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铜器的保护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民俗风情内容 浅谈青铜器的保护

浅谈青铜器的保护

2024-04-25 10: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青铜器保护修复必须在文物保护修复的理念和原则指导下进行,根据国际修复理念和我国的传统修复理念相结合,以《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规定,对青铜器进行保护修复。

1.传统保护方法

(1)控制环境,对于青铜器而言,干燥的环境保存是器物安全稳定的前提条件。如果存放在相对湿度在40%以下,温度在18℃~24℃,无氯环境中,其内部结构是相对稳定不发展的,其锈蚀不扩散蔓延。

(2)除锈去污

青铜器的铜锈,应予区别性地保留与清除。铜锈一般分为无害锈与有害锈两种。青铜器受水侵土埋及空气的影响,表面产生变化,形成了保护层使之不再继续腐蚀,增添了古雅之色,是年代久远的象征,这是俗称的无害锈。所谓有害锈也叫粉状锈,这种锈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会形成盐酸,不断腐蚀青铜器,对器物有致命的伤害,俗称青铜病,必须彻底清除。

A、清洗法,即将青铜器置于装满蒸馏水的容器中进行浸洗,可清除器物表面的泥污,同时可溶出可溶性无机盐。

B、工具法,根据器物锈蚀状况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工具。常用的有毛刷和雕刻刀,不锈钢医用手术刀等器械,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直接操作。遵循由软到硬、由轻到重的原则。主要用于暴露在器物表面的粉状锈,特点操作简单,方便灵活;缺点,耗时、损伤。

C、喷砂法,是利用压缩空气带动一定尺寸的沙粒,喷射到锈蚀的器物的表面与锈蚀层碰撞摩擦,达到除锈的目的。它高效快速但处理后的器物表面会形成一定的粗糙度,这就要求操作者具有一定的操作经验。

D、果酸去锈法,利用乌梅或山楂、红果等主要原料,将其调成糊状物,粘覆于青铜器锈蚀表面,经过一段时间即可除锈去污。特点时间长,伤害小。

(3)整形技术,就是纠正变形的青铜器。相应的方法有模压法、撑拉法、捶打法、加热法等。青铜器修复专家胡家喜采用“加温矫形”成功修复了盘龙城商代墓葬的一件青铜鼎。该鼎后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是目前商代早期最大的铜圆鼎。

(4)补配技术,是传统青铜器修复技术中复原残缺部分的重要技术。补配就是根据铜器种类、形状、残缺部位,打制补配和铸造补配,对青铜器缺失的部分进行复原。文物修复专家杨晓邬,在修复三星堆、罗家坝出土的青铜器时,既采用传统的石膏翻模技术,又采用硅橡胶翻模技术,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焊接技术和粘接技术,是青铜器修复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复原器形的理想方法。有锡焊、镉锌钎焊法,分别适用大小不同的连接点。有些器物的残损是靠焊接无法完成的,因此应用中药白芨及漆片、榆皮、环氧树脂等粘接达到连接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铜质较好的器物采用焊接方法,对铜体矿化、材质已不具备焊接的器物采用粘接法。

(6)锈色做旧技术,为青铜器修复最后一道工序。方法不尽相同,工艺也千差万别。如“漆地磨光”,首先用酒精浸泡漆片,现在称之为“虫胶”,再用虫胶调和多种不同的颜料做成铜器的地子。再如“点土喷锈”方法,即在修补的铜器部位,做好地子的部位,点上水调泥土用牙刷拨喷,待土干后,再用牙刷往上拨各种锈色,待锈牢固后,用水刷洗,使泥土掉落,只剩下做上的锈。这种“点土喷锈”的方法,使残破铜器的修补处,既有假地子,又有假锈的部分,做出的效果非常逼真。现在这两种修补的方法仍在青铜器的修复中使用。比如紫胶与松香融化变软后,加入绿锈,涂在器物上,作出玻璃锈。水银锡末混合加以老醋调铜砂末涂于器物上生成古铜色。古人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很多种方法,但随着时代对文物保护修复的不同要求,有些方法已经被淘汰不用。

2.现代科技保护手段

青铜器的成分比例不同,在环境的影响下腐蚀原因、腐蚀机理各异。因此,保护青铜器首先要分析病害的成分再制定相关的保护修复方案。应用现代科技设备方法分析青铜器的成分、结构,为文物保护与修复提供依据,探索文物锈蚀机理,提高文物抵御自然因素损害的能力。

(1)机械法:常用的有超声波法、激光法、X射线、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仪等。

A、超声波法,是依据超声波振动原理制造的超声波清洗器对青铜器表面硬结土、锈蚀产物等进行清除。

B、激光法,利用激光机发射的激光束,作用于青铜器腐蚀层,所产生的光热效应使锈垢熔融汽化,而脱离铜器,同时不会对器物产生损伤,达到除锈去污的效果。激光清洗可以根据锈蚀程度控制清洗强度,适用各种表面污染物的清洗,同时不损伤器物本身,正逐步取代传统清洗工艺。

