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中出镜率最高的七座山脉及相关真题,地理老师带你解读“树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横断山脉在哪个位置 历年高考中出镜率最高的七座山脉及相关真题,地理老师带你解读“树木”

历年高考中出镜率最高的七座山脉及相关真题,地理老师带你解读“树木”

#历年高考中出镜率最高的七座山脉及相关真题,地理老师带你解读“树木”|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高考地理中

我国某些山脉

出镜的频率非常之高

下面

给大家列举一下

高考地理“名山”

长白山

长白山出镜频率之高,只要做过几年高考题很容易就会发现

2020年新课标全国1卷的岳桦林带

2017年新课标全国1卷的苔原带种间竞争

2016年新课标全国2卷的苔原带矮小灌木冻害

2017年天津卷交通旅游相关...

均说明了这座山的重要性

除了长白山本身有研究价值外,还与出题人的研究方向有很大的关系,全国卷出题人有不少来自于……

话不多说,你懂得

试题链接

(2020·全国·高考真题)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

A. 幼树 B. 中龄结实树

C. 老树 D. 各树龄组混生

2. 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

A. 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 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 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 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3.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

A. 降水稳定   B. 水土流失量稳定

C. 土壤肥力稳定 D. 岳桦结实线稳定

【答案】1. A 2. C 3. D

【解析】

1. 根据材料提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说明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近年来新生长出来的树,所以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幼树。所以选A。

2. 根据材料提示: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可知岳桦结实线与生长季长短有关。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说明生长季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说明北坡冬季升温幅度大,导致林线快速上升,所以选C。

3.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气温继续缓慢升高而降水稳定,则会导致长白山北坡林线继续上升,A错误;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不是影响林线变化的原因,B、C错误;岳桦结实线稳定,即岳桦林种子分布的海拔上限稳定,因而限定了岳桦林的种子传播范围,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林线上升到一定高度,超过了种子传播范围,就会趋于稳定,因而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趋于稳定,所以选D。

(2016·全国·高考真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A. 大气温度 B. 降水量

C. 积雪厚度 D. 植被覆盖度

5. 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 年降水最少 B. 冬季气温最低

C. 年日照最少 D.. 冬季风力最大

6. 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 蒸腾加剧  B. 低温更低

C. 降雪期推后 D. 太阳辐射减弱

【答案】4. C 5. D 6. C

【解析】

4. 在高山苔原带,大气的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与海拔有关;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多再减少;坡度大积雪厚度小,坡度小,积雪的厚度小,与坡度有关,与海拔无关;坡度大小影响土层薄厚,海拔高低影响气温,土层和温度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

5. 由上题可知,雪期缩短会加剧冻害。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大,积雪薄,且易被风力吹散,导致冻害加剧。

6. 气候变暖,降雪的条件不易形成,使得雪期退后,且变短,裸露的矮小灌木,缺少积雪的覆盖,使得冻害加剧。

(2011·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松是珍稀树种,其耐寒性强,怕干旱,忌积水,在温寒多雨地区及深厚肥沃的森林土中生长良好。野生红松生长40年后开始在树顶端(常超过20米)结塔,其种子红松子包裹在松塔里,挂果时间长达18个月,需人工采摘,种子需晾晒方可储藏。天然林松塔出种率约13%,人工林松塔出种率约30%。

红松子是我国最常见的食用松子,价格昂贵。梅河口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长白山野生红松林打塔收子,经过手工脱壳、烘干加工成松仁出口国外。随着加工机械设备的应用,该市开始到国内外松子产地大量收购其它品种的可食用松子。目前,梅河口市已拥有松子加工企业300余家,并建成了集金融、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果仁园区,成为世界最大的松子集散地和松子商业信息汇聚中心。下图示意梅河口市的位置及东北三省的一月气温和降水状况。

(1)说明长白山林区适宜红松生长的自然条件。

(2)分析红松子价格高的原因。

(3)分析梅河口市松子加工产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松子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4)请为梅河口市松子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

(1)地处中纬度山区,冬季寒冷夏季温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气候湿润;(长白山)山地排水良好,森林土深厚肥沃。

(2)红松属珍稀树种,数量少;生长慢,结塔与挂果历时较长;松塔出种率低,松子产量少;松塔需人工采摘,加工劳动量大,劳动力成本较高。

(3)利于开发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与新设备,保持产品质量优势;利于及时获取原料、商品和市场信息,形成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适应市场需求;利于实现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形成价格优势。

(4)合理控制红松子的采摘量;适当增加人工林的面积;对松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强自主品牌意识,树立品牌优势。(任答2点)

【解析】

(1)读图可知梅河口市地处中高纬度,纬度较高,该区域冬季寒冷漫长,气候较为寒冷,夏季较为温和,可满足其耐寒的生长特性;由材料可知红松的生长需要较多的水分,由材料可知长白山区一带降水较多,可满足其生长;红松忌积水,长白山地区地形具有一定的坡度,排水条件良好且该区域多黑土土地肥沃,利于其生长。

(2)由材料可知红松属于珍惜树种,数量稀少;由材料可知自然的红松出种率和人工的红松出种率都较低,其产量较低;材料中提到红松生长40年后才结塔且挂果时间长达18个月,可知其果实生长时间较为漫长;材料中提到“需人工采摘,种子需晾晒方可储藏”,可知所消耗的劳动量比较大,劳动力成本较高。

(3)梅河口市松子加工产业集群式的发展有利于红松子新品种的开发和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利于其产品品质的提高;梅河口市松子加工产业集群式的发展可以更好的让松子加工企业及时获取加工原料、商品和市场信息,形成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以更好的应对松子市场的需求变化;梅河口市松子加工产业集群式的发展利于梅河口市松子加工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市场中获得价格竞争优势。

