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民俗文化的研究性课题 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2024-07-11 21: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36页珍藏版)》请在维思文库上搜索。

1、.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设计案研究课题名称: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设计者姓名叶所在学校电白县林头中学所教年级Word 资 料九年级研究学科语文联系13727785185电子44070396qq.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很多传统节日已被人们逐渐冷落、淡忘,反而国外的一些节日正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相反, 对于外国的一些节日就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通过探寻,力图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在教学中向

2、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让学生传承民族文化。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理解语文就是生活。(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式,培养学习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3)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初步培养学生探索社会文化现象的能力。(4)让学生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传承民族文化, 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5)让学生对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 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3、课题介绍这是源于初三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中献给教师节的一份特殊礼物,是开学第一安排进行的自主探究

3、活动。这个课题与学生本身生活息息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有很 多,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等。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希望学生能探究节日的形成、发展、 传承等。 让学生更熟悉了解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姆目标分类法)进行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法的阐述)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 有影响的因素。)学生的共性表现在:1、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学生是林头中学初三级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富有 创新精神。2、在知识能力面,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够熟

4、练运用网络和图书室查找所需资料。学生对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比较熟悉。学生的差异有:1、学习能力高底不同,沟通和交际也不同,个体之间存在能力差别。2、学生初次接触探索性问题,对如开展研究性学习较陌生。学生综合素质高低不等。四、研究的问题、容和法(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容的 研究、采用什么研究法来达成这一目标)1、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了解中国民风民俗来历的基础上,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积极参与并设计 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3通过走进“研究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增强学生与社会的 联系、与民族文化的联系,培养思考、探究的能

5、力。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 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1、做好查找资料的容记录、采访人物的记录、写好活动体会心得。2、撰写调查报告,图片展示,举行报告会。3、学生制作宣传画报和手抄报。六、资源准备教师准备:资料前期收集,推荐书目、。征用学校电脑室、图书室。学生准备:1、相关调查问卷,访谈记录表。2、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视频,网络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和网址。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法)1、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2、了解本课题的

6、学习目的意义。3、学习了解本次活动的步骤、法 、 各项要求和要注意的地。1、出示一组关于民风民俗的照片,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民风民俗, 激发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2、让学生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步骤、法和要求。3、组织学生对研究课作提问和谈想法。1课时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择课题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有什么传统习惯?又有哪些民俗文化?指导课题定位12课时成立课题组1、学生根据兴趣选择研究容。2、根据学生的选择容分出小组。1、出示研究容。2、指导小组分工。形成小组实施案1、小组分配各人的职务。2、制定计划。3、形成案。审核活动案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1、收集资料,设计相关调查问卷,整理

7、资料。2、撰写总结,准备展示,制作宣传板报。1、介绍书籍、等资料收集指导。2、随时协作监督各组组员配合工作。3、为学生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一个星期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研究性学习设计案研究课题名称: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设计者姓名叶所在学校电白县林头中学所教年级九年级研究学科语文联系13727785185电子44070396qq.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很多传统节日已被人们逐渐冷落、淡忘,反而国外的一些节日正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

8、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相反, 对于外国的一些节日就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通过探寻,力图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让学生传承民族文化。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理解语文就是生活。(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式,培养学习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3)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初步培养学生探索社会文化现象的能力。(4)让学生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5)让学生对民族的传统文化

9、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 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3、课题介绍这是源于初三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中献给教师节的一份特殊礼物,是开学第一安排进行的自主探究活动。这个课题与学生本身生活息息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有很 多,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等。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希望学生能探究节日的形成、发展、 传承等。 让学生更熟悉了解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姆目标分类法)进行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法的阐述)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

10、 有影响的因素。)学生的共性表现在:1、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学生是林头中学初三级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富有 创新精神。2、在知识能力面,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够熟 练运用网络和图书室查找所需资料。学生对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比较熟悉。学生的差异有:1、学习能力高底不同,沟通和交际也不同,个体之间存在能力差别。2、学生初次接触探索性问题,对如开展研究性学习较陌生。学生综合素质高低 不等。四、研究的问题、容和法(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容的 研究、采用什么研究法来达成这一目标)1、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了解中国民风民俗来历的基

11、础上,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积极参与并设计 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3通过走进“研究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增强学生与社会的 联系、与民族文化的联系,培养思考、探究的能力。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 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1、做好查找资料的容记录、采访人物的记录、写好活动体会心得。2、撰写调查报告,图片展示,举行报告会。3、学生制作宣传画报和手抄报。六、资源准备教师准备:资料前期收集,推荐书目、。征用学校电脑室、图书室。学生准备:1、相关调查问卷,访谈记录表。2、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视频,网络关于中

12、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和网址。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法)1、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2、了解本课题的学习目的意义。3、学习了解本次活动的步骤、法、各项要求和要注意的地。1、出示一组关于民风民俗的照片,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民风民俗, 激发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2、让学生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步骤、法和要求。3、组织学生对研究课作提问和谈想法。1课时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择课题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有什么传统习惯?又有哪些民俗文化?指导课题定位12课时成立课题组1、学生根据兴趣选择研究容。2、根据学生的选择容分出小组。1、出示研究容。2、指导小组分工。形成小组实施案1、小组分配各人的职务。2、制定计划。3、形成案。审核活动案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1、收集资料,设计相关调查问卷,整理资料。2、撰写总结,准备展示,制作宣传板报。1、介绍书籍、等资料收集指导。2、随时协作监督各组组员配合工作。3、为学生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一个星期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