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学期】《桃花源记》精讲精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拼音版 【初二下学期】《桃花源记》精讲精练

【初二下学期】《桃花源记》精讲精练

2024-06-17 21: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4.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把打渔作为职业。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散在地上。渔人对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又向前划行,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尽水源15,便16得17一山,山有小口,仿佛18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19。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20。土地平旷21,屋舍(shè)俨然2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3。阡陌交通24,鸡犬相闻2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26如外人27。黄发垂髫(tiáo)28,并29怡(yí)然30自乐。

【注释】

15.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完,没有了。

16.便:于是,就。

17.得:看到。

18.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19.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只,仅仅。

20.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21.旷:空阔;宽阔。

22.俨然:整齐的样子。

23.属:类。

24.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

25.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26.悉:全,都。

27.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28.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29.并:都。

30.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译文】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点光亮。于是他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这里的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们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见渔人,乃大惊31,问所从来,具32答之。便要(yāo)33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34来问讯35。自云3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37邑(yì)人38来此绝境39, 不复40出焉41,遂42与外人间隔43。问今是何世44,乃45不知有汉,无论46魏晋。此人一一为47具言48所闻49,皆叹惋50。余人各复延51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52云:“不足53为外人道也。”

【注释】

31.乃大惊:于是很惊讶。乃,于是,就。大,很,非常。

32.具:详细。

33.要:同“邀”,邀请。

34.咸:都,全。

35.问讯:询问消息,打听消息。

36.云:说。

37.妻子:妻子儿女。妻指男子配偶。子指子女。

38.邑人:同乡(县)的人。邑,古代区域单位。

39.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40.复:再,又。

41.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42.遂:于是,就。

43.间隔:隔绝,不通音讯。

44.世:朝代。

45.乃:居然,竟然。

46.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47.为:对,向。

48.具言:详细地说出。

49.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50.叹惋:感叹惋惜。

51.延:邀请。

52.语:告诉。

53.不足:不必,不值得。

【译文】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就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摆上美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询问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54,处处志之55。及郡下56,诣(yì)57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58,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59往。未果60,寻61病终, 后遂无问津62者。

【注释】

54.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先前的。

55.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记号。处处,到处。

56.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

57.诣:拜访。

58.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 向,先前。 志,名词,标记。

59.规:打算,计划。

60.未果:没有实现。

61.寻:随即,不久。

62.问津: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译文】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先前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他去拜访太守,说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词类活用

1.前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前。复前行,欲穷其林。

2.穷形容词用作动词,尽。复前行,欲穷其林。

一词多义

1舍放弃、舍弃,动词便舍船

房屋,名词屋舍俨然

2.志作标记,动词处处志之

标记、记号,名词寻向所志

3.寻寻找,动词寻向所志

随即、不久,副词寻病终

4.并全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一起,一同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古义:新鲜美好今义:味道鲜美)

(2)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不用说、更不用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6)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必,不值得今义:不满,不充分)

通假字

1. 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2)(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3)(村民)问(之)所从来。

(4)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此中人语(之)云

虚词的运用

1.其(这,那)欲穷其林

(他的,代渔人的)既出,得其船

2.为(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

(给)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之(的)忘路之远近

(它,代词,所看到的景象) 渔人甚异之

(代词,这件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4.乃(于是,就)见渔人,乃大惊

(竟然,居然)乃不知有汉

课文理解

1. 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 渔人入山后,看到桃花源怎样的生活环境?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桃花源中的人是怎样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5. 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6. 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7. 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8.请用一句话概括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环境优美、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和压迫、人民生活自给自足,和平安定的理想社会。

9. 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这个美好的世外桃源用意何在?

对社会现实(政治黑暗、连年战乱)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基础练习

一、作家作品

1、《桃花源记》选自,作者是,时著名诗人,世称(谥号),自号,是派的代表人物。

2、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古义:今义:)

(2)阡陌交通(古义:今义:)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今义:)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

(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

(6)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今义)

3.虚词的运用

其()欲穷其林

()既出,得其船

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之()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乃()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4、翻译句子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提高练习

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1—5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选自(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渔人甚异之()(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屋舍俨然() (4)老人引杨氏入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忘路之远近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B、以耕以蚕 以数谏故。

C、杨氏谢而从之 水落而石出者

D、不可取食于人也 生于忧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为线索,甲文段按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段是通过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

