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高质量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的生动实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楚雄市的乡镇 楚雄:高质量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的生动实践

楚雄:高质量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的生动实践

2024-02-13 03: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页 > 民族宗教 > 工作动态

楚雄:高质量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的生动实践

来源:楚雄州委统战部 2023-11-02 11:13:00

  “美丽的楚雄,我们亲爱的家园,同一片大地上,命运相与共。”歌曲《楚雄,我们亲爱的家园》在楚雄州的大街小巷播放着。地处滇中腹地的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沃土,在这片沃土上,汉族、彝族、傈僳族、苗族、傣族、回族、白族等各族儿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声音传遍楚雄大地。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在楚雄大地徐徐铺开。   彝人古镇   近年来,楚雄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秉持“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当前,楚雄州正紧扣主线打造“滇中翡翠”,稳步升级构筑“融和楚雄”,高质量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全力创建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凝聚新时代“楚雄力量”共筑民族发展新格局   从元谋县108国道通往村庄的路上,树木郁郁葱葱,一幢幢充满现代气息的小楼房坐落街道两旁;在永仁县,一排排整齐的芒果树正迎着阳光茁壮生长,等待结出美味果实后被运往全国各地;禄丰产业园内,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规划有序的“绿色钛谷”正在全面打造中……眼下,楚雄州正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基础。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格局背后,汇聚着以政治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楚雄力量”。当前,楚雄州牢牢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党建引领民族团结,用党建“一根针”串起产业发展的“千条线”,通过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比较优势等实际,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构建起各民族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民族团结新图景。以“大统战”“大党建”“大比拼”的工作格局,楚雄州持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从创建型向引领型“大转变”,以“大党建”促进力量“大聚合”。通过建立“州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州委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的民族工作组织架构,健全民族工作委员制、民族工作协调机制,将民族工作放在大统战格局下统一部署,完善统筹协调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全面覆盖、规范有序的民族工作体系,切实把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全州民族事务的治理效能。全州连续6年开展基层党建“主题年”工作,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堡垒,推动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双融合、双提升。   在党建引领下,楚雄州先后探索了“五同”“八+N进”、民族团结进步“十进”活动和四大创建联盟行动、六大落实机制、“12345”四个阶段的创建模式,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理念不断更新升级,主线意识更加突出,主线内涵更加深化。截至目前,楚雄州共有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示范单位8个、省级示范县(市)示范单位291个、州级示范县(市)示范单位1587个,18个集体和17名个人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51个集体和46名个人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产业强省战略的推进,楚雄州迎来新机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正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以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楚雄篇章。   回顾楚雄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楚雄州委统战部副部长、州民族宗教委主任鲁文兴说:“在高质量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的进程中,楚雄州通过机制创新、思路创新、手段创新、方法创新,坚持所有改革发展都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最大程度发挥融合力量,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为楚雄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楚雄州将元谋蔬菜、姚安花卉、牟定腐乳、南华野生菌、武定壮鸡等县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确保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民族也不掉队。在共同进步的道路上,全州借力多种创新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效显著。目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42152元、14392元,各族群众生活水平节节攀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空前改善,新时代楚雄州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并行“楚雄魅力”浸润人心   古色古香的楚雄市彝人古镇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川流不息,热闹非凡。夜晚的火把派对上,游客与当地群众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塘,同唱一首歌、共跳一支舞,“画”出最美同心圆。多彩楚雄,各民族文化美美与共。   彝人古镇  高光洪 摄   近年来,楚雄州着力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并行,绘就了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楚雄魅力”。在文化保护上,楚雄州坚持以有形之“魂”,让民族文化保护“活”起来。制定出台《楚雄州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恐龙化石保护条例》《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保护条例》《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服饰文化保护发展条例》等一批政策法规。此外,楚雄州通过建立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成立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着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万家坝铜鼓、元谋猿人遗址、恐龙谷等楚雄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等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   同时,楚雄州坚持以有感之举让民族文化传承“动”起来。在楚雄市工人文化宫4楼,一幅主题为“党的光辉照楚雄,楚雄人民心向党”的百米彝绣长卷,通过自然风光、历史沿革、文化史诗、民族节日、走向未来五个篇章,从不同角度充分展示了楚雄悠久的历史、绿色的生态、灿烂的文化、丰富的物产和楚雄儿女走向未来的美好憧憬,成为楚雄各族人民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创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一直以来,楚雄州做足“指尖文章”,大力推动彝绣产业实现从“指尖技艺”到“指尖产业”再到“指尖经济”的蜕变。5.7万名不同民族的绣娘、530多户彝绣经营户、2.45亿元增加值……如今,彝绣已经成为楚雄州的特色民族文化,同时也是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标志性案例之一。   楚雄州向全省推介楚雄彝绣特色文化产业   楚雄州一直都在推进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交融,多措并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全省率先出台《楚雄州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扶持和奖补办法(试行)》,出台37条措施推动各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功打造出《古微鲁》《云绣彝裳》《彝乡之恋》等兼具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民族文艺精品,“丝路云裳民族赛装文化节”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民族文化节庆品牌,也成了沪滇文化帮扶“楚雄样板”。   坚持绿色发展先行擦亮民族生态建设“楚雄底色”   位于双柏县的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生机盎然,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绿孔雀轻轻抖动身上的翎毛,或成双成对,或三五成群,在河谷附近鸣叫、踱步、开屏、嬉戏。近年来,楚雄州多部门联动,用法治织就绿孔雀“保护网”,擦亮“生态名片”金字招牌,而这仅是楚雄州不断加强生态保护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绿孔雀   张筱蓉 摄   一直以来,楚雄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绿色担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楚雄底色”。全州坚持生态立州战略,通过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健全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责任机制,着力补齐生态环境问题短板,全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通过制定印发《楚雄州“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先行示范区建设规划(2021—2025年)》《楚雄州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统筹谋划全州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同时,积极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目前,全州10个县(市)、103个乡镇已实现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全覆盖。   2020年,楚雄州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称号,大姚县被命名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1年,双柏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楚雄州和双柏县、大姚县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交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谋发展的楚雄答卷。   另外,楚雄州坚持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点绿成金”,全产业链打造绿色硅光伏、绿色钛、绿色钒钛、绿色铜等产业,2022年,楚雄州绿色硅、钛产值达482.9亿元;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业增加值355.2亿元,占GDP比重20.1%;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0.2%。在提升环境质量方面,楚雄州土壤环境保持稳定,25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值)达标率为100%,楚雄龙川江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永仁县、姚安县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在筑牢生态安全方面,楚雄州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7444.76平方公里,有湿地57.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01%;楚雄绿孔雀家园法律保护写进最高人民法院《中国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得到充分展现。   好山、好水、好空气,漫步在楚雄的街道、公园、村落里,桃红柳绿、天蓝水碧,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各族群众用心呵护的成果。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