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课程体系: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化表达与实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 “学科+”课程体系: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化表达与实践

“学科+”课程体系: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化表达与实践

2024-07-17 22: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 课程,是学生成长的核心供给力。近年来,全国各地不少学校都在积极探索跨学科统整的方法和形式,但大多数学校都是围绕校本课程做文章。然而,在我省,就有这样一所学校,他们在国家课程的范围内开展“学科+”主题课程群实验,从以单门国家课程为主的学科内整合,到多学科整合、跨学科整合、超学科整合,课程实施始终指向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把“规定动作”玩出新花样,学生的学习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赋权”和“允许”中,学生真正回到了学习生活的中心地带,“真学”由此生发。这所学校就是宜兴市实验小学,本期,我们走进这所小学,对这所小学的“学科+”课程体系进行深度解读。

朗朗动听

魅力小队

一战到底

课程领导:

探寻属于自己的教育哲学与实践路径

课程实施:

引导学生在“知”中受益“行”中体验

■宜兴市实验小学 陈 克

2015年年底,我们作出了统筹推进“双高”建设(高位推进课程改革、高峰学科建设)的课程部署,在推进过程中,提出了实验小学要以落实“三实三验”(实行先验,实证推验,实践检验)为重要使命,这是对实验小学“实验性”作出的本质性理论阐释,也是我校课程领导的纲领性指导思想。由此,我们以校训“博健”为课程建设的核心诉求,以“学科+”为设计理念,系统推进“赋权性课程改革”,探寻属于自己的课程领导教育哲学与实践路径,在行动研究中提升全体教师高度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自觉。

■宜兴市实验小学 董敏华

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是要解决学生学习地位偏差的问题。事实上,学生的学习只有落实了学习过程,学习才能真正发生。对此,我校在“赋权性课程改革”中,实现从理论框架到自觉行动的转化,从教师主语到学生主语的转变。

课程建构:“博健”主题课程群

直指核心素养落地

对于学校课程的建构,我们强调“三个统一”:一是课程类别的设置,分类标准统一;二是同类课程的内容,目标指向统一;三是课程内容的安排,与国家课程统一。

我校“学科+”课程谱系的建构就是以校训“博健”的内涵为分类标准,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为目标指向,以国家课程的九大类学科为提纲挈领,构建起以“博课程”“健课程”和“博健一体课程”为三大体系的“博健”主题课程群谱系。“博课程”体系以提升核心素养之“文化基础”为标的,注重让学生在“知”中受益。“博课程”把语、数、英、科学作为核心课程,加入“文明护照”评价性课程和“朗朗动听”“一战到底”两类展示性课程。“健课程”体系以践行核心素养之“社会参与”为要旨,注重让学生从“行”中体验。“健课程”根据音、体、美、科学、综合实践、德育等课程的课标要求设置课程项目。由“致善魅力小队”“致真大舞台”“致美书画院”“致勇运动队”“致慧科技苑”五个课程版块组成。“博健一体课程”体系以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为落脚点,由专题教育课程、仪式教育课程、主题节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展示性课程“星光秀场”五个版块组成。三大课程体系由“博”“健”两个要素统领,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条路径出发,完整链接九大类国家课程,构建出直指核心素养落地的相对完整、科学的学习环境。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所构建的“学科+”主题课程群不仅仅是对学科内容和课堂形式横向进行结构化统筹,更主要的是横纵结合,横向与各学科关联,纵向贯穿三个学段,突破时空界限,拉长时间周期,实现了混龄学习和互动生成学习,进而践行全过程覆盖、多向度生成的完整育人。

课程实施:倡导一种

支持“学”的教育价值观

“学科+”的重要特质是“赋权”和“允许”。课程设计,重在赋权于教师,课程实施重在赋权于学生。在课改推进过程中,我校所有教师都是课程的设计者、创生者、实践者,在具体实施中倡导一种支持“学”的教育价值观。

语文学科,我们以落实语用为目标,以学生的经典阅读课程为主线,注重在“知”中积累。“学科+”的内容,我们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加工,创编系列校本课程。数学学科,我们以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为目标,以“数学大冲浪”和“高斯俱乐部”(也就是普及与提高)为两个维度,出刊两大校本教材。英语学科则以“学地道的英语”为目标,以外研社的《丽声英语》为模本,适度开发,开展快乐阅读。

“博课程”中的“朗朗动听”课程栏目,则是由学生和教师用中文和英语双语朗读美文,定期播出。截至目前,包括曹文轩先生走进“朗朗动听”在内的66期,全部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

