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京”指什么?探寻“北京”的前世今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正品梦丽莎和皇玛梦丽莎那个正宗 在古代中国,“京”指什么?探寻“北京”的前世今生

在古代中国,“京”指什么?探寻“北京”的前世今生

2024-04-10 02: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京、京师,现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那么,在古代中国,“京”指什么,有没有叫作“京”的地方?京师、北京又分别指代哪里?我们尝试从文献典籍中探寻“京”“京师”“北京”含义之演变,并从地名演变过程,一探今日“北京”之前世今生。

一、“京”字的本义及引申义

“京”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关于“京”字的本义,从古至今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认为是高丘。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的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之《释丘》篇曰:“绝高为之京。”西汉大儒毛亨所著《毛诗故训传》曰:“京,高丘也。”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曰:“京,人所为绝高丘也。从高省,丨象高形。”

“高”字的甲骨文写作

东汉经学家郑玄所作《毛诗传笺》说:“绝高为之京。”南宋理学家朱熹所著《诗经集传》注曰:“京,高丘也。”当代古文字学家陈梦家认为“京”有高丘之义。

有的认为是高大建筑。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解释金文的“京”字为:“象宫观厜之形。在古素朴之世,非王者所居莫属。”胡正旗辨正“京”字本义,认为宜确定为干栏类的高大建筑。

有的认为是方形的谷仓。《管子》之《轻重丁》篇4次提及“囷京”,如“有新成囷京者二家”。西汉史游所撰《急就篇》曰:“门户井灶庑囷京,榱椽欂栌瓦屋梁。”隋唐经学家颜师古注:“京,方仓也。”许慎所著《说文解字》释“囷”曰:“囷,廪之圆者。圆谓之囷,方谓之京。”三国魏时张揖所撰《广雅》之《释宫》篇云:“京,仓也。”杨晓宇析“京”字本义,认为是方形的大谷仓。

抛开“京”字本义之争,概括而言,在古代汉语中,“京”字的本义及引申义主要有:高丘、宫室、谷仓、国都、地名及大、忧虑貌、数目名等含义,或以单字或以复合词的形式出现。在现代汉语语境下,“京”字主要有首都、北京的简称、地名等含义,通常以复合词的形式出现。

“京”字的甲骨文写作或

在甲骨文中,“京”字常以单字“京”或复合词“×京”的形式出现。胡厚宣主编的《甲骨文合集释文》收录的卜辞中,“京”与“×京”反复出现。从卜辞内容推断,单字“京”应为一处地名,既为祭天祈雨之场所,又是田猎的苑囿,可能位于殷都附近;复合词“×京”,如:果京、义京、磐京、亯京、融京、沁京等等,或为祭祀场所,或为田猎之地,或为农业区。

“京”字的金文写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写的《殷周金文集成释文》收录的青铜器铭文中,“×京”也多次出现,如:楚京、新京、雚京等等。

在以《诗经》为代表的先秦文献中,有许多涉及“京”字的诗句,以单字“京”或复合词“×京”“京×”出现。这些诗句中“京”字的含义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地形名称——高丘;另一类是具体地名,如:镐京、周京、京周、京师等,其中的“京”字多指国都、都城。

二、“京”字作为地名或国都、都城之义的演变

(一)地名之义演变

由甲骨文卜辞内容推断,“京”最初应为一处地名。商朝时的“京”地所在,现还难以考证。而周朝时的“京”地所在,则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京”为豳地(今陕西咸阳市彬州市、旬邑县一带)的一个地方。周族先祖公刘率领族人由邰(今陕西咸阳市武功县西南)徙豳,在此定居。《诗经·大雅·公刘》曰:“笃公刘……乃陟南冈,乃觏于京。”清代学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京为豳国之地名”“是京乃大众所宜居之野”。清代学者俞樾《茶香室经说》卷四说:“京地在豳……盖豳为大名,京是豳国之地小别名。公刘迁豳,实则居京。”当代语言学家杨伯峻在其编著的《春秋左传注》中认为:“京本周祖公刘所居之地名,‘笃公刘,于京斯依’是也。”邵英认为,“笃公刘,于京斯依”记述的就是公刘选定一处名叫“京”的地方,带领族人在此安家居住。李亚彬认为,“京”为豳地的一个地方,豳为一地区,京为一地点,京在豳内。

另一种观点认为,“京”是周原一处名叫“京”的地方。周族先祖古公亶父率周族由豳徙岐,于岐山下之周原,选址定居。古公亶父之子季历于周原建都城周京。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记《白虎通》曰:“《诗》云:‘命此文王,于周于京。’此改号为周,易邑为京也。”《诗经·大雅·大明》:“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郑玄《毛诗传笺》注:“京,周国之地,小别名也。”《诗经·大雅·思齐》:“思媚周姜,京室之妇。”郑玄《毛诗传笺》注:“京,周地名也。”

