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聚焦第609期:百年师大,人文胜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校报文章题材 校报聚焦第609期:百年师大,人文胜景

校报聚焦第609期:百年师大,人文胜景

2024-07-11 22: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杭州师范大学报》关注校园,聚焦生活,倾听回音,微言大意,始终遵循“贴近校园、贴近师生、贴近读者”原则,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传递信息,报道典型,服务学校发展大局。本期开始,官网开设校报“校史钩沉”栏目,将陆续刊载优秀校史校情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杭师大校史,增进师生校友对学校的自豪感和归宿感。

历史与现代相融,自然与人文互衬,师大之景便是如此。仓前主校区、下沙校区、玉皇山校区各有趣景,美不胜收。风景彰显的不仅是眼睛所见流动的盛宴,更能在其设计理念里感受到隐藏其后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百年师大,处处是风景。让我们一起漫步师大校园,感受师大风景与其背后的故事吧!

下沙之景:四季趣景,风情雅韵

蕙风湖,诗与静美

坐落在下沙校区的蕙风湖,位于下沙图书馆南面。百年前的西子湖畔,我校先贤冯雪峰与汪静之等人成立湖畔诗社,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以笔为剑,刺破黑暗。下沙校区的蕙风湖便是得名于汪静之的现代诗《蕙的风》,仓前主校区也建立有相应的湖畔诗社纪念堂。蕙风湖畔,伫立着李叔同与徐悲鸿的铜像,两位都是我校前身浙一师的美学教师,他们的身影也在提醒着师大学子在生活中体味美的意趣。湖中央安置着两小块岛屿,那是天鹅们栖息的家,这些充满生机活力的活物在饲养员的照料下,十分丰腴、憨态可掬。蕙风湖呈现人与自然相融的和谐气息,艺术与自然之美在这一方湖泊交汇。蕙风湖畔的长廊悬挂着湖畔诗社的诗歌手稿与发展历程,“蕙风百年”的系列活动便在此举行,旨在发扬湖畔诗社的诗歌传统,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艺术长廊,凝聚校训

“勤慎诚恕,博雅精进”不仅是师大的校训,也是每一位师大学子恪守的立身准则。我校艺术长廊位于下沙校区行政楼左侧,以校训为精神内涵所建造起来艺术长廊前,伫立着我校首任校长经亨颐像。意气风发的经亨颐校长手握书卷、目视远方,雕像的造型风格刚健大气,弘扬并传递着一种“包容开放、学与俱进、追求卓越”的精神文化;艺术长廊下,“勤慎诚恕,博雅精进”八个大字高挂,对往来的学子而言,既是提醒,也是劝勉。

西林广场,融汇生态与文化

走过风雨球场,迎面而来的是旷阔的青草地,大理石打磨成的路沿石,起着保护草坪的作用。西林广场名字来源于我校音乐家顾西林先生。以面朝校门,敞开双臂热情迎客的形式摆放着“ILOVEHZNU”的标识语和用行书提名的硕石是西林广场的标志性建筑,再深入其中,密密麻麻地种植着垂杨,绿意泛滥。这就是以“西湖十景”为借鉴而倾力打造的“校园十景”之一———西林广场。看着这化史为景,简中生韵的建筑,既体现了一批又一批教师与学子为建设祖国前仆后继的辛勤努力和智慧结晶,也让人感受到人文文化与自然生态间通过巧妙搭配而融合一体,静美中彰显丰盈的姿韵。

情人坡,怀揣和谐

校园南角的广阔碧绿坡地,是师大特色的校园十景之一———情人坡。白云蓝天相衬,整体呈现出清新朴素的风韵,羊群散养其中,有时稀疏分布着几对情侣,以此为命名初衷的情人坡是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角。垂柳、竹篱、石阶散落其中,装点着坡地的情致;还有草坪、小桥、流水沉淀着古色古香的文化底蕴,建筑风格展露出大方宽敞的空间,色调以明亮焕然为主,体现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发展,怀揣着诗意般的美感,让置身在其中的师大学子愈发能够体悟这片风情景色。

晨光大道,馨香之路

走进下沙校区教学区,映入眼帘的便是开阔的晨光大道。晨光大道得名于我校先贤潘漠华创立的浙江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晨光文学社”。晨光大道将下沙校区的大门同图书馆连接在一起,这是一条通往书香的大道,每日清晨,师大学子晨读或晨练的身影让这条路成为一条向学之路。面向晨光大道,左手是莲花池,映日荷花别样红,点缀在行政楼与通勤道路之间,一派江南欲说还休的精致;右手边是蕙风湖,岸边雕像与垂柳相衬,诉说百年历史,让人忆起百年前先辈的光荣事迹。行走在这条馨香之路,自然之美与历史之美并具。值得一提的是,每到秋季,晨光大道变身成“小太子湾”,郁金香花开,装点下沙校区的校园。花香与书香交织,晨光大道成为一条馨香之路。