“致善魅力小队”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德育课程。我校学生利用休息日走出校园、走上社会,开展服务型、知识型、技能型、体验型等各种活动。目前,我校已有200多个“魅力小队”活跃在宜兴的大街小巷。

“致真大舞台”既是我校的一个艺术课程品牌,也是我校东校区的一个重要课程基地。我校东校区以国际理解教育为指向,以校园儿童剧、歌舞等多种形式,每周一个班级,定期开展课程活动。

“致美书画院”是我校美术类课程的学习场所,分设丙烯画、数字美术等近十个项目。

“致勇运动队”是我校体育类课程的冠名,分设包括三大球两小球以及多种民间体育、新颖运动在内的近十个项目。

“致慧科技苑”是我校科学类课程的园地,分设创客坊、趣味科学、创意手工等近十个项目。

我校“博健一体课程”中的专题教育课程,包括礼仪、科普、安全、环境、国防、疾病预防等专项课程;仪式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国旗班”升旗仪式、入学仪式、“我十岁啦”、毕业典礼等;主题节课程,涵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英语周、爱心义卖等;传统文化课程结合学校的年活动序列开展,在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儿童节、中秋节等时间节点,让传统节日和文化课程与学生如期相约。

我们将“博课程”“健课程”和“博健一体课程”全部纳入学校课表或与学校活动相结合,融入每日、每月、每年的课程实施中。其中,我们还对“学科+”课程专门设置了学程,每周五下午,所有学生按80多个“学科+”项目分别进入自己选择的课程学习点。

课程实施的“前奏”是学生选课。我校在每学年的秋学期进行选课,“广选精定”后经过一周体验确认后才开始正式学习,让学生的课程选择更理性、更科学。

同时,为增加课程选择性,我校还在教师资源的丰富性上下功夫,精心组建了“四级志愿者辅导员”队伍,即校内有专长的教师辅导员、外聘专家型志愿者辅导员、家长义工辅导员和社会志愿者。这是我校对各方面优质资源包括社会办学力量的有效整合。

课程评价:在展示性评价中

经历“关键事件”

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课程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课程评价对象的范围很广,它既包括课程计划本身,也包括参与课程实施的教师、学生、学校,还包括课程活动的结果,即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对于课程评价,我们正在推行以常规考核为辅、以展示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

对所有“学科+”课程,我们都有过程性检查,包括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以及学生对学科类课程学习情况的量化。

在“博课程”中,我们设置了《文明护照》,这是一种德育类评价性课程。《文明护照》由12条“宜兴实小队员必备的文明素养”和“五色魅力章”两部分组成。其中12条文明素养按六个学年12个学期整体规划,每个学段的品格养成目标均被细化。每一条文明素养包含6项具体实施内容,落点清晰,系统推进,引领每一个学子逐条逐步养成好习惯,培养好品性。

“一战到底”和“星光秀场”既是我校的两类“学科+”特色课程,也是进行展示性评价的有效手段。“一战到底”素养大赛,我们每学期定期按级段分学科开展,从年级海选到级段现场PK,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星光秀场”更是我校学生展现个性和才能的舞台。学生可自主申请、自主设计展示内容和形式、制作海报和邀请函,不同年级学生均可前去观赏。从2015年至今,学校已经举办了16期个人“星光秀场”。从2016年开始,我们把这项活动下沉到班级举办,让更多的学生经历这项对个人成长有着高影响力的“关键事件”。

课程领导:在价值选择

和课程追求中导航

课程领导,是在国家主导的课程改革中基于赋权、增能等理念,学校所进行的关于课程规划与开发的专业化活动。强调课程领导,首先要表明学校自我的价值选择和课程追求。

价值选择和课程追求是多元的,但学校育人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这个目标不会变,这是任何课改的逻辑起点。因此,我校“双高”建设的“初心”就是要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与基础学力的学生。对于课改的质量目标,我们一直用最朴素的话语来表达,这就是:学力+能力——学业有成,能力提升。这一至简的质量表达,既以养成必备品格为前提,又以掌握关键能力为落点,这无疑是家长和社会所期盼的,也是学校致力追求的。

我校的课程追求还在于强化“两个导向”:一是服务质量提升,强化目标导向。我校的“双高”建设,始终贯彻质量提升方针,统筹好与面向学科核心素养、面向课堂教学主战场的关系。我们紧密围绕课程改革,加强与学校三个市级“名师工作室”的深度融合,将学校课程建设、名师工作室建设、各个学科建设融通。学校课程建设重点在调结构,名师工作室建设重点在研方向,学科建设重点在促升级,由此搭建起“调、研、促”三位一体协同创新的模式。二是面向学科前沿,强化前瞻导向。我们在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时,把各学科的关键能力作为生发点,根据国家课程序列,按学科大类进行研制。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建构多层、多向、多类别的模块化学校课程。多层,即学习内容的多个水平层次;多向,即学习内容指向学生多样的发展旨趣;多类别,即同一学科内不同类别的学习内容。

