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人民政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梅河口中心村 梅河口市人民政府

梅河口市人民政府

2024-07-09 23: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梅河口市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

 

 

 

梅河口市交通运输局

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2021年12月

 

    附表:

    附表1梅河口市“十四五”交通运输公路拟建项目表;

    附表2梅河口市“十四五”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项目一览表;

    附表3梅河口市“十四五”自然屯通硬化路工程项目一览表;

    附表4梅河口市“十四五”新建农村公路项目一览表;

    附表5梅河口市“十四五”老旧水泥路改造工程项目一览表;

    附表6梅河口市“十四五”危桥改造项目一览表;

    附表7梅河口市“十四五”交通运输信息化项目建设一览表。

 

    附图: 

    附图1梅河口市“十四五”公路拟建项目示意图。

 

 

 

    1 概述

1.1 规划背景

梅河口市是吉林省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是长春、沈阳都市圈交界的区域中心城市,也是吉林省中部城市群中的重要增长极和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2013年9月,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十三五”期,梅河口市全面完成扩权强县改革试点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交通投资保持高位运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及成为吉林省发展格局中重要增长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时期,是吉林省加快经济建设的关键期,也是梅河口市交通运输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提质期。梅河口市要紧抓交通运输发展机遇,加快落实“一带一路”、“一主六双”、和“三大板块”等国省重大发展战略,协同推动东北地区近海、沿边、内陆开放,将建设高质量交通运输体系作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重要抓手,构建吉林省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新平台,将梅河口市打造成为全省向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东部地区合作中心枢纽,高效连通全国并通达东北亚,快速直通东北重要城市,便捷联系吉林省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各个发展节点,全面支撑“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科学构建畅达高效、安全绿色、智慧舒适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吉林省南部区域现代化综合枢纽城市”,为加快新时代梅河口市全方位开发开放新格局、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征程提供强力支撑。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体系整体效率,明确“十四五”期交通运输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和建设重点,推动梅河口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梅河口市交通运输局委托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开展《梅河口市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1.2 规划依据

(1)《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2)《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3)《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

(4)《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

(5)《吉林省省级公路网规划(2014年-2030年)》;

(6)《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贯彻建设高质量交通强省的实施意见》;

(7)《吉林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8)《“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

(9)《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10)《吉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在编);

(11)《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

(12)《梅河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 

(13)《梅河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编);

(14)《梅河口市“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实施方案(2019-2025年)》;

(15)《梅河口市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1.3 研究任务

1.3.1 规划范围

梅河口市全域。

1.3.2 规划内容

以公路、公共交通、客货场站(枢纽)、行业治理为主,涵盖运输服务、平安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养护管理等方面内容。

1.3.3 规划期限

2021年~2025年。

1.3.4 规划思路

从“十三五”时期梅河口市交通发展情况入手,总结全市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研判“十四五”期梅河口市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与要求,提出梅河口市“十四五”期交通运输的发展思路、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研究思路如图1-1所示。

 

图1-1 研究思路

1.3.5 规划任务

(1)全面总结“十三五”期发展成就和问题,摸清发展脉络

评价“十三五”期梅河口市公路、公共交通、客货场站(枢纽)等交通基础设施及行业治理、运输服务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总结交通发展成就,剖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深入分析交通运输发展环境,剖析发展形势

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宏观战略决策和总体要求,分析“十四五”时期梅河口市交通运输发展形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明确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分析吉林省、梅河口市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结合梅河口市交通运输发展实际,提出梅河口市“十四五”期交通运输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

(4)确定建设重点,测算资金需求

结合发展目标和任务,在充分考虑发展需要、资金可能以及相关项目建设进展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十四五”期的重点建设项目和实施安排。

(5)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研究保障“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的相关措施,确保规划顺利落实,为“十四五”期全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十三五”发展基础

    2.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梅河口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接通化市,西邻抚顺市,北连辽源市、吉林市,是吉林省向南开放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也是吉林省 “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中“双廊”的重要节点城市,长白山门户地区健康产业基地,区位条件优越,先后获得“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梅河口市幅员面积2174.6平方公里,现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9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根据2020年《梅河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总人口50.93万人,是东北地区为数不多的人口流入城市。区位情况如图2-1所示。

 

图2-1 梅河口市区位图

“十三五”期,梅河口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开展“早见效、稳增长”和“五项攻坚”专项行动,统筹推进“三三四四五五”战略布局,圆满完成扩权强县改革试点任务,县域经济综合实力领跑全省,蝉联全国百强,历史上首次获得5个“全国百强县市”荣誉称号,入围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农业农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城市生态发展呈现向上面貌,被省委、省政府赋予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新定位、新目标、新使命,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见图2-2)、同比增长3.8%;地方级财政收入19.56亿元、增长0.6%;固定资产投资221亿元、增长10.2%;工业总产值332亿元、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持续收窄,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1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全省开发区综合实力考评中位列第1名。

 

图2-2 梅河口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2 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梅河口市交通运输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开展基础设施、绿色交通、智慧交通、交通安全建设,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全力打造绿色、便捷、安全、畅通的公路交通运输,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推进全市运输服务全面发展,为梅河口市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以及实现全面振兴、富民强市发挥交通运输支撑和保障作用。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全市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5亿元,受“十二五”境内高速公路基本建成投资结束影响,同比“十二五”下降38.0%。现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基础的四通八达、贯通市际、连通城乡的公路网络(见图2-4)。截止2020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023公里(见表2-1),公路网密度为93.5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公路网密度57.0公里/百平方公里。

按照行政等级划分:国道245公里(含国家高速公路94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2.11%;省道18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0.89%;农村公路1760公里,其中县道225公里、乡村道1535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7.00%。

按照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94公里,占公路总里程6.13%;一级公路49公里,占公路总里程2.42%;二级公路164公里,占公路总里程8.11%;三级公路277公里,占公路总里程13.69%;四级公路1439公里,占公路总里程71.13%。

按照路面铺装划分,有铺装路面2023公里,占公路总里程100%,具体如图2-3所示。

表2-1 2020年末梅河口市公路网总体情况汇总表

类  别

里程(公里)

占比

 

总里程

2023

100%

 