玉皇山之景:雷峰夕照,艺术殿堂

逸夫楼,寓景寓学

玉皇山校区坐落在杭州西湖南侧,与雷峰塔毗邻相望。站在玉皇山校区逸夫教学楼上,远眺,群山环绕下水光潋滟的西湖,如老衲般默默伫立的雷峰塔尽收眼底。逸夫楼是为纪念邵逸夫先生持续投资办学支持中国教育事业所建,其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教育者的百年育人梦和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读书强国梦。雷峰塔于北宋为祈求国泰民安而建,西湖十景之一,历经沧海桑田世事变化。当夕阳洒下,逸夫楼和雷峰塔都笼上一层金辉,也落在师大学子的书页上。历史,美景,知识在这一刻相遇,留下独一无二的青春记忆。

美术馆,翰墨流香

坐落于玉皇山麓、西子湖畔的师大美术馆,拥有四个展厅和三个库房。质感立体的油画、力透纸背的书法、宛然在目的摄影、匠心独具的雕塑、丹青不渝的工笔画、翻空出奇的设计作品,这些陈列在我校美术馆中的艺术作品,有的出自闻名远扬的大师之手,更多的是来自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学子。美术馆一直致力于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的工作,兼具收藏、展示、宣传、审美教育和研究活动功能。它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容器,更是精神文明和美术教育事业的媒介。

西林亭,“音”你而来

西林亭是为纪念我校音乐妈妈顾西林女士而建,倚地而立,四周芳草如因,低矮的桂花树触手可及,花香四溢。顾西林女士一生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为我校培养许多的音乐人才。她对学生既严厉又爱护,对优异的学生精心培育,也愿意慷慨解囊资助他们继续深造;对调皮的学生循循善诱,让孩子们由衷地爱上音乐。她一生未嫁,乐器就是她最好的伴侣,音乐教育就是她毕生追求,她是当之无愧的“音乐妈妈”。西林亭的歌声永远悠扬,穿过花香,穿过绿地,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仓前之景:水韵学埠,书香满盈

勤慎诚恕园,各显学科特色

师大主校区因位于“杭城双西”之一的西溪湿地以西,享有“湿地书院”美称。横贯东西穿校而过的余杭塘河与中轴线子渊大道把整个校园分为四大园区。园区名称取自校训“勤慎诚恕”,彰显着师大学脉百年传承。各个模块皆有一块校训石,警醒师大学子时刻谨记校训,做博雅精进的师大人。“恕园”作为我校人文学科园区,以传承人文风骨,书写百年历史为起点,黛色屋顶与青瓦白楼层叠聚落,处处小桥流水,导视和标识标牌采用了象征人文气质、浪漫情怀的橙黄色,亮色与青灰聚集于这水榭亭台,构成诗意之境。“勤园”传递理性思维,布局规整,整齐排布,建筑色调以白、棕、灰为主,具有几何美感,指示牌采用象征理性、逻辑、睿智的灰蓝色,多幢现代化实验室排列在这鳞次栉比之间,引领我校学子探索世间奥秘的科技之门。“慎园”作为生物与医学学科区,指示牌采用象征生命、健康、均衡、和谐的绿色,与建筑楼群的黑色棕色相对应,阳光之下营造出赛博科技之感。与“慎园”并列的“诚园”建筑简洁挺立,白色与深灰的主色调彰显我校美育的深沉积淀。作为我校艺术学科园区,指示牌采用代表热情、才华、动力的深玫红,西林音乐厅与经亨颐教师实验实训中心坐落其间,余杭塘河环绕“诚园”,园区呈现江南独有的“水艺之韵”。

