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梅兰竹菊大屏背景视频 2010

2010

2023-06-15 15: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邮票名称: 梅兰竹菊(T)

发行日期: 2010年10月18日

(4-1)T 1.20元 梅 1208.00万枚

(4-2)T 1.20元 兰 1208.00万枚

(4-3)T 1.20元 竹 1209.92万枚

(4-4)T 1.20元 菊 1200.00万枚

邮票规格: 30mm×50mm

整张枚数: 16(4×4)

齿孔度数: P13.5

设计者: 王虎鸣

版式一规格: 150mm×240mm

版式二枚数: 8枚(2套邮票)

版式二规格: 232mm×141mm(扇形)

发行量(万版): 160.00万枚

梅兰竹菊 无齿小版 发行量 60万版

版别: 胶版

背胶: 有背胶

全套枚数(枚): 4

原作者: 杜大恺(书法)

资料提供: 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

责任编辑: 王静

防伪方式: 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印刷厂: 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该套邮票表现的的梅花、兰花、竹、菊花,被人称为 “四君子”,分别面值1.20元。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正是根源于 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背景,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民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

此次中国邮政发行的特种邮票“梅兰竹菊”,分别面值1.20元。除传统的16枚版式,还将出包含2套邮票面值9.60元的小版张,另外,为配合2010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举行,另制作扇形的《梅兰竹菊》小版张无齿邮票,均限量发行。

《梅兰竹菊》由邮票设计家王虎名设计,一套4枚,分别面值1.20元,共4.8元。除传统的16枚版式,还将出包含2套邮票面 值9.60元的小版张。该套邮票根源于对梅兰竹菊“四君子”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版面文字由王安石的《梅花》、陶渊明的《饮酒》、刘禹锡的《庭竹》和梅尧 臣的《残菊》组成,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背景,不仅使用了绘画、诗的元素,也运用了现代的微机处理手段,给人以极“雅”的印象。特种邮票的发行,以一种特有的形式,表现出中国人民历尽磨砺仍然对美好事物孜孜以求的精神。另外,为配合2010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举行,另制作扇形的《梅兰竹菊》小版张无齿邮票,均限量发行。该套小版张以中国传统的扇形为外形设计,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性和收藏价值。

《梅兰竹菊》特种邮票以经典的诗词和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邮票中的“梅”邮票主图选自清代画家金农的《画梅画册》,“兰”邮票主图选自巢勋在上海有正 书局以石印法影印出版的《芥子园画谱》,“竹”邮票主图选自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兰竹画册》,“菊”邮票主图选自清代画家李鱓的《菊石图》。梅兰竹菊“四君子”,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四种品格。此次,李鱓作品是首次上邮票, 而郑板桥作品则是继上世纪90年代首次登上邮票后梅开二度。中国人对于“花中四君子”的称赞由来已久。 此套邮票有著名邮票设计家王虎鸣先生精心设计,以古画加古诗的形式向世人再现了梅的高洁、兰的清逸、竹的气节和菊的淡泊,此套邮票在“蜡梅之乡”鄢陵首发,将中国古代文化与邮票文化和花卉文化充分融合,为邮票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整套邮票古朴厚重,极富艺术美感和文化气息,使花卉文化的无穷魅力在方寸之间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同时发行的我国首套扇形小版张,创作思路独特,版面设计新颖,向世人展现了花卉文化的迷人魅力,使整套邮票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2010年10月18日,为了展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邮政发行了《梅兰竹菊》特种邮票,全套4枚。

