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为什么叫“临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止戈为武的由来 临武为什么叫“临武”?

临武为什么叫“临武”?

2024-07-12 06: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经过多年的推敲思考,我对这一说法表示怀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现将我的看法抛出与大家一起商榷。

“临武”出现在前,“武溪”或“武水”出现在后,即先有县名,后有水名。

1

临武君封临武邑在战国。

据《战国策.楚策》所载原文:“赵使魏嘉见楚春申君:“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公元前260年,秦攻赵,赵使魏嘉求救于春申君,春申君以临武君为将,带兵救赵。楚考烈王封临武君于临武邑。这是临武作为楚南郡邑之最古者的历史记载。临武君是何人,他的真实姓名,史书上都没说。《资治通鉴》记载了临武君与荀况在赵孝成王面前谈论用兵之道,他主张“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以及“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行者,变诈也。”可见是一位战将,而且颇懂兵法,善于指挥。考烈王把他封在这个邻近百越的地方,又可见临武自古就被看作用兵的要地。而“临武”在战国已经出现。

2

楚置县临武的最早时间在战国

据清康熙《临武县志·封域志》载“自秦并六国,废封建为郡县,取楚巫中地为黔中郡。”“秦王五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以其地置三郡:南郡、黔中、长沙,临属长沙。”曹家玉在纂修清嘉庆《临武县志·建置沿革志》的小序中也说:“已,又分黔中郡为长沙郡,始因临武旧地置县属焉。”可见,临武初置县应该在秦灭楚之后,即公元前223年。

而1989年新修《临武县志》的《序二》中“临武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主要源于刘尧诲主修明嘉靖《临武县志》,在一段短评中有“汉高置县”几个字。汉高置县没错,只是不是初置罢了。现在几乎所有推介临武的文章都是众口一辞说:“汉高祖五年建县”,以证明临武县置之古。其实这种说法将临武置县延后了21年。

临武置县战国末期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3

古籍中,“临武”出现在前,而“武水”或“武溪”出现在后。

“楚南郡邑的最古者,莫如临武。一见于《山经》,再见于《国策》。”这是曹家玉在康熙版《临武县志》中的话,意在说明临武历史悠久。《山经》为《山海经》的简称,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其中有“肄水出临武西南,入番禺,注于海。”的说法。此时,临武已经出现,而武溪或武水尚未出现。

汉代桑钦的《水经》说:“溱水出桂阳郡临武县南,绕城西北,屈东流。”在这里,临武已经出现,而“武溪”或“武水”尚未出现。

“武溪”一词,最早出现在马援南征而作的《武溪行》,其辞曰:’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渡,兽不能临。嗟哉!武溪何毒淫!’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肄水,盖溱水之别名也。……谓之武溪。县侧临溪东,因曰临武。”这里临武、武溪同时出现,并且指出“县侧临溪东,因曰临武。”于是千余年来,人们都以为确论。可惜大家都忘记了从《山海经》到桑钦的《水经》都是介绍山水的,都有“临武”,有“肄水”“溱水”,却都没有出现“武溪”或“武水”之名。先有临武,后有武溪、武水,这也是一个例证吧!

探寻“临武”的本义

(网络配图 陈卫平摄)

“临武”一词,我们常会提及《战国策.楚策》中的“临武君”和《山海经》中的“临武”。这两个“临武”都与现在临武有关。而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有“临武”,据《史记·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载:“项羽入屠咸阳,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哙爵为列侯,号临武侯。”也就是说,刘邦被立汉王后,樊哙被赐“临武侯”。我认为刘邦为汉王,樊哙被赐的“临武”应当不是今临武地名,而其侯号“临武”与武水无关,而应当是与樊哙的经历与战功有关,“临武”应当为“强大的武功”“强大的武力”。“临武”到底什么意思呢?请看分析:

1

“临”“隆”“大”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临武曾有两次改名。公元九年王莽称帝,因其儿子名临,为避讳,将临武改为大武,到公元三十五年才恢复。唐朝如意元年(692年)改名隆武,至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才恢复原名。那么,临武与这两次更改的名字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首先看“隆”,《说文解字》中“隆,丰大也。从生,隆声。”隆,就是丰大的意思。其实,“隆”在古代汉语中意思为“丰大”的例子很多,如:如左思的《蜀都赋》“侈侈隆富,卓、郑埒名。公擅山川,货殖私庭。” 其中“隆富”就是“大富”的意思;《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有“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比隆”就是“比大”的意思;房玄龄《晋书》中有“隆国保家”“隆国”就是“使国家(强)大”的意思;曹操《褒枣祗令》“克定天下,以隆王室。”“隆王室”就是“使王室(强)大的意思。

