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典型重大灾害对植被的影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植被被破坏的影响 全球典型重大灾害对植被的影响

全球典型重大灾害对植被的影响

2024-06-30 20: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陆地植被受地震灾害影响的空间变化分析

 

  (1)中国512汶川地震

 

  从图可知,分析区内的地表覆盖类型以森林、耕地和草地为主,森林所占比例为73.89%,草地占到6.03%,耕地占19.01%,森林主要分布在分析区的西北和东北山地,而耕地分布在东南丘陵和平地。

 

 

汶川512分析区地表覆盖类型

 

  利用植被指数下降率(计算方法详见附录)来反映震后植被受损程度(植被受损率--VDR),VDR越大表示植被受损越严重,利用2007年和2008年5月份的FVC数据,计算震后VDR,并将其分为四个级别:{

 

汶川512分析区VDR分级空间分布

 

 

  将汶川512分析区震前震后多年的FVC数据分成四级:{

 

 

  依据植被受损程度分四个区域,分区统计2000年至2015年这16个年份每年的FVC数据的像元平均值,以该平均值反映对应年份FVC值。图为2000-2015年不同植被受损程度的FVC平均值年际变化情况。2000年至2015年受损区的FVC平均值变化趋势一致,在2008年有明显的低谷,轻度受损区的FVC下降较少,下降量为0.05,中度受损区和严重受损区的FVC下降程度较大,下降量依次为0.33、0.21 ,即在中度和严重受损区震后FVC显著降低。震后至2015年,FVC的值逐渐升高,表明植被指数缓慢恢复,在轻度和中度受损的区域FVC恢复较好,而在严重受损区FVC难以恢复到震前水平。

 

 

  分析2000-2015年不同植被受损程度的LAI平均值年际变化情况,可知:2000年至2015年受损区的LAI平均值变化趋势一致,在2008年有明显的低谷,轻度受损区的FVC下降不明显,中度受损区和严重受损区的FVC下降程度较大,下降量依次为0.61、0.12,即在中度和严重受损区震后LAI显著降低。震后至2015年,LAI的值逐渐升高,表明植被指数缓慢恢复,在轻度和中度受损的区域LAI恢复较好,而在严重受损区LAI难以恢复到震前水平。

 

 

  (2)日本311地震

 

  从图可知,日本311分析区的地表覆盖以森林、耕地和建筑用地为主,森林面积比例为59.57%,耕地面积比例为25.30%,建成区面积比例为9.76%,而草地和灌木地的面积比例较小,不足5%;森林主要分布在分析区的中部,而耕地和建筑用地分布在南部和北部。

 

 

日本311分析区地表覆盖类型

 

  本报告利用2010年和2011年3月份的FVC数据,计算震后VDR,并将其分为四个级别:{

 

日本311分析区VDR分级空间分布

 

 

  将日本311分析区震前震后多年的FVC数据分成四级: {<0.2、0.2~0.4、0.4~0.6、0.6~1},时间节点选取2000年、2004年、2009年、2011年、2013年、2015年,下为这六个年份FVC各级别的空间分布图。

 

  从图可知,六个时间点分析区大部分区域的FVC均低于0.6,表明整体植被覆盖程度较低,这与分析区的地表覆盖类型相一致。在2011年FVC大于0.6的区域的面积相比于2009年有明显的减少,反映植被受到地震的损毁,导致FVC的降低。

 

 

  依据植被受损程度分四个区域,分区统计2000年至2015年这16个年份每年的FVC数据的像元平均值,以该平均值代表对应年份的FVC值。图为2000-2015年不同植被受损程度的FVC平均值年际变化情况。 2000年至2015年,轻度受损区的FVC平均值基本稳定;中度和严重受损区的FVC平均值变化趋势一致,在2011年有轻微的下降,下降量依次为0.05、0.06 ,即在中度和严重受损区震后FVC下降程度较小。震后至2015年,FVC的值逐渐升高,表明植被指数缓慢恢复,且逐渐恢复到震前水平。

 

 

  分析2000-2015年不同植被受损程度的LAI平均值年际变化情况,可知:2000年至2015年,受损区的LAI平均值变化趋势一致,在2011年虽有轻微的下降,但下降幅度很小,表明分析区陆表植被的LAI受311地震影响不显著。

 

 

陆地植被受地震灾害影响的时间变化分析

 

  (1)中国512汶川地震

 

  对2000年至2015年汶川512分析区,每年5月份的FVC数据和LAI数据分别求平均值,再将每年的FVC指数值与FVC平均值之差作为FVC距平值,将每年5月份的LAI指数值与LAI平均值之差作为LAI距平值。将每年的FVC距平值分为四级:{ 0},也将每年的LAI距平值分为四级:{ 0},选取2000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3年和2015年这六个时间节点,来制作FVC分级空间分布图和LAI分级空间分布图,成图显示并分析震后植被指数的恢复。

 

  从图可知,2000年至2015年,FVC距平值的变化趋势是以2008年为界,在2008年之前FVC距平值为正值的区域面积比例不断增加,在2008年时出现了较大的降低,而在2008年之后距平值为正值的区域比例先是逐渐增加然后又轻微的下降,到2015年时FVC距平值为正值的区域面积比例占67.02%;FVC距平值小于-0.2,表示该年份的FVC值相比于平均值有较为明显的下降,2008年FVC距平值小于-0.2的区域面积比例由2007年的0.18%增加到2.81%,在2008年之后FVC距平值小于-0.2的区域面积比例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区域,表明震后植被受影响有显著的滞后效应,到2015年时 FVC距平值小于-0.2的比例恢复至震前状态。

 

 

  由图可知,2000年至2015年,LAI距平值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有一定的波动性,但在2009年和2010年,即地震发生后的两年内,LAI距平值为正值的区域面积比例减小幅度较大,距平值为负值的面积比例显著增加,表明地震对植被有一定的影响,且震后植被响应滞后效应明显,到2014年和2015年时,LAI距平值为正值的区域面积比例超过82%,远高于震前的60%,表明植被指数已恢复到震前水平,甚至某些区域植被比震前的状态要好。

 

 

  (2)日本311地震

 

  对2000-2015年日本311地震分析区,每年3月份的FVC数据和LAI数据分别求平均值,再将每年的FVC指数值与FVC平均值之差作为FVC距平值,将每年的LAI指数值与LAI平均值之差作为LAI距平值。将每年的FVC距平值分为四级: { 0},也将每年的LAI距平值分为四级: { 0},选取2000年、2004年、2009年、2011年、2013年和2015年这六个时间节点,来制作FVC分级空间分布图和LAI分级空间分布图,成图显示并分析震后植被指数的恢复。

 

  从图可知,2000-2015年,FVC距平值呈现的变化趋势是以2011年为界,在2011年之前FVC距平值为正值的区域面积整体上增加,在2011年时出现了较大的降低,而在2011年之后距平值为正值的区域比例先是逐渐增加然后又有轻微的下降,在2014年时FVC距平值为正值的区域面积比例占56.29%;FVC距平值小于-0.2,在2011年FVC距平值在-0.5 ~ 0的区域面积比例为63.97%,高于震前2010年的41.64%,表明植被受地震影响,植被遥感参数有轻微的下降,但是受影响程度较低。

 

 

  由图可知,2000年至2015年,LAI距平值呈现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有一定的波动性,在2011年、2012年和2013年LAI距平值为正值的区域面积比例相比于2010年之前,有较明显的下降,而LAI距平值为负值的区域所占比例则显著升高,表明2011年311地震影响分析区的陆地植被,LAI值整体降低。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