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斥18亿推出员工持股计划 “高薪+股权激励”成业内揽才基本操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比亚迪职级 比亚迪斥18亿推出员工持股计划 “高薪+股权激励”成业内揽才基本操作

比亚迪斥18亿推出员工持股计划 “高薪+股权激励”成业内揽才基本操作

2023-11-09 22: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封面新闻记者 刘旭强

4月22日晚,比亚迪公布员工持股计划,拟使用不低于18亿元回购公司股票,并以“0元”的价格授让给公司1.2万名员工。记者注意到,计划以业务收入的增长为解锁期业绩考核指标,未设置盈利能力考核指标,这才更是国内新能源车企需要补足的地方。

与此同时,一季度市场“新能源热”再度升温,头部新能源车企销量均实现快速增长,也带动车企间人才抢夺战进入白热化,高薪加股权激励成为招揽人才的常规手段。

人均获14万元股票 为促2022年业绩达成30%增长

比亚迪推出“0元”员工持股计划

本次比亚迪推出的“0元”员工持股计划,相当于平均每人可免费获得价值15万元的股票。其中,14名董监高人员共获得1.26亿元股票,平均每人获股票900万元。其余骨干员工每人平均获得约14万元股票。

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并不少见,但“0元”持股就显得力度颇大了,因此,比亚迪此次持股计划也引起了外界广泛讨论,主要集中于员工“0元”持股是否合理。

对此,比亚迪方面表示,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参与对象对公司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持股计划设置了持股锁定期以及具有挑战性的解锁指标,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记者注意到,比亚迪的大手笔主要是为了促使业绩的快速增长。公司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标的股票分三期解锁,每期解锁比例分别为30%、30%、40%,以2022—2024年业绩为考核目标,三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不得低于30%、30%、20%。

“新能源热”再升温 一季度车企销量大涨带动业绩改善

市场“新能源热”再度升温 一季度车企销量大幅提升

从比亚迪预披露的一季度业绩报来看,30%的增长目标未必不能达成。4月18日,比亚迪披露业绩预告称,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74%-300%。原因在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同比实现快速增长。

这一点也能从产销数据中得到印证。比亚迪产销快报显示,1-3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8.63万辆,同比涨422.97%。今年3月,其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突破10万辆,位列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销量前列。

记者注意到,一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总体都在延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从其他头部产商一季度销量来看,小鹏汽车销34561万辆,同比增160%;蔚来销25768辆,同比增长28.5%;理想交付31716辆,同比增长152.1%。

“新能源热”下 车企单车盈利能力仍需改善

比亚迪汽车 图据比亚迪公司官网

需要指出的是,比亚迪业绩考核以业务收入增长为准,对净利润却没有提出要求。这恰恰是国内新能源车企普遍存在的短板。

2021年,增产不增利成为一众新能源车企面临的普遍现象。比亚迪2021年年报显示,比亚迪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02%,而净利润却同比了下滑28.8%。一众造车新势力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或作为对策,今年4月初,比亚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车,售价更高的电动车成为销售主力,带来了营收的快速提升,净利润水平也处于逐步提高的状态。从单车利润来看,2021年比亚迪净利润为30亿元、售车72万辆,初略计算单车利润为2160元。2022年一季度比亚迪净利润预计为6.5-9.5亿元、售车28.63万辆,单车利润约为2270-3318元,对比2021年全年显现出了一定提升。考虑到燃油车今年第二季度起已停产,预计比亚迪净利润后续将有更大提升空间。即便如此,其与国际头部产商特斯拉的盈利能力仍有差距。

此外,原材料的成本,也是限制新能源车利润增长的一大因素。比亚迪公司内部人士曾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1年,由于全球疫情影响,电子业务短期承压;受原材料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公司整体成本上升。”同时,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碳酸锂价格的快速上涨,都造成了新能源车利润的下滑。

高薪+股权激励 车企人才抢夺战进入白热化

车企展开人才争夺战 招聘软件上自动驾驶算法工程师成高薪岗位

为了进一度提高利润率,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转而加码智能化能力,大厂间的人才抢夺大战也进入白热化阶段。

记者查阅多家招聘平台发现,在薪资层面,相对高薪的自动驾驶算法类软件人才年薪可达50万左右。

除高薪外,股权激励也是大厂的惯用手段。在比亚迪之前,蔚来、小鹏、理想都曾通过数期股权激励计划,将部分股权分给了公司中高层人员。小米也宣布,未来股权激励计划上限拟达到10亿股股份,用于内部员工的激励项目。

同时,今年以来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企业招聘岗位数量、求职者关注热度也在持续攀升。一位车企人士表示,之所以人难找,是因为底盘设计,动力系统等等技术都较为成熟,而自动驾驶是整个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最难啃的骨头,最需要花钱。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