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如何保护与传承黎族音乐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现状 海南:如何保护与传承黎族音乐文化?

海南:如何保护与传承黎族音乐文化?

2024-07-12 03: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刘厚宇

  刘厚宇3年多来对海南黎族村寨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及对相关部门的走访,试图从传承的角度,揭示海南黎族民间音乐的现状,探讨加强对海南黎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的对策。通过本文读者也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海南黎族民间音乐的信息。

  刘厚宇,1969年出生,河南信阳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世界传统音乐学会(ICTM)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海南省民族学会会员,海南省民族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特聘副研究员。注重田野调查与实证研究,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理论展开对海南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保护及旅游开发研究,其成果在学界形成一定反响。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累计发表著述30余万字。

  今天,我们将谈谈海南黎族民间音乐,或许有的人会对此感觉陌生,因此下面我将从现状、原因和对策三方面去展开,在谈了我对海南黎族民间音乐发展的见解与看法之时,也希望能对大家了解海南黎族民间音乐有所触动和帮助。

  现状:

  民间生存式微,社会传承乏力

  海南黎族人民创造的民间音乐文化绚丽多彩、形式多样而又独具特色,是我国少数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海南卷》及《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海南卷》收录部分曲目,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海南卷》收录的黎族民歌就有402首,占收录民歌总数的42%,且多数为杞方言区内的五指山、保亭、琼中等市县的民歌,从这里可见海南黎族民间音乐是何等的丰富。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因素的介入,海南黎族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生活方式亦日趋现代化,海南黎族民间音乐在现代化过程中传承与保护陷入困境。黎族民歌和黎族竹木器乐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族方言长调被列为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我看来,虽然社会各界已意识到保护海南黎族民间音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对其保护现状及措施并不明确。

  一方面,民间生存现状式微,原生态传承断裂。我们在这里可以展开谈谈。其实,原生态传承与民俗密切相关。传统农业社会形态中,黎族居民砍山种植、行山放牧、打山狩猎均要唱敬山神歌;黎族青年恋爱到隆闺相会,或“三月三”传统节日里男吹唎咧,女吹鼻箫或男女对歌;婚俗中的说亲、定亲、出嫁、结婚各个环节都有音乐相随;祭祀请娘母或道公,要表演黎族歌舞;丧俗仪式中老人歌、祖先歌、丧歌的演唱,唢呐、锣镲的演奏。这些活动都为黎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提供了学习的条件和场所。

  我也曾以黎族民间音乐主要类别的民歌、民间歌舞、器乐为调查目标,开展过实地调研。实地考察了三亚、五指山、东方三市和昌江、乐东、白沙、琼中、保亭、陵水六县的黎族部分村寨,足迹遍布黎族哈、杞、美孚、润、赛(德透)五大方言区乡村。

  黎族杞方言民间音乐主要分布于五指山、琼中、保亭等市县。这一区域的民间音乐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黎族民歌”、“黎族传统竹木器乐”为标志。在调研中,我发现,在离五指山市中心较远的毛道乡、水满乡、毛阳镇等大山深处的黎族自然村落中,黎族民歌极少唱用。能够演唱黎族民间音乐的黎族居民在年龄上呈递减趋势,45岁以下的黎族人基本不会唱黎族民歌。

  在琼中县每年的“三月三”活动中,黎族民间音乐现状与五指山市基本一样。我在与一些当地歌手交流时,有些歌手说平时很少唱黎歌,只是“三月三”节日活动才唱。在陵水、保亭交界处的本号、祖关、隆广和加茂附近的黎族村落,这一独特地域的黎族民间音乐活动基本与五指山市一样。

  我在三亚市周边的罗蓬村、落笔村、东岸村、荔枝沟村及崖城附近黎村,发现三亚哈方言黎族婚俗中基本没有传统黎族民歌演唱,只有白天聘请的唢呐鼓吹乐助兴与晚上汉化的“闹洞房”形式的卡拉ok等音乐活动。民间宗教活动以念诵为主,旋律性不强。除本市鹿回头村黎族舞蹈活动外,平时极少有本民族的音乐活动。

  此外,在本省东方市东河镇的东方村、西方村,我发现,民间音乐活动主要集中在贯穿于丧礼和巫术活动中的民间宗教祭祀之中,平时几乎没有民间音乐活动;昌江黎族自治县的部分黎族美孚方言与杞方言乡村,黎族民间音乐现状也与东方市基本一致。

  以上我罗列的这一些调研发现,其实是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黎族民歌与传统竹木器乐已从黎族人的生活中悄然退出,只在民间宗教信仰有所保留,传承亦断代。在我所考察的黎族村落,未见黎族传统竹木器乐活动。这当然并不仅是我个人单方面这么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传统竹木器乐传承人黄照安,也认可黎族传统竹木器乐基本从黎族传统生活中退出。

