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罗巴的传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欧罗巴洲地图 欧罗巴的传说

欧罗巴的传说

2024-06-15 06: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法国画家诺埃尔·夸佩尔的油画《劫夺欧罗巴》

欧罗巴一手紧紧地抓住牛角,一手抱着牛背,海风吹动着她的衣服,好像张开的船帆,平稳地向大海的远处游去。

当太阳沉入水面时分,他们终于来到了远方的海岸。在一棵大树旁,欧罗巴从牛背上滑下来。这时,公牛突然不见了,眼前出现的是一个像天神一般的男子。他果然是众神之王宙斯。宙斯向欧罗巴表达了爱意,并告诉她,不要害怕,自己是爱上了她才出此下策的。这里是他的出生之地——克里特岛,如果欧罗巴愿意嫁给他,他会好好守护她。欧罗巴已经准备接受命运的安排,她伸出一只手去,表示答应他的要求。宙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第二天,爱神阿佛洛狄忒和丘比特母子出现在她面前,笑着告诉欧罗巴:“你是第一个来到这块土地上的人,你脚下站立的这块大陆,就按照你的名字叫做欧罗巴,它从此就是你的栖地。”欧洲由此得名。

后来,欧罗巴跟宙斯生了三个强大而睿智的儿子:米诺斯、拉达曼提斯和萨耳珀冬。拉达曼提斯成为克里特岛上的第一位国王,由于生前以公正著称,因此死后做了冥界的判官,专门惩罚罪人;米诺斯,继弟弟之后在克里特岛上建立了米诺斯王国,也是所有国王中的佼佼者,死后也成为冥界的判官;萨耳珀冬,成为小亚细亚吕底亚的国王,后来参加了特洛伊战争。而欧罗巴成了这片土地上的女神,她的美丽和她的名字与世长存。

西方学术界一直流传着的“光明来自东方”的说法,就是说欧洲文明来自于周边古老的亚非文明。腓尼基公主欧罗巴的传说则恰好印证了作为欧罗巴文明起点的克里特文明与近东文明的关系。

知识链接

欧洲文明曙光——克里特

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东南部,是一座多岩石的长条状岛屿,被希腊半岛、非洲海岸和小亚细亚包围。克里特岛成为欧洲文明的萌发地不是偶然的,早在公元前3000年,其周边就已经有了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成熟的文明。因此,到了公元前2600年左右,文明的种子便已在克里特岛上萌发。

克里特岛地理位置

克里特人不是印欧系民族。从克里特文明遗迹的绘画可以看出,克里特人是黑发棕色皮肤,这说明他们可能是来自于北非或地中海东部和南部的闪米特人。岛上的主要出产物是橄榄、蜂蜜和葡萄,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这些都属于经济作物。橄榄提供植物脂肪,橄榄油可以制成灯油和原始皂类;蜂蜜是糖的替代品;葡萄作为酿酒的原料,被广泛种植。便利的海上交通使这些出产很快成为极受欢迎的商品。

积极的商业行为,使克里特岛逐渐成为联结亚非欧海上贸易的枢纽。克里特人也在海洋贸易中,引进了亚非近东文明的许多成果。例如,他们的艺术作品明显受到了埃及色彩和风格的影响;克里特社会的经济分配制度也体现了这种影响。

在克里特文明中,统治者规定生产者必须向中央储备库缴纳一定数目的产品,同时确定每个社会成员可以获得的生活必需品和酬金数额。换句话说,克里特社会搞的不是市场经济,而是由统治者垄断劳动产品,然后进行再分配的经济制度。这种制度在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也存在了一段时间。

一本书读懂欧洲史

作者:马世力 陈光裕 著

书号:9787101129007

出版时间:2018年3月

装帧:16开 平装

定价:38元

编辑推荐

☆ 讲述自文明诞生至20世纪的欧洲历史进程。按时序分为十三个篇章,并对各个时期的主要内容予以概述。

☆ 以欧洲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为线索,选取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展开细节描述,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 注重对欧洲文明演进的阐述,并通过具体人物、事件予以呈现。

☆ 全书以时间为经,事件、人物为纬,兼具可读性与工具性。

内容简介

欧洲历史是人类众多文明类型中的一种,既有人类文明的共性,也有其独具的文明个性。本书即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体,在具体历史进程中,呈现欧洲文明的概貌。以欧洲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为序,设置章节,同时选取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展开历史细节的描述,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讲述自文明诞生至20世纪的欧洲史。

作者简介

马世力1949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历史学会理事、教育部全国高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和独立撰写学术论著20余篇(部),两次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陈光裕1955年生,天津市人。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天津市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咨询委员。曾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历史教学、教研工作,现从事师范教育历史学科教师教育方向的教学与研究,撰写、发表历史教育教学论文和各类历史科普文章百余篇。

作者的话

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性成果,是人类独有的创造性结晶。虽然人类历史上文明的起源、发展路径和文明模式有很大差异,学界对文明的概念也有诸多定义,但文明本身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则是多数人的共识。本书所写的欧洲历史就是人类许多文明类型中的一种,它既有人类文明的共性,也有其独具的文明个性。

想了解欧洲历史,除了要知道其具有的文明共性之外,还要知道欧洲文明有哪些特殊性,换言之,要知道欧洲文明对整个人类文明的独创性贡献在哪里,欧洲文明的个性化基因是什么。这些具有个性化的文明基因是怎样决定了欧洲以后的历史走向和文明发展的高度。尤其是,要搞清楚这些具有欧洲历史文明个性的基因中,有哪些演化为后来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共同元素。这是我们判断欧洲文明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的切入点。

