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文化意识:实质内涵与 实践路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核心素养目标英语怎么说怎么写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文化意识:实质内涵与 实践路径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文化意识:实质内涵与 实践路径

2024-07-09 23: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三)文化情感:具备高尚的文化品格

文化情感是学生在分析文化现象、鉴别文化价值、完成文化判断后,对不同文化现象产生不同价值判断的外显性态度表现。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文化情感领域的目标就是要将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外显性的态度表现逐步内化成高尚的、内隐性的文化品格,内化成个体的气质特征。高尚文化品格的形成要以准确的文化判断为基础,以端正的文化态度为纽带,以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为保障。英语学科教育要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探析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形成正确的文化情感和态度,并在主题语境下,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将这种情感和态度恒定化、常态化,发展成为文化品格。文化品格本质上是主体在文化领域所持有的恒定的价值取向。

(四)文化行为:践行得体的文化行为

文化行为是文化品格的外在表现和行为取向,是个体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对某一社会习俗、传统、做法、信念等文化外显活动的遵从或摒弃。践行得体的文化行为是文化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也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落脚点之一。英语学科文化意识教育要培养学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文化,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摒弃传统文化中封建、迂腐的部分,批判外来文化中没落、腐朽的部分;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从而自觉践行得体的文化行动。

作为核心素养的文化意识不仅是客观文化现象在人脑中的反映,文化意识的教育也不应该停留在文化知识的获得、文化现象的观察这一表层,而应该深入挖掘文化现象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了解文化现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文化意识应该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以运用对比、分析、综合等思维方式形成文化判断为技能,确立正确的文化态度和情感,并内化成文化品格,最终表现为得体文化行为取向。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多维度、多角度、立体化的过程,是认知、思维、态度、品质和行为全面提升的过程。英语学科教育中切不可舍本逐末,片面追求文化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认知、思维、态度、品质和行为的提升和发展,背离了核心素养的初衷。

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实践路径

核心素养视域下文化意识的实质内涵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实践路径的逻辑起点和实践基础。当前条件下,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主要依靠课内渗透、课外滋养。教师首先要树立文化教育的意识,要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开展课堂文化探究活动,拓展文化教育资源,增加文化生活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文化价值判断,并内化成文化品格,形成文化自觉和得体的文化行为取向。

(一)树立文化教育意识,提升文化教育能力

在核心素养时代,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再是英语学科教育的唯一目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共同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共同构成英语学科教育的目标,共同服务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共同促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课堂教学不能唯知识、唯语言,而要树立强烈的文化教育意识,要牢牢记住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分内职责。教师只有从理论上理解、接受文化教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才会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落实执行,才有可能让英语课堂充满文化气息。

教师文化教育意识的树立一定要坚持“专家引领”“同行示范”“自身反思”相结合的策略和路径,不能完全依赖教师自身的觉醒。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基于语言知识的教学在中小学非常盛行。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突然转变观念,有些教师甚至会出现抵触情绪,担心关注文化教育会占用学生的时间,导致应试成绩下降。教育主管部门要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从理论上阐明文化教育的应然性、必然性和可行性,引领教师从理论上理解文化教育,在思想上重视文化教育。同时,还要鼓励一部分有理论素养、有探索精神、有改革意愿的教师做改革的先行者、探索者,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文化教育的思路和方法,总结得失,不断完善。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让这一部分教师开设以文化教育为主题的示范课、研讨课,激发和带动更多的教师思考、行动。当然,所有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发挥最终依赖于广大一线教师的实践和反思。教师自身的实践与反思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和源泉,是树立文化教育意识,促进文化意识教育的根本推动力。

(二)挖掘语篇文化元素,深化学生文化认知

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课程内容应该包含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六个要素。课堂教学要基于主题语境,依托语篇文化背景,教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形成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对于语篇中的显性文化知识,教师要予以介绍、讲解和必要的扩充与拓展,使学生了解文化现象的历史与传承,了解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根源;要鼓励学生通过文化习俗介绍、文化类主题演讲、文化类海报制作等活动,牢固掌握文化知识,并在一定的范围内传播文化知识;要创造条件,设计课堂文化活动,使学生广泛参与文化体验,在体验中认识文化、接受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对于语篇中的隐性文化,教师要有敏感的文化神经,敏锐地发现文化元素,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引领学生发现隐藏在文本中的文化元素;要通过讨论、辩论、对比、分析、综合等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对不同文化有全面、客观的认知和评价,从而形成正确的文化判断、高尚的文化品格和得体的文化行为取向。

(三)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学生文化体验

文化意识的养成不能孤立地依赖课堂和文本。课堂和文本能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文化知识,但离开了必要的体验、感悟与反思,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文化判断、文化品格和文化行为。

举办校园文化节日活动,如外语节、文化节、艺术节等,设定文化活动主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利用各类资源,了解主题文化的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如服饰文化展演、饮食文化展演、建筑文化展演、节日文化展演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文化,感知文化,体验文化;在活动中探究文化,欣赏文化,思考文化,批判文化,从而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和文化价值判断。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全员性、多样性、体验性。要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做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在活动中审视文化。要有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避免单一、枯燥,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切实可行,要让学生能实实在在地参与其中,在活动中体验、感知、反思。

(四)拓宽文化教育渠道,丰富文化教育资源

文化意识的形成是个长期的文化知识的积累过程和文化思维的养成过程。课堂和校园在文化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但文化意识的培养更需要整个社会系统的支撑。从广义上讲,校园生活也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学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接触文化、感知文化、体验文化、判断文化、反思文化。

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各类的文化游学活动、交流活动,让学生实地体验各民族本土文化,在社会活动中获得对不同文化的感性认知。同时,鼓励学生积极运用资源策略,关注报纸、影视、网络等媒体中出现的各类文化现象,积累文化知识。引领学生积极运用思维策略,对不同文化现象进行有逻辑性的、批判性的思考,从而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

(作者:章策文,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英语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19年第2期(合),转载需注明出处

头图来源|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微信编辑|肖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