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对乡土文学的回忆与展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梁鸿的故事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对乡土文学的回忆与展望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对乡土文学的回忆与展望

2024-07-15 11: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于是,电影在一开头,就给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印象中的乡村——一个已经老去的乡村。

在漫长的剧伴中,镜头一个一个扫过老人们的脸庞,这个过程十分缓慢,甚至能让人感受到某种莫名的焦虑感——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就是当代人对于乡村的刻板印象:垂垂老矣的人,奄奄一息的土地。即使是在烟火气最浓的饭馆(食堂),也很难找到称得上是“生机”的东西。

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焦虑,我认为,除了电影本身的表现力之外,还有就是,在城市野蛮生长的今天,多数青年人是没有这样一个名为“乡村”的“根”存在的。我们很难去想象自己老了以后的“根”会在哪里。在我看来,这即是科长在开头用长镜头刻画当代乡村一隅的目的所在。

青年人的生活是背反于乡村的,这是我们一直前进的原因,也是我们与乡村文学的距离。

02

作为一部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通过十八个章节的记述,回顾了四位作家: 马烽、贾平凹、余华和梁鸿的故事。除了已经逝世的马烽先生由亲人代为讲述,其他三位作家都是本人出镜。贾樟柯在电影中借这三位作家之口,串起中国乡村文学,更是中国乡村本身的过去的点点。

而于我而言,可能也是于大多数观众而言,相较于贾平凹乡村回忆中的“终身的痛苦”和梁鸿回忆家庭的悲剧,余华的讲述则是显得异常的轻松幽默而引人注目。

但这并不是说余华的经历不够有分量,只是相较于略显笨拙的贾平凹和深深沉浸于感伤之中的梁鸿,余华仿佛不是在谈及自己的往事,而是完全跳脱出来,和我们侃侃谈起了一个道听途说的,他者的往事。

影片中,余华聊起了自己儿时随医生父母在海盐的生活。他说,小时候的住处和父母工作的医院在一起,晚上的时候经常会被失去亲人的痛苦声给吵醒。

他又说,海盐的夏天很热,在他看来,最凉快也是最干净的地方就是正对着父亲做外科手术的平房时间的太平间,他还曾试着在那里睡过午觉。

长大以后,他读到海涅的诗句:“死亡是凉爽的夜晚”,觉得这就是他儿时在太平间午睡的体验。

余华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很轻松。而我们也知道,海涅的这首诗的后半句是:生命是闷热的白天。

对于余华来说,关于儿时乡村的记忆,藏在他随性大方的笑容中,藏在诗的后半句里。韩东说,乡村就是真实,对于贾平凹和梁鸿来说,这份真实可能是不愿意去触及的。

而对于余华来说,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作为一个叙述者的释然。

03

在片尾之前,梁鸿章节的结尾,有一段关于梁鸿儿子的镜头,一开始我十分意外。因为原本围绕上世纪展开的,关于中国乡土文学的回顾,最后却将视点聚焦到了一个缺少乡土背景的现代人身上。

影片中,我们看到制作组想要让梁鸿的儿子用家乡方言介绍一下自己,这让他犯了难,最后还是跟着母亲才勉强念了一段出来。

贾樟柯在这部电影中是否是抛弃当代中国青年的?在电影开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是有这样的疑惑的。

我本以为,这会是一部“作者性”很强的纪录片:科长会在电影中选择性地忽视逐渐扎根城市的当代文学,只讨论中国的乡村文学。

直到我看到梁鸿的儿子登场,我意识到,我是错误的。贾樟柯让没有乡土背景的,梁鸿的儿子登场,至此虽然没有表达他对于当代青年的态度,也是肯定了他们的存在。

然后,电影来到了结尾。

“在我小时候,看着这个大海是黄颜色的,但是课本上说大海是蓝色的。我们小时候经常在这游泳,有一天我就想一直游,我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在我小时候,看着这个大海是黄颜色的,但是课本上说大海是蓝色的。我们小时候经常在这游泳,有一天我就想一直游,我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余华站在海堤边如是说道。

借余华之口,科长申明了他对于青年人的态度。

就在前几天,我坐在副驾驶座位上随着母亲出门。母亲突然问起我今年想不想回老家看看。我想起去年在山头上找手机信号的惨痛经历,默默摇了摇头。

母亲没有回应我。大概是对我的回答并不意外,或是专心开车没有看我的原因吧,我这么告诉自己。

于城市中漂泊的现代人会走向何方?又会为当代中国文学创造出何样的土壤?那里真的是蓝色的大海吗?我们都无能为力,因为我们都在海流之中,只能顺着海流走。

文、编辑|阿尔可

图片|来自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