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唐际根:从殷墟起步,考古让炎黄子孙不再是传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殷墟提供考古依据的朝代是 视频|唐际根:从殷墟起步,考古让炎黄子孙不再是传说

视频|唐际根:从殷墟起步,考古让炎黄子孙不再是传说

2024-07-14 03: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2:06

从殷墟起步,考古让炎黄子孙不再是传说

殷墟,上承四方汇集文明之趋势,下启连续不断、多元一体文明之格局,是探索商文化、夏文化及上溯中华文明起源的原点和基石。这个久负盛名的地名,为唐际根三十年的考古生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率领安阳考古队发现商代中期的洹北商城,完善商王朝的编年框架。他促成安阳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历时8年,最终在2006年圆梦。他参与筹建殷墟博物馆,殷墟出土的一众中华文明宝藏得以在大众面前亮相。

宝安讲坛第二期讲座有超过观众四万人次观看

宝安讲坛第二期讲座有超过观众四万人次观看

三皇五帝等概念源自中国古典文献。时至今日,中国人仍称呼自己为炎黄子孙。唐际根表示:“中国从殷墟开启了考古。经过一系列发掘,我们把炎黄子孙的传说变成具有实证支持的信史。”

符合、祝福、关照、筵席、出格……如今人们常用的词汇,部分承袭自上千年前的社会运转,有些更可回溯至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它记载着三千年前中华大地的秘密。

中国有大量史书代代相传,黄帝和蚩尤的涿鹿之战、尧舜的禅让等典故数不胜数。可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史学界骤然兴起疑古思潮。“有学者质疑,三皇五帝不是历史,大禹治水等皆为传说。”唐际根继续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突然没有历史了。中国传统史学体系受到了挑战,我们必须找到切实的物证。”这个契机,是甲骨文带来的。

殷商甲骨文

殷商甲骨文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河南安阳的农民们将地里掏出的龟甲、兽骨,当作“龙骨”卖给北京的药铺做药材。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偶然察觉“龙骨”刻有神秘符号,这引起他极大兴趣。他运用金石学等知识多番考证,断定其为比金文更早的文字。不久后,更多学者加入,这批字符的意义被逐渐破译。甲骨文至此“三千年而一泄其密”。

提到甲骨文,无法回避一位大家——王国维。司马迁的《史记·殷本记》共2868个字,内容主要为商朝的王位传袭。王国维曾撰文指,自己在甲骨文发现商王朝世系表,与《史记》的记述相对照,两者基本一致。“这说明司马迁的记录是对的。”唐际根阐述指,中国的金石学叠加西方的考古学,东西方学术相碰,获得穿透历史的力量。

王国维关于甲骨文研究的手稿

王国维关于甲骨文研究的手稿

中国具有探究历史的传统,衍生金石学、考据学等学科。而在西方,莫蒂默·惠勒等考古学家用各式手铲探索古代天机。当以实物挖掘为基础的考古学传入中国,必然与中国的历史研究风尚相融。唐际根指出,甲骨文的研析是两者碰撞的经典案例,“大家发现甲骨文很重要。学术界一打听,知道甲骨文出自安阳,赶紧组队去挖。”于是,甲骨遇上考古,诞生了中国的考古学。

唐际根认为,中国考古学起步初期有四个标志性的遗址,先后为仰韶村、周口店、西阴村,最后到殷墟。唯有殷墟遗址的勘掘,完全由中国人主导。1928年起,中国考古工作者开始对殷墟展开科学的考古发掘,拉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

甲骨文的印证仅是开端。要在考古学上论证商朝的存续,需开掘一批有足够规模的遗址,并与文献中不同王活动的时空拟合。这一点,中国考古学界做到了。

依据文献撰述,商朝迁都五次,兴建六座都城。唐际根展示一张表格,左侧列举文献所载的六座商朝都邑,右侧罗列已知的五座商都考古遗址,标注各自的文化堆积时长。表中清晰可见,两列的代际大致吻合。其中,郑州商城是商朝首座国都亳的所在地,末代国都殷位于安阳殷墟,第二至四代国都器、相、邢则分别坐落在小双桥、洹北商城及邢台。

