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故事,可能比《梵高传》和《月亮与六便士》更好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梵高传好看吗 他的故事,可能比《梵高传》和《月亮与六便士》更好看

他的故事,可能比《梵高传》和《月亮与六便士》更好看

2023-07-22 19: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年,伦敦泰特美术馆要给莫迪利亚尼办回顾展了。

这个展引起的关注挺大的,因为这个大浪子留下的作品并不多,能找到的,件件都是宝贝。

在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纯粹意义上的浪子。

而20世纪初的法国,是浪子扎堆的地方。

浪子的一个特征,即“混的不好,人却很狂”,

另一个浪子高更就嘟囔过这么一句,“会有那么一天,他们把我们当成神话人物,或是报纸上杜撰的传奇”——这个预言成真了。

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

Amedeo Modigliani

画家和雕塑家(1884-1920)

也许你还记得2015年的一则艺术品拍卖新闻,莫迪里阿尼的一副《侧卧的裸女》,以10.84亿人民币的价格,位列世界拍卖成交记录第二。

他最为人所知的,一个是他的裸体画。

莫迪画的裸体,不像许多传统裸体画那样的充满庄重,而是直白地释放着一种直率、愉悦的诱惑力,却又好像全然不为她们自己的魅力所打动。

另一个,是他塑造的“畸形”的人形。

他的画很好辨识,人物没有眼珠,只有空空的眼眶。以及弧形眉,杏仁眼,过分拉长的鼻,极小的嘴以及浑圆垂直的颈项,人物仿佛沉溺在异象空间中。

构成一个倒霉天才故事的3要素:崎岖的人生、过早夭折的不幸、死后才成名,他都齐了。

他只活了35年,人生所有本可以被规避的危险,他一个也没避开。

我们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来探索下这位19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的作品。

1

布尔乔亚式的少年时光

最初的莫迪,还没有走偏,还是个漂亮的,彬彬有礼的意大利少年。在祖父和母亲的熏陶下,他整天泡在哲学和诗歌里,当时有同伴说,这真是我见过最有文化的画家啦。

本来,他还能当个富二代,但莫迪出生那年,家里就破产了,他温柔、坚强的母亲靠翻译、代笔撑起这个家。从童年到少年,三种疾病折磨着他,有一次,母亲发出了一种略带甜蜜的担忧,“德多患了严重的胸膜炎,我还没从这可怕的惊吓中回复过来。这孩子的性格还没定型,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还得假以时日才看得他会有何成就。说不定是个艺术家?

她是如此地坚韧付出,可这个倒霉孩子从未过上如她所愿的幸福生活。

他不爱上学,很快就不上去学校了,自己跟着当地的画家学画画。

当时,小莫迪师从斑痕画派,从他早期的画,还可以看出光与影颤动的痕迹。这个阶段的他,还没找准自己的”戏路“。

但他慢慢开始对意大利的艺术环境失去兴趣——他决定去巴黎。20世纪初的巴黎,是全世界艺术家梦中的天堂——印象派大师们赢得的艺术革命和他们造就的品味被延续,那里生活费用低,每年春秋都有展览——新画家们机会多多。

就像如今的我们奔向北上广一样,怀着天真的愿望,他离开了他意大利温柔、闲适的故乡,一股脑子扎入地狱般刺激也痛苦的巴黎生活。

2

他们都去看毕加索了

到巴黎没多久,他就遇上了毕加索。

艺术家最讨厌另一个自己瞧不上的艺术家老在眼前晃,最可怕的是那个人还一路混的比自己好。

同样是矮个子、同样是性感迷人的异乡人,但他们相识之初,毕加索就已经是小圈子里公认的领袖了。

毕加索是那种穿衣打扮很不讲究的“脏直男”,没莫迪有品位。毕加索勉强承认了这一点,把莫迪称作全巴黎唯一知道怎么打扮的画家。

但人家毕加索情商高啊,他懂得艺术圈的潜规则,评论家都喜欢他。

毕加索所代表的伟大的立体主义风靡一时,莫迪这种古典又古怪的画法,就显得非常落伍(就像人家都开始用机器耕地,你在那吭哧吭哧自己挖田)他陷入了一种可悲的”迷信“:他说,我是又一个被毕加索所害的人。