行政

等级

国道

245

12.11%

 

省道

18

0.89%

 

县道

225

11.12%

 

乡村道

1535

75.88%

 

技术

等级

高速公路

94

6.13%

 

一级公路

49

2.42%

 

二级公路

164

8.11%

 

三级公路

277

13.69%

 

四级公路

1439

71.13%

 

路面铺装

有铺装路面

2023

100.00%

 

 

  

图2-3 2020年末梅河口市公路网络总体情

 

图2-4 梅河口市公路网现状图

1.国省干线路网建设初具规模

  截至2020年末,全市境内国省干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63公里(高速公路94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169公里),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布局形态的路网体系,其中:高速公路已初步形成“一纵一横”网络布局,“一纵”为国高沈吉高速梅河境内段,“一横”为国高集双高速梅河境内段;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已形成“二横一纵”的网络布局,其中“二横”为国道抚公公路、集阿公路梅河境内段,“一纵”为国道黑大公路梅河境内段,二级及以上占比达100%,领先于省内其他地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能够有效支撑梅河口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2.农村公路建设任务有序开展,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通过梅河交通人的不断努力,攻艰克难,于2019年荣获国家部委联合命名“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荣誉称号,梅河口市始终立足于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梅河口市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6亿元,比“十二五”增长156个百分点,新改建农村公路19条517公里,完成“畅返不畅”全部整治工程389公里,改造危桥14座,实施生命安防工程167.7公里,全市303个建制村100.0%实现通水泥路或沥青路,自然屯通硬化路率达89.01%,建成“四好农村路”精品示范路线14条130公里,高标准、高质量的实施规划目标,完善全市路网结构,切实改善百姓通行条件。

    3.客货运输场站布局不断完善

“十三五”期,全市不断推进客货运输场站建设,客货运输场站布局不断完善,现已初步建立起以市级场站为中心,乡(镇)级场站为节点的客货运输场站体系。至2019年末,梅河口市境内共有客运站5个,其中一级站1个,二级站1个,五级站3个;货运站1个,为一级站。

4.公路服务设施建设加快

“十三五”期,完成集双高速梅河服务区建设。梅河服务区位于集双高速K192处,距离梅河口市城区6公里,可为广大司乘人员提供公共卫生间、停车场、休息区等公益服务项目。场区内为广大司乘人员提供各种信息咨询、免费热水等多种服务。

(2)公路养护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十三五”期,梅河口市交通养护部门积极安排干线公路路面改造、日常养护、小修保养和预防性养护,完成国道黑大公路团结至山城段、湾龙至牛心顶镇、山城镇至桦树段3个项目56.6公里路面改造,实施安防工程19.1公里预防性养护,针对路况差的路段,以治理路域交通环境为突破口,安排实施小修作业,改善路况水平。修复破损的排水设施和防护工程,恢复路基设计边坡,整治公路平交道口,修复完善安全护栏和警示设施,在路基高填方、急弯等部位增设防撞护栏或反光示警桩,保持公路及其沿线设施良好的技术状况。

(3)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1.客货运输平稳发展

“十三五”期,全市公路运输水平持续提升,客货运输服务稳步发展,公路运输客、货运量在综合运输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公路运输的迅速发展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截至2019年底,公路客运总量和客运周转量分别达到692万人、49326万人公里,公路货运总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达290万吨、97682万吨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较“十二五”末期增长10.4%。

2.城乡客运一体化快速发展

“十三五”期,全市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新增吉林省企程旅游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梅河口分公司、梅河口市诚运公交公司两家客运企业,客运公交线网覆盖全市并辐射市郊26个行政村。2019年末,梅河口市303个建制村均已通客车,通客车率达到100%,有效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公交网络的形成,有力促进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进程。

3.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不断提升

——公交供给水平不断提升。“十三五”期,大力开展公交便民工程,持续进行全市公交线路调整与扩充,实施公交免费化。累计投资1.6亿元,新建1处公共交通管理服务中心,25个封闭式公交驿站,安装52个充电桩;投入9万元,改造公交刷卡设备,制作办理夕阳红城市公交IC卡4.3万张;投资42.5万元委托专业机构编制梅河口市《公交服务质量提升方案》与《公交线路优化方案》,不断调整优化梅河口市公共交通路线,缓解城市拥堵,提高公交乘坐率。“十三五”期末,梅河口市现有公交车233辆,线路35条,运营总里程392公里,公交车全部安装驾驶员防护栏,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接近100%,日客运量9万余人次,公交线路覆盖全市并辐射市郊26个行政村,并开通3条城区公交线路实现免费化,投入运营车辆22台,日输送乘客1.5万人次,城区免费线路比例达到20%,形成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公交网络,公交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十三五”期,进一步改善出租车行业文明服务质量。建设出租车之家并投入运营,总投资5200万元,全市营运客车现有315辆,共办理出租车运营许可1409个,圆满完成出租车无偿使用改革和第二轮许可工作。同时全市组织开展行业乱象整治活动,针对“黑车”营运,出租车定线营运等违规行为进行监督查处,切实提高对出租车行业的监管能力和水平。同时,积极推动网约车准入开放和建设工作,出租汽车乘用便捷性提高,出租车出行服务质量不断改善。

4.客货运输场站设施进一步完善

“十三五”期,梅河口市致力打造成为交通枢纽与物流中心城市,为全市交通运输枢纽进行一系列提质增效工作。客运方面,在“十三五”期为客运总站站舍进行全面的装修改造,完善行业规范与组织培训,同时更新一批电子信息设备,提供更加优质的旅客运输服务。货运方面,“十三五”期全市开放产业准入,开展与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的全面深度合作,成立梅河口渤海商品交易中心,开业运营丽水·梅河口电商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镇村电商服务中心(站)91个,积极投入新型物流园区建设,运输服务进一步提高。

(4)科技、绿色、安全、法治建设、行业治理能力不断加强

1.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大力推动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升级城市公共交通原有刷卡设备,实现交通联合“城市通”刷卡和手机扫码付费;扩大使用客运站售票系统应用覆盖面,发展网络售票和无纸化车票应用;火车站、客运站开展网上办理业务、网上预约服务、提醒服务以及短信、微信预约服务和提醒服务;通过宣传引导,积极推广ETC应用;新建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加强客运、危货、出租车、公交车监控管理,使全市交通管理智能化。