(4)野生松子生长慢,结塔与挂果历时较长,因此,应当合理控制其采摘量,避免无序滥采摘;野生的松子生长缓慢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产量,而人工种植的生长速度较快,因此,应当加大人工红松林的种植面积以提高其产量;梅河口市的松子加工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目前的水平上,应该对松子进行深加工,以延长其产业链,提高其产品附加值;此外,梅河口市还应当注重自身品牌的打造以树立自己的优势品牌。

祁连山

祁连山近些年的出镜频率直追榜首

仅仅在2021年高考

全国甲卷祁连山西段地质地貌

全国乙卷祁连山自然带

湖南卷祁连山冰川

都出现了祁连山的身影

此外在2019年

海南卷还考察了祁连山山谷风

祁连山之所以成为“高考名山”与其处于过渡性的地理位置有关,这一类山脉值得重视

试题链接

(2019·海南·高考真题)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 )

A. 偏南风 B. 偏东风

C. 偏北风 D. 偏西风

2. 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 )

A. 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B. 东西走向,北高南低

C. 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D. 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答案】1. C 2. D

【解析】

1. 材料中提到,“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可知谷风主要出现在白天空气增温之后,图中显示, 11点以后,风向以偏北风为主,故正确答案为C,ABD错误。

2. “白天”,“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意味着晚上,空气沿坡面下沉,形成山风。图中显示晚上以南风为主,白天以北风为主,说明气象站附近南面为高坡,北面为低谷,得出山谷呈东西走向,且南高北低的地形特点,故正确答案为D,ABC错误。

(2021·辽宁·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祁连山西部某山的雪线高度约为4600米。该地区云含水量(云中液态或固态水的含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空中水汽资源相对丰富,可为人工增雨(雪)作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图1为该山所在地区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遥感卫星探测的5000米高度处夏季平均云含水量纬度变化图。

(1)依据图1等降水量线,概括该地区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特征。

(2)分析图2中云含水量两个峰值的形成原因。

(3)如果该地区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将产生哪些生态效益。

【答案】

(1)由东南向西北减少,湖泊和冰川处降水较多。

(2)两个峰值区对应的下垫面为湖泊或冰川,提供的水汽较多;海拔高,与5000米高空相距较近。

(3)预防森林大火;增加水资源,增加生态用水;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

(1)由图可知,等降水量线数值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在湖泊和冰川处发生弯曲,表明湖泊和冰川处降水较多。

(2)结合图1和图2可知,图2中两个峰值区与图1中的湖泊和冰川位置相对应,而湖泊和冰川海拔较高,离5000米高空较其他区域更近,向大气提供的水汽较多,故形成了两个峰值。

(3)由图可知,该区域降水量较少,人工增雨能增加该区域的水资源,增加生态用水,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预防森林大火,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2021·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

(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

(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

【答案】

(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

(2)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着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

(3)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

【解析】

(1)由图可知,冲积扇以沙砾为主,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沉积作用具有分选性,故在此沉积的砾石分选较好,流水在搬运过程中对水中的砾石有磨蚀作用,故沉积在此的砾石有一定的磨圆度。由图可知,山坡以角砾为主,表层有沙、粉沙,该处位于较陡的山坡,砾石主要由重力作用在此堆积,故砾石分选较差,未经流水的磨蚀,故磨圆度较差。

(2)由图可知,除山坡外,粉沙还分布在冲积平原和冲积扇,沙、粉沙粒径小,流速减慢时在冲积扇和冲积平原沉积。冲积平原草原茂盛,故山坡的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该地区春季多大风,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被风吹起,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风速减慢,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

(3)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势较低,来自山坡和冲积扇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均在此汇集,地下水容易出露,为冲积平原提供水源;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表主要由粉沙、黏土组成,颗粒较细,利于保水;该区域冬季寒冷,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土壤水分不易被蒸发,利于蓄水。

(2021·湖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具有的气候调节、径流调节、淡水供给和旅游科考等服务价值。可以用货币形式体现。冰川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冰川服务价值高低。祁连山地区的现代冰川面积大,一般发育在海拔4000米以上,其中疏勒河流城冰川面积是北大河流城冰川面积的两倍多。研究表明:冰川的气候调节价值远高于其它各项服务价值;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地区的冰川消退显著且区域差异大;不考虑物价因素,近年来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下图示意祁连山部分地区的水系及冰川分布。

(1)根据上述冰川面积大小及分布状况,推测疏勒河流域与北大河流域冰川分布区的地形差异。

(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分析祁连山冰川对当地气温的调节作用。

(3)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试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

【答案】

(1)疏勒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广、完整成片;北大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小、分散破碎。

(2)冰川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冰川消融吸收热量,降低气温,缓解气候变暖。

(3)东部地区海拔较低,冰川面积较小,受气候变暖影响,东部地区冰川退缩率较高,造成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更大。

【解析】

(1)题意表明,疏勒河流域与北大河流域冰川分布区的地形差异应根据冰川面积大小及分布状况进行推测。图中显示,蔬勒河流域冰川面积大,冰川呈片分布,而材料信息表明,祁连山地区的现代冰川一般发育在海拔4000米以上,由此推测蔬勒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广、完整成片;图中显示,北大河流域冰川面积小,冰川呈碎片化分布,由此推测北大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面积小、分散破碎。