(4-1)为“梅”。邮票主图选自清代“扬州八怪”画家金农的《画梅花册》,画面上的“梅”格调拙厚淳朴,树姿苍劲,暗香浮动,独占春光。上面配诗选用了北宋王安石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号冬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久居扬州。“扬州八怪”之一。平生未做官,曾被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试而返。他博学多才,50岁后始作画,终生贫困。善画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他的画造型奇古、拙朴,布局考究,构思别出新意。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还参以古拙的金石笔意,风格古雅拙朴,作品有《墨梅图》、《月花图》、《画梅花册》等。又长于题咏,“每画毕,必有题记,一触之感”。也擅长书法,取法于《天发神忏碑》、《国山碑》、《谷朗碑》。写隶书古朴,自创一格,号称"漆书",另有意趣,又谓金农体或冬心体,笔画横粗竖细,撇飘逸而捺厚重,字体多呈长方形,头重脚轻,甚为好看。精篆刻、鉴定,篆刻得秦汉法。诗文有《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杂著》,其书画题跋被辑成有冬心画竹、画梅、画马、自写真、杂画题记等。《画梅花册》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4-2)为“兰”。邮票主图选自清代巢勋在上海有正书局以石印法影印出版的《芥子园画谱》。画面上的“兰”返璞归真,朴实无华,秀丽多姿,叶态优美,王者风范。上面配诗选用了东晋陶渊明的《饮酒》: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芥子园画谱》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浅显明了,宜于初学者习用,故问世300余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哀。许多成名的艺术家,当初入门,皆得惠于此。称其为启蒙之良师。近代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把《芥子园画谱》作为进修的范本。

“芥子园”是清初名士李渔的居宅别墅之名。其婿沈心友家中,藏有明代山水画家李流芳的课徒稿43幅,遂请嘉兴籍画家王概整理增编90幅,增至133幅,并附临摹古人各式山水画40幅,为初学者作楷范。篇首并编“青在堂画学浅说”,因得李渔的资助,于康熙十八年(1680年)套版精刻成书,即以“芥子园”名义出版。这是《芥子园画谱》第一集。接着王概又受沈心友之托,与他的胞兄王蓍胞弟王臬,共同编绘了“兰竹梅菊”与“花卉翎毛”谱,就有了第二、三集。那是康熙四十年(1701年),用开化纸木刻五色套版印成,世称“王概本”。在当时观之较为精致,但印数很少,只能印几百部。到光绪年间(1875-1909年),需要这部画谱的人很多,而原书因多年翻版,已磨损得不能再印。这时,嘉兴画家巢勋临摹了前三集,并增编一批上海名家的画作,同时又编绘了一集人物(即《芥子园画谱》第四集),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上海有正书局以石印法影印出版,世称“巢勋临本”。这套《芥子园画谱》虽是黑白版本,但比“康熙版”丰富得多了,从此《芥子园画谱》得到更广泛的流传。

(4-3)为“竹”。邮票主图选自清代“扬州八怪”画家郑板桥的《兰竹图册》。画面上的“竹”,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体貌疏朗,风格劲峭,潇洒秀丽,诗情画意。上面配诗选用了唐代刘禹锡的《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首。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山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世称“板桥体”。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兰竹图册》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4-4)为“菊”。邮票主图选用清代“扬州八怪”画家李鳝的《菊石图》,画面上的“菊”落笔有气势,设色清雅,有“水墨融成奇趣”的特色。上面配诗选用了北宋梅尧臣的《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秀,犹得奉清觞。

李鳝(1686--1762),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康熙五十年中举,五十三年以绘画召为内廷供奉,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被排挤出来。乾隆三年以检选出任山东滕县知县,以忤大吏罢归。在两革科名一贬官之后,至扬州卖画为生。与郑燮关系最为密切,故郑有卖画扬州,与李同老之说。他早年曾从同乡魏凌苍学画山水,继承黄公望一路,供奉内廷时曾随蒋廷学画,画法工致;后又向指头画大师高其佩求教,进而崇尚写意。在扬州又从石涛笔法中得到启发,遂以破笔泼墨作画,风格为之大变,形成自己任意挥洒,水墨融成奇趣的独特风格,喜于画上作长文题跋,字迹参差错落,使画面十分丰富,其作品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的影响。《菊石图》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本套邮票所选用的4幅绘画都是水墨写意作品,采用纨扇形式,宛如一幅幅造型奇古,隽秀淡雅的画梅、画兰、画竹、画菊小品;均配以名家笔下隽永的五言诗,诗与画互为烘托,再配以书法图名、“梅兰竹菊”篆刻印章和背景的宣纸纹路,共同营造了古风遗韵的效果,集三雅于一身,东方韵味十足。画面雅致细腻,体现了梅兰竹菊的精神与文化内涵,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堪称精品。邮票两边齿孔中间一个为椭圆形齿孔。