上文所述地名“京”之所在,现已难以确定具体地方。可以确定的历史上以“京”为地名的地方,主要有京县、京口。京县,春秋时期郑国的城邑,故址在今河南郑州市荥阳市京襄城村,因临京水,故名“京县”。周代郑国国君郑庄公封其弟叔段于此。《左传·隐公元年》曰:“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魏晋时期经学家杜预注:“京,郑邑。今荥阳京县。”后京县被废。京口,古城名,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市,因城西京岘山得名,历史上曾称京口镇、京口城、京城,现为江苏镇江市京口区。“京”也曾是南京的简称。“中华民国”时期,南京简称“京”。

(二)国都、都城之义演变

“京”字国都、都城之义的演变,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由“高、大”之义引申而来,另一种认为是由周之地名演变而来。从此义出发,用“京”字组出了“京师”“京都”“京府”“京畿”等表示国都、都城之义的复合词。

1.由“高、大”之义引申而来

甲骨文“京”字,无论其本义是高丘,还是高大的建筑,又或者是大谷仓,均有“高、大”之义。《尔雅》之《释诂》篇曰:“京,大也。”西汉扬雄所著《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曰:“京,大也。燕之北鄙、齐楚之郊,或曰京,或曰将。”张揖所撰《广雅》曰:“四起曰京。”《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曰:“八世之后,莫之与京。”魏晋时杜预注:“京,大也。”唐朝经学家孔颖达疏:“莫之与京,谓无与之比大,言其位最高也。”

从“高、大”之义,引申出国都、都城之义。有观点认为,由于国都多建在高地上,所以“京”又指国都,取其“高、大”之义。如田大刚等认为,由于公刘作为部族首领居住于“京”这样的高丘上,于是“京”字的含义得以扩展,代指部族首领居住地。也有观点认为,在上古时代,能筑起如此高大建筑的,非帝王莫属,故“京”字又称帝王居住之所。如郭沫若认为“京”是王者所居之地。

2.由周之地名演变而来

以“京”称都城始于周朝建立之初。无论是公刘之“京”,还是古公亶父、季历之“京”,都是周部族首领居住之地。姬昌由岐徙丰,建丰邑(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西北、沣河西岸),此时,丰邑并不带“京”字,并不称为“丰京”。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建都镐(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西北、沣河以东、昆明池北岸)。周人出于“本所兴昌之地,重本不忘始”的初衷,以其先祖居住地“京”作为对王都的一般称呼,故镐亦称镐京。“京”字始有“王都、都城”之义。此后,历代多把都城称为“×京”。

三、“京师”的释义及所指

“京”和“师”常并称为“京师”。《殷周金文集成释文》收录的铭文中,多处提及“京师”二字,如:“唯十月,用猃狁方兴,广伐京师,告追于王。”“王亲令克遹泾,东至于京师,赐克甸车马。”《诗经》中提及“京师”二字的诗句也很多,如:《诗经·曹风·下泉》中的“忾我寤叹,念彼京师”;《诗经·大雅·公刘》中的“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惠此京师,以绥四国”。

(一)“京师”一词的来源和释义

关于“京师”一词的起源,也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京师”是对公刘所居之地的称谓。如李仲操认为:“京师,在西周时专指公刘所都之豳。”田大刚等认为,《殷周金文集成释文》铭文和《诗经》中提及的“京师”,为周族先祖公刘在豳地所建,由于此时公刘尚是殷商的臣属,不能称王,所以此时的京师不具有王都的意义,只是公刘所居之地的称谓。另一种观点则是明末清初经学家顾炎武所撰《肇域志》提出的,认为陕西凤翔有山曰“京”,有水曰“师”,后周文王建都于此,统名之曰“京师”。

《诗经·大雅·公刘》:“笃公刘……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清代学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注:“《尚书大传》曰:‘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五里为邑,十邑为都,十都为师,州十有二师焉。’则邑之称师,不自周始,特京师连称,始此,后遂以名天子居耳。”“吴斗南曰:‘京者,地名;师者,都邑之称,如洛邑亦称洛师之类。’其说是也。”《公羊传·桓公九年》曰:“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班固所记《白虎通》曰:“京师者,何谓也?千里之邑号也。京,大也;师,众也。天子所居,故以大众言之,明诸侯,法日月之径千里。《春秋传》曰:‘京曰天子之居也。’《王制》曰:‘天子之田方千里’。或曰:夏曰夏邑,殷曰商邑,周曰京师。”东汉蔡邕《独断》:“天子所都曰京师。京,大也。师,众也。故曰京师也。”朱熹《诗经集传》注曰:“京,高丘也。师,众也。京师,高山而居众也。董氏曰:‘所谓京师者,盖起于此,其后世因以所都,为京师也。’”根据以上解释,“京师”意为天子所居(所都)之地,专指国都,是国都的代称。