(2)本题审题关键是注意“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这一信息,由此推断,冰川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应向降低气温方面进行分析。冰川表面的镜面效应,对太阳辐射反射强,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弱,从而减少地面辐射,使得气温降低,缓解气候变暖;升温过程中,冰川消融大量吸收热量,从而降低气温,缓解气候变暖。

(3)根据材料信息表明,冰川服务价值减幅与冰川面积变幅密切相关。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转换一下就是,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面积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这样再分析自然原因就相对简单了。图中显示,东部地区冰川面积较小,则平均海拔较低,受气候变暖影响,东部地区冰川容易退缩,加上基数(冰川面积)小,因此退缩率较高,从而造成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更大。

(2021·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该河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下图为疏勒河流域局部图。

(1)疏勒河补给类型主要有 、 和地下水等,该河中下游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区。

(2)简述甲地河道多分汊的主要原因。

(3)说出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答案】

(1)大气降水 冰雪(川)融水 西北干旱半干旱

(2)径流季节变化大;河流含沙量较大;山前地形平坦。

(3)缓解水资源紧缺;补充地下水;减缓土地荒漠化;增加生物多样性

【解析】

(1)本题考查河流补给类型和区域差异。疏勒河是发源于祁连山的内流河,水源补给可能是祁连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该河中下游为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本题考查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结合材料“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可知从地形和河床特征是切入口。该河流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流量季节变化大,易造成洪水泛滥;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河水溢出而改道;中游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易出现洪水。

(3)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疏勒河中下游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可从气候、水源、生物和整个生态环境等角度分析。水量增加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增加生物多样性;减缓土地荒漠化速度;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区域气候环境等。

大兴安岭

与祁连山一样,大兴安岭也处于过渡性的地理位置

例如

2021年山东卷考察到了大兴安岭植被垂直分布

2019年全国2卷考察到大兴安岭地质地貌知识

可以预见的是,大兴安岭未来仍然是最有可能的出题背景山

试题链接

(2021·山东·高考真题)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 )

A. 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

B. 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

C. 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

D. 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

2. 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东南季风 B. 局地环流

C. 山地坡度 D. 土壤肥力

【答案】1. C 2. B 

【解析】

1. 从图中可看出,草原Ⅲ位于山麓冲积扇处,地下水位较高,草原的水分条件最好,A、B错误。结合大兴安岭位置可知,该地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分界线处,东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风受地形阻挡抬升,由于草原Ⅱ处位置较低,抬升不明显,降水较少,水分条件最差,C正确,D错误。故选C。

2. 结合大兴安岭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上空常年受西风的影响,特别是冬春季节,山地西坡冷空气堆积,东坡形成下沉焚风,越往下空气越干燥,到200-400米附近(平台-察尔森)尤其严重。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到长白山等众多山脉的阻挡,到达此地的降雨量也不大,(察尔森以上抬升明显降水略多形成草原Ⅰ,平台以下受地下水影响水分条件也较好,形成草原Ⅲ。)因此平台-察尔森便因为局部环流差异形成了草原Ⅱ。故选B。

(2022·全国·)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 构造运动  B. 流水

C. 冰川    D. 风

4.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 地面沉降 B. 流水侵蚀

C. 风力侵蚀 D. 冻融塌陷

5. 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 水土流失  B. 沼泽化

C. 土地沙化  D. 盐碱化

【答案】3. B 4. C 5. C

【解析】

3. 霍林河上游流经大兴安岭,流速快、泥沙搬运能力强,在出山口位置因地势变得低平、水流速度减慢,从上游携带的泥沙、碎石在此堆积形成山前平原(冲积扇),因此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是流水,B对;山前平原地势平坦,构造运动常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A错;该地纬度较低且大兴安岭海拔较低,山前地带没有大规模的冰川活动,C错;修建水库前,山前地区因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丰富,气候较湿润,受风力侵蚀、沉积等作用影响小,D错。

4. 山前平原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因河流断流使气候逐渐变得干旱,风力作用增强,风力的侵蚀作用使在山前堆积的泥沙不断被吹蚀、搬运,形成风蚀洼地,随着风力的不断侵蚀,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对;地面沉降通常规模较大、发生的速度快,并且塌陷是从地下向地面传播,与该地洼地慢慢由地表向地下不断侵蚀、加深的特征不符,A错;此时河流断流,流水侵蚀作用极微弱,B错;地下冻土冻融塌陷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气温高,地面冻融塌陷,冬季气温低土壤结冰则不再冻融塌陷,并不会使洼地一直变大、变深,D错。

5. 洼地增多增大,反映了该地受风力侵蚀作用加剧,被风力吹蚀、搬运的泥沙在周边地区沉积,使周边地区土地更容易沙化,C对;河流断流,地面径流短缺,水流难以搬运泥沙,即水土流失问题少,A错;河流断流,水资源短缺,形成沼泽需有稳定、丰富的水源条件,B错;周边地区泥沙不断沉积,使其地势抬高,造成地下水埋藏深度增大、地下水水位下降,不容易出现土地盐碱化,D错。

贺兰山

与祁连山、大兴安岭一样,贺兰山也处于过渡性的地理位置

2019年天津卷考察贺兰山岩画反映的自然环境以及旅游相关知识

2017年全国二卷考察了贺兰山冲积扇相关知识

贺兰山仍然蕴藏着太多可以考察的太多知识

试题链接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出宁夏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

1. “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①地势平坦 ②光照资源丰富 ③降水丰沛 ④灌溉水源充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 在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中,宁夏农业主要属于

A. 游牧畜牧业 B. 牧场畜牧业

C. 旱作农业 D. 水田农业

3. 宁夏地理环境自南向北的变化体现了

①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

②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

③农耕区向游牧区过渡

④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过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 “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位于黄河边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地势平坦、光照资源丰富和灌溉水源充足。故选D。

2. 在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中,宁夏农业主要属于旱作农业。故选C。

3. 宁夏地理环境自南向北的变化体现了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农耕区向游牧区过渡,长江流域没有包括宁夏地区。故选A。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在上左图所示贺兰山东麓,部分沟谷两侧的岩壁上有历代先民凿刻的岩画(上右图中甲所示)。长期以未,沟谷两侧岩石的破损对岩画构成了威胁。

(1)当地哪些自然条件导致了岩石破损严重?

