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而致远的一流科学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核物理学家于敏简历 宁静而致远的一流科学家

宁静而致远的一流科学家

2024-07-14 07: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共1页  1 

  

【背景介绍】1996年8月16日,我曾填词“朝中措”一首以祝于敏七十寿辰。词曰:“青年英俊聚皇城,合作现峥嵘。关键扑抓不放,思维物理鲜明。承担重任,潜心竭虑,连胜兼程。庆祝古稀华诞,如期计划完成。”

  该词收入我诗文集时,加注了于敏同志的有关简历:“于敏1951年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所址在北京东皇城根。1960年他转向轻核反应和氢弹机制的探索。1964年底调九院参与氢弹研究。”语焉不详,兹为文补充之。

  我印象里于敏来近代物理所,是胡宁先生向钱三强所长推荐的,说于敏为北京大学几年来的高才研究生。来所后首先与邓稼先合作,研究工作出色。1953年钱所长指示要开辟原子核物理的理论研究。朱洪元先生建议搞一年的调研,我请金星南负责挑选每周要学习的文献。一年下来,只有于敏一人钻进去了。这从不久以后他自己选题,联系原子核物理的实验研究而作出的理论研究成果得证。从此于敏成为近代所核理论方面的学术带头人,在所内指导一个小组,还联合北京大学杨立铭教授在国内办了一期原子核理论培训班。

  关于钱三强1960年第四季度在原子能所安排氢弹预研事,我到1964年才知道。所注简历中所说他1960年转向轻核反应和1964年底调九院,时间上均有小差错。应根据于敏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或《科学的道路》所述,分别修正为1961年和1965年1月。九院理论部根据调研和我国发展需要,提出××××奋斗目标,进行多路探索。首战于敏出马,有基础,又灵活,发现可能突破的线索。经院会议决定迅速进行原理实验。我请于敏就此分解若干课题,原理关键处似可行。1966年底原理实验肯定后,从此他实际掌握理论部研究方向。鉴于进一步发展要求细致,要掌握好“度”,他比我更合适,我便告退了,由于行政瘫痪,我直等到1972年11月才回到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一部。

  1980年于敏补选为学部委员后,常在京西宾馆见面。一次我正在欣赏馆壁上悬挂的一幅书画,“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鬓唱黄鸡。”他便从头背起“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静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并说这是苏东坡的词。此后我诗词有疑难处便常向他请教。闲谈中知他古文造诣很深。这点我认为对一人的气节很重要。比如,在我快离开九院时,我偶尔听到于敏出差回京和邓稼先谈话时说“他不能违背科学讲假话。”我虽然不知其详,亦不知所指何事,但我对于敏则更加尊重。“其素所蓄积也”。后来见到《“两弹一星”元勋传》中于敏参加“学习班”方知是个坏人的阴谋。于敏1992年1月19日在中国优秀科学家肖像手迹集《院士风采》题写了“非宁静无以致远”。所谓宁静,对于一个科学家,就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始终保持严格科学精神。当是对该事的正面总结。这排比修辞,读起来像孟子讲“大丈夫”,但更精确、更科学。原文我背不出,想于敏当能脱口如流。

  于敏对物理实验极为重视,也深刻理解。他有一次访美,正值美国利用地下核试验作X光激光实验之时,但未准他去看。回国后我国物理学界请他做这方面的报告。他从实验原理出发,讲到实验材料和安排,以及美国公布的实验结果。我听在座的光谱诊断专家孙湘研究员说,好像他去参加了那实验一样。这种知彼知已的如实想象,在邓稼先患病住院时,促使他们感到须在一定时限内赶完某些实验。果然经过努力,如期按计划完成。

  我在10年前于敏70岁生日时所写那首“朝中措”祝寿词仍博得大家喜欢,这10年来,于敏一如既往地发挥着他那宁静而致远的一流科学家的指导作用。

  (彭桓武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书法内容】

  彭桓武院士词一首朝中措贺于敏院士七十寿辰

  青年英俊聚皇城,合作现峥嵘。关键扑抓不放,思维物理鲜明。承担重任,潜心竭虑,连胜兼程。庆祝古稀华诞,如期计划完成。

 

  彭桓武院士语:

  宁静而致远的一流科学家---于敏

 

    【作者】

    姜悦楷,中物院原党委书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