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耶溪的若耶是什么意思?宛委山为何叫宛委山?|绍兴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比耶比耶是什么意思 若耶溪的若耶是什么意思?宛委山为何叫宛委山?|绍兴网

若耶溪的若耶是什么意思?宛委山为何叫宛委山?|绍兴网

2024-07-10 04: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传说中的黄帝藏书穴——宛委山

贺知章龙瑞宫记

若耶溪源图

会稽山是中华民族一部厚厚的大书,会稽山一带的历史和文化令人景仰,却又扑朔迷离。会稽山就要创建国家文化公园,会稽山下的禹穴、阳明洞天、龙瑞宫等,一直让人说不清道不明,而周边美如画的山水,也让人无法弄懂其名之义,宛委山为何叫宛委?若耶溪的若耶,究竟是什么意思?我市文史专家吴大新专门创作了《会稽龙瑞宫考》,对这一带的文化进行了独特的解读。

57岁的吴大新在市工商联工作,是浙江图书馆客座教授。2005年他曾创作了文史专著《红月亮》,对《兰亭序》进行了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以十余年之积累,花3个月时间创作了《会稽龙瑞宫考》,在这本书里不仅有你所不知道的龙瑞宫和阳明洞天,还有许多说法令人耳目一新。

日前,记者专门采访了吴大新。

禹穴到底在哪?

禹穴究竟是什么意思?

说到宛委山,其实人们并不陌生。“禹登宛委山,发金顶之书,得通水之理”的传说,绍兴很多人都知道,在许多地方,人们还可看到“东南天柱,号曰宛委,赤帝在阙”的简介。那么,宛委山究竟是座什么山呢?

吴大新说,宛委山是古代典籍中最早提到的绍兴的一座山,最早见于先秦史籍《汲冢周书》之中。宛委两字,字面古雅,颇有深意,其意为四方高、中央低。四方高,中央低,谷也。委是相对于源而言,源是泉所出也,委,流所聚也,宛委山就是四方高中间低的山,宛委山口,原本就是三十六源若耶溪入镜湖之口,正是流所聚也。宛委山为何成为先秦古籍中最早提到的山,那是因为宛委山与黄帝藏书、大禹得书,大禹藏书联系在一起,它与禹穴联系在一起。

吴大新认为,宛委山其实并不是指哪一座山,而是一个东西向的谷地,四面环山,诸峰环耸盘郁,似有深藏,令人恍惚。这四面之山合起来皆为宛委山。

若耶溪的若耶是什么意思?

它是一条什么溪?

“遥闻会稽美,一弄若溪水。”诗人李白曾这样吟咏。

谁人不知道绍兴的若耶溪呢?这里曾是闻名天下的唐诗之路,前来这里游历的诗人络绎不绝。若耶溪还是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十七福地。可是若耶溪的若耶究竟是什么意思,却一直让人一头雾水。

吴大新说,“若耶”二字,系越方言“剡”字的缓读。剡,上古读作{Ziam}。剡古通“艳”字,意为美而长。从音韵上说,“艳”字只偏读了若耶之“耶”音,而《山海经》言会稽山“勺水出焉”,“勺”是偏读了若耶之“若”音。若耶溪是发源于会稽山深处的一条名溪,流径长约40里,水量丰沛,在绍兴这个丘陵地区是“美而长”了,若耶溪是南北流向,北入鉴湖,入口就在宛委山下。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唐玄宗“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剡川之剡,就是若耶。贺知章死后,也就葬在离若耶不远的山头上。

此外,若耶溪边还有射的潭,而射的潭也是五云溪射的潭水府——系天下十八水府之一。

禹穴到底在哪?

禹穴究竟是什么意思?

禹穴在哪,历来说法较多,争议也多。

有人说,禹穴是指大禹葬身之地,也有人说,禹穴是禹得天书之所。在吴大新看来,禹穴就是黄帝藏书篑、大禹探书穴,灵宝五符之出处,是为道教圣地。

那么禹穴在哪呢?