上右图为上左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景点的照片。

(2)据上右图概括这四处景点吸引游客的共同原因。

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为了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的举措,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本自治区北部。

(3)安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

(1)昼夜温差大;多风沙天气;降水集中;岩壁陡峭;多地震。(答出三点即可)

(2)历史文化价值高;地域特色突出(民族特色鲜明)

(3)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

【解析】

(1)该题属于原因分析类题,题干中的关键词为“岩石破损”,解题方向为“自然条件”,一般从气候(温度、降水、光照)、天气、地形地势、植被、自然灾害等进行分析组织答案:昼夜温差大;多风沙天气;降水集中;岩壁陡峭;多地震。

(2)该题属于原因分析类题,题干中的关键词为“景点吸引游客”、解题方向为“共同原因”,一般从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分析组织答案:历史文化价值高;地域特色突出(民族特色鲜明)

(3)该题为条件分析类题,关键词“安置、迁入地”解题方向“哪些条件”,可以归结和城市区位因素分析类似。结合材料,从自然条件的地形、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和历史文化等进行分析组织答案: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

横断山

横断山由于垂直差异性显著成为高考“靠山”

2020年江苏卷考察了横断山山地垂直带谱

2019年全国2卷考察到了横断山区宾川县农业发展

2017年海南卷考察到了横断山区元阳梯田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垂直差异性显著使得横断山贡献了很多考点

试题链接

(2020·江苏·高考真题)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两山地属于( )

A. 昆仑山脉 B. 秦岭

C. 祁连山脉 D. 横断山脉

2. 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

A. 基带更高,热量不足

B. 海拔更高,山谷风强

C. 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

D. 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

【答案】1. D 2. C 

【解析】

1. 由题干可知,甲、乙两山地纬度相同,经度都位于100°E附近,而且甲山地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可以判断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横断山脉,D正确。昆仑山脉、祁连山脉都处于温带地区,秦岭处于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秦岭南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北坡基带为落叶阔叶林,ABC错误。故选D。

2. 由于乙山地地处横断山区,而且位于甲山地的东边,山高谷深,受西边重重山岭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越过山地,在背风坡气流下沉,形成焚风效应,乙山地的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烈,所以,乙山地的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属于非地带性现象,C正确。乙山地基带受焚风效应影响,热量充足,A错误。乙山地的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与山谷风影响无关,B错误。乙山地的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是因为基带受焚风作用强烈,气候干热,并不是基带原生植被被破坏,D错误。故选C。

(2017·海南·高考真题)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 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1980 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A. 技术要求高

B. 劳动力投入大

C. 种子成本高

D. 单位面积产量低

4. 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A. 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

B. 建设特色商品基地

C.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D. 满足村民膳食需要

5. 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

A. 甲类村位置较偏僻

B. 乙类村坐落于山顶

C. 丙类村地形较平坦

D. 当地商品粮以旱地作物为主

【答案】3. D 4. C 5. A

【解析】

3. 结合材料“1980 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可知,1980 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单位面积产量低,D正确。

4. 从图中看乙类村以观光农业为主,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有利于开发特色旅游产品,C正确。

5. 从图中看甲类村农业自给自足,可推断甲类村位置较偏僻,A正确;乙类村以观光农业为主,以种植业为主,不可能坐落于山顶;由材料“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可知,丙类村以梯田为主,地形不平坦;当地商品粮以水田作物水稻为主,D正确。

(2021·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下图),面积53.4km2。主沟发源于哈巴雪山西侧,汇入金沙江一级支流冲江河,长度12.8km。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该流域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其中海拔4200m以上的峰脊区年降水量超过1100mm。2019年7月28日,峰脊区6小时降雨量达60.4mm,激发了特大规模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

(1)指出海巴洛沟流域形成泥石流的四类固体物质来源。

(2)分析海巴洛沟流域主沟道AB段、BC段和CD段地形对泥石流形成的作用。

(3)分析海巴洛沟流域泥石流对当地构成严重威胁的自然原因。

【答案】

(1)冰碛物(冰川搬运堆积物);崩滑体堆积物;风化碎屑物;断层破碎物。

(2)AB段:地形陡峻,易发生崩塌,且径流汇流速度快,为泥石流形成提供物质和水动力条件;BC段:地形较和缓开阔,为大量松散固体物质积累提供场所;CD段:沟道狭窄顺直、坡度大,加快泥石流的通过时间。

(3)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和水源条件,导致泥石流易发;泥石流运动速度快,规模大,冲击力强;峰脊区降水量大,并叠加积雪融水,使得泥石流多发育在高海拔地区,下游不易察觉,隐蔽性强。

【解析】

(1)由材料“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可推测出,泥石流的物质来源为高山寒带峰脊区的的冰碛物和寒冻风化碎屑物,河谷区沟道两侧的滑坡体;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横断山脉中段,板块运动较多,地震多发,坡体结构不稳固,因此流域内多破碎的岩土体。