毕加索破坏了形式,莫迪则予以保留——他的画中依然流淌着古典主义的美感。而在莫迪看来,立体主义不过是些剪贴拼贴和咖啡馆里不值钱的小摆设。

一直有人声称毕加索也妒忌莫迪,包括一些糟糕的传记电影,通篇都在拉着毕加索炒作莫迪,这种论调其实是十分可怜的——以毕加索的名气,真的犯不着跟莫迪计较。

尽管这样,在莫迪的一些作品中,毕加索的影响清晰可辨,他的《年轻女人的头像》1908和毕加索的《忧郁的女人》一样,人物有着相似的神情,以及相似的色彩结构(紫蓝灰与黄绿灰色)。

一年左右,莫迪入乡随俗,日益贫困。成了个邋里邋遢的波西米亚,而毕加索越来越有钱,变成了体面的布尔乔亚(精致的资产阶级生活)。

最开始,他还很满意自己的贫困,认为只有抛开中产阶级的安逸和价值观,过一种“危险的生活”,才能成就艺术,才能追寻极致的自由。然后他就活的越来越惨——没钱,还爱酗酒,大麻成瘾,很快衣不蔽体,住在臭虫老鼠堆里。

3

是什么样的苦,能把自己作品一股脑丢进运河

1909年,莫迪里阿尼和罗马尼亚的雕刻家布朗库西相识,受后者影响开始搞雕塑。他对雕塑的热忱,本来一点也不输绘画。

莫迪在非洲雕塑艺术(图右)上获得了许多灵感:通过用凹陷而非凸起的方式呈现人的面部,颠倒了人类头颅的真实外观,他当时的绘画,也受这个影响很大(图左)

然而在今天,我们却找不到几件莫迪的雕塑。这也就导致他仅有的几件作品在拍卖场上卖得死贵……

这个石刻雕塑《头像》 拍出7070 万美元,位列十大最贵雕塑之一。(当然这个金额也不能说明太多,毕竟拍卖市场水那么深...)

他的雕刻题材主要为女性头像,跟他后来的画一样,这些头像有着同样的面貌特征

可惜莫迪看不到这一切。

对他来说,穷人是不配搞雕塑的。更何况是病弱的穷人呢......

没有钱去买昂贵的材料,他就偷工地石材和地下铁轨的枕木。前面那副《头像》便是由来自建筑工地上的石灰岩。有一次,莫迪里阿尼在建筑工地看中了几块大石,便在夜里来偷偷刻,即将完工时,他发现“铁石心肠”的工人们居然正在把这些石料放进地基。他为此大吵大闹,然后被工人撵走。

当时的人不欣赏他,觉得他的雕塑又不古典又不先锋。他曾经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将自己的石像全放进了一辆手推车,全倒进了运河。

如果没有人想要他的艺术创作,他情愿摧毁它们。不过就算不丢,他也没地方放——家里太穷,地方太小了。

等了四年,终于碰上1个来买他雕塑的人,那个人懵懵懂懂地感觉到一点什么:“地上堆满了头像,都十分相像,如此狭长......那些石像奇怪地感染了我。之后的几天里,我发现自己总幻觉在大街上遇到了那些可能为这些石像做过模特的人……难道是莫迪发现了“真实”神秘而崭新的一面?”

实在是太穷太惨,再加上长期敲凿石头吸入粉末会让他的肺病加重,他放弃了雕塑。受了打击之后,他迅速堕入了蚕食着他生命的酒精和毒品之中。

4

艺术风格的胜利确立

弗朗西斯·培根在《论美》中曾说,

“凡最美之人,其部位比例,

必有异于常人之处”

莫迪的半身像,美就美在人物的变形。

放弃了雕塑后,他继续画画。1914年夏天,当魔笛放弃雕刻,戏剧性地重返画坛时,他找到了一种艺术风格——非洲雕像中简化了的形式和变形了的面貌特征,不论是他的雕像或是画作,都在描画一种面具似的脸孔:椭圆形的头、小而空的眼睛、过分拉长的鼻子、极小的嘴和浑圆垂直的脖子,雕塑带给他绘画的改变显而易见。

莫迪在探索个人风格的过程中,受到过许多影响:劳特累克的讽刺线条、塞尚的充实、高更的异国情调、野兽派的感性与色彩、立体派破碎的平面等等。1914年,莫迪已经完全抛弃了他所继承的19世纪的意大利绘画训练,而形成了更具个人主义的画风。