2.绿色交通发展取得成效

“十三五”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加快绿色交通发展,并制定《梅河口市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大力发展绿色公路交通体系,强化行业生态保护与修复,重视新建工程全过程生态保护与修复,在现有绿化基础上,对宜林路段的路树(乔灌木)进行补植和修整,完成路树补植48公里和黑嘴子山灾害防治等任务;同时,全市积极推动新能源车辆发展与城市绿化完善,更新新能源公交车174辆,较“十二五”期增加161辆,清洁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到77%;公交综合停车场已建成1座(梅河口公交综合停车场),占地面积23964平方米,总投资5128万元,在满足全市公交车辆停放、日常运营以及充电任务的同时为社会车辆提供服务,清洁绿色交通已成为发展主流,节能减排初见成效。随着全社会新能源汽车占比的持续增长,充电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节能减排成效日趋显著。

3.平安交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十三五”期,大力推进平安交通建设。针对生产活动,加强安全防范,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监察检查力度,有效的遏制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发生。开展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活动,深入推进平安交通建设,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全面展开安全隐患排查活动,紧盯危货运输车辆与驾驶员违规驾驶行为,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利用油补退坡资金共投资45.6万元,为全市公交车驾驶区域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同时经调查梳理全市城区内跨江跨河、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经过人流密集区公交线路情况,并全部配备安全员,积极建设文明有序、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4.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十三五”期,把加强责任落实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检查企业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的落实情况,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严肃追究问责。不断完善交通运输行业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和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公路运输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举办“安全生产月”活动,向市民普及安全生产知识,为广大市民提供政策法规、职业卫生、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应用、防护产品使用等方面的咨询与服务。

5.行业管理不断完善

“十三五”期,不断加强交通行业管理。通过在出租车安装4G智能监控平台,实现出租车市场监管,既保护乘客及出租车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也有效的遏制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聚焦“黑车”乱象,围绕扫黑除恶“六清”行动目标,全面开展行业治理工作,对行业乱象动真功、使实劲、用实招、出重拳、下猛药,查扣“黑车”多台,群众满意度、安全度明显提升。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坚持“施工单位自检、专业人员监理、政府质量监督、社会群众监管”的四级质量控制体系,确定明确的奖惩措施,并签订责任书,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同时,在行业内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1152项,占96%,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材料减少60%,交通行业管理规范逐渐完善。

2.3 其他运输方式发展概况

(1)铁路

全市境内现有沈吉铁路(国铁Ⅰ级)、四梅铁路(国铁Ⅱ级)和梅集铁路(国铁Ⅱ级)三条铁路线路,形成“一横一纵”的普通铁路布局(见图2-5)。梅河口站是全国46个主要编组站之一,全年发送旅客400万人次,全年发送货物达80万吨。

(2)航空

全市境内现无民用航空机场,航空运输主要通过通化三源浦机场和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梅河口市距通化三源浦机场约70公里、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约200公里。通化三源浦机场,位于通化市柳河县三源浦镇,为4C级军民合用机场,可通往北京、天津、上海、大连等国内重要经济节点。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龙嘉镇,为4E级民用机场,是中国东北地区四大国际机场之一,东北亚区域重要的航空交通枢纽,现有36家航空公司累计运营153条航线,通航城市74个,初步形成辐射国内、布局东北亚、连接东南亚主要国家和俄罗斯远东地区重要城市的空中交通网络。

 

图2-5 梅河口市铁路网现状图

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三五”期,全市交通运输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应急保障能力和行业管理能力不断加强,可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对在新历史阶段、新挑战、新形势下,全市交通运输还存在一些薄弱之处:

(1)综合运输体系尚未形成,高铁、机场项目仍需加快推进

“十三五”期,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形成。公路方面,全市境内高速公路通道已基本贯通,现已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基础的四通八达、贯通市际、连通城乡的公路网络,全市公路网密度达93.5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铁路方面,目前全市境内尚未建成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多为早期修建,技术标准低,多为单线、非电气化铁路,且部分线路能力接近饱和,难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客货运输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区域经济发展。民航方面,梅河口市尚无民用机场。目前,全市高铁、民航建设滞后,高铁、民航机场建设仍需加快推进。

(2)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期,全市境内普通国省干线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显著提升,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整体服务能力较好,但服务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一是国道黑大公路穿越梅河口市东、南部城区,其道路混合交通严重,车辆行驶速度偏低,服务水平较差,大大降低过境车辆的运输效益,给过往车辆和沿线居民生产生活带来较大的安全风险,同时制约梅河口市城区东、南扩,国道黑大公路穿越城区问题急需改善。二是梅河口市是吉林省“三大板块”由中部向东部过渡的重要节点城市,目前,梅河口市去往辉南县的车辆,需行驶至海龙镇通过国道黑大公路向北行驶11公里绕行至牛心顶镇后通过国道抚公公路向东行驶15公里到达辉南县,大大降低车辆的运输效益和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全市对外开发开放,国道黑大公路线路需要进一步优化。三是早期建成的国道黑大公路部分路段交通量增长的趋势日益显著(如牛心顶至山城镇段),导致区域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能力有所下降。

(3)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度仍需提高,旅游路建设有待加强

“十三五”期,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获得较大发展,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全市境内农村公路早期在建设改造过程中,通乡、通村公路基本按四级公路标准进行建设,公路等级低、线形指标较低,乡镇、村屯之间交通联系不畅,通达通畅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连接景区及产业园区如鸡冠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的道路路况较差,路网衔接不畅,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阻碍路网功能的最大发挥,较大影响路网的总体服务水平。三是仍有早期建成的15座农村公路桥梁亟待维修改造,多为六、七十年代建设,技术标准较低,破损严重,应加大维修改造力度,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4)管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全市经济发展,境内交通量的日益增多,部分路段路面破损严重,大中修和维修养护需求逐年增加,受资金、路产监管、超限治理等影响,公路维修养护预算资金额度无法满足全方位的维修养护工作,仅能够完成基本维修养护需求,无法满足维修养护全面工作,重建轻养现象突显,建、管、养并重的养护保障体制尚需完善,公路管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5)城市交通系统不断完善,但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全市境内城市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停车问题亟待解决。客运联程运输发展缓慢,客货运输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民出行需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较为缓慢。出租车随靠随停、拒载现象仍然存在,影响交通秩序和居民出行,行业整体服务质量有待提升。道路运输组织化水平、集约化程度尚需提升。

