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旗袍的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民国女旗袍造型 近代旗袍的发展

近代旗袍的发展

2023-03-16 09: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旗袍在我国深受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喜欢,在民国也被国民政府认定为“国服”。本文主要讲了旗袍产生的年代,以及新事物产生以来伴随的争议。多种原因促进了旗袍的传播和影响范围的扩大,旗袍在女性的心中的地位也逐渐上升。信息报刊逐渐发展的情况下,旗袍也经常成为热搜。作为中西结合的产物,旗袍图案样式的设计也有很多创新,服装与艺术也紧密的结合,如东方的写实风格与西方的写实风格。学者根据遗留的服装文物也进行详细的观察和研究,得出很多成果。

关键词:民国时期,旗袍,中西文化

光滑贴身的布料包裹着女人身体的曲线,千姿百态,妩媚中又不失优雅,一刹回眸,便惊倒一片琼楼。许多年日过后,旗袍成为东方的标志,旗袍成为中国的国服。当世界上的很多人看到旗袍,便联想到中国这个富有独特韵味与魅力的国度。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同一个国家经历千百年的变化,辛亥革命打破封建制度的束缚与禁锢,人们的思想解放了,不再朝拜千岁万岁,慢慢去追求自由、民主与平等,跟随西方的思想,把封闭已久的思想解放出来。社会也日新月异,人们的服装也变得多样化,人们追求更多的新奇与时尚。每一个时代有不同的象征,服装历史的长河中,旗袍留下了夺目的一笔。

说起旗袍大家都很熟悉,那么旗袍又产生于什么时候,又有什么样的因素推动它的产生,旗袍有什么样的特点。旗袍的设计灵感又来自哪里,旗袍为什么能成为中国的标志呢?

黄玉洁的文章《从民国报刊观旗袍之发展》从当时民国的各种报刊中了解到旗袍原型是满族旧式服装,在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对旗袍的争议不断,认为旗袍有伤风化,是亡国之服。尽管最初的旗袍被国民痛批,但依旧阻挡不了旗袍流行的趋势,后来也有女性为旗袍发声。旗袍深得女性的喜爱,刘伟和张竞琼的文章《近代中式服装对西式服装造型元素的吸纳——从传统旗袍到改良旗袍的演变》讲到了旗袍的改良以及从西方得到的创意灵感,与服装相结合。龚有月的文章《晚清传统旗袍与民国改良旗袍纹样比较研究》通过对国家收藏的旗袍进行对比观察,测量,详细讲解了旧式旗袍和新式旗袍的不同风格,总结旧式的旗袍是写实风格,新式旗袍为写意风格。通过学者不同角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近的走进旗袍,了解旗袍。

清王朝战败在英国和外国列强的炮火下时,民众是惊恐的,但是也是震撼的,慨叹西方炮火强大的同时也认为西方的其他东西都是好的,国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掀起了崇洋的思潮,欧美之风愈演愈烈,如“洋枪”、“洋车”、“洋装”、“洋表”、“洋餐”,洋人的东西遍布社会方方面面,众人趋之若鹜。这种思潮促进偏见的产生,但是也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近代的新文化运动,也促进各方面的解放,服装的变革也是社会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被称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的旗袍也应时而生。西方走进中国,带来了侵略也带来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革新也加速了通讯、传媒的发展,如纸质媒介的流行、电影的兴起、广告的开启为时装流行传播与交流创造了条件,人们能够了解最新的时装信息,追寻潮流。

当辛亥革命推翻了大清的封建王朝,人们的社会生活也跟着革新。女性服装界出现了旗袍,但是旗袍的出现却颇有争议,满族妇女的服饰是旗袍的原型,有的人认为新的旗袍的出现是亡国满族的形象。当时的民国民刊《大世界》有文章对旗袍多有批评之辞,认为这是满族亡国服。上海的妓女也多穿旗袍摇曳于歌舞场所。当时的人们很不理解,觉得有伤风化。刚开始只是满洲女子和妓女穿旗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汉人妇女,时髦女子争相穿着,旗袍非常流行。但当时还有很多人认为满族与清朝分不了家,与满族有关的一切都是封建余孽,所以很多人对旗袍并不赞同。旗袍的裸露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冲,很多人不能接受。

但是旗袍却在新的思潮中越来越流行,势如破竹。和传统宽大、繁复的样式相比,旗袍更加简练、实用,可以凸显女性独特的美,促进女性个性的解放。不同的等级的社会阶层都可以穿旗袍,经济实惠而又促进了平等观念的传播。旗袍由社会扩散到学校,从城市扩散到乡村,扩散速度非常快,扩散范围非常之广。当中山先生安葬时,女性穿上旗袍作为国服。1929年四月十六日国民政府颁布《国民制服条例》,将旗袍定为国家礼服,得到官方认可的旗袍在此后更是风靡一时。【1】