  另一方面,社会传承乏力。海南黎族民间音乐的社会传承主要有文本传承、数字传承、场馆传承、教育传承、产业传承等几种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小传统的海南黎族民间音乐,不仅在黎族民间得以传承,也曾一度融入到大传统中,许多专家学者来海南对黎族传统文化进行全面而详实的考察与挖掘,收集、整理,一批黎族民间歌曲、器乐曲谱例油印本问世,代表性的是编辑出版民间文艺三大集成。海南文化工作者上千人走村串户,搜集民间文化遗产,编印歌谣、民间故事和谚语、歌曲等集成资料20多册,上千万字。大规模挖掘、整理和研究,保存海南大量珍贵的文化资源,造就一支有相当学术积累的科研队伍,为全面开展研究、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省民族学会、省博物馆、省民族博物馆、民族研究所等机构及学者个人出于收集、展示、研究、演唱的需要,采录大量的黎族民间音乐的原始音像资料,成为可贵的数字化珍品。由各级政府每年“三月三”举办的黎族民间音乐表演活动,各地开展的非物质文化展演等,这些活动被制成音像制品被先后出版,如《五指山之歌》、《海南第一碟》、《海南音乐精粹》、《哒哒瑟》、《黎族传统对歌总决赛》及民间原生态歌手黄婷丹录制的《大地恩情》等个人演唱作品光盘。有些音视频被上传到网站,广泛传播。但我在调研时却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黎族居住较为集中地很少出售或出租黎族音乐光盘。

  民族地区的学校对其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状况,直接反映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存状态。对此,我也重点调研了黎族学生较多的海南省第二中学、三亚市荔枝沟小学和过岭中学、海南五指山市第三小学、海南保亭县第一中学。从调研分析看来,各学校情况基本相似。师资方面,音乐教师的来源多为海南省内师范院校毕业生,未受到有关黎族民间音乐的专门教育。除海南琼州学院附属中学外,均无海南乡土教材或黎族民间音乐相关教材,而有些黎族学生基本不会唱黎族民歌。

  场馆传承主要是指利用博物馆、文化馆及相关培训机构作专门的音乐培训,以传承黎族民间音乐。有几个例子,2001年4月,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举办首届海南黎族歌手培训班,数十名黎族歌手学习黎族传统民歌和新民歌约60首,这推动了对黎族民歌的传授和继承。之后,还有一些机构在保亭黎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自治县、五指山市等少数民族市县开展黎族民间音乐培训活动,有一定效果。

  产业化传承是对民间文化较好的传承方式之一,黎锦产业开发的成功即是实例。海南建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也正着眼于此。然而,已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首批名单中音乐舞蹈类缺项。

  在这里,我们应该要意识到,黎族民间音乐正面临着严重的传承断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面临失传险境。

  原因:

  失去原有文化生态环境及功能丧失

  第二块内容,我们来谈谈造成以上现状的一些原因。

  海南黎族民间音乐失去原有文化生态环境是由社会变迁造成的。现代社会日益频繁的物质交换与文化交流,使黎汉两族的融合加快。随着物质的现代化,黎族社会逐渐远离传统文化,从物质到精神生活融入现代生活方式。

  在学校教育普及前,家庭教育是黎族民间音乐传承的重要方式。通过儿歌、宗教仪式歌等民歌的传授,黎族人学会很多基本的生产、生活知识。现在,黎族人从小接受正统的学校教育,在学校学唱的是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年轻的父母不会唱黎族民歌,所以,如果试图通过家庭教育传承黎族民间音乐,显然不现实。

  民间音乐具有封闭、阴柔的农业文明属性,与现代音乐相比,其音乐形态具有节奏自由、速度缓慢、音域相对较窄、音量较小等特征。而有些传统民歌用词较为古老,就造成了一些年轻人听不懂,也不喜欢学。民间音乐所表现的也多是农业文明的生活形态,距离民间音乐的承接者——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较远。此外,受城市化影响,大批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只留下老弱妇孺勉强支撑,大批青年离开乡村,意味着黎族民间音乐失去承袭的对象,这也就直接导致了黎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出现断裂。

  随着社会的变迁,科技的发展,现代数字化电子设备的普及,旧有的生产、恋爱、娱乐方式消失,音乐民俗事象随之消失,传承自然断裂。生产方式的改变,劳动歌首先失去功能。如封山育林,砍山种山栏的生产方式消失,砍山、打猎前祭山神的歌失去功能不再传唱。而在生活中,年轻人找对象也不像过去以是否“能说会唱”为标准了,而是通过打工相识相爱,缔结婚姻。

  黎族民间音乐正面临着被当代黎族青年人视为落后急于摆脱的危机。本应传授本族文化的黎族中老年群体被现代社会“继续社会化”而自卑感,渐渐退出民间音乐舞台,“传”者无续;年轻一代远离本民族传统生活,崇尚时尚的现代流行音乐,“承”者不继。我就曾参加过五指山市什翁村的婚礼,在婚礼上,黎族人不敢登台唱黎歌。

