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一根“大黄鱼”,放到现在,大概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民国一银元等于现在多少人民币 民国时期的一根“大黄鱼”,放到现在,大概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民国时期的一根“大黄鱼”,放到现在,大概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2024-07-10 06: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曾经奋发有为的黄包车夫在连续多次被夺走辛苦积攒的钱财后,终于沦入世俗,浑浑噩噩度日。

烽烟四起,有志之士奋起反抗,学生走向街头。在赤旗的指引下,以血泪铸中华。

这些,都是民国。民国的底色,是复杂的,苍凉与热血交织,构成了那个独一无二的时代。

“大黄鱼”,也就是金子,就是那个混乱的时代中,人们的“硬通货币”。

那么,为什么那个时候金子的认可度比货币高呢?当时的一根“大黄鱼”的购买力有多少?大概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本文将掀开民国时期的神秘面纱,带你深度揭秘这些问题。 点个关注,一起来看下吧。

成为“硬通货币”的时代背景

在那个时代,我们经常听到的货币就是“大洋”,也就是银元。银元起源于十五世纪时的欧洲,乾隆时期被引进中国。

民国时期,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其中就包括公布货币条例,铸造印发刻有自己头像的银元。

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袁大头”。但众所周知的是,民国时期军阀割据,一朝天子一朝臣,很多军阀也在印刷自己的货币。

这就导致,在不同的地方,很多货币是不能通用的。老百姓辛苦积攒的钱财,因战乱而被抢夺或者失效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

尤其是民国后期,国民党内部的大官僚大资本家,为了掠夺钱财,发动战争。不惜丧心病狂地把把罪恶之手伸进老百姓的“钱袋子”里。

他们不断印刷、发行货币,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极速下降。到建国初期,人们去买粮食,都得背一麻袋钱才能买到。

在这个时候,像黄金这种不容易贬值的硬通货币,无疑就成为了人们保留资产的首要选择。

至今依旧价值高昂的黄金

不得不说,当时选择囤积黄金的那部分人,都是明智的。即使是在今天,黄金的价值依旧高昂,可以说是很“保值”了。

“大黄鱼”这一说法首先出自上海,后来才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开来,意思是金条。一根金条的重量约为300克。

在当时,“大黄鱼”的购买力是惊人的。一根大黄鱼基本就可以买一套很好的房子了。

即使是将整根金条拆分的“小黄鱼”,也可以购买很多物资和好几亩地了。

即使在今天,按585一克的金价来计算,大约可兑换人民币17万5500块钱。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也是相当大一笔钱了。

而且现在的“大小黄鱼”,已经不单单只作为货币使用了,它们成为了一种收藏品,价值更是节节攀升。

跨越时空的“保值”

那么?为什么跨越了时间和空间,金子的价值依旧这么高昂呢?这跟它贵金属的特性是分不开的。

中国有一句流传很久的话,叫“乱世藏金,盛世古董”,每逢战乱或者饥荒之年,有些家底的人往往都会囤积一些黄金来避险。

黄金自诞生之日起,就因为它的稀缺和耐久,成为人们的通用货币之一。

但是当时的黄金主要还是在亚欧非大陆范围内流通。大航海时期,随着英国等国家的人去世界各地掠夺财产、开展殖民活动。

黄金也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开来,金本位的货币政策初步建立,延续至今天。

黄金的高保值,也让它成为了人们保存资产和避险的一种最佳选择。人们在乱世,就往往会储存一些黄金,避免辛苦多年的财产化为乌有。

这一定律在什么时代都不过时。比如最近随着俄乌战争和国际形势的进一步恶化,金价也节节攀升。

小结:

那段烽烟滚滚的历史已逐渐离我们远去。随着全面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如今的中国,再也没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苦难群众了。

人们现在买黄金,更多的是为了资产投资和升值。就跟买股票、买基金一样。

但关于这段苦难历史的回忆不应该被忘却。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奋发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吾辈义不容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