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他拒绝“所见即所得”传统的束缚,随心所欲地将现实进行修饰,变形。

他的大部分人像,都没有眼睛。

按理说,最能展现内心世界的是人的双眼,但莫迪象古希腊雕刻家那样,将双眼涂以单一颜色,他将对外的凝视转为向内:“我所追求的既非现实,也非虚幻,而是潜意识,这一源自人类本能的秘密”。

他说,他笔下的人物,看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

就像非洲雕刻中的人脸一样,莫迪用凹陷而非凸起的方式呈现人的面部

作家爱伦堡也从中看到了“他们的悲哀,他们无法改变的命运,保守折磨的柔弱,注定毁灭的神情。”

他的画还有一个特点——不怎么画背景。

基本上,你很难从他的画中揣测那些人是干嘛的,在想什么。

传统的肖像画家,会用力抓取服饰,姿势,背景或其他一些可以显示他们的社会地位的关键信息,来表达出人物的心理特征。而莫迪的模特都孑然立于光秃秃的舞台上。

他试图避免任何叙事成分的加入,这样就迫使观者换一种方式来观察人物,费点力气。

莫迪的很多朋友,都加入了各种当代艺术运动中,而他拒绝加入任何一派——未来派、立体派、野兽派……

尽管维基百科将他归为表现主义代表画家,不过他在世时,也没跟表现主义画家们混——他当时要真加入某个时髦艺运动,说不定还会混的好一点呢。

他的画是有多难卖,CBC曾拍了个纪录片,翻阅当时画廊的成交记录,关于莫迪,只查到了“大减价甩卖”记录,好不容易卖出去一张,还是跟别的家具一起搭着卖出去的……

都穷成这样了,他都不愿意“委屈自己”,去想想生计问题——朋友介绍他给杂志画插图,他也拒绝。他遇见过几次艺术赞助人,不过也没对他的生活起多大改善。

然后他开始向魔鬼的道路越走越远,每天耍酒疯。他决心要向艺术家们和公众证明:你们可以无视我的作品,不可以无视我。有一次,酒醒的清晨,他被几个扫大街的人弄醒——发现自己被人塞进了一个臭气熏天的大垃圾桶,就在那儿待了一个晚上。

生活就这样把这个唐璜式的天才逼成了个猥琐佬。

5

“所有的男人皆弑己所爱”

都邋遢成这样了,还是成群的女人爱他、欣赏他。

我们的大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这样描述他,“莫迪里阿尼在一个分明不美的人身上发现了美......我当时已经想:他看见的一切,大概与我们不一样。”

在他还是个干净的小少年,正准备离开意大利温暖的家前,母亲送了他一本王尔德的书,里面有一句“所有的男人皆弑己所爱。”他生来是要辜负世间真爱的。

毕加索的情人,费尔南多曾公开表达自己的赞叹,“英俊的罗马式头颅,纯净的容貌,让人无法转移目光”——是的,莫迪也把她睡了。受尼采影响很大的他,把性欲当做一项勃勃的原生动力,流连花丛。不过不止他一个人这样——莫迪就曾严厉禁止自己的爱人给别的画家当模特——就因为他心里知道自己周围没有画家不睡自己的女模....

他的画布上,就这样留下了许多情人。情人太多,我们就不一一个数了,着重讲两个。

阿特丽斯·黑斯廷斯

她比莫迪大5岁,学识好,品味高,也真正懂得莫迪的才华。这个女人比莫迪还狂野,就像猎手遇上战士,莫迪过上了一段充满激情、既幸福也危险的日子——反正最起码有舒适地方住了(黑斯挺有钱)她既是他的魔鬼,也是他的缪斯。

跟黑斯廷斯在一起期间,莫迪创作出了最棒的肖像和裸体画作。

莫迪里阿尼为她画了无数的素描与15幅肖像,其中一幅就叫“蓬巴杜夫人”(路易十五时代以美貌和强硬手腕著称的一代名媛)

两人个性都很强,在一起经常爆发矛盾,酒后的莫迪经常变成疯子——有一次闹得太大,他把她从窗户上扔了下去,最初的这对伴侣,还挺享受这种充满厮打、冲突和虐待的激情关系的。

