自主学习,同时,就相关问题设立讨论区,让学员提出自己的疑惑和不解,各抒己见,也有教师的参与,实现师生互动,从而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为一体的网络教育平台。

三、培养实践性强的技能型人才。民间文学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文化相关知识,也传递着鲜明的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相关信息。讲者与听者的互动,民间文学发挥了较强的教育功能,从而达到了社会规范的积极目的。

借助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网络平台,让学员对本地域的民间文学进行实地调研,尽可能地搜集与整理出富有较强道德感内涵的文学样式。也要找寻讲故事的能手,积极营造一种讲故事的氛围。借助网络新媒体扩大传播面,助推当前的乡风文明、乡土伦理道德的重建。学员也在融入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时,深刻体会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受到了该地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逐步实现地方文化认同以及获得归属感,成为文化传统的保护者、实践者、传承者。

课程成效与规划

《民间文学》课程思政的成效与未来发展,将做好两项工作:一是保持优势;二是不断创新。

(一)保持优势

就是要在教师教授的过程,将地方性文化资源引入课程整体性教育教学环节,尽力搜寻这些文化样式里的民间文学化表达。譬如,红色文化和抗战文化里的歌谣、戏剧;农耕文化里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俗语等;移民文化里的传说、故事等。结合民间文学作品产生和形成的特殊时代语境,尤其是在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等,通过探析这些民间文学作品,让青年学员深刻体会到中国人不怕牺牲、勇于奉献、追求真理、孜孜以求、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

与之同时,利用网络资源的便利性,在课堂上穿插有民间画师、民间音乐人和民间故事讲述者,通过他们对地方文化的口述史呈现,不仅丰富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还能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二)不断创新

就是要在学员学习的环节,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课程考核机制,尤其是完善学员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评价。对学员的评价机制要集知、情、意、行为一体,也就是认知和观念、情绪和情感、思维与意志、行为与表现,从而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具有动态发展性和科学性评估体系,是民间文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工作。在课程思政评估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评估的基本依据和准则。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找准民间文学专业与国家发展大背景下的契合点。也就是要以民间文学的专业知识传授与国家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实现无缝衔接,融合专业课程内容,形成一套学生可以建构的课程话语体系,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高度统一。

相关阅读

《关于做好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宣传推广有关工作的通知》

更多教育部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展示,欢迎关注在线学习的持续推送。

来源: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西南大学《民间文学》教学团队供稿

统筹:徐杏

监制:张冠华 何曼

精品悦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观察丨2022中国教育智能硬件行业报告(摘要) 公司战略丨商汤教育:打造共生共长的AI教育“元生态” 培训高端访谈丨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始终如一 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保驾护航 在线学习研究丨《中国互联网学习发展报告(教师教育领域)》主编黄文峰:以系统方案推动教师互联网学习水平提升 走进开大丨广安开放大学:办好小平同志家乡的开放大学 教育体系重构下的教培机构“重生” 视点丨元宇宙助力“大中衔接” 为教育赋能 思想者说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院长刘革平:元宇宙引领在线教育发展新方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