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涛|国内东南亚美术研究回顾(2000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民间美术史论文 胡春涛|国内东南亚美术研究回顾(2000

胡春涛|国内东南亚美术研究回顾(2000

2023-08-19 12: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整体来看,国内东南亚美术研究成果可分为两个方面:东南亚美术通史或通论性的著作及专题性的东南亚美术史论著,以下对2000年至2016年国内东南亚美术研究现状做一回顾。

泰兴号古沉船打捞起来的瓷器,这些精美的瓷器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货物。

一、东南亚美术通史与通论性著作

进入21世纪以来,东南亚美术史知识的整理趋于全面与系统化。按照东南亚美术著作的编纂体例,大致可以分作三种:东南亚美术通史、东南亚某一国家的美术通史和通论东南亚的美术著作。

(一)东南亚美术通史

近十年来,东南亚美术通史著作并不多。郎天咏编著的《东南亚艺术》(2003年)一书对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印尼等国的艺术作了概述,简要介绍了这些国家的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按照历时的线索进行了梳理,文字比较简练,但提供了这些国家丰富的美术图片资料。作为“世界美术通史”中的一种,吴虚领的《东南亚美术》(2004年、2010年)值得一提。该书全面梳理了缅甸、柬埔寨、泰国、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美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现了这些国家城市、建筑、雕塑、壁画、工艺与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成就。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注重实物材料的积累,突出以庙宇为载体的建筑、雕塑与壁画等艺术类型的综合呈现;以揭示东南亚美术的独特艺术性格为主旨,也注重梳理与中国、印度等国及东南亚各国间的艺术关系。邓惠伯的《亚洲美术史》(2005年)一书有专门介绍“东南亚美术”的内容,涉及的东南亚国家达10个,沿用了通史的作法,按照时间线索逐一勾勒了东南亚各国的美术面貌。邓惠伯是老一辈美术史家,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发表过一些有关东南亚美术的论文。

(二)东南亚某一国家的美术通史

国内还未出版以“美术史”命名的东南亚某国美术通史,但段立生地《泰国文化艺术史》(2005年)可算得上一部泰国的美术通史著作。该书梳理了从新石器时期至当代泰国的美术史发展脉络,注重利用出土文物与艺术实物材料来充实美术历史的框架。他的《丝绸之路上的东南亚文明·泰国》(2016年)一书提供了大幅清晰的美术图片。

(三)通论东南亚的美术著作

通论性著作未按国别体例来建立美术知识结构,而是将东南亚作为一个富有独特风格的整体来观照,更强调东南亚美术的整体面貌。郭建超、周雁冰著《东南亚现代美术》(2006年)是一部通论性的美术断代史,主要向我们展现了东南亚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现代美术的历史。该书力图寻找东南亚各国现代美术的共性以及东南亚国家共同关注的文化议题,在梳理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东南亚现代美术的同时,也彰显了由东南亚复杂、多元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熔铸而成的独特民族面貌。

通论东南亚美术的著作中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雷翔主编的一套“东南亚建筑与城市丛书”,包括六册:《居所的图景:东南亚民居》《王权的印记:东南亚宫殿建筑》《神灵的故事:东南亚宗教建筑》《热土的回音:东南亚地域性现代建筑》《转型的足迹:东南亚城市发展与演变》《文化的烙印:东南亚城市风貌与特色》。这套书打破了东南亚各国的界限,按照功能、时代等因素,通论了东南亚民居、宫殿、宗教建筑与现代建筑、东南亚城市历史与特色等内容。丛书建构了关于东南亚建筑与城市历史与风格的系统化知识体系,是此类论著中富有深度的研究成果。

2017年6月,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2017中国·南亚东南亚国际美术展(纸上作品)”在昆明市博物馆举办。该展览是“2017中国·南亚东南亚艺术周暨澜湄艺术节”的主体活动之一,集中展示了来自中国、印度、孟加拉等国家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

二、东南亚美术的专题性研究

除以上东南亚美术通史与通论性著作外,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就某一国或某一艺术类型与图像进行专门研究的成果也逐渐多样起来。纵览国内东南亚美术史研究态势,大体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一)东南亚宗教艺术研究