(二)“京师”指代国都的变化

中国历史朝代,常有国都、别都之分。“京师”专指代国都,而陪都不称“京师”。因此,在不同朝代,“京师”所指代国都并不相同。但此时的“京师”,并不是专有地名,而是国都别名。

西周时,京师指镐京。东周时,京师指洛邑及各诸侯国都城。西汉时,京师指长安。北宋时,京师指开封府(号东京)。元代时,京师指大都路。明代时,京师先后指应天府(号南京)、顺天府(号北京)。明初建都应天府,京师指应天府。1403年,明成祖朱棣定北京为“行在”。1421年,明朝迁都顺天府,北京由“行在”改为京师。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复改北京为“行在”,复称南京为京师。1441年,明英宗朱祁镇再次定北京为京师,罢称“行在”。自此,终明之世未再变更。清朝时,以顺天府(号北京)为京师。1912-1927年时期,京师指顺天府(后改称京兆地方)。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称南京为首都。我国首次出现“首都”这一称呼。此后,首都代替京师,专指国都。

四、“京”“北京”作为地名的含义演变

地名一般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构成,专名定位,通名定类。专名是表示同类地理实体中某一个体的专有名词,一般缀于通名之前。通名是表示地名所指地理实体类别的词,是地名的类概念,往往放在专名之后。有的词在地名中原来是专名,后来转化为了通名。“京”“北京”,都是此类情况。

(一)“京”字作为地名专名、通名的演变

在甲骨文、金文和先秦文献中,单字“京”表示地名时,应为专名。组合为“×京”表示地名时,“京”字无论是指高丘,还是指高大建筑,均是指某一类地形或某一类建筑,是具有某类自然或人文地理特征的地理实体的通称,是通名。“×京”,是以“专名+通名(类别名)”来命名的地理实体的名称。马保春等认为,“沁京”地名的结构,是由一个专名加上一个表示地形的名称组成,有可能表示有某种地貌形态的地名。有学者认为,周武王选址营建镐京时,所选地址长满了蒿草,故称为蒿(镐)京。郭沫若释曰:“蒿通镐,即镐京。”此时,“沁”“镐”是专名,“京”为通名。

中国历史朝代,常有多个都城,其中一为国都、其他皆为陪都。如:周代燕国曾有五座都城,一为初都,在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即琉璃河遗址;二为易都,在今河北雄安新区,即南阳遗址、古贤村遗址;三为上都,即蓟城;四为中都,在今北京房山区窦店村西,即窦店古城遗址;五为下都,在今河北易县城东南,即燕下都遗址。西周从周成王始,有丰邑、镐京、洛邑三都;东汉也有三都,即: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等等。这些都城,常依地理方位,称为“×京”,如东京、西京、南京、北京等,分别表示位于疆域东部、西部、南部、北部的都城之意。如:北宋“四京”、辽“五京”等。在“×京”称谓中,“×”为专名,“京”为通名。

(二)“北京”作为地名别名的演变

除专名和通名外,地名还有标准地名和别名之分,就像人有大名和小名之分一样。在“北京”成为专有地名、标准地名之前,它作为都城别名,经历了更长的时间。

中国历史朝代的多个都城中,“×京”基本上都是别名,是都城以方位名之的别名。其中“北京”意为“位居疆土之北的都城”,是某一都城的别称,其所指代的都城,在不同朝代,指代不同。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称其出生地京口为北京;北魏于495年迁都洛阳,称旧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北京。唐朝以太原为北京。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于923年即帝于魏州,以即位前的旧都太原府为西京,同年改为北京。北宋以大名府为北京。南宋因建康位于当时疆土之北,称之北京。1138年,金改辽上京临潢府为北京。1153年,金迁都中都大兴府,以大定府在中都之北,改称大定府为北京,废临潢府北京称号。元初仍以大定府为北京,后改称大宁路。明洪武年间,以开封府为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以顺天府为北京。此时的“北京”,均为都城别名,而平城、太原、大名、大定、顺天等,才是标准地名。

(三)“北京”成为专有地名、标准地名的演变

今之“北京”,作为专有地名和标准地名,其演变过程当追溯到西周时期。

西周时期称蓟。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建周,置蓟国,建都蓟城。前657年,燕襄公将都城北迁至原蓟国都城蓟城。