(6)交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智慧交通建设仍需加快

“十三五”期,全市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应用不断增加,但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化发展仍略有滞后,智能交通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行业基础信息网络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行业核心业务系统应用仍需进一步强化,智慧交通建设进程仍需加快,支撑交通运输行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3 发展形势与需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进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梅河口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和吉林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中“双廊”的重要节点城市,面临新发展格局的融入机遇,以及国家推动新一轮东北振兴、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的政策机遇和新发展阶段加快产业升级的趋势机遇,处于发挥独特优势、提升在全省发展全局中战略地位、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总体来看,梅河口市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吉林振兴发展的新机遇、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契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对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3.1 发展形势

(1)实现新时代交通强国目标,要求建设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交通强国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是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交通运输部围绕交通强国战略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明确要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梅河口市要深入落实交通强国重要部署,牢牢把握交通强国、交通强省的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梅河口市交通运输发展实际,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运输枢纽布局,促进各交通方式网络布局衔接,提高运输服务水平,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建设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2)坚持高水平开发开放,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求交通运输有效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要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再次强调,吉林是“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要抓住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的机遇,发挥好沿边重点开放试验区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梅河口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地理几何中心优势,要求交通运输坚持高水平开发开放,加强区际高效联通,有效支撑我省“东中西三大板块”联动发展,服务“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积极参与沈阳经济圈产业分工协作,向南对接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向东南通过集安口岸实现与朝鲜经济交流,全面深化与浙江丽水市对口合作,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促进梅河口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同时主动服务扩大内需战略,深化交通运输与物流融合,发挥交通促进消费升级的关键作用,畅通区域内小循环,融入国内大循环,对接国内国际双循环,进一步提高梅河口市对外开发开放水平,为新时代梅河全面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3)加快推进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新目标,要求打造吉林省南部区域现代化交通枢纽城市

梅河口市自2013年扩权强县改革试点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经济社会实现全面、科学、高质量发展,基本建成综合实力强、具有活力的区域中心城市,圆满完成试点任务。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支持梅河口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部署要求,全面赋予梅河口市地级市管理权限,梅河口市要紧紧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打造吉林省发展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增长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样板,打造吉林省向南开放的重要枢纽,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示范、探索经验、闯出一条新路。交通运输要立足于自身发展定位和优势,构建便捷高效的城际交通网,加快完善区域核心城市与城市群其他城市的快速化城际运输通道,推进快速铁路、高速公路以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充分发挥不同交通出行方式的自身优势,实现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优势互补,有效集聚要素资源,完善供应链体系,带动沿线产业一体化布局、城镇空间一体化开发,在实现人民便捷交通出行的同时,真正做到安全、便捷、高效出行。

(4)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持续建设“四好农村路”

乡村交通基础设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支撑,形成全域广泛覆盖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梅河口市要结合实际,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核心,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通过打造特色致富路,致力打造美好生活路,积极打造美丽乡村路,用心打造乡韵文化路,全面打造平安放心路,实现农村公路“畅洁绿美安”发展。要着力补足农村交通短板,统筹城乡交通资源配置,建立规范化可持续管护机制,促进交通建设与农村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实现以交通便利带动脱贫致富,为全市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5)促进全域旅游发展,要求提供高品质和个性化的运输服务

全市境内有10多处旅游景区,其中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3个,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十四五”期,全市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功能,打造一批具有梅河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链条,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有力支撑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环线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对于出行的时效性、舒适性和便捷性要求越来越高,高品质、多层次、个性化的旅游出行需求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因而,要加强旅游公路与民航、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强化运输组织服务,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服务功能,优化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提升景区间及对外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高出行效率,实现供给侧改革,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出行体验。

    (6)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要求加快培育交通运输业发展新动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各学科、各领域深度交叉融合,呈现出多点突破、群发性突破的态势。要求交通运输抢抓发展机遇,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注重科技创新赋能,提升基础设施全要素、全过程、全周期数字化水平,加快新基建、北斗卫星、5G、人工智能等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推动交通运输模式、业态、产品、服务联动创新,提升运输服务和行业治理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水平,加快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7)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深入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期,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十四五”期,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要求交通运输增强改革定力,突出问题导向,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结合梅河口实际,坚持以营造良好的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环境为着力点,深化交通运输“放管服”改革,加强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完善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切实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行业治理效能,推动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

    3.2 发展需求

3.2.1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梅河口市近年来户籍人口呈上升趋势,是东北地区为数不多的人口流入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在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全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运输需求不断提升,对于梅河口市交通运输发展提出高质量的要求。同时,交通运输发展需要与城市空间发展相适应,根据《梅河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全市通过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的辐射力,提高中心城市、重点镇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提升城镇化质量,形成“一心、一轴、多点”的空间发展结构。

(1)“一心”

“一心”是指梅河口市中心城区,打造梅河口经济区和梅柳辉城镇协作区的核心城市,宜发挥临近沈阳和长吉两大都市区的区位交通优势,以及能源矿产和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农副产业加工、物流业,建成成为吉林省东南部的区域中心城市。

(2)“一轴”

“一轴”是指沿国道黑大公路(G202)以及铁路沈吉线的城镇发展轴,是市域城镇密集,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

(3)“多点”

“多点”是指市域内重点发展的建制镇,包括山城镇、海龙镇、红梅镇、牛心顶镇。

山城镇要充分发挥区位和传统商贸优势,积极发展商贸物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进一步巩固梅河口西南部的区域中心镇的地位。

海龙镇要充分发挥农业科研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农业研发、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进一步巩固梅河口东北部的区域中心镇的地位。

红梅镇要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能源产业、新型建材产业,做好资源枯竭后的接续产业的培育。

牛心顶镇要充分发挥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依托国省道和高速公路,加强与长春、中心城区、辉南县城等城镇的联系,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加工制造业。