南大门,候君而来

每位学子对师大的初印象,或许都来自校门。我校南大门由校门石雕组成,石雕建筑形态自由,如飞鸟展翅,宏伟壮观,左右两边石雕门上面刻画着“勤慎诚恕,博雅精进”八字校训以及从1908建校初期至今字样,寄寓着师大的办学特色与独特文化。站在南大门望向主校区,交织的校园路网预示着师大师生校友相互交流、碰撞思想火花的姿态。她敞开胸襟,接纳着来自八方四海的客人,是我校开放办学的精神象征。南大门所蕴含着的开放精神,与进门目光所及的雕塑———首任校长经亨颐先生倡导的“与时俱进”理念,指引着师生走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子渊大道,通向诗和远方杭州城西“金腰带”之称的余杭塘河穿校而过,将师大仓前主校区分为南北两块,而横跨余杭塘河的子渊大道又将学校分为东西两块。“子渊”取自我校首任校长经亨颐先生的字,子渊大道和子渊广场的修建意指师大校园对人才培养的殷切期望。子渊大道以南连接师大图书馆和子渊广场,北承接慎园,诚园两大教学园区。宽敞平阔的大道为余杭塘河两侧搭建了知识与艺术的纽带,骑行在宽阔的子渊大道上,相携于河畔美丽的公园,穿过子渊广场,聆听河畔杭师大学子的书声琅琅,领略百年师大的历史延续。

子渊广场,五育并举彰显特色

作为仓前主校区中心地带,子渊广场汇集各种功能的建筑场馆。如果说每个高校都有一个独特的标志性建筑,那宏伟气派的行政楼无疑是师大最亮丽的存在。行政楼建筑区整体层层叠叠,形似书山,外观如新书般自然堆叠,立体几何变化自然,错落有致,舒展的序列中透露现代与古朴交融的创新之感,尽显大气开放,灵动自由,曾获评第十届世界建筑节奖“最美建筑”。明亮通透的图书馆则是师大教书育人的特色体现,一摞摞书本的叠加,形象地表现了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知识结构上的多元与丰富。面向子渊广场,右侧的师生活动中心与叔同剧场为师生提供多彩的校园活动,无论是各具特色的师生活动,抑或精彩纷呈的艺术表演,这里都是师大人课余生活的好去处。子渊广场每个建筑以单一功能为主,同时各建筑相互之间又完全开放,相互联系,体现我校五育并举的育人特色。

林中诗社,桃李一堂春

站在图书馆向北面看去,一片青绿总能让师大人在忙碌的学习工作后感到放松。在广阔的草坪上,一块古朴巨石立于其间,上书“校友林”三个大字,笔力虬劲。校友林选植桃树与李树,寓意师大“桃李满天下”,彰显我校师范大学的优势特色。在林中,一抹青灰的飞檐翘角带领师大人重温百年前的记忆,这就是下沙校园复制迁移的湖畔诗社纪念旧址。为纪念湖畔诗社成立百年,我校在仓前主校区中心岛上建立湖畔诗社纪念堂,陈列湖畔诗社的稿件,讲述湖畔诗社与师大先贤的故事,启迪今日之师大人传承先辈遗风,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

风雨廊桥,尽显古韵风流

路过图书馆,站在子渊大道上向东遥望,一座古桥状若飞虹,飞檐翘角,雕栏木砌。古木与桥梁的珠联璧合,风雨廊桥的古韵古香溢于言表。历史与现代实现艺术的交融。梁柱上皆是精致的花鸟雕花,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廊桥的建筑在浙江省并不少见,浙江省庆元县,泰顺县和景宁县并称中国古廊桥之乡。师大廊桥的建筑秉承了宋代遗风,凝聚古代建筑人文,姿韵犹存。廊桥成了师大师生常去的网红打卡处之一。

雕塑群像,诉说百年历史

经亨颐校长像、陈建功像、徐旭东像、章太炎像、弘一大师像、丰子恺像、沈括雕像……我校大师云集,风云辈出。同学们路过这些雕像时往往被栩栩如生的动态与神态吸引,低头仔细阅读雕像旁的介绍版,阅读美学大师的一生经历,阅读教育大师的诸多思想。雕塑群像并非只有我校的前辈,我校兼容并蓄、中西贯通,恕园西北角伫立着一组雅典群像,是百年校庆时中国美术学院的赠礼,古希腊哲学家沉思哲理,崇尚智慧,也勉励师大人潜心治学。这些雕像也让广大的师生瞻仰前辈学人风采,追求真知、不断创新、把握光阴,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发扬传统精神。

弘丰中心,以美育人

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坐落于我校恕园园区东北角,与师大体育馆为邻。弘丰中心是我国高校唯一的弘一大师、丰子恺学术研究机构。作为仓前主校区最古老的建筑,2013年中心由原文一路校区迁至仓前主校区,我校师生校园卡的封面建筑便是弘丰中心,体现师大百年美育的青蓝相继。弘丰中心采用木质结构,飞檐翘角,与一湖碧水、湖畔垂柳相映成趣,古朴典雅,整体风格沉稳大气,通过陈列弘一大师、丰子恺等美学家的手书、乐谱,以及师大学人众多艺术作品,集中展现我校百余年历史中的艺术教育之脉络与特色。

    

《杭州师范大学》第609期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图电子版

校报第609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