5.甲乙文段所写的农民生活是有共同之处的,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共同点吗?你相信两文段所写生活的真实性吗?为什么?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1—5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令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就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主人乃寤而请之。(选自《汉书 霍光传》)

(注释)①突:烟囱。②嘿然:不说话的样子。嘿,同“默”。③录:录用,这里指邀请。④乡:同“向”,从前。⑤寤:同“悟”,醒悟,觉悟。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是哪一项?( )

A.遂与外人间隔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B.不足为外人道也 道不通

C.客有过主人者 岂他人之过哉

D.不者且有火患 以为且噬己也

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

A.便要还家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幸而得息D.曲突徙薪亡恩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更为曲突,远徙其薪。

(2)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4.下面两个句子中的“乃”意思是否相同?结合文意,说说你的理解。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主人乃寤而请之。

5.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的主人为人处世有哪些不当之处。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5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字。

注: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陇:同“垄”。⑤牧竖:牧童。⑥髹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便要还家 ()(2)或不应所问 ()

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异渔人甚异之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B.舍便舍船屋舍俨然

C.遂遂与外人间隔遂缘小溪

D.道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翻译句子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语段(甲)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5、根据语段(甲)(乙)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

四、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请用两条“/”给文段乙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昔 者 吾 舅 死 于 虎 吾 夫 又 死 焉 今 吾 子 又 死 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不知有汉乃记之而去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

C.渔人甚异之忽啼求之,父异焉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4.下列对两个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段通过表现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B.甲文中,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表明桃花源是个和平富足的社会。

C.乙文段中妇人宁与老虎为伴,死于虎口,也不愿去接受暴虐者的统治,是因为社会政治的残暴专横,不堪忍受。

D.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记叙;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虚构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正面衬托的手法突出主题。

五、

【甲】石壕吏(节选)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成。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老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乙】___________(节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其言所闻,背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丙】子奇治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行,齐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②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③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济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注]①阿:地名,今山东阿县。②白首:老年人。③决:决断(改事)。

1.甲诗的作者是(人名),乙节选语段出自课文《》。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遣使追()

(2)铸库兵以作耕器()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4.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走出粮仓去救济贫穷的百姓,全面治理阿县。

B.走出粮仓去救济贫穷的百姓,阿县十分安定。

C.拿出粮仓里的粮食来救济贫穷的百姓,阿县十分安定。

D.拿出粮仓里的粮食来救济贫穷的百姓,全面治理阿县。

5.甲诗控诉了,乙文描绘了的淳朴风尚,丙文展现了子奇治阿的才华。

6.下列对上述诗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有吏夜捉人”反映了当时官民之间的紧张关系。

B.“不足为外人道也”体现了村中人对外人的排斥。

C.“共载皆白首”暗示阿县年轻人起初不欢迎子奇。

D.上述诗文都意在表现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7.甲诗“”的行为和乙文“□□□□”的举措,都表现了百姓对战争的恐惧和厌恶,但丙文又告诉我们的道理。

六、

【甲】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甲文作者是 (朝代)的陶渊明,乙文的作者是宋朝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描写了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环境,以及淳朴的社会风尚。

B.【乙】文交代了滁州地理环境后,由远及近,逐步推出主景醉翁亭。

C.【甲】文是作者被贬时的作品;【乙】文是作者提拔担任滁州太守时的作品。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意外发现的美景,都展现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4.【甲】【乙】两段选文中都提到的“乐”,含义是否相同?请具体分析。

七、

【甲】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桃花源记(节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谜,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是()。

A.甲诗乙文的作者均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

B.陶渊明,一名侃,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C.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派鼻祖。

D.甲诗乙文均有感而发,写于作者辞官归隐之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面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中的“心远”“悠然”等词语表现出诗人心境高远、超凡脱俗的恬淡心境。

B.甲诗结句言尽而意无穷,隐约流露出作者归隐后淡淡的怅惘与迷茫,令人回味。

C.乙文中“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谦虚低调,不希望外人打扰的心理。

D.乙文末段刘子骥探寻未果的描述,更显桃花源亦真亦幻,文章主旨也朦胧隐晦。

4.作者借甲诗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借乙文表达对的理想社会的憧憬,两诗文都含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

八、

1. 文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厌倦尘世,向往田园生活(乡村生活)的思想,他的诗《饮酒》(之五)中“”两句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

2.陶渊明《饮酒(其五)》诗中的“ ”一句描写了自己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选文中同样能表现桃花源中人这种生活的句子是:。

3.“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4. 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5.在陆游诗中哪两句也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林尽水源”、“仿佛若有光”、“初极狭”、“豁然开朗”这样一波三折的意境?