(2)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看出,AB段海拔高且等高线密集,可判断出地势陡峭,为径流的初始运动提供了充足势能;BC段海拔相对较低,且等高线相对稀疏,地势较缓,沟道堆积物分布较多,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CD段等高线密集弯曲,可判断出沟道呈“V”型,坡度较陡,为窄谷区,为泥石流快速运动通道。

(3)泥石流严重的自然原因可从降水、冰雪融水、泥石流物质来源和地势等方面来分析;该地位于横断山区,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该地山体海拔高,有永久冰川存在,夏季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水量大;该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多滑坡、地震,固体碎屑物多,泥石流物来源多;山地垂直高差大,坡度大,山地上部的泥石流发生较为隐蔽,一旦到达下部危害严重。

(2021·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3)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4)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

(1)地形特点:山高谷深。耕地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

(2)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3)全年气温高,热量充足,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海拔高,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水果品质提高(糖分积累)。

(4)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解析】

(1)读图(注意图中县界线),宾川县总体地势较高,东北部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2000米以上,河谷地带地势较低平且面积狭小,再结合材料“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可推测宾川县的地形特征为(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耕地应分布在地势低平地区,因此宾川县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山间盆地等地势低平处,由于高山面积广、河谷面积狭小,宾川县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小、数量少。

(2)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本为温暖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山高谷深,深谷的两侧为高山,高大的山脉阻挡了海洋暖湿气流,当暖湿气流翻越高山后,气流下沉,在下沉过程中随着海拔的下降,气温不断上升,同时气流下沉升温造成水汽难以冷却成云致雨,下沉气流成为干热风,使谷地气候变得又干又热;再加上谷地地形封闭,热量难以扩散,导致谷内气温更高。

(3)注意审题,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可以从热量、光照、昼夜温差、降水等方面思考,而不需要分析其地形、土壤、市场等条件。宾川县纬度在26°N左右(北部有高山阻挡冬季南下的冷空气),纬度低、全年气温高,生长期长,热量条件适宜热带、亚热带水果的生长;海拔高,光照强,气候干热,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果有机质积累,水果品质高,竞争力强。

(4)应充分利用当地水果种植业的优势,推动经济发展:政府出台优惠政策等吸引企业投资,促进水果加工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利用当地热量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等优势和引进培育优良品种,种植出更高品质的水果,形成品牌优势,提高当地水果的市场竞争力;利用产品质量优势加强宣传,提高当地水果的知名度,进一步开拓产品销售市场;在水果种植业的基础上,开展与水果种植相关的旅游项目,如吸引游客到果园里摘果、观光、休闲、度假等,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增加居民收入;为了促进水果、水果加工产品的销售和吸引更多游客,当地应进一步完善交通、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能力和地区接待能力。

喜马拉雅山

与横断山一样,喜马拉雅山脉也是由于垂直差异性显著成为高考“靠山”

2019年江苏卷 考察喜马拉雅山附近水系

2017年北京卷考察喜马拉雅山气温特点

2020山东卷以喜马拉雅山珠峰攀登为背景

考察了等高线、地球运动等问题

作为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当然仍将成为考察重点

试题链接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低,气温较高

B. 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 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2. 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

A. 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 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 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 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答案】1. D 2. C 

【解析】

1. 森林茂盛的地区水热组合条件好。纬度差异表现在南北方向上,气温较高的位置为南坡;太阳辐射强,不一定气温高;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应该没有森林分布;在山地迎风坡,水热组合条件好,有利于森林的生长。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热量相对丰富,带来丰沛的降水,水热条件好,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而其他地区不易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 据此分析D正确,故选D。

2. 乙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河谷和平地冻土发育,排水不畅,涝渍现象严重,不利于森林的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地下水顺地势向下流,不易出现涝渍现象,所以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据此分析,C正确, 故选C。

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可知,该山地()

A. 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

B. 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

C.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D. 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答案】C

【解析】

据图可知,海拔3000米左右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最热月平均气温约为14℃,积雪可能融化;气温年较差随着海拔升高减小;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的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左右,而这四个站点海拔低于4000米,所以该山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故选C。

天山

天山则是由于地处相对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重要的高考“靠山”

由于地处南疆和北疆之间,从天山山脉流出的河流又孕育了新疆绝大多数的人口,天山成为新疆乃至西北地区绕不过去的存在

去过新疆的人

大多数都去过天山

出题老师当然也是如此

因此

走过独库公路后命题人将它写进了2019年全国3卷

看过天山自然带后命题人将它写进了2018年天津卷

天山

其独特难以替代

试题链接

(2021·福建·高考真题)我国某山脉L谷地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季节性冻土广布。某地理学习小组在研学过程中获得L谷地五个站点的部分资料(下表),以此探讨该谷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站点

海拔(m)

7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土壤冻结天数(天)

土壤冻结最大深度(cm)

663

22.8

276

97

41

776

21.2

352

103

56

1106

19.6

554

120

64

1210

19.2

599

126

103

1854

16.5

802

144

85

1. 该学习小组对L谷地的研学结果合理的是( )

A. 所在山脉的最大降水高度是1854米

B. 年降水量受7月平均气温影响显著

C. 冻土主要存在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D. 土壤开始冻结的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推迟

2. ④⑤站点坡度、坡向相似。导致两站点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积雪深度  B. 风力大小

C. 冬季气温  D. 太阳辐射

3. L谷地所在的山脉是( )

A. 太行山脉  B. 长白山脉

C. 横断山脉  D. 天山山脉

【答案】1. C 2. A 3. D

【解析】

1. 从表中资料可看出五个站点中,站点⑤海拔1854米,降水最多,只能说明是五个站点中降水最多,并不能说是所在山脉的最大降水高度是1854米,A错误;表格中五个站点的年降水量与7月平均气温成正相关,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气温对降水的影响是不大的,B错误;材料中提到我国某山脉L谷地季节性冻土广布,说明该山脉纬度较高,且冻土只能在气温低时存在,C正确;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此土壤开始冻结的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提前,D错误。所以选C。