总体上说,欧洲文明有两个凸显期,一是古代的希腊、罗马时代,二是地理大发现之后的近现代。在这两个时代,尤其是近现代以来,欧洲文明发展成为人类文明中具有示范性的主流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具有原创性的贡献。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从古希腊开始,众多学者持续地在哲学等领域对抽象意义上的“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地揭示了人的自由本性、特质、权利、品格和人的发展趋势,试图寻找“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这些基本问题的答案。

二是构建了逐利性生产模式。即,把以物易物的使用价值生产和交换模式,转变为以交换使用价值为路径去攫取价值的生产模式,并以商业获利为切入点,引发了价格革命、生产分工和大工业等一系列生产方式的变革,使人类的生产目的、组织方式、劳动制度、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的性质迅速由维持型经济转变为高效率、低成本的获利型经济。

三是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的社会化结合起来,形成了适合某一时段的生产动力要素个体化与服务于人类文明发展的社会化相结合的基本思路。这一思路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四是建立了一套社会自治化的组织结构,即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团、城市和教区等基础之上的自治模式,形成有序的社会层次的递进结构,即不同层次人群的自主、自治与自洽,并在这一基础之上形成整个社会的有机化和组织功能的高效化。

五是国家治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这是欧洲对人类文明的最重要贡献之一,它不仅为人类文明的宝库提供了一系列关于民主的基本原理、规则,以及法理原则、法律文本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法治实践,同时还创造了一系列至今仍然有效的理论体系和民主与法治原则,如自然法理论、权力来源于人民、对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司法机构对权利的界定与保护等。

六是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欧洲文化的多样性源于其源头的多样性和发展过程中的地域性。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它在自身的形成过程中不断受到近东文化的影响,再加上开放的海洋性地理环境,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使欧洲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禀赋。这种文化开放和文化包容的态度是欧洲文化多元性形成的基本原因,也是欧洲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

七是在宗教改革中提出了新的价值观。欧洲宗教改革中构建重要价值观的文明工程始于17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是这场宗教改革的两个重要成果(雅•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80页),“是新教对于西方基督教和人类进步的重大贡献”(E. Nordeson,Parthenon Press,1944,p.131),其社会意义重大:第一,突出自由、平等、独立的主体人格意识。第二,对人的价值认同。第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任务使命感(即“天职观”)。

八是科学精神的产生与弘扬。从文明角度说,真正在人类文明宝库中沉淀下来的,并不是欧洲在自然科学领域具体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而是随之一同出现的科学精神。所谓科学精神,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尊重不同意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断创新、勇敢探索,不承认任何封闭的知识体系和终极真理的存在。

人类从古到今,一直有多种文明共存。大致从16世纪开始,欧洲在人类文明史上基本处于主流文明的地位,其他类型的部分文明则追随其后,效仿其发展样式和追赶其发展高度。

这些被效法的内容包括,以君主立宪和代议制为主的民主政治体制,以宪法、民法、刑法为基本内容的法制体系,以大工厂制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工业生产模式,以集约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商业为主要内容的市场经济体系,以科学技术为主体的创新机制,以分科和跨学科为基本趋势的知识和教育体制,以自由、平等、民主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体系等,几乎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这些现代社会的基本文明结构,都是由欧洲文明原创和不断完善的,并成为今天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基本框架。从这个意义上说,欧洲文明是这一时期人类主流文明当不为过。

同其他文明相比,欧洲文明对人类文明除了有许多重要贡献之外,还有什么不足吗?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有两个基本判断:一是到目前为止,人类所出现过的所有文明,包括现存或已经湮灭了的文明中,没有哪一个文明是没有优点或长处的;二是人类所出现过的所有文明也都是有缺欠或不足的。

欧洲文明同样也是有许多缺欠和不足的文明。例如,欧洲对非欧文明深入到骨髓中的傲慢与偏见;对外侵略与扩张的殖民主义;丧失人性的奴隶贸易;被永远刻在人类耻辱柱上的法西斯主义……

但史学家们为什么还要不断地撰写欧洲历史,来揭示其成功的经验呢?这不能不说到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另一个基本规律:所有文明都有长处和短处,决定一个文明是否能走在人类文明前列的关键性因素就是它的开放性。凡是对外开放,认识并不断吸取其他文明长处的文明就会走在世界的前列,凡是贬低,乃至敌视其他文明,以至于闭关锁国,就必然是文明发展中的落后者。因此,着眼于学习欧洲文明中的长处和优点,力求避免欧洲文明的短处与缼欠,就成为撰写和学习欧洲历史的重要目的。

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所有事物一样,都具有不平衡性。不平衡性就是差距,就是先进与落后、中心与边缘的区别。承认别的文明是主流文明,并不是为了否定自身的文明,而是为了赶上并超过它。赶上或超过主流文明的唯一正确途径就是承认其文明中的某些先进性和自己文明中的某些落后性,并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清除本身文明中的缺陷,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办法。那种试图通过“塔西陀陷阱”式的战争来消灭文明的先进者,并取而代之的办法,已经由法西斯德国和军国主义的日本试过了,其结论勿需赘述。

希望本书的编写能为广大读者了解欧洲文明,学习欧洲文明,超越欧洲文明做出一点点贡献。

马世力

2017年3月29日于天津

内页欣赏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