6.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7.阅读选文,说说“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8.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9.《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时特意“处处志之”,而后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这是为什么? 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0.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荒唐”地虚构出这样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模式?

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1.下列对文中句子节奏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武陵人/捕鱼为业B. 复行数/十步

C.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D. 寻/病终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意思。

(1)渔人甚异之___ (2)黄发垂髫___

(3)便要还家_______ (4)便扶向路______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 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感受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根据课文内容,请概括桃花源的美好体现在哪些方面。

十、

【甲】桃花源记(略)

【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②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四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1.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标两处)

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加斜的词。

(1)黄发垂髫(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尝采药至衡山 (4)深入忘反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加斜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A.乃不知有汉乃相谓曰

B.忘路之远近水陆草木之花

C.一人便以笠自障先帝不以臣卑鄙

D.其真无马邪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5.【乙】文中的“开明朗然”与【甲】文中的 一词相仿。

6.【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提高练习一、答案

1.(1)对……感到诧异 (2)类(3)整齐的样子(4)带领

2. C3.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4.行踪空间人物对话

5.第一问: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安定、自给自足的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问:不真实。这样的生活,只是表达了人民渴望过上平等、安宁、幸福的美好生活的愿望,在当时的黑暗社会中只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参考答案:

1.D2.B

3.(1)把烟囱改为拐弯的,搬走柴草,使他们远离

(2)不用破费杀牛置酒,始终也不会有火意。

4.不相同。(1)“竟然”的意思。桃花源中的人跟随先世来到这里,不愿出去,与世隔绝,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在渔人看来不可思议,感觉惊讶。(2)“才”“终于”的意思。主人一开始没有邀请客人,知道邻居提醒,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5.不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

三参考答案:

1、(1)同“邀”,邀请(2)有的

2.C

3.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4.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5.①山阻水隔,很难进入。②自然环境优美,田同风光如画。③人们生活安宁和乐。

四参考答案:

1.昔 者 吾 舅 死 于 虎/吾 夫 又 死 焉/今 吾 子 又 死 焉

2.C(A竟然/于是,就;B类/类似C,对……感到诧异D隔绝,断绝/绝妙,独一无二)

3.(1)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惋惜起来。

4.D.(反面衬托)

五【参考答案】

1.杜甫《桃花源记》2.(1)使臣(2)兵器

3.其余的人又各自把他请到自己的家里(余人、延、其)4.C

5.(2+2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或战争的残酷答“官吏们的强暴”得1分)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桃花源人际关系和谐)6.A

7.(1+1+3分)老翁逾墙走避秦时乱(或:来此绝境)只要当官的善待百姓,赢得民心(前提1分),百姓就会和统治者团结一心,积极面对战争(百姓对战争的态度2分)

六答案1.东晋欧阳修(1+1分)

2.一眼望去,树木茂盛而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3分,关键词“蔚然、深秀、者……也”)3.B(3分)4.不一样。甲文是指桃花源中的人对于宁静幸福的生活感到快乐(2分),乙文是指作者寄情山水的快乐。(2分)

七答案1.B

2.(源中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3.A4.宁静淡泊的田园和平安宁不满

八答案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4.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6.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7.为渔人出桃花源后遂迷埋下伏笔。8.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9.“桃花源”是作者的虚构之境,“处处志之”本不存在,所以“后人”不可能“复路。暗示桃花源只是一个虚构在当时条件下无法实现的理想社会。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10.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战乱频仍,赋役沉重,民不聊生;陶渊明追求无富无贵,无君无臣的社会思想,少有大济苍生之愿望,现实的黑暗使他难以施展其志,只能是憧憬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的理想社会。

二十年专注文言,读经典,学文言!

各年级学习资料分享“微信”群上线,请添加微信:xuziyue0007 (陈老师),备注申请:“姓名+年级+地区”,邀您入群。

关注视频号,学习更多有用的古诗文知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