3.2.2 客货运输需求

(1)预测方法

影响客货需求变化的因素较多,且不同年份各种运输方式客货运输量有一定的波动,客货需求预测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预测的过程是首先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采用多种预测方法分别预测各区域的客货运输总量;其次,通过分析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客运量以及铁路、公路和水运货运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城镇规划的相关关系,并考虑各种运输方式在客货运量的现状份额和未来的发展变化,采用定性分析方法预测未来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客运量以及铁路、公路和水运货运量;最后,在铁路和公路客货运量预测的基础上,预测铁路和公路客货需求的空间分布。预测流程如下。

●分析和处理基础数据,包括社会经济历史数据,如: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口,以及梅河口分方式的客货运量历史数据。历史数据的年限为2010~2019年。

●根据基础数据选择预测方法,并建立预测模型,包括基于时间序列的模型和基于影响因素的模型。

●根据梅河口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其他远景规划预测相关社会经济指标。

●分析和比较不同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并确定预测年度的梅河口客货总量发展水平。

●在客货总量预测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确定区域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客运量以及铁路、公路和水运货运量发展水平。

(2)预测方法及模型

鉴于影响客货需求的因素较多,本预测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口,并结合时间变化确定两类预测方法,一是基于时间序列模型,包括二次曲线模型和二次指数平滑法;二是基于因果分析模型,包括乘车系数法、货运强度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模型。

1.二次指数平滑法

指数平滑法属于一类时间序列模型。根据平滑次数的不同,指数平滑法分为一次指数平滑法和二次指数平滑法。

一次指数平滑法的公式为:,其中时间序列,为加权系数,且。当时间序列的变动出现直线趋势时,采用一次指数平滑法预测将出现明显的滞后偏差,需要在一次指数平滑的基础上再做二次指数平滑,计算公式为。

二次指数平滑法的预测模型为:,式中:,,是从期开始的预测期数,因此将和代入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具有无限期的预测能力。

2.二次曲线模型

二次曲线模型是研究时间序列观察值数据随时间变动的曲线外推预测方法。二次曲线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式中:为客运总量,时间序数,、和为模型系数。

3.乘车系数法

乘车系数法是以梅河口总人口与平均每人乘车次数相乘预测客运总量的方法,其中乘车系数是指客运总量与人口的比值。乘车系数一般根据历史数据和今后可能的变化确定。

4.货运强度法

货运强度法是利用货运量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关系进行货运量预测的方法,货运强度是货运量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反映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所产生的货运量。货运强度可根据历史数据和未来的变化趋势确定。

5.线性回归分析模型

设客货总量受因素的影响,如果与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则可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式中代表影响的因素,代表回归系数,代表各种随机因素对的影响的总和,称为随机误差项,它服从正态分布,即~。当时,模型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时,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3)预测结果

梅河口客运量预测结果见表3-1。

表3-1梅河口各种运输方式客运量预测(万人)

年度

客运总量

铁路

公路

2019

934 

242 

692 

2025

1325 

348 

978 

2030

1687 

454 

1233 

2040

2352 

730 

1623 

2050

2745 

964 

1782 

增长速度

2019-2025

6.01%

6.23%

5.93%

2025-2030

4.94%

5.48%

4.75%

2030-2035

3.38%

4.86%

2.78%

2040-2050

1.56%

2.82%

0.94%

 

由上表的预测结果,未来梅河口市客运量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19-2025年和2025-203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6.01%和4.94%。从各种运输方式看,未来铁路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公路的增长速度较低。根据“十三五”规划和相关远景规划,梅河口铁路将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哈大客运专线、长吉客运专线和吉图珲客运专线的建成通车,以及其他方向铁路的新建和改扩建将极大促进铁路客运需求的增长,使铁路客运量增长速度超过公路,从而成为全市重要的客运方式。另一方面,虽然公路客运量增长速度有所减缓,而且在客运总量中的比例逐渐下降,但由于公路客运点多面广和服务灵活的特点,以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和其他客运条件得到改善,未来公路在短途客运中将持续占有主导地位,并在中长途客运中发挥一定作用,因此客运总量中所占比例最高仍将是公路。梅河口市客运结构和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预测结果见表3-2、3-3。

表3-2梅河口市客运结构预测

年度

铁路

公路

2019

25.91%

74.09%

2025

26.24%

73.76%

2030

26.91%

73.09%

2040

31.02%

68.98%

2050

35.10%

64.90%

表3-3梅河口市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预测(万吨)

年度

货运总量

铁路

公路

2019

718 

218 

500 

2025

958 

294 

664 

2030

1189 

376 

813 

2040

1778 

596 

1182 

2050

2514 

909 

1605 

增长速度

2019-2025

4.94%

5.13%

4.85%

2025-2030

4.41%

5.05%

4.13%

2030-2040

4.11%

4.72%

3.81%

2040-2050

3.53%

4.32%

3.11%

 

由上表预测结果,未来梅河口市货运量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19-2025年和2025-203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4.94%和4.41%。其中公路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公路运输仍为综合运输的主流运输方式,梅河口市货运结构预测结果见表3-4。

表3-4梅河口货运结构预测

年度

铁路

公路

2019

30.32%

69.68%

2025

30.66%

69.34%

2030

31.61%

68.39%

2040

33.50%

66.50%

2050

36.15%

63.85%

4 发展思路

4.1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省委十一届八次会议的决议安排,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发展新理念,以交通强国和交通强省为指引,落实全省“三个五”战略,支撑中东西“三大板块”发展,服务“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构建,科学构建“内畅外联、布局合理、衔接顺畅、高效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全面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交通支持保障系统,积极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效支撑“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促进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梅河当好先行。

4.2 基本原则

(1)服务大局,加快发展

要紧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支持东北振兴,以及吉林省支持梅河口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等重大政策机遇,持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积极融入吉林省“一主、六双”空间协调发展布局重大战略,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旅游支柱产业等提供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提升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先行引导作用。

(2)全面统筹,开放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强化建管养运间、各种运输方式间、交通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商贸物流之间,城际间、城乡间一体融合发展。立足梅河口市情和优势,构建区际综合运输大通道,强化与周边区域互联互通,加强区域间高效联通,扩大服务范围,提升运输能力,促进高水平开发开放。