秦、西汉、新莽时期称广阳、燕。公元前224年,秦在蓟城附近及其以南地区,置广阳郡,于蓟城置蓟县,郡治、县治皆为蓟城。西汉时,今北京地区四度设国,即燕国(广阳国),三度置郡,即燕郡(广阳郡)。王莽代汉后,改广阳国为广阳郡。国都或郡治皆在蓟城。同时期,蓟城仍置蓟县,县治也在蓟城。

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称幽州,隋时称涿郡,唐代复称幽州(其间短暂地改名为范阳、大都、燕京)。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全国为刺史部十三州,幽州开始成为今北京地区地名,但此时的州,尚不是一级行政区域。东汉时,置幽州,同时置广阳国(后改为广阳郡、后废郡),州治、国都(郡治)皆在蓟城。三国魏、两晋时,置幽州,改广阳郡为燕国,州治、国都皆在蓟城。公元607年,隋炀帝废州改郡,改幽州为涿郡,郡治蓟城。618年,唐高祖罢郡置州,复置幽州,治所蓟城。730年,唐分割幽州东部三县另置蓟州,蓟城遂通称幽州城。742年,唐改幽州为范阳郡,以幽州城为治所。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并于756年称帝,国号大燕,定都范阳,改范阳为大都。759年,史思明在范阳称帝,改范阳为燕京。安史之乱结束后,唐取消燕京之称,复称幽州。

辽时期称南京,金时期称中都(其间短暂地称燕山),元时期称大都。938年,辽太宗得幽蓟十六州,升幽州为陪都,号南京,设幽都府,在唐幽州城基础上兴建新城,俗称辽南京城。1012年,改幽州为燕京,改幽都府为析津府。1122年,金军占领幽蓟地区。1123年,宋朝从金人手中接管辽南京城,在燕京及山前诸州设立燕山府,并设广阳郡。1125年,幽蓟地区重新落入金军手中,燕山府改名为南京路,后改称燕京。115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诏命扩建燕京城。新城在辽南京城基础上扩建而成,俗称金中都城。1153年,金迁都燕京,因“燕乃列国之名,不当为京师号”,初名圣都,并改析津府为永安府。1154年,改圣都为中都,意“取其为天下中”,改永安府为大兴府。1215年,蒙古军攻陷中都城,废毁该城,废中都之名,仍用燕京旧称,设立燕京路,总管大兴府。1264年,忽必烈诏改燕京为中都,府仍为大兴。元朝建立后,以金朝离宫原址为中心重建新城。1272年,改中都为大都,俗称元大都,蒙古语称汗八里。

明、清、“中华民国”时期,先后称北平、顺天、京兆地方(其间短暂地改称北京)。1368年,明军攻占元大都,改大都路为北平府,意为平定北方,此为得名北平之始。1369年,置北平行中书省,领有北平府等10府。1376年,改北平行中书省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皆以北平府为治所。1403年,朱棣在南京称帝,因北平乃承运兴王之地,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改北平承宣布政使司为“行在”,立为京都,相当于陪都,号北京。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此时的“北京”,并不是一个专有地名,而是与“南京应天府”相对的顺天府之别称,只是由之前历代陪都别名演变为了明朝国都别名。这是“北京”一词身份的第一次飞跃。1644年,清军攻入北京,仍称顺天府(号北京)。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仍称顺天府。1914年10月,顺天府改称京兆地方。1928年6月,废京兆地方,改为北平,设北平特别市。1930年,改为北平市。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北平,成立傀儡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北平为北京,设伪北京特别市公署。1945年8月,北京收复,更名北平。

新中国成立后,称北京。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为北京”。9月29日,会议一致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至此,“北京”这个在历史上被用作“多都制”之都城别称的名称,彻底由国都别名转化为专有地名、标准地名。这是“北京”一词身份的第二次飞跃。

尽管“京”字本义尚有争论,但其释义主要包含“高丘、宫室、谷仓、国都(首都)、地名及大、忧虑貌、数目名”等含义,已成为共识。从地名之义出发,“京”字进一步组合成“×京”“京×”表示地名。从都城之义出发,“京”字进一步组合成“×京”“京×”表示依地理方位区分的都城之别名或国都。其中,“北京”一词由历代表示“位居疆土之北的都城”之别名,一步步演变为专有地名、标准地名,成为今北京地区之专名,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京师”一词也非专有地名,在“首都”一词出现前,它专指国都,为国都代称、别名,并最终演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专称,被“首都”一词所取代。由此,由“建首善自京师始”引申出的“首善之区”,现也专指首都北京。

(本文来源于《北京地方志》2023年第4期,文中注释略)

来源:史志北京微信公众号

流程编辑:u027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