宗教极大地影响着东南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进程。宗教艺术提供了理解东南亚宗教文明的最为直观的视觉材料,它在东南亚美术中占有巨大比重。国内东南亚宗教艺术研究成果集中在宗教建筑与雕塑方面,有关宗教壁画研究的成果较少;从宗教性质来看,东南亚佛教、印度教美术受到的关注较多,而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道教美术研究相对薄弱。各国宗教艺术研究又以柬埔寨吴哥窟的研究最为突出。柬埔寨吴哥窟一直以来是东南亚宗教艺术的代表,早在1992年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1996年以来中国多次参与国际吴哥古迹保护、修复、考古项目,国内刊布的吴哥考古资料相比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宗教艺术遗迹更为详细,陆续出版有周萨神庙、茶胶寺等吴哥古迹的考古报告,为推动吴哥寺宗教艺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以下就吴哥窟的研究来管窥东南亚宗教艺术的研究动态。

国内有关吴哥寺建筑的研究文章比较丰硕,杨昌鸣、陆泓、陈玉龙、王圣华、伍沙等国内学者曾撰写过相关文章,对吴哥寺建筑的形式风格、建筑构造、规划特征、空间图式、文化地理特征等问题进行过阐释。温玉清的著作《茶胶寺庙山建筑研究》(2013年)是中国参与世界文明考察与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围绕吴哥古迹茶胶寺庙山建筑源流、建筑形制、建筑复原、营造尺度与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为茶胶寺保护规划和修复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吴哥窟雕塑艺术受到国内艺术家的青睐,《中国佛教艺术》第3期(2009年)“吴哥窟专栏”发表了以吴为山等雕塑家为代表撰写的文章。围绕南京大学尚荣主持的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柬埔寨吴哥雕塑艺术研究”(2013年),这个团队发表了一系列讨论吴哥雕塑艺术审美、形式语言、艺术特点的论文,体现了艺术风格学的研究视角。但另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则大大拓展了东南亚美术研究的维度与深度,如杨民康的《柬埔寨吴哥窟石雕壁画中的乐器图像研究》(2016年)、《吴哥窟石雕壁画中的舞蹈图像研究》(2016年)重构了柬埔寨吴哥王朝的宗教祭祀与乐舞文化中的乐器使用、舞蹈表演状况,展示了音乐学分析、艺术史以及人类学方法的结合。李颖的著作《“翻搅乳海”:吴哥寺中的神与王》(2016年)是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成果。这是作者2014年在北京大学完成的印度语言文学博士学位论文。本书以吴哥寺“翻搅乳海”图像作为研究对象,从图像形式特质、符号情境和现实隐喻三个层次展开图像意义的解释,最终将其文化内涵总结为由“君权神授”和“神王一体”构成的神王理念。该书运用的研究方法是图像学,但运用了多种古印度梵语文献以佐证图像特定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现了语言学、历史学和宗教学知识积累对于图像意义理解的深远意义。

(二)东南亚陶瓷与工艺研究

瓷器在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东南亚国家瓷器以及9世纪以后中国外销东南亚陶瓷考古资料的挖掘与积累,促进了东南亚瓷器工艺研究以及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瓷器关系的探讨。东南亚出土瓷器的研究成果,如张越的硕士论文《泰国素可泰窑釉下铁绘陶瓷器研究》(2016年)和刘星辰的硕士论文《李朝和陈朝时期的越南陶瓷发展》(2016年)选择了东南亚某一国家某一时期陶瓷的发展为题。更多的文章是从文化比较的视野来审视中国瓷器在东南亚的传播与发展,促进以贸易往来为基础的中国和东南亚美术交流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如邓秀美的博士学位论文《明、清福建青花瓷的产生及在东南亚的传播与影响》(2011年)、王晰博的博士学位论文《古代中国外销瓷与东南亚陶瓷发展关系研究》(2015年)等。这些学位论文虽然并非都是艺术史研究方向的学位论文,但大都涉及瓷器的器型、纹饰以及中外美术交流等问题,为推进东南亚瓷器工艺研究有重要意义。

除了瓷器,东南亚工艺如家具、蜡雕、漆画等也得到相应的研究。越南磨漆画是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中最为丰富的。20世纪60年代,越南漆画曾对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越南磨漆画一直是国内学术界比较关心的话题。何振纪有一系列的论文介绍越南漆画艺术,涉及越南漆画发展脉络、发展历史以及漆画作品和漆艺家等,如编著的《越南现代漆画与漆画家》(2014年),论文《越南漆画艺术》(2014年)、《从〈李南帝后像〉看越南的传统漆绘文化》(2015年)、《越南磨漆画的发轫》(2016年)等等。

(三)东南亚华人美术研究

华人美术史是一个有关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话题。东南亚是海外华人聚居最集中的地区,华人美术与东南亚本土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国内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美术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除新马以外,印尼和泰国是东南亚华人最多的国家,其华人美术的研究尚待进一步探讨。