课程理解:在“赋权性

课程改革”中明向

“学科+”是我校课程建设的一种特定形式,我们定性为“赋权性课程改革”。所谓“赋权性课程改革”就是在设计课程的一端赋权,展开改革。那么,在学校教育中设计课程的一端是谁?国家课程当然是由国家教育部门负责设计的,校本课程就应当是“我们”,是在国家一定程度的“赋权”下来设计。所以,“赋权性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我们”,主题是“允许”教师对课程现实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因校制宜,对课程进行改革。

“学科+”之“学科”是指国家规定的九大类学科,“+”则是课改的符号化。对“学科+”的课程理解就是在“赋权”和“允许”中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对国家课程的再建构、再生成、再创造,使其更适合本校学生。“学科+”其实质是一种课程优质加工,这种优质加工具体体现在对内容维度、结构维度、方式维度这三个维度上的三个“改”,即对课程结构的改善、对课程内容的改造和对课程实施的改良。

改善课程设置结构,主体是学校,其实质在于学校可以发挥课程设置的主动性,与国家课程体系有机相融,设置学校课程。

改造课程学习内容,主体是教师,其实质在于每个教师都成为课程的“设计师”、教材的“编写者”。

改良课程实施方式,主体是学生,其实质在于学生拥有课程参与的选择权,按个体需求走班上课。

以上三个“改”,就是“学科+”进行课程优质加工的主要脉络,或者说“赋权性课程改革”在学校层面进行改革的主要手段。其中,“改造课程学习内容”是前提,“改善课程设置结构”是保障,“改良课程实施方式”是旨归。

实际上,“学科+”既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内容,更是一种理念,“学科+”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有效落实学校对课程的建设权”,也就是“如何提高学校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水平”,回答好这个问题,在课程观上就是回答好谁是课程的主体的问题,在方法论上就是回答好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这是对学校课程建设两个根本性问题的深切关注,也是我校课改中对课程愿景的明确指向:实施课程的教师不再是“被当作听人使唤的雇工,而是在各个阶段、各个层面上参与课程的专业人员” 。

课程分析:在“赋权”

和“允许”中生长

“赋权性课程改革”之“赋权”体现在“学科+”之“+”上。“+”既表达“赋权”,也表明“允许”,以“+”为架构维度,既丰富了课程的主体和个性,也创新了课改的理论和实践。

首先是理论的生长。以“学科+”为架构维度,隐含着学校对课程建设的校本观,这种观点就是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导向下,将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有效地糅合为一体,在课程实施中明确指向“量腹而受,量身而衣”。“学科+” 这种结构的价值还在于促进课程的综合,课程的综合将拓展课程领域、丰富课程形态、形成课程交叉地带,以促进学生的跨界学习。同时,在“学科+”这种赋权方式中,也包含着“学科-”这一行为,通过三个“改”进行课程优质加工,必然存在删减和简约,也就是“-”。这样,“学科+”与“学科-”共生,就形成了一种更为充分的课程建设理论。

其次是实践的生动。以“学科+”为架构维度的学校课程建设,学校只是在宏观层面提供一套思考工具,然后把“钥匙”交到教师手中。这样,每一个教师都将以“课程设计师”的角色出现,都将在课程领域完成一次从客观规定性的适应到主观能动性的激发。让每个教师成为课程领导者,将进一步开发学校决策层和全体教师的课程创造力。这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改革路线的结合,把顶层设计与教师个人的创造性探索统一在一起,教师就会主动进入课改的深处和内核。他们的每一次授课,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在学校课程谱系总体框架内的一次创造,这必将生发一种崭新的专业成长样态,学校的课程建设权也将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张力。

第三是方法的生成。“学科+”作为一种“赋权性课程改革”,学校在进行顶层设计时,各学科之“+”都与核心素养相链接,与基础学力相匹配,与学校“博健”理念相契合,从学校课程的基础和需求出发,形成学校课程自身的个性和特色。特色化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并促进和而不同、生动活泼的课改气象的形成。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启学生的潜能,我们正在推行以常规考核为辅、以展示性评价为主的课程评价机制。

今天的课程改革需要触及学习方式的变革,需要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融通,需要让学生完整地学习。我校“赋权性课程改革”的实践,正在成为一个有力的支点,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样态,推进学与教方式的转变,探索核心素养落地的现实路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