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一粒米”撬动一个产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梅州五华县美食节 梅州:“一粒米”撬动一个产业

梅州:“一粒米”撬动一个产业

2024-07-10 19: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去年以来,五华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流转撂荒水田进行集约承包复耕复种,让不少曾经的撂荒地在早造、晚造皆喜获丰收,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和“米袋子”安全。

五华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治理和解决水田撂荒问题,该县打出系列“组合拳”,如制定奖补办法,对撂荒水田复耕复种水稻每造每亩奖补170元;县、镇分别召开撂荒复耕复种动员大会,掀起复耕复种热潮;鼓励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等实施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组建7个技术指导组深入镇村开展种粮指导,统筹资金购买丝苗米种子5万多斤免费发放给农户。

来自横陂镇华阁村的种粮大户魏周振,今年74岁的他把荒地变成400多亩连片的良田,“我从饥荒时代走过来,看到田地丢荒便非常痛心,在2008年的时候我就把它们集约过来,一直耕种到现在。”魏周振说。

去年,政策的春风也吹到了魏周振的田里:他的水稻基地入选五华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获得奖补资金150万元,用于购置农业机械等。“现在政策这么好,我准备耕种到80岁再退休。”魏周振笑着说。

好山育好水,好水育好稻。

五华地处粤东丘陵地带,拥有70%富硒优质土壤,是国家级粮食主产区、国家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广东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岭南优质稻米传统产区,是粤东地区面积最大的丝苗米种植区域,这些资源优势为五华县丝苗米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统计,全县丝苗米种植面积约31万亩(两造)、年产量8万多吨。五华县盛产的丝苗米,其米粒具有洁白晶莹,油质丰富,成饭香气浓郁、柔软等特点。

一粒米变大产业

投资2亿元

建设丝苗米产业园

前不久,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百家手信(丝苗米)名单公布,五华县大昌粮贸发展有限公司的“客都香—象牙香米”从71款丝苗米产品中脱颖而出。

“米粒纤细、色泽晶莹剔透、米质纯正,米饭既具有籼米的韧性,又有着粳米的芳香。”该公司负责人张元杰说,获此殊荣,让他对丝苗米的发展更有信心。

让张元杰更为期待的是正在建设的丝苗米产业园。

驱车前往河东工业园,走进五华县大昌粮贸发展有限公司实施的丝苗米产业园施工现场,工地上热火朝天,起吊设备嗡嗡作业、钢筋碰撞乒乓作响。

“丝苗米产业园占地69亩,争取今年底完工,明年投产。”张元杰说,产业园集收购、烘干、仓储、加工、销售及国内外贸易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同时规划30亩地打造集教育、培训、成果展示、农耕文化为一体的展示厅。

在岐岭镇,广东长乐烧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实施的丝苗米产业园建设现场,7000平方米的产业园建造已经初具雏形,建成后,将用做丝苗米加工产品仓储区、生产配套原辅材料储存区和其他物料储存及货物中转区。

立足县域实际,五华将丝苗米列为当地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制定了《2021年五华县粮食生产行动方案》和《五华县丝苗米产业园建设规划》,采取多措施稳定粮食面积,在政策上、资金上大力支持丝苗米产业发展。

五华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于2020年9月全面动工建设,至今年8月完成了建设任务的81.5%。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亿元,由五华县人民政府主导,以水寨、河东、转水、岐岭、横陂5个镇核心建设区,涉及六家农业企业,致力将园区打造为五华生态产业富民强镇与乡村振兴样板区。

据悉,五华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丝苗米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并配套505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丝苗米产业。同时,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合作,不断加大研发力度,辐射带动周边丝苗米标准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项目建成后,预计到2021年底,丝苗米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5亿元以上,能辐射带动园区及其周边地区,超过7000户农户发展丝苗米绿色高效种植,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500个。”五华县丝苗米产业园建设专班负责人温寿聪说。

温寿聪介绍,产业园从农业设施、产业融合、科技研发与信息支撑、农业品牌等方面全面布局,积极形成主导产业特色鲜明、一二三产融合、生产方式绿色高效、辐射带动有力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将成为五华县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及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大米变客家粄食

各类客家粄

推向市场打响品牌

伴随着热气腾腾的五华酿粄出锅,秋日的氛围也变得越发浓烈。

走进五华县技工学校设立的“梅州五华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展示馆”,琳琅满目的美食介绍让人应接不暇。笔者前往“客家粄”这一板块,以假乱真的各类客家粄道具,让人垂涎欲滴,只见标签上记录着:五华酿粄、发粄、高山红薯粄、大布七月七药粄……