马来西亚华人美术的研究成果有颜泉发的博士论文《分流与整合——“马来西亚华人中国绘画”概念的梳理和思考(1919—1965)》(2005年),这篇论文对“马来西亚华人中国绘画”的概念作了正本清源,为马来西亚华人中国绘画提供了历史与理论的基础。马来西亚籍钟瑜教授一直从事马来西亚华人美术的研究,2007年在云南财经大学组建东南亚文化艺术研究所以后发表过一系列介绍东南亚现代中国画发展以及马来西亚华人美术家林学大、钟正山等的文章。新近出版的帅民风的《马来西亚华人美术史研究》(2016年)建立了迄今为止马来西亚华人美术史最为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内容宏富,包括各美术种类以及社团、理论、教育、作品、美术家等内容。帅民风之前发表了“东南亚美术现象研究”系列论文涉及东南亚的多个国家以及多种艺术形式。

讨论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美术时都涉及相似的命题,如南洋风格、身份认同以及中华情结等。新加坡籍林保德的博士学位论文《论新加坡美术中的“南洋风格”(1937—1965年)》(2012年),探讨了新加坡“南洋风格”绘画在现代美术中的独特性与定位,对于反思新加坡现代美术精神与思想具有参考价值。另外,李治的硕士学位论文《融贯中西、挥彩南洋——刘抗个案研究》(2016年)对新加坡华人艺术家刘抗进行了个案研究。

(四)东南亚民族民间美术研究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民族最复杂的地区之一,而且这些民族与中国西南民族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相关成果如王飚的著作《泰国北部山地民族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2009年)对泰北山地民族服饰、民居建筑、宗教美术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这种原生态民族视觉元素与现代设计之间建立联系,为现实提供可供参考和借鉴的途径。方英美的博士论文《兰那傣仂织锦工艺的传承与发展》(2010年)是一个跨界民族工艺美术的问题,以泰国北方兰那地区傣仂民族传统锦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为研究对象,对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梳理。国内跨界民族美术研究还比较薄弱,研究同源民族美术在不同时空中的继承与延展以及在跨界背景中受容和变容特征,这一命题具有不可多得的民族学和人类学的价值。除了以上两篇论文外,越南籍黎青松的硕士论文《越南民俗木刻版画》(2015年)论述了传统工艺的艺术特征与现状,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现代传播有现实意义。

(五)中国与东南亚美术交流研究

丝绸之路美术提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视角,以跨境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为纽带的中国和东南亚美术交流研究也是东南亚美术研究的一大趋势。泰国籍陈柳玲的博士学位论文《泰国拉玛二、三世时期佛教美术中的中国美术影响》(2012年)聚焦于泰国拉玛二、三世时期寺庙建筑、绘画和雕塑受中国美术影响的具体表现,梳理了受中国影响的具体来源,并对形成这种文化影响的历史和社会因素进行了剖析。她还发表了《试论泰国君建寺主塔地宫中的〈中国人群图〉》(2012年)一文,对泰国阿瑜陀耶府君建寺主塔地宫中的中国人群图进行了考察,她认为这些群像与中国供养人像有密切关系,而且认为波隆摩罗阇二世对华人官僚的重视是这些图像出现的内在原因。除此以外,还有诸如樊祎雯的硕士论文《从海上到南洋——论20世纪海派对新加坡水墨画的影响》(2012年)也试图对中国与东南亚美术关系进行阐释。以往中外美术交流研究集中在东、西方艺术交流上,中国与东南亚美术交流研究丰富了这一领域的内容。

由于篇幅所限,以上研究成果未能尽述和详述。在东南亚美术的专题性研究上,一些硕士和博士生贡献了他们的力量,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他们倾向于以本国美术历史以及中国与东南亚美术交流为选题。

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进入21世纪的十几年间,国内东南亚美术研究无论是通史、通论性,还是专题性的东南亚美术研究都有所推进,但从整体看仍有其拓展的空间。首先,基础资料包括考古资料和文献材料的积累无疑更有助于夯实东南亚美术研究基础;其次,以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南方丝绸之路为纽带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为思考中国和东南亚美术交流的线索提供了动态视角;另外,纯粹艺术形式或审美阐释还不足以展现东南亚美术多元的文化意义,跨学科方法将会成为促进东南亚美术研究的内在驱动力。

胡春涛 广西艺术学博士院造型艺术学院副教授

本文内容版权归本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如需转载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Q号:52689147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