2010年10月18日发行

全套1版

发行量160万套

(1-1)T 面值 9.6元 梅兰竹菊(160万版)

小版张规格:232×141毫米(扇形) 齿孔度数:13.5度

整张枚数:8枚(4+4,四图方连印)2套 版别:影写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责任编辑:王静

资料提供: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

书法作者:杜大恺

设计者:王虎鸣

印制厂: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2010年10月18日,为了展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邮政发行了《梅兰竹菊》特种邮票,全套4枚,同时发行小版张(版式二)1套1枚。

小版张外形为扇形,8枚2套邮票按(4+4,四图方连印)分列左右;中间为直排“梅兰竹菊”左右和红色印章及“河南省邮电印刷厂”厂铭;背景边饰为“竹”;两侧为中国传统栏杆装饰;上下弧形边为黄色回形装饰条。

本套小版张是我国第一款以中国传统的扇面外形设计的小版张,成为中国邮票异形版式的首创。

注: 为配合2010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举行

另制作《梅兰竹菊》无齿邮票

整张枚数:8枚(2套邮票)

整张规格:232mm×141m(扇形)

销售日期:2010年11月7日

发行量为60万版。

2010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于2010年11月7日至10日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行。由中国金币总公司、中国集邮总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和中国钱币博物馆联合主办。本届博览会的主题为“集藏文化畅想生活”,传达了“集藏融入百姓生活、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的理念。共有27个国家(地区)的46家外商和198家内商及16家专业媒体文化展商参展。围绕博览会主题,主办方策划举办了一系列展览和活动,四天的活动日分别是:“乐趣日(青少年活动日)”、“乐藏日(集邮爱好者日)”、“乐享日(大众体验日)”、“乐宣日(媒体宣传日)”,通过“维权反假”钱币展、中外联合发行邮票展、珍稀邮票展、“纪念黑便士诞生170周年票中票”专题展以及文化收藏论坛、邮票钱币精品专场拍卖会、群众喜爱的年度贵金属纪念币评选、集戳换礼、知识问答、专家讲座鉴宝、舞台表演活动等,使参观者在轻松的文化氛围中,感受集邮文化为生活带来的乐趣与惊喜,提升集邮文化的时尚感。向广大参展者传播邮票、钱币知识,增加收藏乐趣。

本届博览会是我国举办的第8届大型国际性钱币、邮票专业盛会,将为中外钱币、邮票界的文化和商贸交流合作搭建一个开放、多元、互动的平台,对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推动中国钱币、邮票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010年11月7日,为配合2010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举行,中国邮政用《梅兰竹菊》特种邮票(全套4枚)发行了无齿小版张1套1枚。

无齿小版张外形为扇形,8枚2套邮票按(4+4,四图方连印)分列左右;中间为直排“梅兰竹菊”左右和红色印章及“河南省邮电印刷厂”厂铭;背景边饰为“竹”;两侧为镂空的中国传统栏杆装饰;上下弧形边为黄色回形装饰条。

梅兰竹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古以来就有“花中四君子”的美誉。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其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自古年来,梅兰竹菊“四君子”一直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梅兰竹菊所代表的四种人格美—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一直是中国文人孜孜以求的最高精神境界。

梅兰竹菊以它们特有的风骨和精神,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及其文化观念。人们喜爱“花中四君子”,不仅因为它们姿态脱俗,性格各具特色,还因为它们经历寒冷和空寂,仍然能够傲立吐芳,这正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历尽磨难,仍然对美好的事物孜孜以求,对自己灵魂的刻画追求尽善尽美的勇气。

喜欢阅读集邮文章的 邮友们 请关注 点赞 转发 我会更加努力 续写文章 感谢!感谢!

欢迎邮友 浏览主页 内容丰富!

小说部分 有连载章节 不断更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