可见,在古代“隆”就是“大”的意思。

再看“临”,《现代汉语大字典》:临,同“隆”,大。《诗经》的《皇矣》中有“临动闲闲”,而汉韩婴的《韩诗外传》写作“隆动闲闲”,并注明“临、隆通用”。“临”和“隆”可以通用,那么,“临”有没有“大”的意思呢? 《管子.侈靡》中有“而民期然后成形而更名则临矣。”郭沫若等集校:“临者,大也。”可见,“临”就是“大”。其实,“临”解释为“大”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明代来知德《周易集注》中“临卦”(兑下坤上)《序卦》:“有事而后可大,临者,大也;蛊者,事也。”可见,在古汉语中“临”就是“大”的意思。

综上所述,“隆”就“大”,“临”也是“大”,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因此,“大武”就是“临武”,“隆武”也还是“临武”。两次改换县名,换了字符,达到了避讳的目的,而其实际意义并没有改变。真可谓是“瓶子换了,而美酒不变!”

2

“武”是什么意思?

《说文解字》“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于省吾《释武》:“武从戈,从止,本义为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止””即示行也。征伐者必以武器,“戈”即武器也。所以不管怎样,“武”字的本意与战争密切相关事实上,临武设邑确实与“武”有关。

从战国区域图可以看出:临武,春秋战国时处于楚国南部边际最突出的位置,境内武水是珠江北源北江的西源,此方位决定了其成为楚国南下沿海的前出军事据点。故临武邑先于战国中期设置,然后才有战国后期临武君的封号。楚南古邑临武是百越北上反扑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楚国进攻百越的第一突破口,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在此设邑顺理成章,而其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军事。考烈王把歆熟兵法而又指挥有法的临武君封在这个邻近百越的地方,可见临武自古就被看作用兵作战的要地,其县名紧密地关乎着“武”。

而历史事实也一再证明,临武确实是一场场武力竟夺的舞台。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进兵取岭南地,征发逃亡者、赘婿、商人等50万人分守五岭(五道),为此,修筑了从郴县经鲁塘,连接临武、连县的驿道,把兵驻在临武边境一带。

至战国末,秦王朝也看中了这一点,在灭楚国、夺取苍梧郡和郴县后,便将临武邑的禾仓地,设置为储存军粮的“禾仓堡(即明代升县的嘉禾)”;改临武“肄水”为“溱水”。

秦二世时,南海尉任嚣死,龙川令赵佗当即移檄湟溪关,令急绝道聚兵。一旦用兵,临武必然首当其冲。 到西汉吕后听政时,赵佗便自称南越武王,首先攻入临武,直下长沙。

汉武帝元鼎四年,派路博德将兵驻守在临武茅结岭,复又以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南下,讨平吕嘉的叛乱,后人称茅结岭的遗址为卫尉屯营。

东汉建武十七年(41),刘秀以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兵取道临武,沿武水下交趾,击败征侧、征贰。班师时,又在马侯岭下驻扎休整。

临武是一次次较量武力的地方,也是一场场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临武在事实上也紧密地关乎着“武”。

3

“临武”是什么意思?

“临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解释“县侧临溪东,因曰临武。”可以看出,“临武”就是“侧临武溪”。“临”就是“面临”“临对”,是动词;“武”就是“武溪”“武水”,是名词。“临武”整体上是“动词”+“名词”,即是“动宾短语”。如果“武”解释为“武溪”“武水”,那么,“大武”“隆武”就是“形容词”+“名词”构成“偏正短语”这与前面“动宾短语”的“临武”结构不一致,而且也改变了原来“侧临武溪东,因曰临武”的初衷。况且,“大武”就是“大大的武溪”,“隆武”也是“大大的武溪”,“武溪”相对于长江、黄河乃至于湘江,是何等的渺小!又怎会一再强调“大大的武溪”并把它作为县名呢?

“武”解释为“武力”“军武”,“临武”就是“强大的武力”,因“隆”“大”与“临”同意,所以,两次改名都改变了字形,而其强调“强大的武力”初衷未改。而为什么一再强调“强大的武力”呢?那是因为临武处在楚尾粤头,一再强调“强大的武力”可以威慑对方,使之不敢轻举妄动。“临武”“大武”“隆武”的命名,跟给舰艇命名“威远”“镇远”“致远”等一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综上所述,从临武的词语出现丶县邑设置、县名演变、所处区位等都可以看出其命名与武力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更有着战略威慑上的需要。“强大的武力”才是临武的真正意义所在,也应当是当初命名的初衷。

点击阅读原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