2. 从表中资料可看出⑤站点的降水比④站点多了200mm左右,降水多,冬季积雪可能大,积雪的深度就大,积雪深度有效地保持地温,因此土壤冻结最大深度比④站点小,A正确;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⑤站点的冬季气温比④站点低,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应该更大,但表中土壤冻结最大深度⑤站点比④站点小,C错误; ⑤站点海拔比④站点高,太阳辐射⑤站点可能更强,但⑤降水多,阴雨天多,太阳辐射不一定更强,D错误;风力大小对地温的影响不大,且④⑤站点坡度,坡向相似,风力大小差异不大, 不能成为土壤冻结最大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所以选A。

3. 太行山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5℃,不可能在600多米的海拔就出现40cm的季节性冻土,A错误;长白山、横断山区年降水量较大,从表格中①②站点的降水量也可以排除长白山脉、横断山脉,BC错误;天山山脉地处内陆,纬度相对较高,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从表格中①②站点的降水量,天山也比较符合,D正确。所以选D。

(2018·上海·高考真题)天山被称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湿岛”,自然灾害易发。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山山脉近东西走向,山高坡陡,地表岩石破碎。受地形条件限制,山区公路盘山而建或沿河谷分布。

材料二:天山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降水量小于600毫米,多集中在春夏季。其北坡受地形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海拔1600~3500米,一次暴雨的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25%~40%。

(1)归纳天山北坡自然灾害类型分布特点。

(2)天山北坡海拔2500米以下有泥石流分布,判断其发生频率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3)分析天山北坡泥石流多发生在夏季的原因。

(4)为减轻天山山区公路遭受泥石流危害,概述当地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

【答案】

(1)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自然灾害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自然灾害类型分布分为上、中、下三个带:海拔约2500米以下,以暴雨型洪灾、塌方和暴雨型泥石流为主;海拔约2500—3500米,以融雪型洪灾、冰川融雪型泥石流、冬季雪崩为主海拔约3500米以上,以夏季雪崩为主。(任答1点或2点)

(2)年发生频率低。海拔约2500米以下泥石流以暴雨型泥石流为主。一次暴雨的降水量可占年降水量的25%—40%,发生暴雨频率低。(任答1点)

(3)一方面,在夏季持续高温作用下,天山北坡的冰川和积雪处于强烈消融状态,会产生大量冰雪融水;另一方面,天山北坡的暴雨多发生在夏季,极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水流。这种因冰雪消融或暴雨产生的大量水流,顺着坡面汇入河谷及两侧丰富的松散碎石堆积物中,在重力作用下沿陡峭的河谷快速下滑,导致天山北坡泥石流多发生在夏季。

(4)建立气象监测预报系统,特别注意监测极端高温天气和暴雨过程;做好泥石流易发区和影响区的调查和识别工作;建立疏导、堵拦泥石流的工程设施。(任答2点)

【解析】

(1)读图可知,天山北坡自然灾害类型分布特点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自然灾害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自然灾害类型分布分为上、中、下三个带:海拔约 2500米以下,暴雨发生的概率较大,因此以暴雨型洪灾、塌方和暴雨型泥石流为主;海拔约2500~3500米,降雨量较小,以融雪型洪灾、冰川融雪型泥石流、冬季雪崩为主海拔约 3500米以上,海拔较高,气温低,以夏季雪崩为主。

(2)天山北坡海拔 2500米以下有泥石流分布,其发生频率低,理由是海拔约 2500米以下泥石流以暴雨型泥石流为主。一次暴雨的降水量可占年降水量的 25%-40%,由于该地区位于西部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暴雨发生的频率低。

(3)天山北坡泥石流多发生在夏季的原因是一方面,夏季气温高,在夏季持续高温作用下,天山北坡的冰川和积雪融化速度快,会产生大量冰雪融水;另一方面,天山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夏季气温高,空气对流运动强烈,暴雨多发生在夏季,极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水流。这种因冰雪消融或暴雨产生的大量水流,顺着坡面汇入河谷及两侧丰富的松散碎石堆积物中,在重力作用下沿陡峭的河谷快速下滑。

(4)为减轻天山山区公路遭受泥石流危害,当地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为建立气象监测预报系统,特别注意监测极端高温天气和暴雨产生的巨大水流;做好泥石流易发区和影响区的调查和识别工作;建设工程设施,疏导、堵拦泥石流。

长白山、祁连山、贺兰山、大兴安岭、横断山、喜马拉雅山

以及天山,这七座高考名山以后在做题和阅读过程中要多多重视哦~

导读

zhi

shu

jie

“植”此青绿 “树”梦未来

阳春三月,恰是草长莺飞添绿时

春天带着丝丝暖意

携着蓬勃生机向我们走来

每年3月12日

是法定植树节

一年“植”计在于春

让我们在这一时节

植一株新绿,予世界美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谈谈地理中的“树”。在高中地理中有关树的知识集中在两个方面:自然带、森林。你是不是还记得这些知识呢?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吧。

01

“树林”有哪些类别?

