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梨园名菜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民国时期的菜谱 民国时期的梨园名菜谱

民国时期的梨园名菜谱

2024-06-24 07: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姜妙香先生是京剧“小生三虎”之一,傍着梅兰芳先生唱了一辈子戏,塑造了无数经典,更是梨园界出了名的美食家。他自幼学艺于云酥堂,那是清末时一种以戏曲演艺为主的饭庄,但云酥堂的精致佳肴又闻名京城,也可以说姜先生打小儿便尽得美食之道中的精妙,一辈子各种高档宴席吃过无数,但他却单单独爱北京的小吃,爆肚。

爆肚虽然名为“小吃”,却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它不是只为填肚子的“手拿食”,而是专为解馋的闲食。过去,卖爆肚的小摊出售的基本都是羊肚,新鲜的羊肚刷洗干净,大致能分出肚领、葫芦、肚板、散丹、肚仁等将近10个部位,都铺在一块大冰盘上保鲜,食客来了,都是现切现爆。滚开的水,拿着笊篱把切好的羊肚在水里焯熟,是生了也咬不动,火候过了也咬不动,不下几年的功夫,是爆不好的,之后再蘸上麻酱小料,脆嫩清香。

过去,爆肚这东西是穷有穷吃法,富有富吃饭,穷人吃肚板,花不了几个钱,但肚板是羊肚里最老的地方,口感是吃不出什么了,但借个羊肚的香味,囫囵咽下,就个烧饼,算是顿不错的饭。富人吃爆肚则完全不同,讲究的是吃肚仁,肚仁是肚领里面的那一层,又脆又嫩,产量极小,一盘肚仁大概要用上好几只羊,所以价钱也极贵,按现在的观点来看,要说享受爆肚,还是富吃才充分。同一种吃法,不同的部位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大概当年姜先生吃的就以肚仁、散丹为主。据说当年,凡姜先生在吉祥戏园有演出,准要去旁边的东安市场吃“爆肚王”,按姜先生的话说,吃顿水爆肚,再听段赵霭如的相声,能消痰化气。

前些年,票房演出之后,大家总喜欢去南城的醉乡苑聚会,醉乡苑是家梨园行常聚会的涮肉馆,店里除了涮肉卖的好以外,炸窝头片也特别受欢迎。当然,单吃炸窝头片其实意思也不大,主要是抹上用葱花香油拌的臭豆腐,那才叫一个好吃,久在那里吃饭,也不免看到很多当代的戏曲名家也深嗜此味。其实,爱吃臭豆腐也算是梨园界的传统了。清末民初的时候,有位名丑王长林,爱吃臭豆腐在戏曲界是出了名的,据说王先生在世的时候,只要是北京四九城里的臭豆腐,他一尝就知道是谁家做的,风味特点是什么,发酵的程度有几何,大概跟现在的很多酒类的品鉴师类似,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了。

王老先生不仅是臭豆腐的品鉴专家,还是烹饪专家,他的二儿子一代名武丑王福山说,老先生当年能用臭豆腐做出一整桌席面。这个就更厉害了,我们常听说全羊宴、全蟹宴、全猪宴、全鳝宴,以同一食材做出不同的花样,猪羊这些肉类,根据不同的部位做出不同的味道和口感,已经很不容易了,用臭豆腐做一桌菜,可就更难了。不仅豆腐本身也分不出什么部位,而且因为是臭豆腐,所有的味型也基本一致,虽说王福山先生只是半开玩笑地说,但别说做出几十个菜的一桌席,能做出十个八个的臭豆腐菜已经很难得了,只可惜这个事只存于梨园掌故,没有留下具体的做法,哪怕有个菜名都是好的。

言菊朋之女言慧珠

京剧大师和小吃的故事非常多,一方面旧时梨园贫苦出身的人多,虽然后来成名成家,但对于幼年时的美味总是念念不忘;再一方面小吃虽然简单,但有很多品种也是各个阶层都喜闻乐见的美食,比如四大须生之一的言菊朋,正蓝旗蒙古玛拉特氏后裔,世家子弟出身,虽说后来因为生计而下海,但小时候也是吃过见过的,据他说他最爱的早点便是清豆浆不放糖,用两块椒盐薄脆泡在里面,据颜氏说有说不出的美味。我常想,其实最能打动人心的美食一定是简单的,虽说我们也常常为做工繁复的大菜而惊叹,但多么精美的大菜可能一辈子吃一次也就差不多了,我们心心念念的还是那些平日里最常见的解馋小吃,特别是身在异乡的时候,思乡的情感大半也都附着在那些家乡的小吃上,我那年从外地回北京的时候,就差点为了那口烧羊肉掉眼泪,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那些京剧大师们总和小吃有着不解之缘吧。

作者红小豆馆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全文均为本人原创,禁止随意转载

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留言联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