  全球化的社会变迁导致黎族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以致于黎族民间音乐的功能消失。失去功能的黎族民间音乐被釜底抽薪,犹如无源之水,直接导致黎族民间音乐传承的断裂。

  对策:

  政府引导、社会各界配合、黎族居民自觉

  在分析了原因后,我们来为之找找对策。

  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是社会各界探讨较多的,它的传承与保护也是世界性的难题。针对海南黎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政府拥有民间所不具备的资金、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处于主导地位,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在以下方面加强。

  首先,注重发挥传承人的作用,实现更广泛地传承。民间音乐代表性传承人起到的既有传承作用,又有导向作用。他们享受政府的补贴,有传承的义务,也是一种荣誉,这种荣誉能够激发出黎族人对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一种自信与自觉。在继续发挥代表性传承人的基础上,注重发挥一般歌(乐)手的传承作用。应重新审视未列入“非遗”名录的民间音乐和非代表性传承人。

  其次,利用现代科技设备,深入挖掘、全面采集,建立海南黎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库,实现数字化传承。《黎族民歌三千首》已统计出黎族民歌至少有76种旋律音调,但实际蕴藏的远远不止这些。还有许多尚未列入非遗名录的黎族民间音乐,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传承和保护。海南建省之后民歌、器乐、舞蹈集成的相继出版,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但记录歌(乐、舞)谱,割舍民间音乐舞蹈背后的文化,是为学界公认的一大遗憾。建立数据库,采用影像记录的方式,不仅是音乐本体,要连同音乐背后的文化一起整体录入为当务之急。目前许多民间歌(乐)手尚健在,而科技的发展为使用数字设备建立数据库提供条件。黎语数据库已经在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立项,而黎族民间音乐的数据库建设尚未提上日程。海南黎族民间音乐数据库与文艺集成·海南卷一起将成为子孙后代留下永久的“文化符号”,既可为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依据,又可实现审美的转化,为海南民族风格的音乐创作、舞台表演服务,还可转化为旅游商品,社会与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第三,鼓励创作、表演具有黎族民族风格的歌舞活动。国内很多少数民族风格的流行歌曲创作、表演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卓有成效,许多作品成为流行全国的精品:蒙古族风格的《吉祥三宝》和“凤凰传奇”组合演唱的大量代表作品、藏族风格的《走进西藏》等不胜枚举;四川电视台曾出重金,悬赏10万元征集藏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当年一首《乌苏里船歌》让中国人都知道赫哲族,“刘三姐歌谣”已成广西旅游看点。反观海南黎族民间音乐的改编、创作,仅限于岛内创作歌曲《久久不见久久见》、《我们是五指山人》、《美不过黎家三月三》、《捡螺歌》和歌舞音诗《达达瑟》、《黎山魂》及人偶剧《鹿回头》等,精品不多。政府相关部门可加大奖励力度,面向全国,通过比赛等方式征集具有海南民族风格的歌舞精品,振兴海南民族音乐的创作。

  第四,引导电视台、电台、网络等媒体及机场、车站等窗口单位播放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使游客及本地人在候机、等车、购物、住宿、餐饮等公共场所消费时,欣赏到优秀的海南黎族民族民间音乐,起到“润物细无声”效果,并激发黎族人的自信心。

  第五,编纂黎族民间音乐教材,在黎族地区开展“黎族民间音乐进课堂”活动。在编撰过程中,除重点参考《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海南卷》《黎族民歌三千首》等权威书籍之外,挖掘黎族文化,把民间习俗、传说故事等内容作为民间音乐背景打入教材。在此基础上,精心整理,编写出最能体现黎族音乐特点,最便于操作,直观性强的代表性乐种、舞种,供学生欣赏和实践。

  第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黎族民间音乐回归传统民俗。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措施,由琼南各市县及乡镇具体实施,在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鼓励黎族民间回归传统民俗活动。可选择在交通便利的乡村开展示范点,对于按照传统优良习俗举行婚丧嫁娶礼仪的农户给予一定资金奖励或补贴,政府派出相关部门的人员不定期地亲自到场慰问或祝贺,形成回归传统民俗光荣、唱奏黎族民间音乐自豪的局面。活动铺开后,及时挂牌“黎族民俗文化示范乡镇(村)”。

  黎族民间音乐文化类传承村及“示范乡镇”挂牌后,及时跟进民俗音乐文化乡村游,实现黎族民间音乐的产业开发。借鉴傣族民俗旅游模式,推出“吃一餐黎家饭,学一首黎家歌,做一天黎家人”活动,顺势推出包括“农家乐”在内的“黎族风情”旅游区,在有效解决黎族民间音乐传承断裂难题中带动黎胞脱贫致富。我所提的这个做法其实与2013年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吻合。

  改变海南黎族民间音乐日渐式微的现状,实现其有效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大力引导、社会配合、黎族居民自觉共同完成。

(编辑:李琳)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