树,有乔木,也有灌木。

一般我们所讲的树大多是乔木类,

高中地理中大多以林来讲树。

在不同的自然带,

林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雨林、季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一般以最热月10℃作为

林与草的分界(在纬度地带性中),

在山地上也大多以

最热月10℃等温线是植被带

针叶林与高山草甸的分界线。

▲自然带及气候区

常绿林

常绿植物在植物学中

指的是一种全年保持叶片的植物,

叶子可以在枝干上存在12个月或更多时间。

常绿树是指一年四季都有绿叶的

多年生木本植物。

常绿树的叶子并非永不凋落,

只不过叶子寿命比落叶树的叶子

寿命长一些,

如冬青叶可活1年~3年,

松树叶可活3年~5年,

罗汉松的叶子可活2年~8年。

常绿树每年春天都有新叶长出,

同时也有部分老叶脱落,

但茎上一年四季都保持有绿叶,

所以称作常绿树。

常绿树有硬叶、阔叶和针叶三类

(也有资料上分为两类即阔叶与针叶)

▲阔叶

常绿阔叶树多半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一般不耐寒,

如棕榈、香樟、柑橘、珊瑚树等。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在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如我国的长江流域、日本的南部

和美国的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

非洲东南部以及南美洲的东南部。

终年常绿,一般呈暗绿色,

林相整齐,林冠呈微波状起伏。

叶片椭圆形,革质,具光泽,

没有茸毛,叶面向着太阳光,

能反射光线,

所以这类森林又称为“照叶林”。

林内最上层的乔木树种枝端的冬芽有芽鳞保护,

而林下植物则没有芽鳞保护。

此外,在常绿阔叶林中,

没有热带雨林中常见的

板根、老茎生花、叶尖滴水和附生现象。

▲硬叶

常绿硬叶林亦称

硬叶常绿林、硬叶林,

是属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典型植被。

为常绿乔木或灌木群落。

乔、灌木的叶子具有典型的旱生结构,

常绿硬叶林林叶片常绿坚硬,

叶片不大,多有蜡质膜,

机械组织发达,

常披茸毛或退化成刺,

以适应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

地中海沿岸及各大陆西部

(加利福尼亚沿岸及其一部分内陆地区、智利中部、非洲的西南角以及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和西南海岸)。

由于夏季气候干燥,

硬叶常绿林的上层乔木生长稀疏,

林木也不高大,

林内不仅没有附生植物,

就是藤本植物也很少。

但林下常绿植物很多,生长茂密。

▲针叶

常绿针叶树广泛分布于温带和寒带地区,

具备耐寒的特性,

多半是裸子植物,

如松树、柏树等。

针叶林有的并不落叶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因为暖季短根本来不及换叶长新叶;

二是蒸发弱;

三是针叶受冻面积小等。

落叶林

春季长新叶、秋季落叶的落叶树

主要只生长在温带。

而两极冰雪地区和寒带,

根本没有落叶乔木;

在赤道,那里气候暖热,

一般也没有因秋季低温而落叶的

温带落叶树。

但是落叶不仅仅是

温带落叶林在秋季所特有的现象。

夏季在某些区域如背风坡,

因气温高而雨量少,

乔木根部供水减少。

因而纷纷落叶以自我保护,

等到旱季过去再重新长叶。

在亚热带常绿林中也并非不落叶,

比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春天是它们的集中换叶期,

每年三四五月,

随着气温上升,

常绿树新陈代谢也较旺盛,

新芽大量长出,

老叶也就脱落更新得快一点。

只是落旧叶与长新叶是同时进行的,

所以看起来一直是常绿罢了。

▲落叶凋落可以减少水热损耗

绿叶的主要用途是

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以及蒸腾水分。

蒸腾水分可以使树木在

炽热的阳光下不致于被灼伤,

通常是气温越高,

树木水分蒸腾得越多。

一到秋冬季节,

雨水稀少,空气干燥,

土壤中的含水量也随之减少,

再加上太阳移至南半球,

北半球全部接受阳光斜射,

白昼日照时数一天天缩短,

此时树叶中就会产生一种激素——脱落酸,

促使落叶,有利于树木休眠过冬。

秋天树木落叶能

降低水分蒸腾和减少养料的消耗,

让树木能安全度过寒冷干燥的冬季。

当叶片中的脱落酸输送到叶柄的基部时,

在叶柄基部会形成一层

非常小而细胞壁又很薄的

薄壁细胞(科学家称这种薄壁细胞为离层),

离层的形成会使水分

不能再正常输送到叶子里。

在脱落酸的作用下,

离层周围会形成一个自然的断裂面。

叶子由于得不到水分的正常补充,

会逐渐干枯,

自然断裂面越来越明显,

经秋风一吹,

便会落叶纷飞,

甚至无风亦会自动飘零落下。

叶片里脱落酸的产生

主要跟日照长短有关。

树木在日照变短后,

叶片就开始积累脱落酸,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叶片便会自动脱落。

由于各种树木

对日照长短变化的敏感度

和水分需求的不同,

所以落叶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即使同一种树木,

若所处的环境不同,

其落叶时间也不会一样。

比如大家经常可以看到

靠近路灯的树上

与较远的已经落叶的树相比

还有很多叶片在树上,

这是因为

路灯的照射

弥补了自然日照缩短

而造成的结果。

所以,园艺上常用

人工延长光照时间的方法

来延缓花木早衰与落叶。

而松树、柏树等常绿树木,

因其叶片上有蜡质层保护,

叶面又比较窄小,

所以常青不落,经冬不凋。

02

森林分布及生态环境效益

世界主要森林分布区

目前保持较为完整的森林有两大类:

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

非洲刚果河流域、

东南亚马来群岛、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亚寒带针叶林生长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带,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北纬50°以北至北极圈左右的地区。

主要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

东欧平原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和北美洲北部(加拿大大部分地区)。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

吸烟除尘、保护生物多样性、

美化环境等功能,

森林也称之为“地球之肺”。

03

树林如何实现其生态效益的?