C、X射线,是1895年德国物理学教授威廉·孔拉德·伦琴发现的,X光是一种有能量的电磁波或辐射。当高速移动的电子撞击任何形态的物质时,X光便有可能发生,具有穿透性,对不同密度的物质有不同的穿透能力。应用在文物保护中是在20世纪70年代,现在已经成为文物检测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1988年山西曲村晋文化遗址发掘出一件青铜鸟尊,被盗墓贼炸药所伤残损严重,后北大教授胡东波通过X光技术检测,充分了解鸟尊的铸造工艺、腐蚀程度等基础信息,修复后的鸟尊成为国宝级文物同时也成为山西省博物院的“镇馆之宝”。199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使用X射线能谱仪研究了古代鎏金工艺,并证实部分古代错金工艺,实际使用的是鎏金技术。1965年在湖北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践剑,经X射线萤光分析得知,其剑身为铜锡合金,并经过了硫化处理,因而美观耐蚀,锋利如故,从而证明了古代青铜器存在有硫化处理工艺。此方法的优点是:测定元素的范围广,分析简便快速,无须破坏样品。

鸟尊:高39,长30.5厘米。尊作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头微昂,圆睛凝视,高冠直立。

D、透射电子显微镜是早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电子显微镜,广泛应用在生物、医学、地质、冶金等材料科学领域,用来研究物体表面的微观结构、固体颗粒的形状、大小、粒度分布,以及样品各部分对电子的散射能力等。由于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大、分辨本领高,可应用于观察青铜器的成分分析。

E、激光拉曼光谱仪,用于研究物质成分的判定与确认,可测定分子结构,使用可调激光器的拉曼光谱仪用于微量分析,也可用于无机物和单晶的结构分析。可在青铜器保护过程中检测分析器物上的腐蚀产物,对青铜器锈蚀的机理进行探讨,以利于采取正确的、有效的保护措施。

(2)化学法:随着大量的化学方法在青铜器保护中的应用成功,现在被广泛应用的方法主要有:电化还原法、酸性溶液法、倍半碳钠法、BAT法等。

A、电化还原法,利用还原剂与电解质调成糊状,敷于锈蚀部,待反应结束后,擦去,用蒸馏水反复擦拭,去除残余试剂。

B、酸性溶液法,针对锈斑严重的青铜器,采用试剂10%醋酸或15%~20%柠檬酸溶液浸泡器物,隔1~2天换新鲜溶液,观察器物,之后把5%氢氧化钠中和,用蒸馏水清洗。

C、倍半碳酸钠法,倍半碳酸钠亦称碱浴浸泡法,所用化学剂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配制成碳酸氢三钠溶液,将青铜器放入溶液中,置换腐蚀层中氯化物,氯化物逐渐替换为稳定的碳酸盐,定期测氯离子,直到检测不出为止,之后用蒸馏水浸泡清洗,去除碱液。这是一种沿用很久的方法,缺点是极其费时。这种方法,通过浸泡腐蚀产物与倍半碳酸纳发生作用,而使氯离子进入溶液中,对保存绿色的铜锈有利,当需要保留铭文、花纹和古斑时,用本法比较合适,所以直至今日还被广泛采用。特点,时间长,对有害锈效果好。

D、BAT(苯并三氮唑)法,BTA是国内外用来保护铜及铜合金常用的很有效的青铜缓蚀剂,用于古青铜器的保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苯并三氮唑是一种乳白色粉末结晶,能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液中,与铜及铜合金形成不溶于水及部分有机溶剂的透明覆盖膜,生成膜比较牢固,有效地隔断金属与腐蚀介质的接触,使器物可以保持原貌。

四、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相结合让文物更好地发挥社会价值

我国的青铜器修复技术具有成熟的传统工艺,有一整套传统的修复青铜器技术,青铜器整形、去锈、补配、粘接、花纹鏨刻、焊接等技艺较为娴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现代保护方法及材料在青铜器保护修复中大量的应用也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现代科技保护主要是通过现代科学仪器分析、化学试剂来作用于青铜器本身达到去污除锈、封护缓蚀等目的保护。各具特点的保护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有效结合的成功诠释,是服务于青铜器健康保存的前提。

我国的青铜文化发展演变具有多重特点,其地域、工艺、历史是古代青铜器保护传承所要把握的关键性问题。要将青铜器铸造精良、造型端庄典雅的一件件呈现在大众面前需要众多学科共同协作努力,把国之重器保护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洪镁《妙手呈金 我在博物馆修青铜器》。

2.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编《博物馆青铜器文物保护技术手册》。

3.国家文物局国家鉴定委员会《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图例 铜器卷》。

作者单位: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来源:《文物世界》 2018年第6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