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六棵树”绿了山野富了乡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橘红种植基地 茂名:“六棵树”绿了山野富了乡亲

茂名:“六棵树”绿了山野富了乡亲

2024-06-22 09: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茂名果农在采摘荔枝。张鹏飞 摄

“土特产”的金招牌换来“金效益”。从茂名经济林产业数据看,荔枝年产值超110亿元、龙眼年产值超70亿元、化橘红年产值超72亿元、三华李年产值超53亿元、沉香年产值超55亿元、油茶年产值超10亿元、林下经济产值56.43亿元……荔枝、龙眼、化橘红、三华李、沉香和油茶这“六棵树”成为茂名经济林产业的“金饽饽”。

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的荔枝园里,连片的荔枝园正开展秋梢管理。“以前我们都是种黑叶、白蜡这些传统品种。”种了一辈子荔枝的老荔农何金宝说,“近年来果农丰产又丰收,离不开品种改良,茂名荔枝胜在质优。”

“丰富且稳定的种质资源是茂名林业的深厚家底。”茂名市林业局局长曾春说,种质资源不仅是种植生产和遗传改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还是传承中华农耕文明的载体。

为发掘高价值的特色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积极宣介推广特色种质资源,茂名持续开展摸清“六棵树”种质资源家底行动,齐建资源库。

——打造荔枝种业“硅谷”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汇集12个国家及地区700多个荔枝种质资源。

——选优储良龙眼品种,对储良龙眼母树进行保护和育苗繁殖,历经40年发展形成百万亩储良龙眼规模。

茂名市龙眼种植面积81.21万亩,年产值超70亿元。图为果农在采摘龙眼丘立贺 摄

——依托化橘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化橘红良种繁育基地60亩,每年培育优质化橘红苗木30万株。全面勘搜录化橘红品种20个,采集移植化橘红品种8个共184株开展保护式种植。

——起草制定区域优良沉香种质资源保护管理规定,调查摸排优良沉香母树资源82株,实行挂牌登记和入库管理保护。

——建设三华李主题公园,搜集丰富三华李种质资源库,创办大型苗圃场嫁接培育优质三华李树苗,免费派送优质果苗50多万株。

“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有助于打造我国荔枝种业硅谷地位。”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陈厚彬说,《“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要推进种业振兴,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加强种业基地建设,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将大大提升荔枝产业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据悉,茂名还强化与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国林科院广东热林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茂名分中心、中国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等高校院所联合技术攻坚,开展“六棵树”全产业链条标准技术项目研究,加强荔枝、龙眼、三华李和油茶的优良品种选育研发与稳产提质技术攻关,开展化橘红、沉香种植技术研究和加工技术研发,厚植“六棵树”持续繁茂根基。

同频发力

种出产业化规模效益

在化州市大岭村的化橘红种植基地,黄叔和家人穿梭在林间,正忙着给化橘红树修枝施肥。

“今年资金周转紧张,银行向我们推荐了‘惠农e贷’,线上申请就能完成,免担保、低利率、循环使用,帮了我们的大忙!”黄叔说,正是有了贷款,他才能给化橘红及时施肥。

化州市有近30万农民从事化橘红产业,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全产业链总产值达72亿元。化橘红从栽树、育苗到挂果,需要长达4年的资金投入和建设过程。挂果之后仍需投入资金购买药物化肥、雇用工人进行持续维护,金融贷款解决了这个燃眉之急。

茂名市化橘红种植面积11.62万亩,年产值超72亿元。丘立贺 摄

无独有偶,电白沙琅镇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沉香行业。近年,随着网络销售渠道的打开,生意做大了,农户和合作社等需要周转的资金也多了起来。

今年5月,全国银行业首家沉香特色支行——邮储银行茂名市沙琅沉香支行挂牌成立。

沉香特色支行以支持沉香产业发展的专项贷款产品为抓手,以“农担贷”“极速贷”“线上信用户贷”“小微易贷”等特色产品为主线,满足沉香产业中的种植、家庭作坊、精深加工等各个环节客户的融资需求,推动沉香产业聚集区更好更快发展。

茂名市沉香种植面积23.3万亩,年产值超55亿元。冯宗印 摄

电白是全国沉香人工种植、生产、加工最为集中、规模最大的县区,其中观珠、沙琅、马踏等9个乡镇被列为沉香产业发展重点规划镇。全区沉香加工、销售企业(含合作社、小作坊等)2800多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

邮储银行茂名市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沉香特色支行将通过网点建设、专属金融服务等方面,在原有银行服务基础上通过“一镇一策一品牌”金融服务新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沉香全产业链金融产品与服务。

做大“六棵树”特色产业,茂名率先在资金上加大扶持,解决金融难点,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茂名市林业局建立企业服务官制度,积极扶持“六棵树”重点企业争创项目,支持相关企业承担、参与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产业集群、产业园、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等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指导“六棵树”企业上市。

与此同时,茂名市林业局鼓励采取独资、合资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立种植基地,建立由政府、种植户(企业)、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的种植风险分担机制。

在政府、企业、金融合力支持下,为“六棵树”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应运而生。截至目前,“农业龙头贷”“荔枝担”“橘红贷”“荔枝宝”“李贷宝”等特色金融产品,累计意向融资金额40.51亿元,已发放贷款13774笔共计30.67亿元。

近年来,茂名接连推出《茂名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茂名市电白区沉香产业发展规划》《化州市化橘红(化州橘红)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等政策措施,加大资源整合和延链、补链、强链力度,高起点谋划、精准实施“六棵树”产业提升行动。

“林旅”融合

释放绿色生态红利

“春赏李花,夏品李果,秋戏水溪,冬行竹林,在这里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风景。”金秋九月,信宜钱排镇“山水双合”景区内,游人依旧络绎不绝。

