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巧专栏|南宋将领辛弃疾为何要赞孙仲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欣赏孙权怎么写 李晓巧专栏|南宋将领辛弃疾为何要赞孙仲谋

李晓巧专栏|南宋将领辛弃疾为何要赞孙仲谋

2024-07-03 19: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李晓巧专栏|南宋将领辛弃疾为何要赞孙仲谋

作者:李晓巧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8-06 21:39:06

作者简介:李晓巧,笔名金风,副研究员,文史专栏作家,中国著作权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个人专著《历史是个圈》《千年手账—中国古代经济的另类观察》等,先后在《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作家文摘》《读者》《文史博览》等三百多家报刊发表作品,相当数量文章录入《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以及大学图书馆馆藏,入选多种中学语文、历史考试试卷。

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春,南宋将领、诗人辛弃疾写成《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其中写道:“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孙仲谋即三国时期的孙权。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亲自领军攻打吴国,在濡须口前线看到孙权的部队军容整肃、斗志昂扬,脱口而出:“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原荆州牧刘表)儿子若豚犬耳!”(《三国志》卷四十七裴松之注)刘表的儿子刘琮骄奢无能,在刘表去世后接任荆州牧,曹军一来,立即举手投降——曹操骂别人的儿子是猪狗显然有失厚道,而他却满口称赞孙权、羡慕孙坚生了个好儿子。曹操与孙权的父亲孙坚同龄,比孙权大27岁。曹操看人论事绝非常人所及,他去世后9年,孙权果然登基称帝,建立东吴。

那么,被曹操称赞、被辛弃疾推崇的孙仲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首先,孙权具有独特领导魅力。

历史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有机统一,也与历史人物个体密切相关。历史上的孙权有其个人独特魅力。

一是孙权爱读书、善读书。他不仅自己坚持广泛读书,还劝诱部属多读书,最典型的例子是一些东吴将领被他督促读书。吕蒙是孙权器重的将领,打仗勇敢,但是少时家贫,没怎么读书,当其成为独当一面的东吴大将后,孙权告诫他和另外一位将领蒋钦要抽空读书,而吕蒙想以事务忙来推诿:“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孙权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孤)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指出他俩的读书目的不是要成为研究经书的专业博士,而是“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并且他给吕蒙等将领开出了书单:“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三国志》卷54之注《江表传》)可见,孙权不仅爱读书,而且是个能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善读书之人,读书陶铸了他的格局、涵养了他的智慧,他也以此教导培养部下。吕蒙逐渐成为智勇双全的名将,其谋略令东吴名臣鲁肃都钦佩不已,他多次为孙权和周瑜、鲁肃出主意,是提议防范关羽的东吴第一人,并说服孙权用计策从关羽手中夺取荆州,擒获了关羽,被视为当时第一大功,“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功劳是吕蒙建立的,但是也说明了孙权识人和会培养人。

二是孙权勇武过人。他喜爱狩猎,而且情形常常相当危险,“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三国志》卷52)。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十月,孙权至庱亭(在今江苏省丹阳市)狩猎,一只老虎突然扑上他的马鞍,马被虎抓伤,孙权毫不畏惧地把双戟投向老虎,老虎受伤试图逃走,侍从趁机用戈再击,最终抓获了老虎。对孙权这样不顾危险的狩猎行为,东吴大臣张昭等多次劝谏,孙权尽管表示感谢,但是依然不停止狩猎,后来干脆“笑而不答”。为了射虎,他还打造了专门的射虎车,以结实的木材围护,但不遮盖,留有可供射击的孔,由一位车夫在车里驾驭,自己在里面射虎,当有脱群的野兽扑向他的车时,他以亲手搏击为乐。身在乱世,且是一方雄主,没有尚武精神,那是不可想象的,勇武过人正是孙权的个人魅力之一。北宋大诗人苏轼曾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亲射虎,看孙郎。”此中“孙郎”即为英姿勃发的孙权,可见,孙权的勇武风采深为后世称羡、传扬。