旗袍从旧式服装改良到新式服装需要一个过程,那么设计的灵感来自哪里呢?改良之前与改良之后又有什么样具体的变化呢?据研究表明,改良后的旗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吸纳西方造型元素。据学者研究,旧式旗袍是满汉交融的产物,旧式旗袍具有结构简单、造型宽松、腰身平直、袖长至腕、衣长至踝、重镶复滚等特征。传统旗袍基本形制相差不大,旗袍上不存在收腰与省道,袍身宽松,廓形平直。传统旗袍的裁剪结构采用传统的“十字裁剪法”,所谓十字裁剪法,是挃前后衣身与两袖前后左右对称连裁,前后衣身与袖子为同一块面料裁制。据学者研究,西式服装造型元素对旗袍的变革起到推动作用,西式服装窄小修身,收胸省、腰省,一般为装袖,袖身紧窄,凸显女性的形体体美。对人体的各部分进行包裹塑造各衣身裁片分开裁剪,一般采用“立体裁剪法”或者“平面裁剪法,” 有的改良旗袍还在大襟上装有西方的拉链、垫肩、揿钮等,代改良旗袍形制主要是立领,右衽,连袖接袖或无袖,装袖较少,收腰,两侧开衩,圆摆或直摆,衣长及膝至踝。【2】

那么旗袍的纹样设计灵感又来自哪里呢?殷安妮以《清宫后妃氅衣图典》中晚清旗人女性穿着的氅衣和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藏品中20世纪20—40年代的改良旗袍为调研对象,列举旗袍纹样所运用的动植物花卉纹样,具体阐述传统旗袍纹样在清代社会审美风潮下呈现出的写实风格,以及改良旗袍纹样受西方设计艺术思潮影响所呈现的写意风格。【3】不同的风格特点和当时的社会审美以及艺术风潮有关。龚有月的文章《晚清传统旗袍与民国改良旗袍纹样比较研究》中通过研究当时的服装对旗袍的写实和写意的风格有相关的介绍。

文中提到“晚清传统旗袍所使用的动植物花卉纹样也,常与几何纹组合搭配,其组合方式一般以几何纹构成框架作底,由精致的动植物花卉纹图案进行点缀和丰富构图,整体风格呈现出写实性。代从壁毯纹样到服装纹样和器物物件等纹样上,都能见到各类写实风格的纹样。改良旗袍纹样的写意风格则受到西方设计艺术思潮的影响。首先是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装饰艺术对曲线与直线、具象与抽象的形式进行了探索,特别是对简单的几何外形的热衷,给予1920年代的服装设计师们很大的启发”其次是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现代主义运动为1920年代女装彻底抛弃传统审美转而强调服饰的机能性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理论支持’现代主义遵循功能决定形式,以及‘少就是多’‘无用的装饰就是犯罪’的设计语言。在这样的艺术设计思潮影响下,服饰纹样抛去了‘无用的’‘繁杂的’装饰,纹样审美趋于抽象概括。传统的旗袍衣身纹样以刺绣表现,同时以写实风格为主,对比之下,改良旗袍的面料多以印花纹样呈现,纹样侧重于表现写意。改良旗袍中的动植物花卉纹样也是常见的题材内容。相较于晚清传统 旗袍的动植物花卉纹样,民国改良旗袍的动植物花卉纹样经过概括化处理后,呈现出写意风格。如20世纪30年代的橘色丝绸花卉纹丝绒无袖旗袍, 虽然是通体的大朵花卉纹样,但花朵的形态做了弧线概括,省略了许多细节呈现,花朵中间类似剪影的简洁廓形设计则呈现出写意之美。另另一件同时期的棕色丝绸花卉纹丝绒半袖旗袍,其通体纹样似花非花,似树非树,概括的剪影形态装饰衣身又充满意象之美,这与晚清传统旗袍纹样注重写实的风格截然不同,同时,这一簇簇抽象的花卉纹样肌理效果极为突出,丝绒厚重的材质特性与棕色丝 绸柔软轻薄的材质特性产生了强烈的虚实对比,让这件改良旗袍的纹样更加富有变化。改良旗袍纹样中也有动植物花卉纹样与几何纹 样组合搭配使用的情况。改良旗袍的几何纹样通常是条纹、格纹及由直线和弧线组合构成,另外还有三角形、圆弧形、曲线形及万字回形纹的变形组合”。【4】作者通过具体的调查研究也对写实和写意另种风格进行详细的对比,简单介绍两种风格的来源,是写意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旗袍的出现促进女性的思想解放,女性也可以追求自己选择的权利,发展自己的个性,去展现更好的自己,另外也丰富人们的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对于东西方而言,旗袍有文化兼容独特的美。在一个时代里,旗袍惊艳了凡生。

参考文献

[1]黄玉洁,从民国报刊观旗袍之展[J].2022年第2期51-53,74,共4页

[2]刘伟 张竞琼,近代中式服装对西式服装造型元素的吸纳——从传统旗袍到改良旗袍的演变[J].2022-01-01年, 35卷, 001 期

[3]殷安妮,清宫后妃氅衣图典[J].:故宫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

[4]龚有月,晚清传统旗袍与民国改良旗袍纹样比较研究[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第51-54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