洹北商城遗址

洹北商城遗址

考古文物蕴藏着古代政经文的蛛丝马迹,拨开历史迷雾总让人激动万分。洹北商城由唐际根主导钻探。4.7平方公里的遗址里,海量精美陶器,以及雄伟的城墙和宫殿重见天日。他仔细辨析文物特征,最终论证前人对商朝的分期有误,在早晚两个阶段间,还存在商中期。“这是我这辈子值得自豪的故事。”他按捺不住兴奋,说道。

考古揭开的商朝谜团不止一处。公元前16世纪,以郑州为中心,周边冒出诸多卫星城。此类卫星城夯筑的时间恰好稍晚于郑州商城,显露多城并起的现象。“那是因为王朝更替,商朝灭了另一个王朝。按史书所说,是夏朝。”唐际根分析,当郑州商城一带作为商朝起点的时候,它也是夏朝的终点。

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遗址

1959年,史学家徐旭生循着文献记载的方位,率队前往豫西寻找“夏墟”,无意间在偃师二里头村发现大批陶片。徐遂推测,此处或有古代都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闻讯,派遣工作队,成功掘出二里头遗址。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风格粗犷的青铜器、条理分明的城市布局,每一件珍品、每一处活动痕迹,都展现当朝的社会风貌。难道,这就是夏朝的都城吗?

围绕夏朝的存续,有一个争议焦点:为何寻遍殷商甲骨文,不得半点前朝夏的踪迹?清华大学于2008年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提供了答案。原来,清华简中有多处“西邑夏”的表述。学者们顺藤摸瓜,果真在甲骨文中认出好几例“西邑”的字。“夏朝正好在商朝的西边,从地域来看那是没错的。”唐际根解释。目前,学术界基本认定二里头遗址为夏朝最后一座都城。

“我们通过考古,从殷墟出发,证实夏商王朝存在的史实。”唐际根说,“但是,夏商统治范围限于中原地区。距今4000到3000年前,其它地方又是怎么回事呢?”

虎方国文物

虎方国文物

1989年,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出土众多模样怪趣的青铜人像和虎像,形似三星堆青铜器。经检测鉴定,此批文物在商代铸造,极可能归属于虎方国。该国在殷商甲骨卜辞中有所记述。讲座期间,唐际根透露,明年,他计划带领南科大浅层勘探团队寻索虎方国王陵。“找到了,那就是下一个三星堆。”他说。

人类从猿人演化至今,时隔万年。考古学的任务,便是从漫漫历史长河中,拾回散落四处的文明遗珠,理顺人类的成长脉络。唐际根讲道:“我们端详实实在在挖出来的文物,看出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杭州良渚遗址、郑州双槐树遗址、西安半坡遗址、河南贾湖遗址……中国考古学界挖出的遗址年代越来越早,甚至可追溯至一万多年前。然而,越来越多遗址也让学者们发觉,在新石器时代乃至铜石并用时代,中原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不见得比周边高出多少,为何最后仅夏商两朝进入司马迁的《史记》名传百世?

严文明

严文明

考古学界泰斗严文明在1986年提出中国文化的“重瓣花朵”理论:中原的华夏文化处在花心位置,中原以外的文化环绕着花心,如小河沿夏家店、石家河、良渚等。一圈绕一圈,形成稳定的向心结构,既统一又多元。唐际根讲解道,中原之外的文化滋养中原地区,中原地区也反向输出发明创造,文化相互交融,中华大地最后绽放艳丽的重瓣花朵。

对中国而言,考古的意义,还在于夯实中华文明的底基,提振文化自信,重塑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唐际根指出,考古界经过百年努力,逐渐厘清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将文明历史向前推进数千年,“我们是当之无愧的四大文明古国。”

观众发言

观众发言

在互动环节中,有观众提问,曾在殷墟博物馆见到赤峰红山文化的玉猪龙,但红山文化比商朝早两千年,应如何解释?唐际根回答,殷墟妇好墓750多件玉器里,有约三分之一为收藏品。“那个时候的人,照样喜欢古物,喜欢历史的感觉。”他说,商朝女将军妇好也注重知识积累,“如果没有过往的沉淀,我们不会有明天。”

另一位观众发言感叹道,正因有考古学家前赴后继的发掘与研究,溯源中华文明,“我们不论身处何时何地、面对何人,我们都为自己的文明感到自豪。”

【撰文】李嘉耀

【图片】鲁力(部分取自网络)

【视频】鲁力 李嘉耀

编辑 李定 实习生 翁若冲 +1 您已点过 打开南方+阅读全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