如何涵养水源的?

▲“涵养水源”即养护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流失

那你知道,从地理的角度来看森林是如何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吗?

01

林冠和林下植被层

①林冠和林下植被层就像一把伞,削减了雨滴势,也拦截了部分降水。植物截留量包括降水过程中从枝叶表面蒸发的水量,以及降水终止时枝叶上存留的水量,这部分最终也消耗于蒸发。②植被截留阻止了雨滴击溅表土,避免了土壤颗粒被击碎,减弱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量。③林冠可减少太阳短波辐射,降低风速和气温,减小林地空气饱和水气压差等,从而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量。

02

枯枝落叶层

①截蓄降水

当林冠和林下植被层的承雨能力达到饱和后,从树冠和植冠上落下的水滴对地面土壤具有更大的冲击力,此时森林的枯落物所形成的枯枝落叶层就构成了第二道屏障。这些枯落物具有很大的孔隙度,可以吸收和渗透降水,具有很强的水源涵养性能。

②改善土壤性质

枯枝落叶层腐烂后,形成腐殖质和有机质,参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特别是还能组合粗粒土壤和增加粘重土壤的孔隙度,促进雨水的迅速下渗,从而减少了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

③阻延径流,防洪减灾

当降水强度超过林冠截留和森林枯落物与土壤的临界持水能力时,就会产生坡面径流。由于枯枝落叶层的存在,则阻碍了坡面径流产生的侵蚀力。

④抑制土壤蒸发

枯枝落叶阻碍了土壤表面蒸发水分,土壤蒸发量减少,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

03

根系土壤层

固土护坡——植物根系起到固土的作用,减少雨水侵蚀产生的危害。

如何调节气候的?

(1)使温差变小

白天,浓密的林冠可以阻挡太阳辐射,

使温度不至于太高;

晚上林冠也可阻挡热量逃逸,

使温度不至于过低。

与无林地相比,

林地冬暖夏凉,

在夏季较其它季节更为显著。

(2)使湿度变大

森林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大量水汽,

所以林内的空气湿度比林外要大。

随着湿度的增加,

也加大了雾、露和降水出现的可能性。

在条件相同地区,

森林地区要比无林地区降水量一般要大。

另外,森林还可对

蒸发、风速等要素起到调节作用。

如何防风固沙的?

(1)屏障的阻挡防风

当风受森林阻挡之后,

风被迫分成两路前进,

一路从森林的缝隙中穿流而过,

风力消散在枝叶的摆动上;

一路被迫从林冠上越过。

这样森林附近风力一般可降低。

据资料显示,一般情况下,

林带的防风作用是:

在迎风面距树高5倍处风速开始减弱,

在背风面距树高3-5倍处

风速达到最低,

以后则逐渐升高。

(2)根系的盘结固沙

由于树木、灌木根系错根盘结,

固着沙地土壤,

使沙粒不能移动,

从而固定了沙地。

不同地区森林的功能

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种类的生态林主要发挥的作用也略有差异。

04

森林不是万能的

千万棵树构成了森林。

森林既是一种自然资源,

可以为人类生产、生活

提供木材及其它林产品,

又是一种环境资源,

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但森林又不是万能的。

不是所有地方的生态环境治理

都需要植树造林,

因为树林的需水量大,

树木的生长一般要求年降水量在400m以上。

所以在一些水资源短缺的地区,

比如我国西北地区

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中

就不能盲目的提植树造林。

不是所有树都可以任意成林的,

正所谓因地制宜,

栽种时要避免外来物种的侵扰,

让树林在该存在的地方存在。

一旦有外来树种大规模入侵,

必将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

妨碍其它生物生长,

导致森林结构变化,

破坏原有的食物链,

减少以此树植为食的动物数量。

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

作为外来物种的欧美黑杨

开始引入洞庭湖区,

成为造纸用林。

欧美黑杨喜湿润、高大挺拔,

木质纤维长,生长速度快 、

轮伐期短,林木蓄积量多。

3到4年树龄的就可以用作造纸原料,

5到8年树龄的可以用来制作家具和建材。

每年洞庭湖涨水时,

如果树梢被淹不超过一周,

就不会淹死,

生命力超过本土任何树种。

但是大面积的杨树降低了湖水流速,

使湖洲泥沙淤积速度加快,

洪水期时,易阻碍行洪。

由于黑杨大面积种植,

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同时防治病虫害期间喷洒的

大量杀虫剂对原有的

湿地植物造成毁灭性打击。

它们的密集树冠霸占了光照养分,

让周边植物陷入灭顶之灾。

据湖南省环保厅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

2017年12月底,

洞庭湖核心保护区欧美黑杨已经全部砍伐。

再比如速生桉,

原产于澳大利亚,

适应性强,生长迅速;

高大挺拔、病虫害少、用途广;

主根深扎地下,

能大量吸收地下水。

在我国西南有引种,

但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05

地理题中的“林”

1.(2013年新课标卷I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6中的a、b分别示意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

(2)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其原因(8分)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6分)。

(4)变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4分)

答案:

(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木丛能涵养水源。(2分) 过程:藏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4分)

(2)植被变化 天然次生林和灌木丛退化;(2分)沼泽萎缩。(2分)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4分)

(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3分)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分)

(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

2.(惠州市2017届高三三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速生桉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雨林,其特点之一是“疯长”,快速生长期可达十年,国外桉树轮伐周期一般超过8年。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引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速生桉人工林遍布于山坡,该区也建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