(3)服务导向,转型发展

落实交通强国和交通强省任务部署,秉承高质量发展原则,推动交通运输由“滞后发展”转向“适度超前”、“开发末梢”转向“开放前沿”、“粗放式增量扩张”转向“高品质提质增效”、“注重建设”转向“建管并举”、“注重中心城区建设”转向“统筹城乡一体化交通”。构建高品质的快速网、高效率的干线网、广覆盖的基础网,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推进装备技术升级,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4)改革驱动,创新发展

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契机,积极推进交通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机制等领域改革,努力破解资金供给能力不足、综合运输体系尚未形成、行业内部管理体制不顺等矛盾和问题。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引领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和驱动,推动行业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

(5)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

把安全保障作为发展的重要前提,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构建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将发展和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对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交通,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6)兼顾城乡,共享发展

大力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客运与其它运输方式的差异化发展,引导各地打破部门、区域和行业分割,在客运量大、距离较近的城市、乡镇间推行公交化改造,方便百姓出行,使全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共享小康发展成果。

4.3 规划目标

全面建成支撑“十四五”期梅河口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全社会不断增长和变化的交通需求,与“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功能定位相匹配,符合全市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一体化交通体系。到2025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服务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基本建成“安全可靠、高效顺畅、纵横交错、连通四方”的现代化综合立体智能交通网络,全面对接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为梅河口市综合实力继续领跑吉林经济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基础设施

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能力和运输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全面打通断头路、疏通瓶颈路,区域路网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行条件和交通环境全面提升;农村公路交通条件和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县级公路三级以上比重显著提升,乡镇间基本实现三级公路通达,20户以上自然屯全部通硬化路;实施连接重要旅游景区联通工程,道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公路服务设施覆盖范围显著增加,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运输服务

旅客运输。旅客出行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便利化、多元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公交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绿色出行比例大幅提升。城市公交线路不断增加,城市公交网络覆盖市内各主要街路,市外重要节点镇、园区、景区全部实现公交化,公路客运班线通达全省和周边主要地区;运营车辆提质增量,公交新能源充电桩数量增加,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货物运输。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更为紧密,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货物运输方式应用不断扩大,货物运行效率和一体化组织水平不断提高。以市级物流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为框架的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基本形成。

——客货枢纽

客货运枢纽布局进一步优化,基本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建立标准统一、功能融合、运营规范、服务高效的综合运输枢纽体系。

——公路养护

持续推进公路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公路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预防性养护和小修保养工作进一步加强,公路路况水平进一步提高,公路使用寿命得到有效延长。

——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发展迈上新台阶,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能力加速提升,基础设施健康及交通运行状态监测获得推广应用,交通行业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智慧便民服务更加完备,大数据为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有力支撑,行业科学决策能力与行政效能全面提高。

——绿色交通

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节能环保交通运输装备得到推广应用,能源消费更加清洁化,城市公共汽车、出租汽车中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车辆占比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公交车中清洁能源与新能源车辆占比显著提高;绿色交通管理机制更加完善,监管能力显著提升。

——安全保障

交通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应急体系和基本安全制度体系,组建应急保障队伍,制定科学、应对性较强的突发事件应急保障预案。

——行业治理

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成效显著,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更加完善,综合执法、法治监管体系更加完备。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简政放权深入推进,审批事项在线办理,事中事后监管能力持续增强,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深化。

5 发展任务

5.1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十四五”期,全市公路建设以提质增效为建设重点,进一步完善境内公路交通网络,提升公路服务水平,改善交通运输环境。

——提升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十四五”时期,着力优化国省干线路网结构,服务产业布局,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拓展区域连通,全方位支撑梅河口市经济发展。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5个项目153.7公里,预计总投资40.1亿元,一是加快城区绕越线项目的建设,避免穿城路段对公路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的影响,加快推进国道黑大公路(G202)梅河口市东环绕越线、集阿公路(G303)梅河口市西环绕越线(梅河口境内段)等2个项目53.9公里建设,实现对市区的绕越,提高区域交通运输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国省干线公路的快速运输功能。二是建设梅河口市至辉南(朝阳镇)一级公路29.1公里(梅河口市正在积极向省有关厅局申报拟将本项目纳入省道),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实现与辉南县高效便捷互联互通的需要,促进梅辉两地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梅河口市对吉林省东南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三是对国道黑大公路(G202)双泉(磐石梅河界)至湾龙镇段、黑山头镇至桦树(梅河清源)段等2个项目70.7公里实施原级改造工程,优化道路通行条件,提升区域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见图5-1)。

 

 

 

图5-1 梅河口市“十四五”规划拟建重点项目示意图

——提升乡村和山区交通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十四五”期,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美丽公路建设为目标,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设,实现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重点实施自然屯通硬化路、旅游路、乡村级旧路改造和美丽乡村公路建设,全面提升农村道路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提高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满足群众的出行需求,保障人民安全出行。计划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437.9公里,实施新改建桥梁15座,预计总投资5.6亿元,一是全面推进对连接主要旅游景区的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完成连接旅游景区公路1个项目24.8公里,有效提升景区交通条件,助力梅河口市全域旅游产业迅速发展;二是加快实施老旧水泥路改造项目322.7公里,完成自然屯通硬化路建设项目42.5公里,新建农村公路48.0公里,切实改善乡村交通条件,加快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实施危桥改造15座,切实提高农村公路安全保障水平。