三是孙权会识人用人。孙策去世后,孙权接替其位,被汉廷册拜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其时孙氏统一江东没有多久,地方势力和外来归附力量或是观望或仍存异心,局势不稳。孙权以哥哥孙策的谋士张昭为师傅,以周瑜、程普等旧臣统御诸将,并且又广招贤才,聘求名士,如诸葛瑾、鲁肃、陆逊、顾雍等大批人才被招至麾下,广采善议,出台了很多举措,很快即稳定了江东局势。

张昭、周瑜、鲁肃是江东老臣,他们辅佐孙权开创东吴事业,颇有功绩,看《三国演义》的人对火烧赤壁印象深刻,事实上,当时东吴的军事将领即周瑜、鲁肃。孙权接手江东政权的早期,曹操大军来袭,为保江东一隅不亡,张昭曾劝其归顺曹操,而劝孙权建立“帝王之业”的鲁肃也有让其借荆州给蜀汉的误谋,但是孙权都不计较,依然尊重且重用他们。他曾说:“周公不求备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三国志》卷54)孙权也注重培养将领,最著名的是吕蒙、陆逊。在吕蒙与陆逊的协同作战之下,关羽败走麦城,使东吴收回荆州,稳定了东吴的长江防线和割据地位。也正是任用陆逊,在夷陵之役中打败了蜀汉军队,火烧七百里连营。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中评道:“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这是称赞孙权识才用人之高超。

再有《容斋随笔》中《孙吴四英将》条记载:“孙吴……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咸为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虽更相吸引,而孙权委心听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可以看出,孙权确实是一个具备将将之才的君主。

作为江东奠基者的孙策临终前曾对弟弟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国志》卷四十六)看来,孙策只说对了一半,“与天下争衡”,其弟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真正意义上建立东吴、形成三国鼎立的形势,是在孙权手上。

其次,孙权对江南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发使得东吴有了鼎峙的经济实力。

孙权也是我国古代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重要开发者。孙权运用武装和智慧开展军事、外交和扩大地盘,立足江东地区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势,尤其值得称述的是,孙权在位期间,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将之前不被重视的江南一带打造成了一个新的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形成了以建业(今南京)为代表的东南大都会。频年的征战和水旱造成了农业收成减少,对此,孙权于赤乌三年(240年)正月特下诏书“自今以来,督军郡守,其谨察非法,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者,举正以闻”(《三国志》卷47),禁止官吏于农时拉夫办役。

今天的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也是自孙权迁都建业开始的。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从关羽手中取得荆州后,驻军公安(今湖北公安县),黄初二年(221年)四月,“(孙)权自公安都鄂(今湖北鄂州),改名武昌”(《三国志》卷47),应该是取“武功昌盛”的意思。当年十一月,孙权受魏国之封为吴王,即以武昌为都城,但是到了吴黄龙元年(229年)秋天,孙权又迁都至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为何迁都建业?其实有一番来历。

先是孙权手下有个重要谋臣叫张纮,是广陵(今江苏扬州一带)人,曾劝说孙权移都秣陵,他说:“秣陵,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势冈阜连石头(城),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今处所具存,地有其气,天子所命,宜为都邑。”(《三国志》卷53《江表传》注)张纮无非是想按照古代地形风水之论打动孙权建都秣陵。但孙权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而以武昌为吴王都。此后,一位重量级人物行经秣陵留宿后,“周观地形,亦劝(孙)权都之”,此人叫刘备,孙权听了“老大哥”的建议,立即回答:“智者意同。”于是,孙权以武昌为都城八年后再迁都建业,开启了今天的南京作为“六朝都会”的历史行程。细看三国鼎峙的地图,不禁有个疑问:刘备劝孙权移都建业,不知是否有让东吴都城和蜀汉疆域拉开更大距离的考虑?