画中尖细的鼻子、坚毅的方颌,能看出莫迪对她满怀敬意的爱慕:将这个女性往神秘、强悍与自主意识丰厚里塑造。

沙发上的裸女, 1917

这两年间,莫迪的画达到了此前未有的成熟。

也在这期间他创作出了他最棒的裸体画。

“裸女”是西方美术史上一个非常经典的题材,衣服脱了,很多东西才更直接——比如弗洛伊德的裸体画往往流泻心灵的痛苦。而莫迪的裸体,给人的感觉很微妙——他是邀请观众走到近前窥探的(莫迪有意用画布的边沿把人物的头脚切掉一些,仿佛把画拉进了观看)他的裸体作品,教人更加主观、有情致地观察面前的世界。

但他的裸体当时不受欢迎。当时的人觉得,你这搞得既不古典,又不先锋,还色情。唯一一次办展,还把警察招来勒令关停。

关于什么是色情,这里有个故事:

1863年,马奈在巴黎沙龙展出《草地上的午餐》,因为画中的裸体既非神话故事也非历史题材,而是描摹现世生活,被拿破仑三世看见,破口大骂,觉得人家不知廉耻。而当拿破仑在同一沙龙看到卡巴纳尔的裸体画《维纳斯的诞生》时,却立刻就抛出银子买了下来——就因为卡巴纳尔在天上画了几个飞翔的小天使,再配上古希腊神话的题名,于是就有了古典主义的寓意,就变成高大上了——这不是搞笑吗?

这个故事足以描述莫迪遇到的困境。

开启了莫迪的一段灵感之后,黑斯离开了他。

毕竟,谁能忍受每天晕船的生活——莫迪里阿尼狂饮无度,情绪暴躁。

这个女人一心希望把这个自己心中的英雄往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引,却发现永远不可能。于是,这个智慧且理性女人转投了另一个艺术家的怀抱,并把伤痛永远留给了莫迪里阿尼。

他回到自己阴沉而凄凉的破屋子,酒喝得太多,不吃饭,他垮下去了。

接下来,一个悲情女孩,

也是最后一个,出场了:

珍妮·赫布特尼

这是个颇有拉斐尔前派风格的金发姑娘——宽嘴、长鼻子,黑发白皮肤,像一尊哥特肖像。

如果说黑斯是红玫瑰,那珍妮就是莫迪的白玫瑰。

独立不羁、粗暴好斗的比阿特丽斯·黑斯廷斯让莫精疲力尽,他现在转而倾心于更布尔乔亚、更顺从的女性。

俩人认识的时候,她才19岁。这个小姑娘没什么能力,什么都不会做,她只有温柔——然后将这种顺从发展成极端的恍惚和麻木。

为了跟他在一起,珍妮还与家庭决裂。但是珍妮的无限退让并没有阻止事情变糟糕。他打她——有朋友目睹他大发雷霆时拽住珍妮的长辫子将她往公园铁栏杆上撞。

↑《戴帽子的珍妮》,1917,最早的画中的珍妮,还是端庄、美丽的,还透着生活的新鲜感

慢慢地,画中的她开始往一个古怪的方向变化:

画中人开始出现双下巴、腹部隆起,1918年,他们的女儿降生。莫迪的笔下的珍妮变得程式化:头更加椭圆,脖子更长,透着沮丧与悲观。

然后珍妮再次怀孕。中年妇女、白饭粒、疲倦的眼袋、枯燥无聊,画家开始在画面中透露对家庭生活的厌烦。

“珍妮几乎总是能够抚慰莫迪,但是只有牺牲她自己的个性,并把自己融入莫迪的生活轨道时,她才能完全征服他。”莫迪的传记作者这样评价。几年的同居生活,把珍妮彻底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人。

她不断希望莫迪能够稳定下来,但直到去世前莫迪都不愿意办成合法的手续——婚姻这个东西与他所追求的终极自由相抵触。

坐在门前的珍妮·艾布特纳↑,这是莫迪为他在劫难逃的心上人画的最后一幅,在这幅画里,珍妮似乎又一次进入了她和腹中孩子共享的神秘世界

虽然莫迪一心要自我毁灭,但还是在拼命作画,绘画是他生命中唯一稳定元素。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生命的最后五年里画的。虽然他从来都不知道这些画最后都到哪里去了——处于愤怒或沮丧,他把画随意送人,用它们付房租和账单,或者在不断的搬迁中丢弃,最后留下来的很少。