吴大新认为,最初是黄帝藏书穴,亦云“大禹探书穴”,故位置在“其岩之巅”,即山顶之石篑,然后又说禹穴在“大禹藏书穴”,系一危石,中有孔,位置稍下。到了汉末六朝,炼丹人士入驻宛委山,他们找到了禹井,并认定禹穴在其旁,禹穴的位置就从大禹探书穴转到了大禹藏书坎,从山巅拉到了山麓。到了唐宋,因龙瑞宫需要到禹穴投龙简,必须找个十分确切的地点,开始是爬到山巅绝壁崖缝中,后来,投金龙改成投铜龙,道观为图方便就近指定石匮,这一石匮的外表,就是中间有一缝。所以,嘉定进士周弼在《禹穴》诗中就说“但留一线与人窥,未放白云全漏泄。古木苍藤闭莫开,穴中惟听走风雷。”

吴大新说,阳明洞天的入口实际上就是禹穴,镇洞的磐石即飞来石。

阳明洞天究竟是不是洞?

为什么阳明洞有第十洞天

和第十一洞天的说法?

阳明学已成为国内外哲学研究的热点,王阳明所钟情的阳明洞天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阳明洞天是道教三十六洞天的第十洞天,它就在会稽宛委山内。

吴大新说,唐初之时,司马承祯称会稽山洞为道教三十六洞天的第十洞天。阳明洞天的名字始于唐末杜光庭,他称会稽山洞第十洞天为“极玄阳明洞天”。阳明洞天不是一个洞,而是此处别有洞天。阳明洞天方圆有三百里,宛委山只是阳明洞天的洞口。因为古时,绍兴这一带树木参天,碧水环绕,群山叠翠,水木清华。当然,后来,人们总是把阳明洞天的洞口宛委山称之为阳明洞天。

司马承祯,自号白云子,人称白云先生,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司马馗的后人,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杜光庭是唐末五代高道,曾中进士,是道门领袖。杜光庭首先将“极玄大元天”改为“阳明洞天”。吴大新认为,大禹探书四字透露了玄机。杜光庭在其所著的《墉城集仙录》中讲“大禹探书”,有云华夫人助禹治水故事。夫人对大禹说,要想疏导百谷万川是很难的事,上天命我助你,授你以灵宝真文,其书就在明明之天处。这便是阳明洞天的出处。《龟山白玉上经》说:“会稽山,周迥三百五十里,名阳明洞天,皆仙圣人都会之所。”

现在人们看到一些资料上说,阳明洞天是第十洞天,一些资料又说,阳明洞天是第十一洞天,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吴大新说,这与宋朝的二李有关。北宋皇佑元年,虔州大中祥符宫道士李思聪在他的《洞渊集》中作了重要修正,他认为第十洞天不是会稽宛委山,而是四川的平阳山,那里是大禹藏书之所,是极玄大元之天,也就是说,他认为禹穴地址变了,“大禹出西羌,禹穴在蜀中”。为了安慰越州龙瑞宫,李思聪将若耶福地位次晋升一位,由17位进至16位。北宋大中祥符三年,越州刺史李宗谔上奏《越州图经》,将会稽山的阳明洞天改为第十一洞天,后《会稽掇英集》也采用了李宗谔的说法,南宋成书的《嘉泰会稽志》也按《越州图经》的口径,阳明洞天便成了第十一洞天。

龙瑞宫的原址在哪?

现在还留下了什么?

龙瑞宫是浙东最早建立的道观,延绵长达1200多年,它起于黄帝藏书、大禹探书、灵宝五符之所出,集阳明洞天、若耶福地、射的潭水府于一身,非一般道宫所比。龙瑞宫的原址到底在哪里呢?

吴大新说,龙瑞宫的前身为怀仙馆,系六朝山阴第一大族孔灵产所创,是上清派的发祥地之一,唐神龙元年,政府接管怀仙馆,初名中兴观,至开元二年,始定名为龙瑞宫。龙瑞宫周边的环境现在已有了很大变化,当时龙瑞宫门外道路两侧是参天古松,门前是码头,并有斗牛桥、观山桥,还有洞天亭。龙瑞宫的准确地点应该在禹穴的东面,即现在的龙瑞宫刻石东面。龙瑞宫是唐玄宗赐名,是开元盛世产物,吉祥开运,南宋末年龙瑞宫被破坏,明朝初期再被破坏,从此一蹶不振。王阳明当时来此读书,应该是在毁坏的残留之地筑庐而居住。

现在龙瑞宫只剩原址旁的飞来石上的摩崖石刻,除《龙瑞宫记》外尚有20余帧,但因漫灭、叠压,难以识读。吴大新说,龙瑞宫、阳明洞天一带,是中华文化和历史标志性地方之一,文化积淀深厚,一定要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物,保护好原生态的山石和周边环境,要做好阳明洞天保护利用的文章,使之成为绍兴修学游的重要场所。

(注:本版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