孙权在营造新都建业时,基本上秉持了节约原则,“因故府不改馆”——以他之前任讨虏将军时期在建业的府署作为他新都宫殿的主体部分,更名为建业宫,相对来说比较简陋,“材竹率细”(《三国志》卷47)。赤乌十年(247年),东吴翻修宫殿,孙权要求将旧都武昌不用的宫殿的木料建材拆除后运至建业,在建业宫的基础上改作太初宫,尽量不劳民伤财。工程部门汇报说武昌宫殿已经28年了,材料老旧,请求重新派遣差役采伐木料建材,孙权没有同意,他说:“大禹以卑宫为美,今军事未已,所在多赋,若更通伐,妨损农桑。徙武昌材瓦,自可用也。”(《三国志》卷47)终孙权一生来看,在宫殿建筑上他还是比较俭约的,不给百姓添加负担。孙权晚年还曾专门下诏书,要求“省徭役、减征赋,除民所患苦”。

出于军事也出于经济目的,孙权时期还相当重视航海,多次派出海船到辽东和南海一带活动和开展贸易,为后世对外经济交流打开了一扇窗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南宋诗人曾极在《吴大帝陵》诗中称孙权为“四十帝中功第一”,我想,这既跟诗人当时的站位有关,也一定更多考虑到了孙权对江南地区经济的贡献。

再者,孙权适时韬光养晦成就历史功绩。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篡汉建魏,黄初二年(221年)刘备也称帝,综合考虑后,孙权称藩于曹魏,曹丕封其为吴王。当孙权的使者赵咨出使曹魏时,曹丕试探问:“吴王何等主也?”赵咨回答:“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并且,他进一步举例阐述:“(孙权)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魏将)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三国志》卷47)此言出自臣下之口难免溢美之处,却也基本符合事实。尤其是孙权向魏国称臣实在是韬光养晦之举,表面应付“而诚心不款”,当曹丕要求孙权派王太子孙登为人质时,他不同意了。

于是,魏军大举压境,虽然孙权也作了军事部署以作抵抗,但当时东吴地区多乱,“时扬、越蛮夷多未平集,内难未弭”(《三国志》卷47),周密权衡后,孙权再同曹魏周旋,并“卑辞上书,求自改厉”。但是,曹魏坚持要其派孙登为人质,于是孙权下定决心另起炉灶,“遂改年,临江拒守”,并且又派使者到白帝城去拜会刘备,与蜀汉再次联盟,以抗曹魏,但此时“犹与魏文帝相往来”,八年后孙权才称帝。

特别有意思的是,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蜀汉派使者来庆贺他即位,孙权意气风发“乃参分天下,豫、青、徐、幽属吴,兖、冀、并、凉属蜀”——计划蜀汉和东吴一起瓜分曹魏的国土,并且订了盟约:“今日灭(曹)叡,禽其徒党,非汉与吴,将复谁任……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勠力一心,同讨魏贼。”可见,孙权之前向曹操低头、向曹丕示弱,乃韬光养晦之举,英雄待时势罢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孙权身上有很多毛病,其人“性多嫌忌,果于杀戮”,他的后期更是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出现了很多决策失误,尤其是在选择接班人问题上,犹疑猜忌,“横废无罪之子”(《三国志》卷47裴松之注),导致了东吴宫廷纷争较多,朝政也多变化,一些功臣良将受到猜疑和处分。但是,《三国志》对孙权总的评价是:“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由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可谓多说优点吧。

太元二年(252年)四月,孙权去世, “夏四月,权薨,时年七十一,谥曰大皇帝。秋七月,葬蒋陵”。谥号“大皇帝”,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蒋陵位于今南京东郊梅花山,是南京地区最早的一座六朝陵墓,又称孙陵、孙权墓、吴王坟、孙陵岗。蒋陵还葬有孙权先后两个皇后步氏和潘氏,而其钟爱的早逝的宣明太子孙登也葬在附近。如今,蒋陵仅存一个石碑、一座石桥、一个注释牌、一座石像,但是到梅花山观景的游客都爱去凭吊一番,或许可以借此怀想一下三国东吴之气象吧!

总的来看,孙权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文韬武略,在汉末的复杂变局中,腾挪闪让,纵横捭阖,立定江东,坐断东南,把东吴打造成为一个较为稳固的地方政权,经济发展也较快,将我国古代江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拉上了历史的快车道。孙权所建立的东吴在魏、蜀、吴三国鼎峙格局中历时最长(历四帝共59年),也是三国中最后一个被灭亡的政权。

孙权去世950多年后,志在报国、侠肝义胆的南宋将领辛弃疾引用曹操名句“生子当如孙仲谋”谱写时代壮词之时,也是心有所系、意兴勃发的。或许,这就是的历史共振吧。

编辑:陈呈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