漫步在双合村一河两岸,沿岸的绿植、花草与潋滟的碧波相映成趣;廊桥上人来人往,桥下流水潺潺;远处重峦叠嶂,“山水双合”尽收眼底……

“三华李果干、三华李酒这里都有。”在桥边开设小卖部的李叔,向游客吆喝着。李叔说,家里种了20多亩三华李,今年收入10多万元。双合村村民依靠三华李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现在还发展三华李加工。近年来,政府大力治理村容村貌发展旅游业,旅客越来越多,土特产更易卖出去。

茂名市三华李种植面积32.71万亩,年产值超53亿元。杨丽兰 摄

这是茂名围绕“六棵树”之一的三华李产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的一个代表作。通过打造高标准农文旅相融、山水相依、田园相守、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富有活力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整合农业、企业、文旅等资源,推动三华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根子镇元坝村“荔乡水韵”碧道,一湾碧水波光粼粼,络绎不绝的游客驻足拍照,一幅“河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岭南水乡画卷映入眼帘。

元坝村有519户2600多人。这条村依靠荔枝实现从污水横流到秀丽如画的蝶变,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是广东十大美丽乡村之一。

元坝村的走红,是依托荔枝产业资源优势,推进林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与元坝村相邻的柏桥村,深挖荔枝历史文化底蕴、文化内涵,把落户在该村的国家荔枝“一馆一圃一址”(中国荔枝博览馆、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会址)、贡园等景点串联成旅游精品线路,还以荔枝古树公园为核心打造荔枝“农旅文创一体化”旅游带,每年接待游客2000多万人次。

高州“林旅融合”不断更新,其他县区也乘势而上。电白高标准打造沉香特色文旅康养中心,建设“中国沉香第一墟”——沙垌墟;化州建设“南粤古道·橘香万里”旅游观光风景带,依托化橘红南粤古道建设串联9个镇(街道)……

围绕“六棵树”产业,茂名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整合农业、企业、文旅等资源,推动“六棵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当前,茂名已培育形成“六棵树”森林旅游、生态乡村游、农文旅产业融合等多元化全域发展的良好态势,先后建成了“精彩100里”先行段、信宜市“中国李乡·山水双合”等美丽乡村风貌示范带9个,累计308公里,覆盖21个镇(街道)107个行政村,惠及农民群众76万多人。

■一线实践

打造高质量“油茶+N”示范基地

暑气退去,秋风渐起。走进信宜市合水镇新云村,满山遍野的油茶林映入眼帘。

“今年结的果比去年多,收益就更好了。”种植户刘盛贵喜笑颜开。去年新云村油茶进入初产期,1公斤茶油市场价卖到200多元,油茶种植基地实现了产值30万元。

新云村油茶种植是茂名油茶产业的一个缩影。从卖果到卖油,再到发展林下立体经济,油茶特色产业不仅成为茂名“六棵富民树”之一,还形成了以种植、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截至2022年底,茂名油茶种植面积达32.06万亩,居全省第三位;产业综合产值超10亿元。

茂名市油茶面积32.06万亩,年产值超10亿元。受访者供图

茂名油茶产值翻了一倍

电白、高州、化州、信宜是茂名油茶的主要分布区域。其中,高州市多地分布油茶种植,是全国200个油茶重点县之一,也是全省5个全国油茶重点县之一。

高州市东岸镇种植油茶已有上百年历史,走进东岸镇东坡村油茶示范基地,漫山油茶树长势喜人。东坡村党支部书记李进茂说,一方面得益于村里成立了联农带农的合作社,将散种的油茶用统一的价格收购起来,再统一加工出售,村集体赚了钱给村民分红;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实施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

实施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的行动在茂名全市铺开。茂名市林业局组织专班对高州市长坡镇旺沙村、东岸镇平坑村,电白区望夫镇丰垌村等多条村原有的油茶低效林,进行摸底调查、规划设计和制定改造方案,组织人力对老油茶林进行抚育、间伐、修枝、除草等改造措施。

如今,经过改造后的油茶林绿意盎然,茶果满枝。截至2022年,茂名已改造提升低产林40397.29亩。

作为广东油茶积极发展区,茂名历来重视油茶产业发展,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林业、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指导、管理、评估油茶产业发展。

2022年,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暨油茶生产现场会在茂名市召开。相较于2021年,短短1年时间过去,茂名油茶产值由约5.2亿元翻了一倍,2022年产值超10亿元。

“油茶+N”可复制推广

走进茂名市国有荷塘林场,大片油茶树种下已有月余,一片勃勃生机。树下种植的沉香、红薯或南药也初露苗头。

眼前是一个占地300亩的林地立体经济示范基地。这是茂名率先打造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全省首个高质量“油茶+N”示范基地。

“示范基地建立粤(茂)桂油茶科技协作,通过先进的造林技术,发展新造油茶高产林。”基地负责人介绍,在油茶进入丰产期前,采用同步新植或疏伐套种的方式种植沉香、红薯或南药,提高油茶前期经营效益。

“油茶+N”理念打破单一油茶种植模式,同时提升油茶与科研、教育、旅游的融合程度,打造油茶产业“产研学旅”生态模式,促进油茶三产融合,为油茶产业增添新动能。

“‘油茶+N’适用范围广,采取复合套种模式提高油茶前期经营效益,该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可推广性和可复制性。”茂名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油茶+N”发展模式增强了林农种植油茶信心,辐射带动村民发展产业致富,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目前,茂名油茶示范基地16个,面积9.3万亩。这些基地积极推广油茶标准化生产模式,带动周边30多个镇街180多个村组发展油茶产业,带动近5万人次就业。

【撰文】李阳诗 刘栋铭

通讯员 唐晓宇

【作者】 李阳诗;刘栋铭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