专栏2 农村公路重点项目  “十四五”期,主要完成以下项目建设任务:一、旅游公路建设项目 1.乡道山城镇至鸡冠山旅游公路;二、老旧水泥路改造项目 1.县级公路项目:渭山线、曙水线、梅杏线、伊一线、海进线、二海线、三莲线、朝康线、柳西线;  2.乡级公路项目:孟家沟-三十一户、太平河-纸坊村、靖兴线1.5-永新村、双木-双凤-凤山、小河北六队-褡裢沟、野猪河二队-周家街、兴隆-利民、双顶子七队-双顶子二队、城南-双峰、同合-马场桥、福兴-中山、202线-裕庆、中山四组-德庆村、德胜-新兴、双胜-河洼、福安-三兴、三兴-龙泉寺、双安-农安、莲河-东丰、隆盛-三人班、强胜-刘家、梅海南线-鲍家村、保林桥-梅海南线、平原-久长、文明村-文明鲜、广居-连山、永平-永平一队、安乐加油站-安乐村、安乐村-五人班、周家道口-周家屯、柳进线-龙凤屯、福利-梅河煤矿、民富线-曲家、梅河煤矿-中和镇、福利-中兴、四八石-红梅镇、二八石-刘堡、东夏二队-东夏八队、头方线-大泉眼、头方线-二泉眼、大水线-西玉井、水道-新立屯、水道-中和村、水道-新开岭、水道-西北沟、挑参沟水库-挑参沟三队、挑参沟水库-挑参沟一队、吉安-永安;  3.村级公路项目:康辉线-三湾子、东太平-红星、程家四队-程家村、头方线-三泉眼。  三、自然屯通硬化路建设项目  新兴村-大新星、小河北村-新村、自兴村-营林、升平村-向家街、富强-胡家沟、南大桥村-傅家街、薛家街-傅家街、太平河-庙沟、八泉眼村-小凤阳、牛心顶村-王大院、牛心顶村-迟家沟、牛心顶村-吕大院、牛心顶村-刘油坊、大沙河村-宁家街、沙河边-南道、团结-信望爱养老院、团结-团结敬老院、小湾-东沟、卧龙-大四马沟、新红村-大沙河七队、城南村-王船房、裕民村-小邵家沟、利民村-邹家街、东吉村-东吉二队、东吉村-果树屯、东吉村-周家沟、积善村-陈家沟、楼山村-楼山屯、楼山村-新立屯、靠山村-聚家街、靠山村-靠山一队、双山村-柴家沟、双山村-搂脖岗、双山村-班家沟、三兴村-瓮泉、三兴村-蘑菇园子、广丰村-汤家炉、广丰村-韩家街、广丰村-宁家街、广丰村-佟家沟、东泉村-岗高家、关家沟-老教堂沟、四八石-裴大院、岭西-岭西一组、红星-常家沟、东升村-徐家油坊、升平村-吕家街、久长村-李粉坊、永久村-杨树河子、永久村-马家沟、隆盛村-敬老院、兴起村-钟家街、升平村-陈家堡、得胜村-闫家沟、双胜村-殷大院、永发村-干沟。   四、新建农村公路项目  横头山-三十一户、楼山村路、久长村路兴起村路、牛心顶村路、三兴村路、建设村路、常兴村路、四八石村路、刘大村路。   五、危桥改造项目  (1)县道项目:新胜桥、头八石一桥、梅河桥、帽山桥、季家公铁立交桥;(2)乡道项目:大泉眼桥、五里铺桥、白云河桥、横道河桥、和平桥、双龙桥、福安桥、通河水线桥、兴起桥、保林桥。

 

5.2 着力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根据梅河口市自身区位特点,总结以往养护管理经验,建立创新养护管理体制机制,打造一批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的养护队伍,创建养护管理交流平台,组织各区域养护队伍交流学习,实现养护管理更加精细化、数据化、信息化、科技化。运用建立的管理养护机制合理制定养护计划,提前谋划公路大中修,做好公路养护小修保养工作。加强对雨雪等特殊天气的巡逻和除雪工作,针对主要桥梁、危桥改造等项目的实现动态监督。提升公路养护管理的技术水平,服务人民,安全出行。“十四五”期,持续加大公路养护费用支出,安防工程方面,计划完成20.1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设,预计总投资116万元;路面养护方面,计划完成国道黑大公路湾龙镇至黑山头镇段路面养护工程20.6公里,预计总投资1.5亿元,保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推进公路建、管、养并重发展。

 

专栏3 公路养护项目      普通国省干线养护:国道黑大公路湾龙镇至黑山头镇段    农村公路安防工程:20.1公里

5.3 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完善综合运输场站及枢纽布局。“十四五”期,加强乡镇综合运输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内综合运输枢纽布局。一是为进一步适应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全面配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建设梅河口市山城镇乡镇交通综合运输服务中心,总占地面积15409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预计总投资997万元。二是建立标准统一、功能融合、运营规范、服务高效的综合运输枢纽体系,依托梅河口市高铁建设,实施客运站与高铁站一体化,总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预计总投资35000万元,实现旅客零换乘。

——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十四五”期,加快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一是持续更新新能源电动公交车,实现全市绿色公交全覆盖,并建设充电桩及配套设施;二是积极推进梅河口市综合综合停车场建设项目(二期工程),占地面积40266平方米,建筑面积11469.4平方米,预计总投资6434.6万元,满足全市公交车辆停放、日常运营、充电任务,同时为社会车辆提供服务;三是持续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完成主城区公交驿站75个,预计总投资2300万元,为公众提供更加的舒适候车环境;四是新建220个公交候车亭和智慧站牌,预计总投资700万元,扩大电子站牌的服务覆盖区域,加速智慧公交建设,让公众方便实时了解车辆到站信息、线路换乘信息、公共发布信息等市民出行服务信息,提升市民出行体验。升级出租车监管平台,以适应市场需求,促进网约车健康发展。

——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十四五”期,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一是统筹协调城市公共交通、城际客运和农村客运发展,延伸市级的周边区域以及城市公共客运线路,扩大城市公共客运覆盖面,推进县域内农村客运班车公交化改造,优化镇村公交线网;二是统筹规划城乡道路客运服务设施和运营线路,合理调控城乡客运资源,充分利用城市公共交通、城际客运和农村客运的各种站点设施,统一规划功能层次合理的换乘枢纽和城乡、镇村客运网络,优化城乡道路客运网络衔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构建便捷高效的货物运输体系。“十四五”期,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货物运输体系,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着力解决运输方式衔接不畅、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一是创新合作机制,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基础设施衔接,完善引导政策,强化科技支撑,培育多式联运市场主体,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和甩挂运输,畅通长春-梅河口-营口(鲅鱼圈)口岸货物运输通道,贯通长梅沈京的南北方向物流通道;二是全面推广应用厢式化货车和新能源配送车辆,推动道路运输、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发展,提高交通运输质量和效率。

