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的变迁:轰轰烈烈崛起,平平静静退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株洲中传电影院在哪里 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的变迁:轰轰烈烈崛起,平平静静退出

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的变迁:轰轰烈烈崛起,平平静静退出

2024-07-16 04: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2年6月21日,多条铁道专线被引入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内。(资料图片)马春华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周怀立

近日,株洲市石峰区清水塘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厂区,一辆黄色的吊车举起长长的吊臂,将一个锈迹斑斑的煤气发生炉卸下来。株冶搬迁拆除工作启动。看着这一幕,专门赶到现场的公司员工,心情复杂。

株冶搬迁,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当地媒体报道说,作为我国最大的铅锌冶炼企业,株冶搬迁意味着清水塘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与生态修复迈出关键一步。

清水塘,曾是全国闻名的老工业区,也是全国闻名、令长株潭有着切肤之痛的工业污染重灾区。从轰轰烈烈崛起,到如今平平静静退出,清水塘老工业区的变迁,成为传统工业盛衰交替、转型发展的一个“标本”。

曾经辉煌的清水塘,到底经历了什么?4月中旬,记者走进清水塘地区,一探究竟。

1 工业救国——那片疯长理想的肥沃田野

“我算是地地道道的清水塘人了。我想,清水塘之名大概来自这里的两口水塘,最大的一口有50亩大,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还在。”刚刚退休的石峰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业余娓娓道来。

他说,这里原来有清水乡、清水村、清水组,后来都并入了现在的铜塘湾街道。清水塘老街还在,住着几十户人家。不过,现在说“清水塘”,是特指工业厂区集中的15.15平方公里地域,与原来的清水塘并不完全重合。

翻开株洲历史,记者发现,80年前,处于粤汉铁路和湘江之间的清水塘,还是一片肥沃的农田。这里是粤汉、浙赣、湘黔铁路交会处,交通优势明显,因此成为旧中国一些人实现“工业救国”之梦的理想之地。当时的民国政府曾筹划,利用这一交通优势,在株洲建一个中国的“鲁尔区”。

于是,短时间里,“铁道部株洲机厂”(中车株机前身)、“中国汽车总厂”“湖南陆军机械厂”以及一批水泥、玻璃、炼焦厂等,纷纷谋划、立项、上马。而一批有志之士也纷纷来到这里,希望实现自己强国富民的理想。

然而,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刚刚兴起的项目无一幸免,均不幸夭折。

清水塘刚刚泛起的涟漪复归平静。而当年先辈们憧憬的景象,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一步步真正成为现实。

2 烟囱成林——那个充满激情的火热年代

1953年,国家“一五”计划开始实施,新中国工业开始大布局。于是,当时还是湘潭地区下面一个小镇的株洲,以其独特的交通优势,再次引起决策层关注。

短短几年,株洲由一个小镇成为县级市、省辖市。1956年升格为地级市,是除了省会长沙外,我省第一个地级市。

行政区划的改变,伴随的是株洲在全国工业布局中地位的提升。“一五”期间,株洲成为全国8个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国家156个重点工业项目,有4个落户株洲。全国694个限额以上工业项目,有7个落户株洲。

也是在此期间,清水塘迎来自己的全盛期。

1956年12月1日,株洲冶炼厂动工兴建,清水塘工业建设拉开大幕。紧接着,株洲化工厂、株洲氮肥厂等大型企业在清水塘落户。短短几年,清水塘的田野大部分被厂房覆盖,工厂热火朝天的气氛由此持续了好多年。

今年76岁的株冶退休干部刘宏岳,曾任株冶冶铅分厂副厂长。谈起那个火热的年代,他记忆犹新:“你不知道,那时要到我们车间当工人,要求很高哦。起码要1.7米高的个子、能搬运50公斤东西的力气。我们车间400多个工人,都是身强体壮的小伙子。那时劳动强度大,又有污染,但我们福利也好呀!”

刘宏岳继续说:“我们每年有一个月疗养期,住在厂疗养院,什么都不做,好吃好喝的,还吃药喝牛奶。喝牛奶是为了排毒。几十年过去,我们现在身体还不错,多亏了当年的这项福利。”

高峰期的株冶,正式员工超过8000人。仅从1990年算起,工厂就创造产值1658亿元,上缴利税100多亿元。

不仅株冶,相邻的株化、株钢等,都是超过5000人的大厂。清水塘在鼎盛时期,汇集了冶炼、化工、建材企业261家,工人总数超过5万人,年创产值200亿元,占株洲市工业总产值30%以上。

那时的清水塘,作为一座颇具规模、充满活力的工业城,仅引入的专用铁路就有6条。而密密麻麻的300多根大烟囱,更是形成了一个壮观的“烟囱林”。

“小时候老师布置我们写作文,写到家乡时,我们最喜欢写的句子就是‘烟囱成林,电杆成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哈哈……”从小在清水塘长大的刘业余笑着说。

3 水涨船高——那些难以忘怀的惬意时光

年近60岁的李琴华,是株化集团的职工。她的公公、儿子,也是株化职工。一家三代在一个单位上班,当年是很令人羡慕的。

“为什么呢?因为工厂福利好。”已退休的李琴华的话,引起一同接受采访的几位株化老人的共鸣。他们告诉记者,株化拥有自己专门的百货商店、学校、医院、影剧院、澡堂,学校可从幼儿园一直读到高中,医院是三甲医院。有趣的是,工厂还有自己专属的奶牛场,俨然就是一个功能齐备的“小社会”。

