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绣金匾》背后的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歌曲绣金匾原唱郭兰英 歌曲《绣金匾》背后的故事

歌曲《绣金匾》背后的故事

2024-07-12 03: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绣金匾》是一首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流传于陕甘宁边区后来传唱至全国的革命歌曲。最初的创作者是陕甘宁边区的农民艺术家汪庭有,后经当代著名作家、诗人艾青等人的修改和创作,传唱至今,经久不衰。

《绣金匾》的原创者汪庭有祖籍陕西商南,生于1916年。1918年因灾全家外出逃荒,其父携带全家沿门乞讨度日,受尽磨难。1923年,汪庭有全家在陕西鄜县(今陕西省富县)羊圈沟定居下来。汪庭有以给别人放牛、放羊为生,13岁后便开始学种庄稼、务农活。到了20世纪30年代,18岁的汪庭有依靠给别人拉长工、打短工谋生。在此期间,汪庭有被国民党部队拉壮丁关押了3天,后逃了出来,便一路流浪来到了马栏的杨家店子村。

关中分区政府给汪庭有拨了十亩荒地,又借给他一些粮食,让他开荒种地,并在杨家店子村落户定居,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经历过几段艰辛的生活之后,汪庭有在杨家店子开荒种地之余学木匠。由于他心灵手巧,勤奋好学,逐渐成为方圆小有名气的“巧木匠”。

为了感谢共产党和毛主席,表达自己对八路军、人民领袖、人民子弟兵和边区新生活真挚的情感,汪庭有就想用歌曲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因为不识字,编歌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有时后面一节编好了,前面一节又忘了。为此他想了一个法子:每节编好后,马上先教给村上的孩子们唱,这样他就可以安心编下面的一节,当他自己唱不出来时,他就找孩子们唱。过新年时,汪庭有把他编的新歌唱给当地的群众听,受到很大的欢迎。

在编歌的过程中,汪庭有创作了一首《十绣金匾》。这首歌用的是民歌《绣荷包》的调子,极富乡土气息。荷包本是民间男女表示爱情的信物,汪庭有觉得“绣荷包”用来歌颂人民领袖、民主政府和人民子弟兵不合适,应当为他们绣一个大金匾,因此他把这首歌的名字起初定为《十绣金匾》。原词10段80句,一经问世,就受到人民的喜爱,立即在陕甘宁边区传唱开来。

1944年,汪庭有出席了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文教英雄大会。会上,他以“珍珠倒卷帘调”把自己的歌唱给中央领导和与会同志,得到了一致夸奖,并获得“甲等艺术英雄”荣誉称号。著名作家、诗人艾青撰文《汪庭有和他的歌》,这样评价他:“从汪庭有这个《十绣金匾》的歌里,我们可以看出劳动人民对于革命领袖,革命部队,革命政权,革命根据地纯真的爱和劳动生产热情。只有在民主政权下面生活的人,才能唱出这样的歌。”

抗战胜利后,为了配合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在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改编下,《十绣金匾》的“十绣”被精炼为“三绣”。1976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三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逝世,歌唱家郭兰英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再次演唱了《绣金匾》,在演唱的过程中,她情不自禁地把歌词进行了再创作,将原来的“第三绣”改为:“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革命,我们热爱你。”《绣金匾》的历史意义得到再次升华,寄托着人民对共产党、对伟人无私的爱。

《绣金匾》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唱,就如一朵生命力旺盛的艺术奇葩,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

原标题:《歌曲《绣金匾》背后的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