5.4 构建绿色环保的交通发展体系

“十四五”期,加快构建绿色环保的交通发展体系,一是强化行业生态保护与修复。持续加强新建工程的全过程生态保护与修复,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严格执行交通建设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制度,集约节约使用土地资源,做到建设项目生态保护与修复和项目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全面推广已建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化与景观水平。二是全面推进污染综合防治。强化公路交通建设、运营期间产生污染物排放的达标控制,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三是加快推进节能环保运输装备应用。积极采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型营运车辆,推广应用高能效、低排放的交通运输装备,将新能源装备应用于市县区客、货运输的各个领域;严格落实国家、行业营运车辆技术标准,加快淘汰老旧车辆;推动电动汽车租赁业务,鼓励居民绿色出行。四是促进资源循环再利用。推进邮件快递包装标准化、可降解化和减量化,提高资源循环再利用水平;建设绿色公路,推动施工材料、废旧材料再生利用。五是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建立交通环境保护监测评估体系,加强环保监测和监督。

5.5 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智慧交通发展

“十四五”期,持续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智慧交通发展,预计总投资1855万元。一是新建智能化指挥中心。依托“吉林祥云”大数据平台,运用指挥信息系统,建立全市域内路面的“作战”情报图,在电子地图上,提供道路交通网、交通形态、交通设施等动态信息;与相关部门实现数据信息共享。二是启动建设“12328”并网工程,依托“12345”市长热线建设数据并网工程,设置交通运输席位不少于3个,实现并网后12328数据单独抓取。三是加快推进“两客一危”智能化提升工程。监控重点车辆、重点目标,利用车载GPS和行驶记录仪信息,对危险物品运输车、长途客运车辆、公交车辆的行驶线路、行驶速度等方面实行移动监控跟踪,及时发现和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实现公交车辆智能化运营管理。四是新建农村物流智能化分拣中心。实现传统物流分拣转型升级,建立现代农村物流智能分拣服务,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五是新建东环绕越线智能监控系统。实时远程监控管理,通过设置权限进行远程视频及数据传输。六是新建农村公路智能、海龙湖景区船舶智慧监控管理系统。实时远程监控管理,提供不间断的数据跟踪、统计分析和安全监管,将平台发现各种安全隐患信息及时告警信号,并推送给应急管理及企业部门,以便及早检查和消除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5.6 提高交通运输应急安全保障能力

“十四五”期,持续提高交通运输应急安全保障能力,一是道路运输应急预案体系,结合市内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和特点,科学制定应对性较强的突发事件道路运输应急保障预案。二是完善责任体系,强化部门和企业主体责任。三是加强道路运输应急队伍的日常管理,定期走访并开展应急运输演练,重视从业人员培训和能力评估工作。加强车辆和人员的动态管理,强化“两客一危”等重点营运车辆动态联网联控,实施全程数字化、智能化监管。四是全面完善公路安全标识、护栏、标线的安装养护工作,使人民出行有安全、出行有保障的交通运输体系。五是做好设备采购及物资储备工作,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和效率。

5.7 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十四五”期,加快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建设,一是全面加强交通综合执法。重点在交通安全治理上下功夫,在维护运输市场秩序上出实招,在提高执法科技含量上做文章,努力实现运输市场健康发展,环境全面优化。二是进一步规范运输市场管理。推进道路客运线路配置和价格机制改革,加强对公交运营企业、巡游车、网约车的监督管理力度,规范公交线路和出租车行业运营,进一步规范运输市场管理。三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现交通运输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四是深化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体制,建立公平开放、统一透明的交通运输市场,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五是推进交通运输地方立法,建立道路运输、超限治理、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实施交通法治建设,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 资金需求

经匡算,“十四五”期,梅河口市交通建设资金总需求约万元519382.6。公路建设项目资金需求规模见表6-1:

表6-1 “十四五”期梅河口市公路建设项目资金需求规模

序号

项目

“十四五”计划投资 (万元)

所占比例 (%)

1

普通国省道

401000 

77.2

2

农村公路

56296

10.8

3

国道公路养护

14800

2.8

4

乡镇运输服务站

997

0.2

5

城市公交

9434.6

1.8

6

梅河口市高铁客运站

35000

6.7

7

交通运输信息化工程

1855

0.4

合计

519382.6

100.0

7 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协调机制

按照“全市统筹、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由梅河口市人民政府牵头的交通运输发展协调机制,统筹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协调解决交通运输发展中的重大综合性问题,强化对交通运输发展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规划实施过程中,注重加强与发改、财政、环保、水利、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加快推动规划落实。

(2)深化体制改革,加强规划衔接

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继续深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在经营性领域,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在公益性领域,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宏观调控,增强发展动力。着力转变交通运输管理的重心和手段,强化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安全和应急管理职能。加强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协调,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3)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保障力度

将公路建设同城乡经济发展、防洪抗旱、扶贫解困等国家关心的重大议题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和省财政补助;深化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积极争取融资支持;积极利用专项债券资金建设,加大专项债资金项目建设力度;积极争取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沿线土地经营等政策,争取更多的一般债券资金用于普通公路建养。

(4)保障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

规范交通建设项目计划管理制度,完善投资计划编制和资金拨付流程,按照“完成一批、开工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思路,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建立建设项目库,细化建设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动态调整年度投资计划。加大前期工作中资金、科技和人才投入,提高前期工作质量;做深做细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技术方案比选和经济可行性论证。

(5)注重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环境

完善交通运输行业舆论宣传发布工作机制,提升交通运输热点问题舆情研判和舆论引导工作水平,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注重引导社会舆情,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实现规划目标和完成规划任务的艰巨性。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注重媒体宣传工作,大力宣传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理念意义和政策措施,加强交通运输行业重大主题宣传,积极推广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弘扬交通运输特色文化,为推进规划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

(6)注重人才培养,提升行业管理

深入实施“人才强交”战略,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与岗位培训,优化人才资源开发环境,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为推动梅河口市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以干部清廉、行业清正、政治清明为目标,深入推进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教育监管和制度创新,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有效防治腐败;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开展以“文明交通、美好随行”为主题的行业文明创建活动,提升行业管理能力。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