酿粄、甜粄、发粄、艾粄……粄之于五华人,是儿时的母亲手艺的味道,是萦留于口的家常美味。

“客家粄涵盖的种类不断增多,有用大米做的,也有用糯米粉做的,经过不同的加工手法制作出来。”客乡品米粄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高级中式面点师古肖辉做粄已有16年的经验。

“一粒米”衍生出的粄食文化,随着岁月的甘醇从舌尖到心间,粄食文化早已与五华人的生活牢牢地联系在一起,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经过百年的传承,五华的客家粄迎来了新发展。

过去,客家粄类大多是街头巷尾摊档经营为主,出品较为古朴、粗糙,精致欠佳,且生产规模小,难以满足顾客需求,因此影响力也远远不及其他地方小吃。为了解决客家粄类“养在深闺人未识”这一问题,五华开始了思考。

客乡品米粄食品有限公司建设的标准化车间解决了这一问题。走进客乡品米粄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削皮、碾粉、搅拌、成型、蒸熟……通过一系列流程,一个个精致而散发着浓郁香味的红薯粄便新鲜出炉。

“车间是去年投产的,目前一条生产线一小时就能生产3600个客家粄,规模化生产的同时保留原始配方和工艺,既保质又有量。”古肖辉介绍,他们还注册商标、研究制定各种粄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标准等,把五华的各类粄推向市场,打响品牌,推广和弘扬客家传统饮食文化。

原始的客家饮食以满足温饱为主,造成了客家粄的原汁原味。在追求精致生活的今天,五华在制作上追求多变、在口味上追求多味、在外观上追求美,做到色香味俱全,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统一制作标准,对菜品进行升华、包装,赋予其更多文化内涵,进一步在市场上得到认可。

据了解,经过改良创新后的粄,种类繁多,颜色、形状、大小各不相同。

例如高山红薯粄,原材料采用五华当地的农特产品红薯,内馅是芝麻,一口咬下去,既有红薯的软糯口感,也有芝麻的浓郁香味,轻松征服食客的味蕾。“这道高山红薯粄,为我赢得了全国海峡客家烹饪大赛的特金奖!”古肖辉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一线实践◎

老农民变身“新农人”

田园将芜胡不归?五华阿哥魏周振二话不说,敢叫荒地变粮仓。

那年,魏周振已经63岁,看到横陂镇华阁村里的荒芜田地,痛在心里。他毅然回家种田,家人反对,村民不解,但他硬是把村里的丢荒地重新变成了“大粮仓”,把种好粮当成最后一份事业。

日复一日,周而复始,魏周振今年74岁了。他承包的荒地面积已超500亩,成立了合作社,购置了机械设备,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令人惊讶的是,儿子魏治宏从当时的反对者,变成了接力人。如今种粮父子兵,在希望的田野里走出了一条幸福“稻”路。

“我要做大做强水稻产业,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魏周振笑着说,近年来政策支农“红利”多,农民腰杆挺了,口袋鼓了,在种粮现代化的大路上他信心满满,“这田,越种越有劲!”

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周振逐渐小有名气,周边镇村每有出现土地丢荒现象,或是遇到农忙问题,村民都会慕名前来请教他。

“不要去家里找他,要到田里。”村民笑着说,每次有人前来寻找魏周振,几乎都去他家,但每每未果。因为魏周振不是在田里,就是在去田里的路上。

农以种为先。在谈到如何种粮时,“科学”“勤奋”是魏周振提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他也逐渐从老农民变成了如今的“新农人”。

魏周振认为,不仅要种得好、管得好,收成后还要烘干储存好,哪一个环节落下了,都可能造成不小的损失。“现在时代好,我们农民从过去用手种田变成了用脑种田,人工变成机器代劳,通过科学种植实现增产增收。”魏周振说。

“开播种机播种一定要掌握好方向和距离,谷种不能多撒,更不能少撒……”魏周振驾驶着水稻播种机在田间作业时说。休息间隙,魏周振仍不忘手把手把种田的经验传授给儿子魏治宏。

近年来,魏周振实现了育秧、整地、插秧、植保、灌溉、收割、运输、烘干、加工等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与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翻土用锄头、犁地靠耕牛的耕种方式不同,魏周振用现代化机械种植水稻,在希望的田野里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为了更好地发展和服务乡亲,魏周振先后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和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至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30多人,拥有各类农机具80多台,辐射服务周围100多户,种植面积超1000亩。

相关附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