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姓”与“氏”的区别,很多人搞不清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氏的产生 涨知识|姓”与“氏”的区别,很多人搞不清楚!

涨知识|姓”与“氏”的区别,很多人搞不清楚!

2024-01-06 23: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

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

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

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姓氏是指姓和氏,

两者本有分别,

姓为大宗,氏为小宗。

秦汉以后,姓、氏合一,

通称姓,或兼称姓氏。

因此姓氏的产生,

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姓与氏的来历

是区别血缘的,是宗族的根本族号,所代表的是氏族的血统,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

中国人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时候就有“姓”了。是跟母亲的姓。“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

,是姓的支系,是姓族的分支标记,氏是源于同一父性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庶子)的开氏始祖的符号标志是大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称呼。

,是部落、宗族的分支,是小宗(支系)的族号,子孙分支,就以氏来区别。他们的姓不变,而以分支的国、邑、地、官、谥、字、业等各自为氏以示区别。在小宗(分支)的划分,有其基本原则,就是“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子孙分出,以其祖为祖,自为小宗。分支后繁衍后代,他就成了本支的祖,他的子孙分别为更小的宗,并且各自为氏以示区别。

姓与氏的区别

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姓与氏的作用是不同的,人人都可有名,但只有贵族才有氏,因为氏是用来分别贵贱的,即所谓的“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在贵族中,“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为姓是用来分别婚姻关系的,即“姓所以别婚姻”。

那么,什么叫做“姓所以别婚姻”呢?简单地说,氏相同而姓不相同的,可以通婚;而姓相同氏不相同的,不可通婚。因为同姓之人皆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

总的来说,姓是用来“别婚姻”的,而氏是用来“别贵贱”的。另外,氏可以改变,而姓是不可以改变的,正所谓“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