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首“武汉之歌”唱响大武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武汉的歌 12首“武汉之歌”唱响大武汉

12首“武汉之歌”唱响大武汉

2024-06-29 11: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唱响武汉――武汉解放暨武汉广播电视台建台65周年主题晚会”现场记者彭年 摄

  记者蒋太旭

  从1938年在抗战烽火中诞生的《保卫大武汉》,到展现武汉人以豪迈的激情向未来迈进的《武汉2049》,昨晚,由武汉电视台1套、5套同步直播的“唱响武汉――武汉解放暨武汉广播电视台建台65周年主题晚会”,以“唱响武汉人的自信,凝聚大武汉力量”为主题,既用短片、声音和画面,浓缩了大武汉65年的辉煌历程,又用12首写武汉、唱武汉的“武汉之歌”,唱出武汉独有的大美特质,唱响了一座发展动力强劲的城市,阔步迈向2049年的激情与豪迈。

  “大武汉”主题贯穿始终

  “1938年,战争乌云,笼罩武汉。日本调集了几十万部队,气势汹汹进攻武汉,武汉,站在了世界漩涡的中心,站在了人类正义的前线,站在了民族生死的风口浪尖。”随着主持人啸天激情讲述,76年前在抗战烽火中诞生的歌曲《保卫大武汉》,昨晚在演播大厅由6位主持人和长春街小学的一群孩子再次唱响。

  《保卫大武汉》诉说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刚烈不屈、赴汤蹈火的意志和行动。此前播放的一段视频短片《1938保卫大武汉》则将观众拉回到76年前那场保卫大武汉的血火之战。这是晚会演唱的第一支歌曲。

  “你是我梦中的世纪花城,这个梦从古流传到今……”《武汉2049》是整台晚会演唱的最后一首歌曲。

  “从1938年,武汉首次被称为大武汉,到2049年大武汉闪耀在世界城市之林,两首歌这样编排很巧妙,让人既震撼又振奋!”观众王晓莉说。

  唱不尽武汉大美气质

  整台晚会共演唱了12首歌曲,除《保卫大武汉》和《武汉2049》,《英雄城市》、《同唱武汉》、《黄鹤楼》、《大爱武汉》、《我就是你》等10首歌曲从不同角度唱出了武汉独有的美,唱出了武汉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唱出了一座英雄城市的光荣和辉煌。

  当晚最令人瞩目的节目有两个。一是由柳莺、陈波、尹晨方、白兰、新月5位“金话筒奖”获得者共同演绎的女声小组唱《半城山半城水》,“五朵金花”浅吟低唱,唱出了武汉的大美气质,也唱出市民对城市母亲的深情。

  来自英国的常青、乌克兰的尤丽娅、摩尔多瓦的李迪和哈萨克斯坦的叶乐联袂演唱了《春季到武汉来看花》。4位“老外”汉语发音字正腔圆,令观众直竖大拇指。原来,这4位都是武汉电视台双语节目“直播大武汉”的嘉宾主持。

  “哎,岔巴子,你在搞莫斯啊?”“刘爹爹屋里搞起来了,我克岔一哈。”武汉广电上月推出的一档民生服务类综合节目《江城岔巴子》也被编成了歌曲,幽默、俏皮。

  一位刘姓观众感叹,“唱响大武汉”不仅唱出了武汉的历史与梦想,唱出了武汉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还唱响了武汉人热情善良、豪爽豁达、坚韧执着的特质。

  为复兴大武汉而歌唱

  为什么将这台晚会的主题定为“唱响武汉”?为什么将76年前的《保卫大武汉》与《武汉2049》,编排在晚会的一头一尾?带着这些疑问,演出结束后,记者采访了晚会总导演舒忠。

  舒导透露,《唱响武汉》实际上是电视台一档每周一次的电视文化互动栏目。每期节目围绕一个主题,行走三镇,带着一批写武汉的歌曲到全市各处去演唱,宣传武汉的精神,唱响心中对武汉的情怀,让市民充满自豪感和归宿感。他感觉这台晚会的主题与栏目非常吻合,就把名字直接“拿”过来了。

  舒忠概括,整台晚会有三个特点。一是主题鲜明,通过“武汉解放65周年”和“武汉广电建台65周年”这两条主线,反映武汉市的变化和巨大成就,为复兴大武汉而歌唱。二是全部演员都是武汉广电的主持人、编辑记者、技术人员等一线工作者,展示了广电人的风采。第三,节目中这些歌唱武汉的歌曲,都是近一两年创作的,有的表现了武汉的山水园林之美,如《半城山半城水》、《春季到武汉来看花》;有的表现了武汉精神,如《英雄城市》;有的表现了江城好人,如《大爱武汉》;还有的展望未来,描绘宏伟蓝图,如《武汉2049》。通过这些歌表达人们对武汉这座城市的热爱。

  “1938年,大武汉是全世界反法西斯的中心,全国民众汇聚武汉,形成武汉抗战的高潮。《保卫大武汉》反映的是武汉人的精神面貌,实际上与我们现在提出的复兴大武汉、展望2049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两个点通过70多年的线牵进来,我们希望通过这两首歌的编排,唱响武汉人的自信,凝聚大武汉力量。”舒忠说。 (记者蒋太旭)

  (原标题:12首“武汉之歌”唱响大武汉)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