他的死非常凄凉。

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已经没什么朋友了——莫迪的神经质已经演变到招人烦的地步。

多年的波西米亚生活腐蚀了莫迪的身体。他憎恨囚牢般的疗养院,又从来不肯接受正规治疗。越是痛苦,他越是通过酒精和大麻来证明自己的”强悍“,还经常做一些自杀式的行为——大冬天故意不穿外套,以证明自己身体强壮。

他是活活病死在冰冷污秽家中的,当时珍妮就坐在旁边,紧紧地抱着他,然后眼睁睁地看他渐渐失去呼吸。对莫迪总是消极顺从的珍妮被极度的悲伤搞混了头,竟然没有叫医生。

就在莫迪死去的第31个小时,怀着9个月身孕,走路还摇摇晃晃的珍妮,后退着从5楼的窗中跳下,带着怀中的婴儿离开了人世。

总有人说,莫迪要是再撑一撑就好了,战后资本大量涌入巴黎,许多画家又迎来了新机会——那么,再活几年就能看见自己作品卖高价吗?

这可真不一定。

我们总是看见某人“死后才成名”,仿佛是时运不济,但可悲的地方在于,他们必须等到死后才能出名——就像我们今天,总是因为某人的死亡才开始重新关注一个人,重新审视他的价值。

在他去世的10年后,他悲剧性的传奇和独特的视觉表现吸引了热心的收藏者,他的画飙升到了50万法郎的天文数字。

让我们来看看讽刺性的一幕:

莫迪一死,咖啡店老板赶紧翻箱倒柜去找他的素描作品,因为画商正急着要,可是,这些素描作品,因为和香肠、油脂放在一起,全都被老鼠吃掉了。

还有一个事:当时不是传说他把自己的雕像丢进了运河吗,后来市政府就去打捞,当然一无所获,然后莫迪老家的博物馆负责人再次集资打捞——居然捞到了几个头像!这次打捞引起了巨大轰动——直到电视台曝光,发现这是三名学生的恶作剧......博物馆负责人看了这次电视节目,精神崩溃,被送进了医院。

与莫迪利阿尼同时代的评论家考克多,后来这样评价他的绘画:“莫迪利阿尼的素描典雅而优美,他是我们之中的贵族。他的一根线,绝不会碰到水,是一种不沾血气的‘灵魂的线’,暹罗猫也得避开他的线条。”

和毕加索不一样,莫迪利阿尼带给艺术史的不是一种新的语言,而是一种微妙的战栗。他身上有着某种隐晦的,不合常理的,复杂的东西,唯美、文雅、脆弱、高贵。

看到这里,你心中的莫迪,浮现出一个什么样的形态?

茨威格在《与魔鬼作斗争》中,用“魔鬼性”区分过两类人,一类是像歌德那样,稳重矜持地压抑自己的欲望,规矩、理性,做个俗世生活的满分选手;另一类,是像尼采那样,被“魔鬼”——这种存在于我们体内的酵母,发酵了所有危险过度和自我毁灭的东西,不惜折损了自己单薄的生命,毫无保留地投入纯粹的艺术和自由中。

这类人,始终享有一个独特的精神的乌托邦,即使身处在混乱与危险,创造性也永远位列一切价值之上。同时代人不会理解他们,称他们为疯子。

我想,莫迪完整地葆有了他心中的“魔鬼”。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公号“WeLens"、微博"WeLens" 更多关于Lens读物及购买详情请戳> 更多介绍请前往Lens官网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REF:

《莫迪里阿尼传》乔弗里·梅耶斯著

The New York Times : JOSHUA BARONE :Kimbell Art Museum in Texas Acquires a Rare Modigliani Sculpture

The Guardian:Tate Modern to stage largest UK retrospective of Modigliani's work,Maev Kennedy

modigliani-foundation.org:Biography of Amedeo Modigliani

tate.org.uk: Five things to know: Amedeo Modigliani

莫迪利亚尼 《侧卧的裸女》 裸体画

© 本文版权归 Len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