由于工厂效益好,职工福利水涨船高。肉、鱼、水果、糖果、牛奶等,会定期免费发放。而工作服、皮鞋、手套、肥皂、牙膏牙刷等,都属劳动用品,常年免费发放使用。每天走路上班的职工,甚至还可领取“走路费”。

“发东西的时候,是厂里最热闹的时候,家属宿舍前面一条街都摆满了水果、鱼肉等。我们一家4个人在一个车间工作,一次就可以搬回4份东西,周围的人羡慕得不得了。”株化老职工兰菊华说。

与株化一样,清水塘地区国营企业的福利大同小异。

“我们厂也是学校、医院、图书馆、电影院、咖啡厅、歌舞厅、菜市场什么都有,过节都有东西发,苹果都是红富士的。厂里福利好,又优先安排子女就业,有的一家七八个人都在厂里工作。”说起过去的好时光,株洲钢厂70岁的退休干部张贤觉滔滔不绝。

“小时候,我们都没有心思读书,一心只想到清水塘哪个工厂当工人。厂里多好哦,吃冰棒、洗澡都不要钱,还免费看电影。尽管没有当成工人,其实我们也是受益的。为供应工厂吃菜,我们周围4个村都被划为蔬菜村,比种粮食收入高多了。”在清水塘老街上,60多岁的刘大爷说。

清水塘惬意的日子就这样年复一年,没有人想过这日子有一天会结束。

4 不见星星——那段烟雾迷茫的苦涩日子

物极必反。清水塘在创造巨大工业产值的同时,也制造着严重的污染。

重化工产业聚集、粗放式发展模式、环保意识缺乏、基础设施老化,一段时间里,清水塘成为与沈阳铁西区等齐名的全国“四大工业污染区”之一。在其污染高峰期,排放的汞、砷、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分别占湘江干流接纳量的90%、50%、30%和25%。

2003年、2004年,株洲市连续两年被列入“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清水塘工业污染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

“你问污染到了什么程度?现在想起来真是恐怖。”清水塘核心区清霞社区党支部书记冯玉霞说,“我们都是本地人,那时窗户不能打开,夜里还被呛醒。由于污染太重,不锈钢防盗网也生锈,得三四年换一次。平日一出门,看到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太阳就像一个红灯泡,好多年都看不见星星月亮。”

冯玉霞边说边摆手。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环境法规日趋严格,清水塘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大约是1993年的样子,我就觉得厂里有些不行了。先是来拉货的车少了,后来免费发放的物资越来越少了,紧接着就有工人开始下岗。到了1997年,工厂倒闭,我们全部下岗了,每月只有100元生活费。”站在株钢残破的车间里,张贤觉心情沉重地对记者说。

“听到工厂破产的那一刻,我头脑一片空白,周围有些工友当场哭了起来。后来,由于生活费低,我们许多人还多次到市政府上访。在那里,我们遇到了不少来自清水塘的困难职工。”一位老职工说。

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减产、减员、下岗、破产,在清水塘已司空见惯。

5 整体搬迁——那块春风习习的新生土地

进入2000年后,清水塘的主要任务已不是增产,而是治污。尤其是两次戴上“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黑帽子后,治污措施更严厉。

2001年至2007年,刘业余担任石峰区分管工业的副区长。谈起当初关闭污染企业的情况,他记忆犹新:“当时政府真的是下了很大的决心。2004年,我们一个文件就关闭了11家炼钢厂和另外40多条生产线。”

此后,着眼于清水塘的污染治理,当地政府采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建污水处理厂等。到最后,整体搬迁成为上下共识。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在湘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联名提案,呼吁加快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引起高度重视。2014年,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被列为全国21个老工业区改造试点之一。2015年8月,清水塘成为全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区域。

2015年12月29日,株洲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关于推进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完成综合治理,十年建成新城”。

至2016年底,清水塘地区已累计关停企业131家,包括株冶在内的8家企业已确定搬迁选址。2018年底前,可望全面完成144家企业搬迁改造任务,基本消灭黑臭水体,完成土壤治理工程。

未来的清水塘,将完善“工业文化旅游休闲、科技创新、口岸开放功能区域”3大功能,建成“工业文化旅游休闲、科技园、物流园、临山居住区”4大板块。结合清水塘工业遗址保护和开发,将规划建设工业遗址公园,建设省工业遗址博物馆、中国电力机车博物馆,形成以工业文化为特征的主题旅游休闲区。

喧嚣远去,繁华不再。清水塘又将回归宁静平和。

这是轮回,更是进步。清水塘找到新的自身价值。

清波漪漪,春风习习。在清水塘这块新生的土地上,人们在追忆、在回味,更在期待、在展望……

■相关链接

清水塘工业区位于长沙、株洲、湘潭3市接合部,紧邻湘江,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以有色冶炼、化工、建材、火力发电等重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为新中国工业振兴和湖南省、株洲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工业结构及历史原因,清水塘工业区内火力发电、有色冶炼、化工3个行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就占株洲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9.5%。镉、铅、砷、汞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曾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历经50余年沉积,清水塘区域内霞湾港、老霞湾港、铜塘港等处及周边水塘形成了较严重的污染。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强,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已列入国家老工业区改造试点。清水塘环境治理,也是省政府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周怀立 整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